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保護我|私立薇閣小學申請變更保護區做為校地

採訪 林靜梅 林燕如,撰稿 林燕如
攝影 謝其文 陳忠峰,剪輯 陳忠峰

這群北投媽媽,從互不相識,到因為關注薇閣案而彼此團結起來,一起開會,共同討論對策,也因而凝聚彼此的情感。在環境運動中,關注家鄉議題,往往是第一步,而透過薇閣案,她們也對這塊保護區有了更多的期待與想法,希望能去除不必要的人工設施,還給保護區更自然的原始面貌…

一群北投媽媽,在台北市政府前拉起白布條,她們抗議位在北投的私立薇閣小學,申請變更1.62公頃的保護區做為校地使用,有可能會影響到當地的水土保持,讓媽媽們非常憂心。



面對居民的質疑,薇閣表示,現在的預定校址,已經有人為非法開發,學校進駐之後,反而能協助恢復自然景觀,也能夠讓小朋友在充滿綠意的山野中,學習環境教育。

從高處往下看,薇閣小學的預定校地,茂密的綠意連成一片,這裡的生態系和上方的陽明山緊密相連著,居民表示經常能看到猛禽類的鳥類,像大冠鷲、黃嘴角鴞前來覓食。

除了擔憂豐富的生態遭到破壞,薇閣新校區成立之後,學生人數加上教職員估計將近兩千人,對當地交通,將會形成不小的壓力,但在薇閣變更申請的計畫書中,卻沒有看見對生態以及交通流量的評估。 

長期關心台北市保護區政策的學者廖本全認為,薇閣案再度暴露出保護區政策上的根本問題。台北盆地光從行政區域來看,保護區面積將近七千公頃,就占了台北市的四分之一,說明了台北市先天上敏感的地質條件。但是保護區面臨開發的威脅,卻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八○年代,陽明山保變住六之六案就開啟先端,「保變住」顧名思義,就是保護區變更為住宅區,保變住六之六案開發面積廣達55公頃,大約是兩個大安森林公園的大小,由於開發坡度過陡,也引發環保團體和附近居民對水土保持上的疑慮。

2001年9月納莉颱風來襲,造成台北市嚴重水患,台北市政府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做出檢討結論,強烈建議暫緩開發利用保護區及山坡地,而保變住六之六案也遭到監察院糾正,而暫告停頓。

爭議多年的,還包括台北市大湖公園對面,慈濟基金會計畫申請4.6 公頃的保護區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區,而引發當地部分居民反彈。有居民憂心,原本地勢低漥的大湖里,慈濟一旦蓋了大樓的話,淹水情況會更加嚴重。    

然而,保護區開發爭議還不只於此,北投是台北市著名的溫泉鄉,在北投行義路上,到處都能看到溫泉旅館,這一帶也因為地質敏感而被劃為保護區。環保團體曾在這裡做過調查,把行義路溫泉的地質敏感因素和廬山溫泉比對,大多相似,推論出有可能釀災的隱憂。

但行義路上的溫泉業者如同廬山溫泉一般,已經進駐一段時間,台北市政府想要納入管理,而業者也想就地合法,於是在2009年3月19日,台北市都委會通過將保護區變更為溫泉產業特定區,送到內政部都委會審議,到現在還沒有通過。

回顧幾個保護區開發爭議的案例,我們再來看今年五月二十五日,台北市都委會審議會議對薇閣案做出的決議,審議委員要求台北市政府要先對保護區政策提出處理原則作為依據之後,再組專案小組審查,顯示出台北市政府對保護區政策已經到了無法逃避的地步。   

廖本全呼籲台北市政府應該對保護區做通盤檢討,透過通盤檢討重新去定義保護區的價值,也才能重新評估,到底哪些是真的不能動的?哪些是還可以做調整的?有了具體的方針之後,除了避免零星案件不斷地叩關,也才能堅守保護區的核心價值。   

保護區的存在對台北市來說,就像是天然屏障,保護著台北盆地的安全,如果不能捍衛它的完整性,將來失去了依靠之後,誰又能來保護我們?

側記

在拍攝北投翠雲街途中,意外的看見五色鳥停在電線上,這在台北市區是很難得看到的景像,我想跟這裡的大片綠意有關。放眼望去,北投的綠意盎然,緊鄰城市的保護區,因為靠近人們生活的場域,相對的被不當使用的機率也就比較高,非法被開墾情形也不少見,希望藉著專題的報導,讓大家關注保護區其實是有它的價值所在,更懂得去珍惜它。

集數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