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變黑金|廚餘回收當堆肥

記者/撰稿 張岱屏
攝影 陳添寶 朱孝權

近幾年來,廚餘回收儼然已經形成一種民間自主的風氣。從北到南,從都市到農村,大家彷彿如夢初醒般,發現廚餘回收的好處,到處都有人在嘗試、摸索,企圖將廚餘變黑金(有機肥),這潮流一步步從個人、民間社團,推展到地方政府。也因為這風氣是來自民間自主的嘗試,所以各自摸索出不同的方法,形成眾聲喧嘩的景象。

生長在台灣的人,就算沒吃過豬肉,也總看過餵豬的餿水桶。然而曾幾何時,街頭巷尾的餿水桶漸漸地減少、消失,除了少數的傳統養豬戶,現代化的豬已經很少吃餿水了。不過,最近除了養豬的人以外,出現了另一些人,他們收餿水卻不是為了養豬。

大約是1999年,住在三芝的劉力學一頭栽進了餿水的世界,開始了「很有味道」的收餿水生活,汐止的瓏山林社區、劍潭的學校、富基漁港的海鮮餐廳,一桶桶的餿水都是靠劉力學載回三芝處理,因為要收餿水,五百個日子以來,劉力學從來沒有一天休息,「廚餘不能等,每兩天要去收,第三天都生蛆了。」劉力學一開始只是為了要解決自己社區焚化爐燃燒不完全的問題,沒想到憑著一股做到底的決心,卻越做越有心得。

其實在劉力學之前,最早在臺北市推動廚餘回收的是主婦聯盟的一群環保媽媽,她們在自己家裡用小型廚餘桶,撒上一層肥土菌,讓廚餘變成有機肥。因為主婦聯盟的環保媽媽們熱心推動,兩年多的時間,臺北市參與廚餘回收的家庭從293戶增加到640戶。然而,2000年的一場颱風讓主婦聯盟的堆肥場泡了湯,計畫也只好停擺。

2000年6月,臺北市政府開始試辦廚餘回收,到2001年4月,臺北市435個里中,有45個里參與廚餘回收計畫,可是在山豬窟堆肥場尚未完工前,廚餘最後還是進了焚化爐。

不同於台北都會區,宜蘭的廚餘有著另外一種命運──桂竹筍、火龍果、小黃瓜,這些蔬果可都是吃餿水長大的呢!廚餘變成了小市民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在市區所產生的廚餘,最後又回到田裡滋養土地。就像在優酪乳中加入菌種,可以讓牛奶快速發酵一樣,廚餘桶裡面加入這些菌種,目的也是為了加速廚餘的發酵過程好讓廚餘可以快點分解,變成能夠被植物吸收的有機肥,也可以讓廚餘在發酵過程中不至於生蛆長蟲。但是,一包150元的肥土菌,大大增加了廚餘堆肥的成本,如果想要大量推廣廚餘推肥的話,經濟的效益就成了必須考量的因素。

臺大農業化學系的吳三和教授和劉力學是研究廚餘的革命伙伴,他認為只有用科學的方式研究廚餘堆肥,才能解決環保問題,同時兼顧農民的需要。原來每一種廚餘產生的堆肥都會有不同含量的成分,透過精密的成分分析,就可以掌握這些廚餘堆肥的特性,替不同性質的廚餘找到好的出路。

集數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