八色鳥與陸砂

記者 蕭靜美
攝影 朱孝權 陳志昌 張國樑 於貽塵

八色鳥的到來,啟動了環境保育與經濟開發的論戰。陸上砂石開採是為少數人利益還是國家利益?「八色鳥與陸砂」將帶您深入探討陸砂議題。

民國88年2月,雲林縣林內鄉湖本村無意間發現砂石公司申請採取的界樁,開始了一連串的反陸砂行動。這個陸上砂石採取計畫範圍以枕頭山為主,山的兩側分屬雲林縣林內鄉的湖本村與斗六市的湖山里,一邊反對開採,一邊卻極力贊成。

空氣污染及交通安全,是湖本村村民反對陸砂開採的主因;而湖山里居民則認為開採可謂一舉數得,不僅重大建設可以取得料源,農民又可取得補助。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所代所長黃世輝直陳政府政策的問題,是鼓勵大家賣山,讓農業變成沒有前途的產業,「如果可以把這座山整座賣掉取砂石的話,那個利益是你耕種的多少倍啊!」

每年4、5月間遠從東南亞飛到台灣棲息的八色鳥,意外成為抗爭行動的主角,牽涉政府是否將私有地劃設為重要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激化了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之間的論戰。

湖本村村長尹伶瑛與先生廖榮林,多年來帶領村民反抗開採的惡勢力,堅持環境正義,捍衛自己的家園。歷經砂石業者的污衊和少數村民的不諒解,仍堅持生態村的推動,認為把好的環境留下來,才是最大的福祉。

面對公共工程的缺料問題,雲林縣政府土石採取課課長蔡篤輝認為,現在縣內進行的重大工程,有東西向快速道路、中二高和西濱快速道路,考量成本以及濁水溪禁採的因素,開放陸採是較為理想的作法。

經濟部礦業司專委陳逸偵表示,透過採石或採礦的方法,可以將經常崩塌的地方,變成可利用的地。陸上砂石開發只是過程,但後面的土地利用對地方才有實質的貢獻。國外有不少土地二次利用的例子,如加拿大的布查德花園(The Butchart Gardens),就是採石場變身觀光景點的例子;而澳洲雪梨西北方的沛瑞斯(Penrith)則被規劃成泛舟及環城比賽的場地。

經濟與自然生態如何求得共生,環境政策又如何符合全民利益,考驗著政府和全體台灣人民的生活智慧。

集數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