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三義鄉火炎山,位於台灣中西部,原本是礫岩紅土台地,千百萬年來受到大安溪水的切割與雨水沖刷、風化之後,形成了光禿挺拔的山峰、自然崩塌與卵石流等特殊地形。生長在山上的馬尾松,是台灣最大片的馬尾松天然林,1986依照《文化資產保護法》被劃為自然保留區。
馬尾松適合生長在海拔高度大約一千公尺,陽光充沛、裸露的土地上,海拔高度才六百公尺的火炎山能夠擁有群生的馬尾松林,也突顯出三義火炎山的馬尾松林的珍貴之處。
秋冬的季節,看到山上的紅葉,心裡總會感動著四季的變化與山林的奧妙,但是這樣的場景,背後卻悄悄上演一場樹木枯病死的戲碼。2002年,台灣生態研究所陳玉峰教授提出三義火炎山地區馬尾松的調查報告,指出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內,95﹪以上的馬尾松有枯死的現象。除了乾旱之外,還有什麼可能的原因造成大量的馬尾松枯死呢?
從1985年開始,松材線蟲引發的樹木萎凋病從台北縣石門鄉開始,近年來已經逐漸蔓延到宜蘭、新竹、苗栗、南投地區甚至花蓮地區,除了地區的蔓延以外,同時松材線蟲萎凋病已經從外來樹種的黑松、琉球松蔓延到本土樹種的台灣二葉松以及馬尾松。
2001年,林務局砍伐了步道旁幾株發病的病株,卻仍然不能阻止松材線蟲肆虐。讓馬尾松林枯死的原因或許是旱災,目前還沒有科學的數據佐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松材線蟲萎凋病,一直扮演著致命的殺手,直到現在還沒有方法可以完全根絕。三義火炎山馬尾松的死亡,或許是天擇,或許是人為保護管理不當,不管是什麼原因,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正逐漸失去一片珍貴的馬尾松天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