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的難題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 葉鎮中 陳慶鍾 陳忠峰,剪輯 葉鎮中 陳忠峰

已經35年的核一廠,反應爐的燃料池早已經飽和,這些用過核燃料,如果不能移出,到今年底,核一廠一號機將無法運轉發電。因此台電在核一廠區內,乾華溪岸邊,興建了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場,1560束用過燃料棒,即將存放在這裡長達40年,引爆當地居民與反核團體的擔憂…

核一廠的用過核燃料,至今都放在水池裡,用過燃料池密度早已超出原始設計,幾經擴充加密仍然不夠存放。其中一號機燃料池的容量已經接近飽和,到今年11月,用過核燃料如果無法取出,核一廠就得提前退休。

為了讓核一廠繼續運轉,台電在廠內興建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設施。台電表示,乾式貯存有層層的屏蔽設計。首先用過核燃料外會有密封鋼桶保護,鋼桶外還有混凝土護箱,護箱上設計空氣的進出口,利用空氣對流降溫。目前核一乾式貯存場總共可放置30桶、1680束用過核燃料。到民國107年核一廠除役,核燃料全部在場內以乾式貯存,估計總共將有130桶的核燃料,相當於18座原子爐用過燃料。

在找不到最終處置場之前,中期的乾式貯存,似乎是不得已的選擇。但是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是否真的安全?吊掛封裝過程會不會發生意外?讓反核團體與學者感到擔憂。



核工專家賀立維表示,過去在美國,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槽封裝的時候,曾因為水分沒有完全抽乾,發生過幾次氫爆事件。另外美國的乾式貯存場多位於地廣人稀的沙漠地帶,然而台灣乾式貯存場30公里範圍內,卻有500萬人,萬一輻射外洩,對大台北都會區將是大威脅。台電則一再表示,乾式貯存作業絕不會有氫爆疑慮。

密封鋼桶海邊腐蝕?!

乾式貯存的材料,也讓反核團體擔憂。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徐光蓉指出,2012年11月,美國核管會曾經發布通告指出,核一廠乾式貯存所使用的304L不鏽鋼材質,在鹽分侵蝕下容易產生裂縫,美國許多核電廠都有前例。台電表示,這個材質取得國際執照,經過測試沒有安全疑慮。原能會核物料管理局長邱賜聰則表示,會重視美國核管會這份通告,將來台電申請乾式貯存使用執照時,會要求台電提出乾式貯存監測維護計畫,以監測材料狀況。

乾式貯存沒有再取出計畫?!

核工博士賀立維質疑,乾式貯存用來存放用過燃料的密封鋼桶,是封死的,裡面沒有測溫度、濕度、壓力與輻射劑量的儀器,如何確實掌握用過燃料的狀況?另一方面,為了防止用過燃料在乾式存放過程出現問題,國外用過燃料乾式貯存都有設計再取出的熱室,可以將有破損疑慮的燃料棒取出檢驗。但是我們的乾式貯存,還沒有再取出的方案。對此台電核能發言人蔡富豐則表示,未來在核一廠的除役計畫裡,會考慮做再取出的小水池或熱室,或是運到其他地方等等。



北海岸居民擔憂,所謂用過核燃料的中期貯存,最後很可能是終極棄置場。原能會核物料管理局長邱賜聰表示,依照目前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計畫,台電必須在2028年決定用過燃料候選場址,在2055年完成最終處置場的興建,萬一在2028年無法決定場址,則啟動替代方案,另外尋找集中式的乾式貯存場址,預定在2044年,完成集中式貯存設施。反核團體則質疑,政府對蘭嶼低階核廢料搬遷的承諾都一再跳票,一張40年後的支票,要如何兌現。



目前原能會已經核准台電,進行核一廠乾式貯存的熱測試,但熱測試進行之前,還要通過新北市政府水土保持計畫審核,才能將用過燃料取出實際進行測試。

核一、核二營運30多年,對台灣電力供給有一定的貢獻。一根燃料棒在原子爐裡運作的時間只有5年,但是當它用完之後,我們卻必須要確保它10萬年的安全存放。當電廠逐漸老舊、燃料池逼近飽和,核廢料的處置、電廠除役等漫長而棘手的課題,才正要開始,而這些問題,都將留給我們下一代去承擔。

集數
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