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稻生長在桃園苗栗一帶,近年來生長地受到破壞,數量急速減少。今年苗栗農改場與苑裡華陶窯合作,展開了野生稻復育計畫。這一棵棵不起眼的鬼稻,究竟訴說著什麼呢?
有一些歷史,不是寫在紙上,也不見於傳記書本,而是在於一碗米飯的滋味當中。追溯五千年以前,台灣島上最早的稻作耕種遺跡,先民所食用的稻米,與現在的稻米在品種、風味與外貌上早已大大不同。幾千年來水田裡的稻米幾經人類的選種改良,發展出上千的種類。
五十年來,台灣稻米的品種不斷地演進、產量不斷增加,從光復初期每公頃產量不到一公噸,到現在一公頃高達八、九公噸,人為的力量決定了稻米演化的方向,創造了高產量的『綠色革命』解決糧食的危機。然而,仍然有少數的稻米,未經人類的刻意栽培,保有原始的基因,在野地裡生長,這些稻種看似雜草,過去被人們忽略、遺忘,而台灣野生稻有個特殊的名字─「鬼稻」。
鬼稻,稻穀成熟之後,榖粒容易掉落水中,只剩下光禿禿的稻梗,以前的農民認為種實被鬼吃掉了,所以名為鬼稻。民國十八年,日本學者在苗栗、桃園一帶的水塘發現此種野生稻,才發現原來不起眼的鬼稻,竟然是台灣稻米的祖先。七十年後,因為生存環境的破壞,野生的鬼稻幾乎滅絕,苗栗農改場的稻米博士張素貞驚覺於此,在去年展開了鬼稻的復活計畫。
經過人工育種的水稻,為適應人的需求,漸漸失去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的特性,但這種特質卻在野生鬼稻上仍然保留著,張素貞與苗栗華陶窯的窯主陳文輝合作,將鬼稻復活計劃,視為一項結合生態旅遊與教育的事業,除了復育鬼稻之外,也致力復原傳統米食的滋味。
黃綠的「吉野一號」,看來不起眼,卻有著極為尊貴的來歷,它另一個名字為「皇帝米」,是日據時代天皇的專用米,失傳了將近半世紀的稻米,卻在花蓮稻香村的老農夫彭湧川,幾十年來的保存下復活。另一個身分是電腦公司老闆的稻農李玉賀,偶然得知這個消息,堅持種植這種別人眼中早已經過時,產量又低的水稻,並且將種植皇帝米的過程紀錄在網站上。
野生的鬼稻,記錄著稻米的原始密碼,保存最自然野性的基因;而吉野一號米記錄著一段殖民歷史,保存一份特殊的滋味,在無止盡的改良、研發新品種之後,重現江湖的鬼稻與吉野一號,帶領我們品味更原初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