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我家

採訪/撰稿 林燕如
攝影/剪輯 陳志昌

很多時候,我們總去注意遙遠而不可及的東西,在我們生活周遭最密切的事物往往容易被忽略掉,家燕也是如此。在我們的生活經驗裡,或多或少都曾經看見過家燕,但對於家燕的一切資訊就像是霧裡看花摸不清,台灣對於家燕的研究才要起步,相信未來透過鳥會的研究,可以讓我們對於家燕有一番更清楚的認識。

常常我們在街道上就可以看到燕子的身影,但是你可曾駐足停留好好的觀察燕子呢?台北市野鳥學會,從去年起就開始進行大台北地區燕科鳥類的調查。燕科鳥類裡,家燕、洋燕、赤腰燕三種,是我們最常見的燕子。其中家燕的族群數量龐大,和我們的生活最為密切,於是鳥會將家燕列為這次調查的主要對象。

家燕有著敏捷的飛行能力與技巧,是捕捉飛行昆蟲的最佳獵手。曾經有人統計過,平均兩分四十五秒,親鳥就對幼鳥進行一次餵食,每天餵食的次數超過180次,驚人的食量對於消滅蟲害有很大的助益。

但對於人們來說,燕子的排泄物也是一大麻煩,如果沒有事前的防範,很容易就造成髒亂。於是有人用擋板擋住糞便,有人則是舖上報紙方便清理,也有人乾脆就將天花板重新裝潢,全面隔絕燕巢的進駐。

面對住家環境的改變,家燕學習適應與城市共存的新方法。接受人工物築巢就是其中之一,但並非先例,之前就曾經發生過喜鵲利用廢電線築巢的例子,不單是家燕面對環境的變化而衍生出各種樣式的燕巢,連生活在郊區的鳥類也開始學習適應這個城市。

為了要更了解家燕的資訊,台北市野鳥學會除了做普查紀錄之外,今年也做了重點式的標記繫放,希望透過繫放來知道更多家燕的訊息。解開家燕的密碼後,牠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這些謎題終將大白。

側記|

拍攝家燕比想像中的要困難許多,想要尾隨牠們的身影拍攝,沒多久就跟不上牠們飛行的速度,更遑論是拍攝到捕食的畫面了,總在肉眼都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家燕們就已經完成覓食的動作。據說燕科鳥類是鳥類飛行速度中最快的,果然並非是浪得虛名。

延伸閱讀》騎樓下的鄰居們|最熟悉的陌生鳥─家燕

集數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