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馬糞海膽
馬糞海膽又稱為白棘三列海膽,普遍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台灣本島的東北角、墾丁海域,以及離島的澎湖、小琉球及蘭嶼都可見到蹤影。生活在珊瑚礁及礁石區,成體體殼直徑可達12公分,以海藻、海草為主食,由於進食速度快,因此能有效控制大型藻類的滋生,是維繫珊瑚礁與藻類生態系平衡的最佳助手。馬糞海膽的管足吸附力強,會將海藻、碎珊瑚或垃圾、木片等黏附在身上進行偽裝。而許多人喜歡吃的黃色部分,其實是海膽的生殖腺,每年5-9月是海膽性腺發育成熟期,因此這段時間也是捕撈馬糞海膽的盛行期。
馬糞海膽怎麼了?
捕撈海膽因為具有技術性低、也不需採捕裝備,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採捕到手,因此早在2004年,就有學者提出警訊,澎湖縣政府從2007年開始管制馬糞海膽的捕撈,2018年則規範採捕期7/1-8/31兩個月的捕撈期,但因為只有限定禁漁期和大小(殼徑8公分以上才能採捕),缺乏完整的配套加上未落實管理,成效不彰。
因此每到開放採捕期,總是被捕撈一空,甚至當地保育團體海洋公民基金會發現,有部分漁民,在尚未開放時,就先將捕撈的海膽放置隱密地點,到開放後才全部捕撈上岸。今年海洋公民基金會也發現漁民為了規避查緝,在捕撈當下就將海膽剖殼裝盒,增加查緝難度。六月,志工前往馬糞海膽的重要棲地赤崁、後寮和青螺,一顆都沒有看到。中研院鄭明修博士估計,馬糞海膽因過度捕撈,從半世紀前超過兩億隻,推估到現在可能剩下幾萬顆左右,生存面臨危機。
馬糞海膽可以養殖嗎?
馬糞海膽有著複雜的生活史,採取體外受精,由雌、雄性分別將卵子和精子排放到海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發展成幼蟲,下沉到海底,變態發育成小海膽。2009年起澎湖水產種苗繁殖場就開始馬糞海膽的人工養殖試驗,透過人工環境希望提高受精卵的成功率,但想要讓海膽穩定成長,仍充滿許多挑戰。
如何解決馬糞海膽危機?
高雄海洋科大受澎湖農漁局委託的《 澎湖重要物種保育與經營計畫報告》,54個採樣點,38,200平方公尺的海域,只記錄到226個個體,密度0.06顆/10m2,族群量相當低。研究團隊在報告提及,從文獻發現馬糞海膽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可以快速增長,因此建議在調查熱點較高的地區,進行完全禁止捕撈的兩年實驗計畫,就能藉此來評估禁捕海域的馬糞海膽資源量恢復情況,以利後續管理方法的制定。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呼籲政府面對馬糞海膽枯竭應訂出積極有效的管理措施,包括嚴格的採捕許可證、包括體長、季節、區域的捕撈限制,建立總量管理及個別配額、嚴格有效漁獲申報及統計制度。
從2004年到現在,馬糞海膽危機總是不斷被提起,但因海膽料理深受觀光客歡迎,澎湖縣府長年為求取兩者平衡,採取較為軟性的管理方式,從近幾年來看,這樣的管理已經無法發揮成效,面對民間團體的訴求,澎湖縣政府回應,將透過諮詢委員會,評估適合澎湖與馬糞海膽的方式,今年也會試辦海膽養殖,希望能用養殖取代捕撈,保育海洋資源。不過,海洋資源是否還有時間再等待呢?
相關新聞》
澎湖馬糞海膽採捕至8月底 只能採捕殼徑8公分以上(2022年)
澎湖馬糞海膽開放採捕 3天內被抓光光(2019年)
澎湖馬糞海膽 6/16起開放採捕至8月底(2017年)
澎湖馬糞海膽不夠吃 饕客改吃紫海膽(2016年)
飯店推海膽吃到飽 環團抗議急喊卡(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