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大學工作的黃惠慈和擁有個人花藝工作室的高康敏,是台北市野鳥學會救傷中心義工,在獸醫師祁偉廉的眼中,她們手上似乎有一種魔力。
醫生可以縫合鳥類傷口,但遇到傷鳥不進食也是傷透腦筋,而她們總有辦法,跟動物做某種超乎你我所能理解的接近和溝通,讓傷鳥慢慢吃東西。
台北鳥會目前的救傷體系是由獸醫師、救傷義工和會內專職人員所構成。民眾把傷鳥送到鳥會,專職人員視鳥況看是否需要立即請獸醫診治,或交由救傷義工照護。獸醫師祁偉廉表示,他平時的工作還是以狗貓的醫治為主,過去只有他協助鳥會處理鳥類救治工作,總覺得力不從心。
一直到1992年,鳥會才正式由他張羅邀集專家學者共商如何以更科學化、更周全的方式來進行救傷工作,成立救傷委員會,針對不同鳥況定出條文。
在整個救傷工作中,義工是鳥會救傷體系最大的後盾,所有的傷鳥最後必須經過義工照料後才會決定是否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