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彪(達卡爾)

蓋自己的家屋|傳承老一輩的建築智慧

2020-11-30

舊名麻荖漏的台東成功鎮,曾經是東海岸規模最大的阿美族部落所在地,舊神社中的紀念碑,記錄著1911年,台東史上最大的抗日事件,這裡也是青年藝術家陳豪毅的家鄉。

東沙紀行|東沙海域水下考古

2005-12-05

東沙,是南中國海的一片遺世淨土,寧靜的海域,隱藏著看不見的危機,從古至今,許多船隻在此觸礁,從此深沈海底,一群熱愛水下考古的人士,企圖運用現代科技,來找尋失落的記憶。

趕走惡鄰居|居民反對竹科設汙泥焚化爐

2005-01-31

自從科學園區內蓋了一個焚化爐,計劃處理園區污水廠所產生的污泥,還將園區內廠商製程所產生的廢溶劑拿來當燃料,焚化爐二十四小時運轉,附近居民常聞到奇怪的味道,離焚化爐約五百公尺的龍山國小,在一月初莫名下起灰的雪,而引起各界關注。

丹大狩獵紀事|野生動物的生存權與原住民的狩獵權

2005-01-24

去年12月15日到24日,林務局於南投縣信義鄉丹大地區進行開放狩獵試辦計畫,這項充滿實驗性的計畫推出後,不但引起部分保育團體的抗議,在原住民部落內部也引起陣陣漣漪,究竟這項計畫的來龍去脈是什麼,未來可以開展出的對話空間又在哪?

還我生存權|廢棄物汙染地下水

2004-10-11

「還我乾淨的空氣、還我乾淨的水、請縣長救救我們...」龍潭鄉凌雲村與上林村的村民,站在桃園縣政府前,高聲吶喊出求救的心聲。潔淨的空氣與水是生存的基本權利,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求,將近三個月宛如煉獄般的生活,逼得他們走上街頭...

【七二水災】變色的山河|水不會忘記走過的路 土石流危險區域的重建之道

2004-09-30

九二一地震對台灣土地的影響甚大,鬆動的地質結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穩定,這段期間,山區民眾都無法免於土石流的威脅,居民已經不能用過往幾十年的山林經驗來看待土地。

永遠的魚路|魚路古道指定為古蹟的爭議

2003-11-10

陽明山有句俗諺「草山風,竹子湖雨,金包里大路」,「金包里大路」就是我們熟悉的「魚路古道」。「金包」指的是金山,「大路」是用石板舖設的路,有別於泥土舖面的小路。清朝台北府對外聯絡有六條大路,如今只剩下金包里大路見證過往的歷史。

【廢棄物處理】焚化台灣 |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能解決垃圾問題?

2003-09-15

在南投縣環保局廣場前,集集鎮民群情激憤,武裝警察嚴陣以待。在環保局內,正在進行南投縣焚化爐環境影響評估的審查,廠商選擇的地點就在集集。類似的抗議場面,在每個縣市輪流上演,這是處理垃圾必經的宿命?還是錯誤政策導致的結果?

後山路|蘇花高、北宜高開路的思考

2003-09-08

花蓮,古稱洄瀾。長久以來被視為「邊陲」、「後山」。有句話說:「花東的泥土會黏人」,總是黏住那些嚮往大山大水的移民客。

兩爬淒歌|兩棲爬蟲類的悲慘命運

2003-05-12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收容了來自全台各地非法走私、販賣,以及遭棄養的兩棲爬蟲動物,來自國外的兩爬動物大部分是因為寵物買賣市場需求,歷劫千辛萬苦來到台灣,然而台灣本地的兩爬動物,命運則大不相同,牠們多是從不當的"放死活動",或是在成為盤中飧前搶救回來的倖存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