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分裂會改變一切,除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因而我們便走向空前的大災難。──愛因斯坦
十多年前,一群年輕的大學生帶著理想,來到貢寮,貢寮成了反核學生下鄉的聖地,學生與教授們在貢寮傳遞核電資訊,舉辦營隊、開說明會、掃街、辦公投等,十年過去了,營隊一年年地辦,每年一批批新的年輕人來到貢寮,在貢寮留下青春的足跡,貢寮的海風與每年的反核遊行,深深地刻印在這群年輕人記憶裡。
其實,臺灣最早的反核聲音在二十多年前就出現了,在那個戒嚴的白色恐怖年代裡,學者僅能透過報章委婉地表達反核思想。「反核」成了這些年輕學生與教授們的共同信念,這麼多年來,他們從不間斷地將反核信念化為一波波的行動,他們的家並不住在核電廠或核廢料處置場附近,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如此堅定地走在反核之路呢?
林俊義,臺灣最早發表文章公開反核的學者之一,生態是他的信仰,加上美國環境運動的影響,使他毅然決然踏上反核之路。張國龍,台大物理學系教授,二十四年前基於對自身物理專業的反省,持續推動反核。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認知反核運動是一場長期抗戰,呼籲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陳曼麗,主婦聯盟秘書長將反核作為生活態度,吸引更多父母願意帶著孩子走上街頭,學習將自己的聲音表達出來。孫一信,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也是前反核學生工作隊召集人,在宗教環境下長大,他立志獻身給台灣的社會運動。高成炎,綠黨創黨主席,曾經受到言論壓制,十幾年無法返抵台灣國門,卻還是勇敢說出反核心聲。這些知識份子在臺灣的反核運動中長期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提供反核的專業知識與理論基礎,支援地方組織的發展,以及扮演國際串聯的角色。十多年來的反核歷程,有些人進入政府體制、國會或守在艱困的民間崗位,每年也有新一代的年輕人繼續加入反核的行列,如同野火燎原越演越烈。
1991年,反核運動經歷了自1985年以來最大的挫折:經濟部通過了核四廠可行性評估,接著原子能委員會未經評估委員的同意,私自通過核四廠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擴大機組案也在一天內通過,違反程序正義的作法表明政府推動核四廠的決心。反核團體多年來的努力完全沒有影響到政府,讓我們更深切地反省到──「不要核電,不要悲劇,非核家園,免於恐懼」,反核運動仍要更穩健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