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關鍵字
核食能安?|核污染重創福島農林水產出口
「這裡是綠色區,就是安全區。工作人員沒戴口罩就可以走來走去。目前電廠內大概九成都是綠色區。」東京電力公司原子能選址總部長岡村祐一,在搖晃的公務車上對我們說明,為了把曾經超過1500微西弗的超高輻射環境,降到可以只戴口罩就行走,六年來,東電去除了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的表土,再鋪上柏油或水泥。經過這些除污工程,目前輻射的環境背景值,已經和台北、東京,相差無幾。
核食能安?II|開放核災區食品引發食安爭議
福島核災發生時,日本政府發布命令,要求以福島電廠為核心,向外擴散三十公里的居民,全數離開避難。目前,葛尾村、川俁町與南相馬市部分區域,被列為避難指示解除準備區域,富岡町、飯館村與部分南相馬市,則是居住限制區。至於浪江町和福島電廠所在的雙葉町、大熊町,依然是歸還困難區。
核食能安?III|藏在食物裡的不安
草莓,是栃木縣最重要的產物,也是栃木縣向來想出口台灣的產品。那須高原農園觀光部長椎貝達朗指出,那須高原町的草莓園多半採溫室種植,也有定期檢驗,當地人並不覺得有輻射污染問題。核災後,只因道路中斷受到短暫衝擊。經過那須町大力宣傳,近兩年,來採果的台灣遊客甚至絡繹不絕。
核燃料的進退兩難|核一廠的棘手難題
已經35年的核一廠,反應爐的燃料池,早已飽和,這些用過核燃料,如果不能移出,到明年底,核一廠1號機將無法運轉發電。因此台電在核一廠區內,乾華溪岸邊,興建了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場,1560束用過燃料棒,即將存放在這裡,長達四十年,引發居民與反核團體的擔憂…
輻射食品吃多少|日本核災後的食安隱憂
去年福島核災,讓日本的農產品受到輻射污染。災區食物沒人敢吃,台灣也對日本輻射食品嚴陣以待。但今年,衛生署打算放寬食品中的輻射污染容許量,標準比日本現行管制還寬鬆...
核電廠補考記|從福島核災看臺灣核電廠的耐災準備
全世界都在體檢電廠、加強防災措施。福島醫科大學副校長山下俊一提醒,福島災害,顯示核災難以預測,「單單就這一點,周邊國家就不應該以日本為師,而要將這次的失敗做負面教材…」
變形之島|台灣地震來臨時的防災準備
311日本東北大地震讓人驚心,同樣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一樣面臨高地震風險,從地質資料來看,台灣是全球變形速率最快的地方,當大地的力量持續運作,台灣,變形之島,你我該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