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農法」關鍵字

大林農地好生態|以自然農法復育田園棲地

2022-10-31

台灣西部農地因為長期使用慣行農法,加上圳溝水泥化,讓自然生態漸漸消失。現在部分地區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或農民改用友善農法,發現一些生物,又開始重返農地。

貴仙師傅的緩慢農法

2014-09-22

農村青年王貴仙,在城市闖盪多年後,回到故鄉,進行生態農作的生產。由於身體行動不便,加上生態農作的管理費工,他摸索出一套緩慢農法,用觀念和技術,在困苦之地,開創出美麗的農業願景…

奉 茶

2013-06-10

2013年2月,在纜車頻繁往來的貓空,傳出陣陣禪鼓,鼓聲中,交融著各式茶香,一種新的台灣茶文化意念,正瀰漫在這場三十幾人的聚會中…

自然好滋味

2013-05-20

越來越多人,選擇投身務農行列,不過想要不使用農藥、不添加肥料,光靠大自然,有沒有辦法讓作物順利生長呢?有一群農夫,推動秀明自然農法,相信土地有自癒能力,生產出健康自然的食物,讓人類健康,也讓土地健康…

天公伯的攤子位

2013-04-29

從都市到田園,陳文輝夫婦,在台東多良村塔羅塔羅山上,實現自然農耕的夢想,人生角色的轉換,讓他們有機會體會到大自然的感動,簡單樸質的生活哲學,讓人重新省思土地的價值…

草、木、人 尋和諧

2013-04-01

如果把茶字拆開來看,它是草、人、木的組合,但是現在我們所喝的茶,大都來自把雜草清光的慣行茶園。南投縣仁愛鄉,兩位資深茶農,反倒是把雜草當成茶樹的好朋友,重建草、木、人的奧妙關係。

野草死亡紀事

2013-01-28

瑞秋卡森博士,在1962年寫下《寂靜的春天》一書,希望喚醒世人對農藥的重視,如今春天回來了嗎?在鄉間、在閒置的空地上,我們經常看到枯黃的草地,這些野草,為什麼遭到這樣的對待?它們有姓名,還是昆蟲的生態樂園,但是對農民來說,卻是害蟲的滋生地。在習慣使用除草劑的今天,我們忽視掉了哪些東西?

2012環境短片~海稻米的願望

2012-10-29

濱石梯坪的水梯田,已經休耕將近20年,因為人口外流、水路年久失修,部落裡的老人也無力再耕種。20年前,一邊是海,一邊是稻米的美麗景象已然不在。舒米‧如妮,10年前回到故鄉,看著這片荒蕪的梯田,決心將水梯田復育...

歷坵小農復耕|部落復耕計畫

2011-02-14

種下微小的種子,期待很大的心願,歷坵開始復耕了!一群部落老人與一位青年,開啟東海岸新願景,他們說,一切都要從土地上種出來!

大畫家的小農場

2008-06-02

苗栗大湖鎮旁的芎蕉坑山區,住著一位隱士般的女畫家,大家都說那裡像喬治歐威爾書寫的快樂動物農場,也說像莫內筆下的自然田園。但是走了進去才會發現,原來山裡藏著一座自然天堂。

小農力量大

2008-05-19

台灣耕地八十三萬公頃,平均一個農民的耕種面積,大都維持在一點五公頃左右,也因此,小農制度一直是台灣農業的重要基礎。雖然生產成本高、農地零碎,但是農村文化多元、生產品項豐富,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特色。其實小規模的生產,也是台灣有機的重要先驅,沒有小農的冒險,有機無法在台灣生根。現在,越來越多的有機小農們開始合作了,他們透過經驗交流、成人教育和銷售平台的共享,來創造下一波有機農業的力量,他們現在的故事,關乎著這片土地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去參與他們吧!

魏先生的自然農場|自然農法的實踐

2007-10-05

森林裡,各式各樣的植物,交錯出複雜的層次鳥類昆蟲生活其間,構成緊密的網,如果告訴你這是一座農場,你相信嗎?在台東,有機農民魏麒麟,將原始林雜生的概念,運用在農場裡,並將老子的自然哲學,當成自己的生活態度,他,用十四年的時間,一步步實現人生的自然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