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的腳步,是跟著自然的節奏來運行的。天亮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田。去年美濃良質米比賽第一名的陳秀德,每天都早早出門,從十三歲開始到現在,這種生活,已經維持六十多年了。
大家都稱他秀德伯,這是鄉下習慣尊稱老人家的說法。這一天,秀德伯騎著摩托車,經過了低矮的農舍、一片片的稻田、芭樂園、荒地和香蕉園,他,來到了滿溢圳水的稻田。細雨落下水面,圳水流入田裡,水聲的呼喚,敲打出農人心裡的歌聲。美濃陽光燦爛,田裡生機無限,水面上映照出藍天白雲、檳榔樹影,和農人的身形。
插秧後半個月,秀德伯開始幫秧苗除草。白鷺鷥在天空飛翔、老農夫在田埂旁低身彎腰,一個早上的成果,是晾在田邊的小草堆。大部分時候,農人是靜靜地在田裡割草,或是把黑色抑草蓆,平整地鋪設在田埂上。可是秧苗漸漸長大,田間工作越來越繁重!尤其是施肥更不能馬虎,因為稻子開花、抽穗的力氣,幾乎都來自秀德伯身上的有機複合肥。
圍繞在稻田四周,是一隻隻看似中網的假麻雀,和迎風搖曳的老鷹風箏,這不只是農民安心入眠的保證,也是在野生動物保育法規範下,農民取材雞毛而發展出來的稻田藝術。可是,天卻不從人願,連續兩場的夏颱,卻讓秀德伯的稻子,躲不過倒伏和麻雀入侵的命運。
秀德伯在民國九十六年的二期稻,因為天候關係收成不佳。但是隔年的一期稻大豐收,美濃農民們個個眉開眼笑,不過,鞭炮、假鳥,加上全天看守,人鳥大戰依然沒有停止。
台灣農村裡,跟秀德伯一樣,七十歲以上農民,超過四十萬人,也就是平均每六個農民,就有一位超過七十歲。這群老農,在日治時期出生,走過台灣生產機械化的農業革命,和以農養工的建設時期。他們種稻的生命歷程,其實就是台灣農業發展的近代史。
側記
每每往來台北與高雄之間,穿過都市與農村的交界,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影像,總是忙碌的農民身影和清澈湛藍的天空。一季季的耕種勞動,是農人一篇篇的日記。他們不擅於用語言文字記錄自己,而是用最直接的肢體和大自然共舞,種出島上的糧食和人們的依靠。老農飛鳥物語,是農夫的心情寫照,也是試圖在眾多農 村故事裡,留下一抹淺淺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