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塊美麗的澎湖潮間帶,退潮後繁盛的生物景象令人目不暇給。在海中曼舞的血紅六腮海蛞蝓、潮池中色彩斑斕的硨磲貝、岩縫中新生的小海兔,還有許許多多種類多到讓人記也記不清的大小海參。這一次我們要拜訪的對象,就是在海中既不起眼,卻非常重要的角色—海參。
海參是高營養、高蛋白質、無膽固醇的營養保健食品。在市場上我們常見的海參大都是從東南亞、大陸或北美洲進口的。由於台灣本土可以食用的海參種類不多,數量又稀少,在市場上並沒有什麼經濟價值。
海參生存的環境相當廣,從深海到淺海、從熱帶到寒帶都有海參的分佈。但是,海參種類最密集的區域仍然是熱帶珊瑚礁。60%以上的海參,都是分佈在潮間帶或是亞潮帶水深三到五米的海域內。目前全世界有紀錄的海參有1250種,在台灣地區紀錄到的有三十種。而其中澎湖海域海參的種類就有二十多種。常見的海參包括蕩皮參、黑海參、棘手乳參、豹斑海參等等。
在珊瑚礁沿岸的潮池裡,到處可見蕩皮參與黑海參伸展觸手,過濾珊瑚沙中的有機物。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海參一直默默地扮演著金字塔底層最重要的角色。海參就像是珊瑚礁海域的清淨器,不斷過濾水中的有機物、細菌與藻類碎屑,然後再從牠的肛門排出乾淨的海砂。海參呼吸器官的開口也是長在肛門上,海水經由肛門孔流進流出,在海身體內進行氣體交換。也因此,有人笑稱海參是用”屁股呼吸”。海參繁衍下一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無性生殖,將原本的身體扭斷,分裂成兩個;另一種是有性生殖,在春夏交界的生殖季節,常常可以見到含有卵子的海參生殖腺。
號稱『海蚯蚓』的海參幾乎沒有天敵,牠並不是海鳥或魚類喜歡的食物。長久以來海參最大的天敵只有一個,就是人類。
在澎湖南海的望安、將軍嶼,以海為田的當地居民把海裡的海參當成是一種常見的小菜,三不五時就有人潛下海裡捕捉海參。我們跟著當地居民潛入海中,見識到討海人矯捷的身手。只見居民拿著一只長鐵撬,將一隻隻裹著沙的海參開腸破肚,不一會兒就帶著滿滿一袋海參上岸了。居民所捕撈的海參大多是黑海參,由於處理時會流出紅色的體液,當地居民稱之為”血參”。
新鮮海參處理過程非常繁複麻煩,對於一般人來說,耗費半天的功夫只為了吃一小盤海參絕對是划不來。但是對於澎湖漁民來說,他們認為與其上菜市場買進口海參,還不如去海裡撈回家自己處理。由於海參處理過程非常費工,在澎湖處理好的當地海參,一台斤可以賣到兩千元。過去土產海參的需求量並不大,多半只是討海人自己捕撈做為蛋白質與膠質的來源,但是近年來在澎湖有部分的海鮮店因應外來觀光客的需求,開始料理當地捕撈的海參,過度捕撈的問題也浮現檯面。
天氣漸漸炎熱,滿佈潮間帶的藻類即將剝落,夏季的潮間帶即將展現另一番不同的面貌。海蛞蝓、硨磲貝、海兔、還有各式各樣的海參,正以各種不同的姿態呼喚著一顆顆想要擁抱海洋的心。但是,令人心痛的景象卻也一目目的呈現在眼前:被挖空的海膽、被過度捕撈的海參、被隨意剖開的硨磲貝…散落在海岸線。於是,就在沒有任何保護與管制的情況下,這些美麗的生命漸漸地在澎湖潮間帶消失,在無法可管的情形下,漸漸喪失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