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煉金術

採訪 曾思龍
攝影 陳錦彪 張國樑

台灣身為一個地狹人稠的海島,更需要注意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議題,因為台灣實在沒有本錢,去忽視各類廢棄物所延伸的問題!資源回收的工作,就像是現代的魔法師,憑著鍊金術在垃圾中,尋找有用的資源。

在環保意識還不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年代,拾荒者可說是台灣環保的先鋒,長期以來,他們默默做著資源回收的工作,雖然遭受到異樣的眼光,但是不容否認的是,在社會福利不夠完善的台灣,這份無本生意提供了社會邊緣人,一份自食其力的機會。

現在社會漸漸了解,資源回收的重要性,拾荒業和古物商,也以更積極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工作。經濟的因素,讓拾荒者和古物商,主動的投入資源回收的工作,而慈濟功德會則是以宗教組織,全面性的在台灣展開環保的志業。

慈濟功德會在台東有70個回收點,每個禮拜集中送到長沙路,做進一步的分類,再賣給回收商,所得則作為慈善基金,來長沙路做分類的民眾,全部都是抱著歡喜甘願的心態。

宗教信仰讓慈濟志工願意無怨無悔的與垃圾為伍,但環保不能只依賴少數人的犧牲奉獻,還是應該變成全民的責任。想要喚起全民共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夠讓環保理念從教育紮根,必能產生深遠的影響,於是校園成為,推廣資源回收最佳的場所。 

礙於現實,政府無法以強硬的手腕,推行更前瞻性的環保政策,消費者卻可以改變生活習慣,減少消費、重複使用、拒絕使用不環保的產品,如果源頭能夠減量,甚至達到零垃圾的目標,才是保護環境的根本之道。

地點
集數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