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瓦克的城市家園|城市原住民部落的拆遷問題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張光宗

怪手剷倒一棟棟民宅,高雄拉瓦克部落因為占用國有地,面臨政府強拆。拉瓦克族人來到高雄六十多年,一路艱辛,最早為了賺錢謀生,現今希望原地安居,建立一個城市部落。 畫面提供 陳庭旭。

高雄市中華五路上,鄰近五號船渠大排附近,住著一群原住民,外界稱為建隆部落,族人早期住在運河旁,用族語取名拉瓦克,自稱是住在河邊的部落。王美金是第二代,從小就跟著雙親,移居拉瓦克。

1950年代,部落族人大都在復興木業工作,後來南亞塑膠成立,附近成為石化工業區,部落被包圍在工廠中。將近四十年光陰,工廠污染造成環境問題,也讓部落深陷惡化的生活環境。 

1997年運河填平,興建中華五路,拉瓦克從住河邊,變成住路邊。因為占居國有地,政府要求拆屋還地,在多次陳情協調下,部落獲得門牌,居民從此有了戶籍,但是土地問題未能解決。

高雄市前鎮區原本的傳統石化工業,在陸續關廠後,遺留大片土地,市政府推動亞洲新灣區計畫,建造濱海新城區。許多土地進行重劃開發,開發價值都是百億利益,拉瓦克部落就位在95期市地重劃區邊緣。

在重劃區開發的環評說明會中,拉瓦克居民與聲援人士表示,園區將建立台塑企業紀念公園,為何不能同時保留一樣來到高雄打拼的部落家園,希望政府出面協商,聆聽部落訴求。

高雄市原民會面對拉瓦克的迫遷問題,過去曾幫助十多戶搬遷,進行安置,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高雄市原民會副主委陳幸雄表示,有為拉瓦克在小港三民國宅,買了十四戶國宅,設置娜麓灣社區,接受安置的族人就在那邊,最長有安置到八年之久。

拉瓦克族人陳英雄接受安置,分配到台電宿舍居住,但是到了宿舍,不習慣公寓的孤單生活,還是懷念群體相處,於是將宿舍當倉庫,自己還是回部落住。而且族人也擔心宿舍只是提供暫時居住,最後還是會流離失所。

面對拉瓦克的迫遷爭議,高雄市政府以監察院指責未妥善處理,導致占用情形日益嚴重為理由,計畫加速處理。部落居民與反迫遷團體來到監察院,舉行記者會,對外界說明,並向監委陳情。台灣人權促進會林彥彤表示,希望社會了解拉瓦克部落的困境,居住的不只有部落族人,還有五戶平地人,他們成為城市發展的基層勞力,卻在年老時,面臨失去家園。

4月2日,高雄市政府以清理簽署搬遷同意戶為名,派出怪手來到拉瓦克,總計有五戶平地人房舍和七戶原住民房舍,遭到拆除,剩下十三戶未拆除。拆除後的平地居民,無處可去,就在舊家前的人行道,搭塑膠棚居住。

面對都市原住民占用國有地的迫遷問題,新北市溪洲部落也曾遭遇,但是經過抗爭與協商後,以333方案,由族人負擔部分重建經費,部落原地安置。溪洲部落族人指出,政府有很多政策工具,能積極處理,解決都市原住民占地居住的問題。像新北市就以變更地目方式,劃出河岸的安全土地,提供族人安居。

拉瓦克族人希望高雄市政府,能參照其它縣市的處理方式,讓高雄唯一的城市部落,能有安居的家園。4月強拆後,引發社會關注,市政府承諾提供協商平台,討論解決拉瓦克的問題。

部落族人陳英雄因為已經簽署搬遷同意書,搬進宿舍,拉瓦克的房舍,在4月2日拆除。但是他希望退還宿舍,住回部落,於是每天晚上帶著寢具,開車回部落,睡在車上,不想和部落分離。

六十年前,拉瓦克族人來到高雄,希望謀求更好生活,但是歷盡艱辛,付出勞力,最後家園被拆除,未來何去何從,成為族人傷心迷惘的困境。

 

集數
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