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日本的山羌從哪來?

早在 1989 年台灣制定野生《野生動物保育法》時,山羌就是第一批列入的保育類,直到 2019 年才移出保育類。

在日本,又是如何呢?

山羌並非日本的原生種,而是外來種,牠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知名的行川島渡假村。

行川島位於千葉縣勝浦市,園區內引進多種鳥類和動物,並訓練動物表演讓遊客觀賞。不過由於觀光客減少,行川島已經在 2001 年關閉,但是引進的山羌卻逃到野外,從此留在日本。


行川島渡假村已經在 2001 年關閉,目前仍處在荒廢狀態。(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負責處理山羌問題的千葉縣環境生活部自然保護課副課長市原岳人表示,雖然還不能確定山羌是不是從台灣引進,但千葉的山羌體型和台灣的類似,因此研判可能來自台灣。


在日本千葉縣的山羌。(圖片來源:日本千葉縣環境生活部自然保護課)

失控的山羌宇宙

目前日本確定有山羌繁殖的地方只有千葉縣和東京都的大島,千葉縣位於東京隔壁,有知名的迪士尼樂園和成田機場,面積約 5157 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七分之一個台灣大。2004 年山羌只出現在千葉的 5 個市町村,到了 2023 年已經擴散到 17 個,甚至有人在千葉縣北方的茨城縣看到少數的雄性山羌。


2004 年與 2023 年日本千葉縣的山羌分布。(資料來源:日本千葉縣環境生活部自然保護課)

山羌的繁殖速度驚人,6 個月大就可以生出下一代,而且全年都是繁殖季,生產完三四天就能夠再次受孕。千葉的新環境對山羌來說有豐富的食物和資源,沒有太多競爭者也沒有天敵,於是數量快速增加。

2012 年千葉估計有 27900 頭山羌,每年都持續向上攀升,2022 年預估已經高達 71500 頭,翻了超過兩倍。


2012 年至 2022 年日本千葉縣山羌預估數量。(資料來源:日本千葉縣環境生活部自然保護課)

千葉是日本的農業大縣,生產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但是這些農作物和住宅附近的菜園或花圃都成為山羌的盤中飧。被山羌破壞的農作物包括蔬菜、豆類、稻米和果樹,2016 年農作物損失首次超過 100 萬日圓,2021 年更是突破 480 萬日圓。


2016 年至 2022 年日本千葉縣通報山羌造成的農作物損失。(資料來源:日本千葉縣環境生活部自然保護課)

除了農損之外,更讓居民困擾的是山羌的叫聲。「部分住宅區周邊發現有山羌出沒,山羌叫聲很大而且特殊,因此有居民投訴。」市原岳人指出。山羌吠叫,主要是為了聯繫附近的同類,不過雄性為了宣告地盤和吸引異性,吠叫的行為會較為明顯。

另外,由於山羌跟當地原生的梅花鹿分布區域重疊,日本憂心,如果數量擴張,有可能互相競爭食物,再加上山羌喜歡吃嫩芽,也可能對野外植物的生長,造成影響。

捕捉山羌大作戰

面對不斷增加的山羌,日本政府根據《防止特定外來生物危害生態系法》將山羌列入「特定外來生物」,也就是可能對人、生態系、農林水產業等造成危害的生物。原則上禁止進口、飼養和移動,必要時可以進行防治。市原岳人表示,「山羌既然列為特定外來生物,因此無法和山羌共存,目前的防治目標是完全根除。」

2009 年千葉縣制定第一次防治計畫,2021 年又制定了第二次防治計畫。第二次計畫的目標是每年捕捉 8500 頭以上的山羌,並把山羌控制在現有的 17 個市町村以內,不要再往北擴散。


第二次防治計畫的目標是將山羌控制在紅線以南的範圍,阻止山羌往北擴散。(圖片來源:日本千葉縣環境生活部自然保護課)

2016 年千葉縣就捕捉了 2400 頭山羌,每年抓捕的數量也持續攀升,2021 年新的防治計畫實施之後,每年捕捉量都成功突破預定的 8500 頭。不過市原岳人表示,雖然山羌捕捉量逐漸增加,但由於趕不上繁殖速度,山羌總體數量還沒有減少,未來需要擴充更多的捕捉人力,並實驗更適合的捕捉方式。


2016 年至 2022 年日本千葉縣捕捉的山羌數量。(資料來源:日本千葉縣環境生活部自然保護課)

目前山羌有 90% 採用陷阱捕捉,約 5% 使用槍枝捕捉。捕獲的山羌可以自行處理,例如焚化或掩埋,也有人會把山羌做成皮革製品和或是做成山羌肉排和奶油山羌咖哩等食品。


日本千葉縣販賣的奶油山羌咖哩,上面把山羌畫得超可怕,還寫著「吃好多」、「不可以吃農作物啊」。(圖片來源:日本千葉縣環境生活部自然保護課)

在台灣,山羌雖已降級為一般類野生動物,但是依照野保法的規定,非經主管機關許可,皆不能捕捉或獵殺。而在日本,山羌命運大不同。

山羌變成在日本被許多人厭惡的「害獸」,以至於日本政府也必須痛下殺手移除山羌,但歸根結柢這並不是山羌的責任。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引進山羌,又沒有好好管理的人類。就算是外來種,每個動植物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不要因為我們的自私或疏忽,讓山羌的悲劇一再重演。

學科
動物
關鍵字
野生動物, 山羌, 日本, 千葉縣, 外來種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亞洲
  • 日本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 / 黃彥鈞
插畫 / 陳欣慧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塑膠危機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環境公害,2023年11月,來自世界175個國家,齊聚肯亞,推動《全球塑膠公約》的制定,各國多次展開協商,希望2024年年底能通過訂出一個具體改善的目標。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統計顯示,每年全球生產的塑膠垃圾高達4億噸,而垃圾量還在持續增加,其中1400萬噸最終會流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系統帶來巨大威脅。2020年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的報告,全球每年有10兆顆塑膠微粒流入大海,嚴重污染洋生態系統,這些看不見的塑膠,會如何改變海洋的生態環境,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努力解答。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塑膠污染每年在中低收入國家造成威脅,當中原因包括大型垃圾場廢棄塑膠釋放的有毒化學物質。

▌塑膠的出現 
塑膠的出現,已經超過百年,當時源於二戰後的資源缺乏,科學家們尋求利用石化廢料製造塑膠,成本低廉,具高延展性、質地輕巧等特性,迅速成為市場新寵兒。根據看守台灣協會資料,時至今日,塑膠的生產量已經達到4億噸,預估到了2050年生產量將會達到11億噸,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質。

▌塑膠的危害
便利生活隨之而來的,是塑膠污染的問題。由於塑膠回收再利用的狀況不佳,導致塑膠垃圾浮濫。

過度依賴塑膠的生活,讓遙遠兩端的南、北極、偏遠的高山,甚至深海海溝都發現塑膠垃圾或是塑膠微粒,影響全球生態系統的健康。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研究機構合作,在2022年發表《#海洋塑膠污染對海洋物種、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影響》發現幾乎所有海洋中的物種受到塑膠威脅,根據當前研究共有2141種物種遭遇塑膠污染,其中高達9成海鳥及一半的海龜誤食塑膠。學者指出,塑膠會危害生物,導致發炎、降低生殖力等。

另外,海中隨處可見廢棄漁具、漁網,世界自然基金會也發現,這些物品糾纏在海洋動物身上,造成勒死、受傷等情形,夏威夷歐胡島65%的珊瑚群體被漁線纏住,造成八成的珊瑚群體全部或部分死亡。若再不設法從源頭減廢,到2050年塑膠海廢將4倍成長,而地中海、中國黃海、東海與北極海冰等污染熱點,因微塑膠濃度過高,已超過生態危險的臨界點。

2020年台灣的民間團體也曾對台灣西部海域進行調查,經統計發現,台灣西部海底垃圾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有102公斤,其中以淡水河外海的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有高達268萬件,可能跟淡水河流域的居住人口眾多有關。而垃圾種類,有六成是纖維布料,推測來自衣物、編織袋、漁網等等;另外有三成為膜狀塑膠,則可能來自商品包裝。

台灣的保育類動物也受到塑膠微粒威脅,2022年綠色和平和研究團隊發布記者會公布在台灣陸域自然環境進行調查及檢測,以六種台灣保育類動物及棲地水域為目標,發現動物排遺及棲地有極高的比例檢出微塑膠。

▌我們可以怎麼做
世界地球日提醒我們,愛護地球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己身,塑膠公害已成為這一代共同必須要面對的環境災害,如何減少塑膠,從日常行為的改變,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使用可重複循環的產品等等,從源頭減塑,共同保護地球生態是我們每個#地球人的責任。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將近五百位彰化民眾高舉標語與布條,帶著當地出產的牡蠣、文蛤和蔬菜,來到鹿港彰濱工業區,撒冥紙大喊「晶鼎撤案、晶鼎滾出去」,強烈表達反對晶鼎焚化爐的興建。



經濟部工業局規劃在鹿港彰濱工業區興建晶鼎焚化爐,來解決各工業區產生的事業廢棄物,由於彰化縣境內已有九座焚化爐,其中有6座都在彰濱工業區,引發在地居民強力反對,居民組成自救會,多次上街抗議。今天上午10點晶鼎公司舉辦環評程序施工前公開說明會,支持與反對民眾都到會場。



但反晶鼎焚化爐自救會會長黃常禎表示,一到現場就發現支持民眾和警察已經占滿會場,反對民眾難以進入,少部分反對民眾試圖進入會場表達反對意見,與支持者發生推擠,場面一度混亂,說明會在雙方叫囂之下,會議主席晶鼎科技董事長劉佳鈞宣布10點50分結束,走完說明會環評程序。



反晶鼎焚化爐自救會會長黃常禎表示彰化肺癌發生率已是全國第一,無法再承受任何的污染,要求立即撤案,來保障當地居民的健康。並指出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輔選時承諾不蓋晶鼎焚化爐,業者對此都不放在眼裡,以後一定更不可能合法操作,認為絕對不可讓業者興建。

彰化環盟吳慧君認為此次說明會過程程序不公平不正義,自救會將尋求法律途徑主張本次會議無效!



晶鼎科技董事長劉佳鈞則回應,未來排放濃度將依環評要求逐年做減量抵換,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長楊伯耕則表示要求開發單位須取得當地居民的協調同意。
 

縣市
  • 彰化縣
  • 鹿港鎮
關鍵字
晶鼎, 彰濱工業區, 廢棄物, 焚化爐, 彰化鹿港, 事業廢棄物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柯金源
撰稿/林燕如
部分照片提供/彰化環盟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認識臭蟲的樣子 


臭蟲又叫床蝨,最大0.5-0.8公分,如同蘋果籽一樣大。

常在夜晚出沒 ,喜歡叮咬溫血動物,因為本身有臭腺,會有臭味,所以被稱臭蟲。

臭蟲經常出現在各種夾縫,像是床板縫、床墊邊緣、棉被邊、椅子縫、沙發縫等等不容易被注意的狹小縫隙處。臭蟲的壽命雖然只有一年,但雌蟲一生可生產200-500顆卵。最特別的是雌蟲擁有儲精囊,能夠保存具有活性的精蟲,雌蟲只要交配一次,就可以終生繁殖。此外,臭蟲還有超強的耐飢力,五、六個月不吸血也能存活。​

被臭蟲咬的時候

臭蟲叮咬時,口器會排放類似抗凝血劑的功能,讓血液不會凝固, 就可在你未有察覺的狀態下持續進食。臭蟲叮咬的傷口是連續性的咬三次,每個人被叮咬的反應略有差異,不過大多會出現紅腫狀的丘疹,像是五元、十元硬幣大小,通常三個丘疹會呈一直線或是三角形,相距不會太遠。

​被咬了之後,盡量不要洗熱水以免刺激患部,改用冷水或溫水,用肥皂在傷口周圍搓洗,可以減少過敏反應;或是可塗抹萬金油、綠油精等止癢藥,來舒緩搔癢感。特別要注意的是,雖然很癢但切記不能用手搔抓, 以免抓破傷口造成細菌感染。若被臭蟲叮咬出現有嚴重明顯的過敏反應,還是要盡速就醫。

怎麼知道這裡有沒有臭蟲?

進到房間後,由於臭蟲會邊吃邊排,如果在棉被、枕頭上有看到一點一點紅色的,有可能就是臭蟲的糞便,就要小心有臭蟲存在。尤其床沿周圍有皺摺的地方、床頭靠牆處,都要注意看看是否有蟲子屍體?

​ 另外,把燈關掉或是利用晚上,沒有光線的時候,打開手電筒,在床鋪周圍尋找,也較容易發現臭蟲的蹤跡。​


如何防範臭蟲

進入旅館住宿時,如果可以的話,行李不要直接放在地板上,因為臭蟲就喜歡躲在地毯下面或是地毯與牆壁的交接處,行李如果放在地上,就讓牠們有機可趁,放在行李架會是較佳選擇。

​出外返家之後,行李也不要馬上拿到客廳或房間,先帶到玄關或是陽台稍微抖動或檢查看看有沒有蟲子的蹤跡,尤其是很容易忽略掉的行李箱拉鍊邊邊接縫處。

然後懷疑有臭蟲的衣物回家後,也要立刻清洗,不要讓臭蟲有機會再繁殖。

平常住家環境也要勤於清理,減少牆壁縫隙、雜物堆積,經常檢查床單、床罩、棉被、毯子、床墊線縫等處,看看有沒有臭蟲活動或是排遺的血色斑點。​


★一旦發現臭蟲,因為臭蟲怕高溫的熱,可以這樣做:
●用黑色塑膠袋包覆藏有臭蟲的物品,透過陽光高溫曝曬的方式,溫度超過65度,就可防治臭蟲。

●有疑似臭蟲的衣物,可集中裝入塑膠袋綁緊,以免途中臭蟲逃逸,再把衣物倒入洗衣機清洗(如果能用60度以上熱水效果更好)。

●用熱蒸汽熨斗進行蒸汽防治。
●用吸塵器捕捉臭蟲。​

學科
生活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臭蟲, 居家害蟲, 公共衛生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 /製圖 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今天這個日子許多人可能都忘記了,或是甚至不知道,23年的今天,希臘籍的阿瑪斯號貨輪在墾丁擱淺,洩漏了一千多噸的重燃油漫延到墾丁龍坑海域和珊瑚礁,造成生態浩劫,船體殘骸及大量鐵礦砂沉入海中。

這場首起台灣大規模的海洋污染事件,動員大批人力,歷經多次清理、龐大的人力和物力,都無法完全清除。為了記取教訓,環保署將這天被定為「台灣海域受難日」。然而多年下來,我們在海洋污染的事故仍持續。

2023的年底,離島到東部、東北角的海岸遭到油污,到現在還無法找出真兇。每天在台灣周遭海域活動的船隻超過八百艘以上,偷排廢油的行為從舉證到後續索賠,都困難重重。台灣四面環海,無論是故意偷排廢油,或意外擱淺,都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巨大傷害,如何從源頭遏止、加強應變,是海島國家必須持續思考的課題。

學科
海洋, 公害
縣市
  • 屏東縣
  • 恆春鎮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照片/柯金源
製圖/廖彥琳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為了達到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在2023年的最後一個上班日,環境部公布碳費收費辦法草案,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大戶,像是電力業、鋼鐵業、煉油業、半導體、水泥業等大型製造業大戶,被列入收費對象的大戶,初步估計有512家,我國正式迎來碳排放有價時代。

畫面來源/環境部

草案不僅明確了收費對象,也納入計算方式、徵收方式、申報、繳費流程、繳納期限、追繳、補繳等相關機制的規範。針對收費對象,則依據「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辦法」的規定,在2024年全廠溫室氣體排放量應在2025年4月底前完成盤查登錄,並於5月底前完成網路申報和繳費。

至於國內減量額度申請和排放量的扣減,將會設計不同的扣減方案,像是自願減量專案、抵換專案、先期專案等等,目前規劃的先期專案的減量額度,限定只能使用2024年和2025年的排放量來扣抵,此外,參考新加坡作法,開放國外減量額度可用於扣抵碳費排放量,然而,這些國外減量額度必須由中央主管機關的認可,且使用上限不得超過需收費排放量的5%。

台灣氣候未來協會執行長廖卿惠認為目前的草案,初步對工商業衝擊不大,目前主要是台電將被課徵碳費,導致電費上漲而影響到工商界,不過在比例上,這種影響可能不會太過明顯。

環境部表示目前還在草案階段,2024年初還會再邀集民間團體和經濟部進行交流討論。

相關新聞》環境部公布碳費收費辦法草案 台將邁入排碳有價時代

 

●透過我們的島「碳」專題,一起來增加「碳」知識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碳權, 碳費, 碳價, 碳交易, 溫室氣體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其實它是製作各式塑膠產品時的原料顆粒。其實不光在台灣,世界各國也陸續都有看到它的蹤跡。在西班牙塔拉戈納海灘附近有南歐最大的石化廠,每年都發起淨灘活動的奧利瓦說,光從這片沙灘,一個半小時篩出的塑膠顆粒就多達180萬顆。

這些塑膠原粒到底從哪來?

塑膠產業在生產、運送、回收的環節都有可能散落出來,讓人記憶猶新的,就是2021年斯里蘭卡外海新加坡籍貨輪翻覆,不只船上的化學藥物流入海洋,也包含數百噸的聚乙烯塑膠原粒,這些小小的塑膠顆粒在海洋中難以回收,形成嚴重的海洋塑膠浩劫,事後也陸續傳出海洋生物誤食,海鳥、海龜、魚類暴斃的事件。

相關新聞》斯里蘭卡海洋塑膠浩劫 星籍貨輪爆炸釀禍

塑膠原粒大多由聚乙烯或聚丙烯製成,加入色素和阻燃劑等添加物,會干擾人體分泌,甚至致癌,西班牙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研究團隊用小型的污染炸彈來形容這些塑膠粒,認為這些塑膠顆粒是海洋有機生態的死亡威脅,是如果海洋生物吃到塑膠也會吸收到這些添加物質,最後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相關新聞》石化廠外洩塑膠粒 西班牙海洋生態受衝擊

塑膠污染危害日益嚴重,聯合國環境署召開「政府間防治塑膠污染談判委員會」,目標希望在2024年制定《全球塑膠公約》,為全球塑膠建立起具法律約束力的塑膠管理框架。

10 月16日歐盟針對塑膠原粒展開源頭管制,這是歐盟首度對微塑膠源頭訂出規範,歐盟表示塑膠原粒是微塑膠污染來源之一,透過以下行動來規範,將讓塑膠污染可以有效被管制。

歐盟委員會在10月16日提案,因為供應鏈的處理不當,導致每年有52,000-184,000噸的塑膠顆粒被釋放到環境裡,認為應該要採取必要措施如下:
一、業者必須採取特定的處置方法
二、大公司必須向獨立第三方申請認證,小公司則需自我聲明符合法規。
三、為協助損失監控和數據落差,將研擬一致的歐盟標準。
四、鑑於小型、微型企業在塑膠粒料供應鏈中的高占比,可放寬標準,來照顧中小企業。

未來這些提案將交由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進行討論,法規生效後的18個月,不論是歐盟或是非歐盟國家的經營者,都需遵守這項法規規定,預計這項措施應該可以減少高達74%的塑膠顆粒排放。

|塑膠原粒(plastic pellets):塑膠產製品的原料,平均粒徑小於5公釐mm

相關新聞》《全球塑膠公約》11月第3輪談判 有望討論源頭限制等條文內容
相關新聞》聯合國巴黎召開會議 盼1年內推條約終結塑膠污染
相關新聞》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擬訂條款 國內環團盼台以觀察員參與

學科
公害
關鍵字
歐盟微塑膠管制, 塑膠原粒, 全球塑膠公約, 塑膠污染防治, 微塑膠來源, 海洋塑膠浩劫, 聯合國塑膠污染談判, 塑膠粒料供應鏈, 歐盟環保法規, 微塑膠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柯金源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P來賓|「1029為野生動物而走」活動總召李宗宸、台灣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

究竟野生動物正面臨什麼樣的處境?與遊盪動物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這集節目主持人陳信聰邀請「1029為野生動物而走」的活動總召李宗宸以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分別從野保和動保的角度展開對談,分析問題關鍵所在。

這幾年,石虎、穿山甲、草鴞等野生動遭受遊蕩犬貓的攻擊事件,時有所聞,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這跟餵食流浪貓狗有什麼關係嗎?2017年零安樂政策上路以後,有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嗎?在推行TNVR(捕捉、結紮、打疫苗、原地回置)執行面上又遇到哪些狀況?這些遊蕩犬貓收容安置的能量與品質怎麼樣?在動物福利的前提下,安樂死會再被拿出來討論嗎?為什麼喊出要飼主責任強化,飼養者要負什麼責任?

政府試辦性質的在生態熱區,禁止餵養、家犬管制、遊蕩犬誘捕認領養及野犬移置的試辦計畫成效如何,政策真能執行嗎?野保與動保雙方一定是對立的兩端嗎?這些矛盾與困境的糾結沒法可解?雙方難道沒有合作的可能性嗎?彼此又如何看待地方與中央政府在這議題中該扮演的角色呢?

延伸閱讀》遊蕩犬貓怎麼管|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造成哪些衝擊?
延伸閱讀》當野保遇上動保|遊蕩犬攻擊野生動物的待解難題

🎧收聽更多內容》《島的Podcast》播放清單

學科
Podcast, 動物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野生動物, 遊蕩動物, 流浪貓狗, 生態保育, 零安樂, 犬殺, 生態熱區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撰稿 林書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高喊「野生動物正告急!犬貓有家不遊蕩!」、「野小孩快樂比鄰,毛小孩享福家庭!」口號,今日(10/29)下午,大約四千位生態團體成員、以及民眾來到立法院周邊,參與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並表達三大訴求:
一、落實源頭管理,杜絕犬貓過度繁殖、遊蕩在外。
二、以具科學客觀性的檢核方式,設定遊蕩犬貓減量期程。
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公部門環境教育,應強化保育與動物福利觀念。


發起本次活動的「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核心成員來自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與嘉義大學等就讀生態保育相關科系的學生。聯盟表示,野生動物面臨棲地喪失、路殺、獸鋏等諸多危機,這次遊行會以「正視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威脅」為主題,是因為這個議題較常受到誤解,例如將犬貓獵殺野生動物視為弱肉強食的自然現象,卻忽略了犬貓皆為人類馴養的馴化伴侶動物,並非自然生態系的一環。


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與楊懿如教授出席遊行活動

遊蕩犬貓成為野生動物新危機 

​ 台灣上一次以野生動物為主題的遊行,是1989年為推動《野生動物保育法》立法而發起,當年參與立法倡議的生態學者楊平世、呂光洋、林曜松等教授,也出席這場遊行,表達對野生動物處境的關注。


左起為活動總召李宗宸,林曜松老師、呂光洋老師、楊平世老師

許多受邀在活動中上台發言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之所以如此憂心,是因為在研究過程中,看到太多野生動物遭受攻擊的案例。台大森林系學生莊博鈞,就曾目擊自己追蹤的白鼻心在校內被遊蕩犬咬死;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總幹事曾翌碩說明,即使是架設在遠離人類活動範圍的自動相機,拍攝到遊蕩犬貓的次數也高得令人擔憂,因為他所研究的一級保育類草鴞是在地面築巢,極易受到遊蕩犬貓攻擊。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創辦人陳美汀分享,自己最初是因為喜歡貓,才投入貓科動物石虎的研究,在分析自動相機的影像資料時,不僅時常目睹野生動物遭遊蕩犬追逐撕咬,還有因各種原因斷肢、皮膚病的犬貓,兩者都讓他感到相當痛心不捨,他呼籲,基於動物福利考量,犬貓實不應在外流浪。

動保野保攜手合作才能解困局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以及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也受邀發言,兩人皆強調,動保與野保共同的目標是不希望動物受苦,彼此應該攜手合作。

​活動最後,主辦單位以野生動物及犬貓的黑白照,象徵性為牠們舉辦告別式,並再次呼籲野生動物與伴侶動物應各適其所,野生動物在野地自由生活,犬貓則應該要在人類家中得到良好的照顧。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北市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撰稿 林書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遊蕩犬隻數量推估已破15萬隻,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日益嚴重,今天上午多個生態團體和學者召開記者會,呼籲大眾及政府重視遊蕩動物所帶來的社會安全以及生態危機。保育團體表示穿山甲、石虎、山羌、草鴞都有過遭受攻擊的紀錄,農業部在今年5月舉辦「特定生態熱區試辦特定台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因犬隻侵擾改善計畫」,但試辦計畫內容都未對外界公開,希望試辦計畫資訊公開。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秘書長陳美汀,觀察遊蕩動物對石虎的威脅,除了嚴重的競爭棲地之外,也會將疾病傳染給石虎。她從苗栗、台中和南投淺山地區自動相機的拍攝紀錄來看,拍攝到犬貓的比例高於石虎,顯示野生動物棲地發現游蕩犬貓機率高,共域情況嚴重。牠們之間不但競爭食物,石虎也有被騷擾跟獵殺。陳美汀所追蹤5隻追蹤個體就有1隻是遭到犬殺。他們也發現游蕩犬貓出現過的棲地,石虎有迴避利用的情況,再次利用機率低,回來使用的時間拉長。

相關新聞》石虎永哥野放年餘收死訊 研究團隊證實遭犬殺

台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理事長游崇瑋表示,遊蕩動物不只是對野生動物有影響,人跟遊蕩動物的衝突也日益增加,像是追車導致受傷、或是入侵雞舍,造成雞農損害,已經變成台灣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

相關新聞》嘉義布袋遊蕩犬闖圈舍獵禽畜 農民損失嚴重籲重視

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廖朝盛課長,從2022年救傷資料來看,犬貓攻擊是救傷原因的前五名,平均每11件救傷,就有1件遭犬貓攻擊,死亡率高達80%,康復的野生動物順利野放後,仍會受到游蕩犬貓的攻擊。他並提出在14隻野放後死亡的石虎,犬隻攻擊就占了43%。而根據生多所急救站收治的野生動物,被犬隻攻擊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尤其是穿山甲從2011年3隻上升到2020年28隻,成為穿山甲的受傷主因。

相關新聞》城市白鼻心還好嗎? 專家:犬殺與路殺為最大威脅

國立台南大學生資系副教授許皓捷表示,處理遊蕩動物衝突,最關鍵的就是禁止餵養,這是減少遊蕩犬隻最有效的做法,必須先開始這一步才能往下走。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遊蕩犬隻, 野生動物衝突, 流浪貓狗, 穿山甲, 石虎, 特定生態熱區, 野生動物保育, 犬貓攻擊, 生態危機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陳佳利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