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新時代

採訪/撰稿 楊蕙萍
攝影/剪輯 陳志昌

在油價飆漲的年代,替代性能源一度成為研發的重點,2005年京都議定書通過後,替代石油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再度獲得重視,從十年前瓦斯車上路、太陽能車應用、電動機車、燃料電池的演進,到目前複合式引擎油電混合車的可能,隨科技發展與工程人員的設計,替代性燃料不斷更替,但是這是不是減少氣體排放唯一的選擇呢?編列預算補助發展替代能源的同時,是否還有其他氣體減量的方式,從探索新替代能源科技中,重新思考運輸工具與人的關係。

午後,濱江街的西歐加氣站,一台台計程車陸續進站,這個時間是運將們的休息時段,也是郭中屏最忙碌的時候,今天又有一輛計程車要改成瓦斯車。

根據交通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兩人就有一台機車,每平方公里三千三百多輛,密度為世界第一。平均五個人就有一輛汽車,每使用一公升的汽油會造成約2.75公斤的二氧化碳,每輛機車所排放的有害廢氣汙染,跟汽車不相上下。

為了減少廢氣對古蹟的危害,義大利規定只有電動車與自行車,可以進入羅馬市區,法國巴黎的香榭大道和瑞士觀光景點,則禁止燃油車輛進入,這些在國外行之有年的措施,到了台灣卻仍處於觀望階段。

以鄰近日本為例,日本人口為台灣五倍,但鐵路客運使用量卻是台灣的五十倍,德國人口是台灣的3.6倍,但德國鐵路使用量卻是我們的十倍,這顯示鐵路運輸在台灣趨於弱勢。

目前,環保署除了評估電動機車LPG車,和油電複合車是否續辦,也朝向推行生質柴油做為替代燃料,但這些對空氣污染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當人類發明燃油車輛時,沒有想到它會成為都市空氣的嚴重污染源,當道路開闢連結了鄉村到都市的距離時,沒有想到大眾運輸工具依然無法親臨,在這波動力改革新時代中,除了以車輛動能為思考,人類的儉樸和分享的觀念以及對環境永續的態度,會不會是另一種新動力?

台灣發展電動車的技術,一度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這次再訪工研院,果然見識到研發人員的創意與巧思,每一輛雛型車,造價是量產的五六十倍,而這是我們發展交通運輸的一條主線。搭大眾運輸工具,比自己開車找停車位還方便的情況,在台灣除了台北之外並不常見。隨油徵收空污費,車輛管制等建議,早存在交通白皮書上,但到執行階段卻因為考慮民意、選票而不了了之。

我考慮把車賣了。待在台北,交通方便﹔但出了台北,卻寸步難行。

集數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