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進輻射?

採訪/撰稿 張岱屏 于立平
攝影 陳忠峰 陳添寶 陳慶鍾
剪輯 陳忠峰 陳慶鍾

台灣禁止進口福島、群馬、櫟木、茨城、千葉五縣的所有食品,2015年3月,因為產地標示不實,300多項產品流入市面,消費者驚覺,可能已經吃了有輻射汙染疑慮的食物,台灣的進口食品中,日本食品佔了大宗,政府如何把關食品輻射污染?是否能阻絕人工核種被吃下肚呢?

福島核災釋放出大量的輻射物質,除了隨著氫爆,往大氣中擴散,人工核種也不斷地釋放到地下水層與海洋。根據日本方面的資料顯示,福島核電廠的核燃料,早已經貫穿反應爐,導致嚴重的地下水污染。

根據東京電力提供的訊息,2013年8月,福島冷卻水儲存槽洩漏了300噸輻射污水,主要污染核種是鍶90。2014年2月,更有100噸高輻射污水外洩,其中鍶90的濃度,高達法定標準的400萬倍,鍶90的污染,也成為日本人關注的問題。

銫137、碘131都屬於γ核種,但鍶90卻是β核種,目前衛福部每天都會抽檢日本進口的食品,送到輻射偵檢中心與核研所做檢測,但是這些儀器只能測量γ核種,測不出β核種。如果要測量β核種,檢驗時間則長達兩個星期到一個月,實際執行上有困難。

原能會輻射檢測中心人員指出,過去根據車諾比的經驗,雖然測不出β核種,但γ核種可以當作污染指標。旅日作家劉黎兒質疑,福島流出的高輻射污水中,大部分核種都是鍶90,污染性質跟車諾比根本不一樣。

我國的食品輻射安全容許量標準,是在1986年車諾比事件之後制定,至今沒有修改過,其中碘131的上限,是每公斤300貝克、銫是每公斤370貝克,然而對於其他的人工核種,像是鍶90等等,都沒有訂出標準。2012年6月,衛福部計畫修改食品輻射安全容許標準,增列鍶90、鈽238、239等人工核種,同時將原本銫的上限,放寬到每公斤600貝克,引起環保團體的反對,修正計畫也跟著不了了之。

日本政府在福島核災之後,一度放寬食品的輻射容許量,銫137到每公斤500貝克,但自2012年4月起,又將容許量下修到100貝克。我國的容許量卻仍維持在370貝克,比起日本、韓國都要寬鬆。雖然環保團體不斷呼籲調降容許量,然而衛福部表示,日本進口食品都是比照日本國內標準,目前沒有計畫調降。

經過環保團體爭取,衛福部每天都會將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污染檢測結果,公佈在網站上,從福島核災至今驗出有銫137污染的產品項目,以茶葉的檢出率最高,但是都在法規標準之下。主婦聯盟認為,衛福部應該比照香港,只要有輻射污染就公布廠商名稱。但衛福部堅持,食品輻射値在標準之下,只能公布品項,不公布廠商名稱。

這次爆發核災地產品闖關台灣事件,引發各界關注,但其實早在一年前,主婦聯盟就已經注意到在市面上和網購,都還是可以買到這些地方的酒、一葉干等產品,另外日本輻射污染範圍其實遠超過這五個縣市,跟鄰近國家相比,中國禁止日本10個縣所有食品進口、韓國禁止16個縣所有的水產品、美國禁止14個縣特定品項,台灣相對來說更寬鬆。

在檢測數量上,目前原能會輻射偵檢中心的檢驗室內,只有12台γ核種的檢測儀,能夠檢驗的數量有限。主婦聯盟秘書長賴曉芬認為,政府應該要求進口商,提出更清楚的產地證明以及食品無輻射污染的檢驗証明,而不是耗費本國的人力、物力,來做檢測。

另外,我國秋刀魚等遠洋漁業的漁場,也在日本外海,這些遠洋漁獲又該如何把關?漁業署表示,所有送檢的漁產,輻射污染都合乎標準,但是目前福島污水所排放的β核種鍶90,台灣既沒有標準,也無法即時監測,萬一這些魚類受到鍶90污染,能否檢出將是一大問題。

2014年1月,監察院針對日本食品輻射污染疑慮,提出調查報告,建議衛福部應該援引鄰近國家的管制措施,從嚴認定輻射限量,並擴增全面禁止水產品進口縣份,但衛福部至今沒有做出回應。

核災產生的人工核種會因為空氣、洋流以及農漁產品,漂洋過海進到我們的環境、進入我們的食物鏈中,影響我們的時間,長達30年以上。然而食品的輻射檢測資訊,掌握在政府手中,不是任何一個民間團體能力所能及,政府對於食品輻射污染的把關,必須有更積極的作為,才能確保環境與民眾的健康。

地點
集數
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