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年間創立的老醫館,過去曾在金門設館懸壺濟世,離開金門後,念念不忘要重回金門的心願,當縣府推動古蹟活化再利用,老醫館的進駐,讓修復後的老建築黃宣顯六路大厝,再度傳出中藥香。
中醫師把脈問診、對症下藥,倚靠的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運用中藥植物的智慧,現在全台灣所使用的中藥材,幾乎都來自對岸中國。食安危機出現後,有的店舖的部分藥材,選擇台灣出產。
很少人知道,台灣也有種植中草藥,面積最大的就在花東地區。原本在台北當廚師的張再進,十年前放下鍋鏟,扛起鋤頭,回鄉接下父親的當歸田。早在日治時期,花蓮安通溫泉就是生產大和當歸的產地,中國藥材進口後,漸漸沒落。
花蓮農改場從2005年起,開始推動藥用植物栽種,輔導花東農民種植當歸、丹參、黨參、白芷等作物,是發展本土中草藥的重要基地,幕後推手就是張同吳博士,他從市場需求出發,看到這幾年健康養生觀念興起,同時想替花東農業找出地方特色,他認為花東地區污染少、環境好,種植中草藥將具有優勢,加上早期也有過種植歷史,要推廣並不難。
不過,產量增加之後,連帶的就是銷路問題。該如何行銷?也是張同吳跟農民經常討論的話題。張再進拿出好廚藝,試圖把台灣本土新鮮中藥帶入餐桌,也吸引不少餐廳跟他訂購。為了讓新鮮藥材也能走入一般家庭,花蓮農改場和慈濟大學共同研發食譜,強調新鮮中藥的營養成份。
種植中藥多年的蕭瑞煌,和其他農民共同組織花蓮藥用保健植物生產合作社,行銷交由生技公司來負責,希望契作農民能安心種植,張同吳從栽種到行銷,一路跟著農民討論找出路。
現在我們都仰賴進口,而花東農民所生產出來的中草藥,主要還是供應到鮮食市場,如果想要取代進口中草藥,有沒有可能呢?
從中國產地運來的山楂片、黨參,塞滿一整個貨櫃,工人迅速下貨,分門別類依序放好,很快地這些貨物就會流通到全台各地,根據中醫藥司的統計,每年大約有三萬多噸中藥材來到台灣。
然而受限於生長環境,台灣中草藥只能朝適地適種來發展,無法大量生產,相對成本也會比較高。另一個關卡是藥效,這也是許多中醫藥專業人員最在意的地方。衛福部中醫藥所進行台灣本土中藥材與進口藥材,成分及藥理差異研究,想知道本土藥材取代進口藥材的可能性。
由於中藥材沒有經過炮製加工就是農產品,如何利用炮製加工引出藥性,是門專業技術,像是炒決明子、蜜炙甘草,幾乎每家藥舖都知道的基礎炮製,手法又各有不同,多半靠老師傅一代又一代相傳下來,這是中藥文化豐富多元的所在,要如何管理建立規範及保存,都是項難題。
古老的中藥文化來到快速運轉的現代社會,因應現代人生活需求,衍生出許多新做法,怎麼做保存?又怎麼去改變?才不會違背基礎的中藥精神,每一步都是挑戰。然而,不可諱言的是,想要推動本土藥草產業的健全,每個環節都跟台灣中藥文化的復興,息息相關。千百年來,我們依循自然節氣過生活,是東方哲學,也是日常生活。中藥有著藥食同源的特性,它是治病藥材,也是食物。天冷,吃碗燉補藥湯,幾乎成了每個人的內在記憶。
看準養生契機,有藥舖轉型成藥膳餐廳。而知名的中藥材集散地迪化街,參藥舖林立兼賣南北貨,有的店家建築還有著人參圖騰,彰顯發跡歷史。這裡不乏百年老鋪,也形成觀光特色。百年老藥鋪,披上光亮外衣,掛起老照片,增添幾分文化氣息,順應現代人追求養生又便利的習慣,時時調整,開發新產品。
傳統在新舊之間徘徊找出路,從清代至今的中藥舖,店頭老藥櫃還是當年老樣子,一百八十年的悠久歷史,早已是當地常民生活,也是文化景點。
中藥跟我們相處多年,是文化,也是華人生活裡的一部分,台灣的中藥文化要如何發揚光大?利用這些在地的寶藏,本土中草藥能不能創造台灣優勢?不管是本土藥草的種植,或是傳統藥材炮製技術的保存,讓農業跟中藥產業相結合,相互輝映,創造出新的產業鏈。人和中藥的故事能繼續說下去,土裡持續傳出中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