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澎湖縣」相關文章
就是愛石滬!尋找與海共生的約定|feat.離島出走 創辦人 楊馥慈|我們的島Podcast@EP.59
不少人來到澎湖,對雙心石滬一定不陌生,出名的七美雙心石滬,更是拍照打卡的網美景點,但不只是七美島,其實整個澎湖地區的海邊,都可以看到石滬。
澎湖海龜怎麼了?那些關於澎湖海龜的二三事|feat.台灣愛龜協會 理事長 陳久林|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EP.57
澎湖綿延自然的沙灘,不只遊客愛,海龜也愛,從蒔裡到望安,曾經許多海岸都是母龜上岸產卵的重要棲地,如今每年只見到零星的數量,海龜怎麼了?遇到了哪些難題?
澎湖的季節限定|青海菜的日常滋味
海菜,是澎湖人的餐桌上,常出現的一道料理,也是海岸的在地風景,當礁岩的紫菜陸續退場,潮間帶染上了青綠,這時才是青海菜的主場,如果說採收野生紫菜是一場熱鬧盛宴,那麼青海菜,就是澎湖人的日常,一種隨著潮水漲退在生活的海島風味。
澎湖的季節限定|手採紫菜的盛宴
你喜歡喝紫菜湯嗎?打上蛋花、放點蔥花,再加上兩顆貢丸,一碗美味的紫菜湯,就可以上桌,這一道簡單的常民料理,是海洋的產物,有著人與海的故事,品嚐一口紫菜湯,也可以體會到海洋文化、生態及氣候變遷的滋味。
澎湖人與大海的水之道|石滬、抱墩的傳統漁法|阿聰現煮時 島的行動客廳 4K版 EP.12
許多人去澎湖都聽過石滬,甚至會在雙心石滬合影留念。但澎湖人還有一項傳統漁法:『抱墩』你聽過嗎?
手作東吉的未來之道|澎湖離島生態旅遊新契機
防疫期間,不能出國,讓離島觀光高速發展,澎湖各地充滿旅遊人潮。澎湖的東吉嶼,也興起旅遊潮,為小小島嶼帶來衝擊。如何保護島嶼生態,推動深度旅行,成為必須行動的目標。
澎湖大義宮海龜囚禁歲月|以及那976顆無法成形的龜卵
澎湖大義宮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兩百年,走入澎湖竹灣村大義宮的地下岩洞(又稱為地宮),一映入眼簾的,就是五彩繽紛的珊瑚裝飾在壁面上,以及淺淺的水池內數隻海龜都擠在一起,而這些原本都該在海洋的。
小島上的手作步道假期|來去東嶼坪
「澎湖出名是風浪大,冬天若來就風飛沙,鹹水煙若吹上岸,園內的作物都種不活,石頭咾咕圍田園,圍得高高擋風沙,菜籽拿到圍仔內撒,冬天種菜才有得吃…」 在褒歌紀錄者、創作者呂坤翰的吟唱中,先民早年在澎湖群島的生活,歷歷如繪。呂坤翰1944年生於澎湖西嶼坪,是一座位於望安與七美之間的小島,它與鄰近的東嶼坪、東吉嶼、西吉嶼,合稱南方四島。出生在東嶼坪的朱美華,懷念地談起兒時幫忙家裡做生意的情景:「...
白色珊瑚海(下):海底世界重整
這座美麗的小島,是澎湖的東吉嶼,漁業繁盛時期島上人口曾經有兩三千人,隨著魚捉不完,船裝不下的年代過去,靠海維生的小漁村走向沒落,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空蕩蕩的漁港,留下過往繁華的記憶。 澎湖南海花園 一片白色珊瑚海 2003年開始,我們陸續前往東吉附近海域進行紀錄,這裡珊瑚覆蓋率極高,種類超過兩百種,綿延幾十公尺長的桌形軸孔珊瑚鋪滿海底,還有各形各樣的造礁珊瑚,群聚成一大片的珊瑚花園,相當令人驚艷...
西疆有事:誰偷了我們的砂?|中國採砂船對澎湖、金門及馬祖海灘造成什麼樣的問題?
近年來,一艘艘中國抽運砂船,不斷入侵台灣海域,盜採砂石,光是2020年1月到10月中,海巡署就已經驅離了三千多艘。為什麼澎湖、金門及馬祖會成為盜採熱區,又對沿海生態造成什麼影響?我們實際走訪,調查盜採熱區現況。當中國抽砂船到來,該如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