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雪梨皇家植物園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


圖片來源:美聯社

經歷千萬年的歲月  野火的演替形成今日澳洲原始林的生態

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澳洲森林裡有許多的澳洲原生植物,它們經過了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年的演化,來適應有火的環境。特別是澳洲大陸不斷向北移動越來越乾旱,也更容易發生火災,但許多的物種已經適應野火.最重要的是,如果野火的火勢不要太猛烈,它們很快就可以重新長回來。但如果火太頻繁,或是溫度非常高,就像今年的澳洲,它們就沒辦法反應的太好,所以這取決於火勢的大小以及發生的頻率,我們並不希望野火來的太頻繁。

許多澳洲的植物,會在野火結束之後釋放出種子,這些種子會封在土壤層中。當火勢一過,煙霧中、燒掉的樹之中會散發出化學物質,會幫助種子發芽,這種溫度要高到讓種子外殼破裂、新鮮種子能釋出的情況不常發生,所以火是能使不少物種受益的。

有些尤加利樹會在樹皮下長出新芽,有些植物會長出地下莖,就算它露出土壤外的頂部燒死了,它們也能再長出新芽。在這個區域裡,尤加利樹是最主要的物種,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破裂的樹皮下,新芽已經冒出來的,芽點會藏在樹皮裡的深處,火勢一過,這些縫隙裡,就會有柔軟的嫩芽長出來,它們長得非常快,只經歷了六七個禮拜的時間就長了這麼多。想想看,這是很神奇的事,這些樹皮如此的厚,大概一公分厚,但是這些芽可以這麼快的穿破它然後生長,在沒有野火之前,你根本找不到芽點。

另外一種尤加利樹,它的樹皮則是會在完成保護內層的任務後慢慢剝落,質地變得柔軟,回歸土壤,成為植物、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的養分。而樹幹本身,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還是這麼的屹立不搖,而且它的新芽已經準備重生。

樹幹會持續的擴張、生長,製造一層新的樹皮來保護樹本身,直到下一次野火來襲之前。希望火不要來得太快,這些樹如果要能長出夠厚的保護層,至少要七到八年,甚至更久。所以它需要好一段時間來生長,開花、製造種子和新芽,以及保護自己的樹皮。

另外,像是班克木 (Banksia)這樣的植物,在沒有火的時候,它的果莢通常都是緊閉著,像我們自己到野外採集時,回到實驗室後,甚至要把它放進烤箱烤一烤,才能促使它打開。火燒過之後,這些果莢就蹦開了,裡面的種子,像紙一樣薄薄的,有小小的翅膀,他就可以隨著風傳播到遠方。


班克木果莢


班克木的小苗

我們一直在監控著這片保護區內的植物,這裡是絕佳的地點,讓我們能更清楚的了解植物對野火的反應,我們也因此了解到,不同的物種在應對野火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此外,我們的藍山園區內也種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樹種,包括亞洲、北美洲、歐洲,很不幸的也在這次野火中遭到波及。不過,在這些植物的原生地,並沒有太多的資料,可以知道這些樹種遇到火災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所以我們一邊整理這些燒毀的枯枝,也紀錄這些樹種在火災之後的情況,這些資料未來也可以運用在世界各地的相關保育工作。

在氣候變遷下 種子銀行是未來世代繁殖的寶庫

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在雪梨市區西南方的安南山 (Mount Annan)我們則成立了一個種子銀行,這個機構的目的,是儲存種子以及植物的組織,當遇到一些環境問題,或者物種消失的危機時,我們能夠有所反應。

森林野火是澳洲生態顯著的風險因子之一,特別是我們正在遭遇氣候變遷的衝擊。所以我們的目標是採集種子,特別是稀有或者瀕危的物種,加以儲存。我們已經收集了不少素材,萬一有物種因為野火而滅絕,我們可以用它來繁殖並且補充野外的族群。

當我們準備到林地採集特定物種的時候,有許多的行前準備工作。我們必須在對的時間以及地點,確保我們可以採集到適合儲存進種子銀行的材料,例如研究路線,與國家公園巡守員、或者一些私人地主協調,當我們出發的時候,必須利用四輪驅動車到達定點,然後花費大量的時間,找到我們鎖定的植物族群,檢查它們的果實或種子是否已經適合採集,不能太早就將它們摘下來。同時也要確認我們已經採到了足夠的量,但也不能採集過多,因為種子留在原生地時,也會自然的繁衍,我們只要在一個範圍內取得具代表性的樣本即可。接著,仔細的記載該物種的資料與細節,也要採集它們的臘葉標本,以便我們能有可參考的資料進行鑑定確認。

種子風乾,含水量極低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它們放進零下二十度的冷凍庫中.許多物種在這個溫度下可以良好的保存。1900年代收集的種子通常儲存在很差的環境,這種情況下,種子大概可以保存幾百年,我們現在所做的是盡全力將這些物種用低溫保存,以達到最長的生存時間。

有些植物的種子不適合用冷凍保存,我們就採取組織培養的方式。將植物組織的一小部分小心的消毒,去除上面的細菌和真菌,接著放進含有營養成分以及荷爾蒙的洋菜培養基。從野外很難採集到乾淨的材料,這是一項很具技術性的工作,而且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處理成本也高得多。

種子銀行也投注了許多心力在瓦勒邁杉(Wollemi Pine)的相關研究,自從1994年這種樹由一位國家公園巡守員發現以來,我們就開始研究它了。當時完全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而我們擁有6500萬年前的化石,裡面的植物與瓦勒邁杉非常相似,我們研究它如何繁殖與生長,每一個小小的發現都令我們更了解它。

2004年的時候,我們在瓦勒邁杉的棲地發現了外來的傳染病,從此開始嚴格限制進入。它的野外棲地範圍不大,而且位置大概距離雪梨鬧區只有一兩百多里,是人為活動很頻繁的地方。今年的野火季中,瓦勒邁國家公園的賈士伯山(Gasper Mountain)區域發生了森林大火,只有國家公園的特殊消防員才能進到那裡,幸好他們控制住了野火,得以讓瓦勒邁杉不受影響。雖然我們的研究指出,瓦勒邁杉可以耐火,也存活了數千年,但我們還是不希望這樣的威脅過於頻繁的發生。消防員們設法制止了大火,但還是對瓦勒邁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幸運的是它們還健在,而且會繼續生存下去。

在園區的苗圃中,我們已經穩定的繁殖瓦勒邁杉,有些用於研究,有些用於補充野外族群。我們正在嘗試建立一個新的瓦勒邁杉野外族群,我們必須觀察這個地點的環境以及氣候條件、土壤的類型,以及確認這個區域是完全沒有疾病或對疾病有穩定的防禦性,我們也要確定這個區域是遠離人群的,遺憾的是,人為活動對於正在生長中的瓦勒邁杉,有著負面的影響。

學科
科學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寧
陳慶鍾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台灣的水從哪裡來

台灣的水七成來自颱風和梅雨,平均年雨量約2千多毫米,是全球平均降雨量的六倍,照理說不會缺水,但卻名列第十八缺水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是台灣山區地勢陡峭、加上河川短促,降雨大多都迅速地流入海洋。豐沛水源中可以被儲存下來使用的只有18% 。根據水利署的資料,台灣每人每年水資源分配只有全球平均值六分之一,屬於缺水國家,加上各種污染以及開發行為,更是加速了水資源的惡化。
 

相關專題
燃燒的未來
●與水共存之路

台灣的水遭遇那些困境

為了留住水,蓋水庫成為選項之一,但犧牲自然環境打造的水庫是萬靈丹嗎?

2004年艾利颱風帶來大量泥沙,石門水庫濁度飆高,淨水場難以取水,民眾經歷了長達18天,無水可用的夢魘。
莫拉克風災之後,曾文水庫也估計累積了九千萬立方公尺的淤泥,讓曾文水庫的蓄水量不到四成。
 


2004年艾利颱風過後,石門水庫水面都是漂流物,難以取水


2010年 曾文水庫在莫拉克風災過後,庫區內留有大量淤泥
​​​​

全台96座水庫,平均淤積率將近三成,每逢颱風豪雨土石流就容易造成水庫淤積,水庫功能被削弱,甚至都要花費高額清淤費用來保持庫容量。想要讓水庫擁有長壽,就無法忽視水庫上游的集水區管理問題,近年來集水區頻頻傳出開發聲浪,不管是道路的開闢、露營地、景觀咖啡、山林濫墾等,層出不窮的違法與違規,都帶來水土保持和污染水源的風險。


嘉義一處山坡地違法開挖


原本是一片密集竹林遭到砍伐,露出大片裸露土坡

相關專題
搶救下一滴水
●曾文水庫SOS
 

研究人員也發現,降雨型態變為更劇烈。從氣象局2009-2018年的降雨資料來看,除了2014、2015年全年的累積雨量較少之外,平均年雨量並沒有太大變化。


資料來源:氣象局氣候監測報告

近年來,也能察覺到極端降雨幾乎集中在短時間內。2018年8月23日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中南部地區陸續降下豪大雨,部分測站甚至在短短24小時內,測到超過六百毫米的累積雨量,雨水迅速攻占城市與村落,讓台灣中南部釀災。


2018年8月 嘉義東石掌潭社區在豪雨過後,積水仍未退去

2014年底到2015年的降雨不如預期,導致乾旱,政府推動桃園、新竹、苗栗、嘉義部分地區一期稻作休耕,之後也推動部分縣市民生用水減壓供水,以紓解用水困境。不只影響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長期缺水更是衝擊生態,諸羅樹蛙、紫斑蝶的棲地都受到威脅。人類的作為帶給氣候變遷的影響,環環相扣的後果最後讓自己和野生動物都承擔了。


2015.1.18烏山頭水庫進行祈雨活動

相關專題
●水 為什麼留不住
●沒水怎麼活
823熱帶低氣壓釀災

維護水環境,保護水源

當工業廢水排入河川、農地工廠灌排不分離,種種因素讓台灣河川難以清澈。以淡水河為例,這幾年來淡水河水質雖然有改善,嚴重污染河段比例從2001年的16.6%下降到2016年的2.9%,但中度污染河段的比例仍有15%,比起2001年13.84%還微幅上升。

另外,像是有黑龍江之稱的二仁溪河段,在2002年時100%都屬於嚴重污染,到了2017年,嚴重污染河段減少到19%,雖然有進步,但污染程度在全台河川中還是前幾名。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支流三爺宮溪,占二仁溪流域總污染量的六成五。三爺宮溪沿岸許多工廠污水並沒有接管做妥善處理。


二仁溪流域的三爺宮溪,沿岸仍有許多小型工廠將廢水排入溪流

這兩條河川的遭遇並不是個案,全台灣大大小小的河川,經常還是面臨各式產業廢水、廢棄物堆置等污染。如何杜絕未經處理的產業廢水排放到河川,農地上的工廠集中管理,設置污水處理廠,畜牧業加裝廢水處理設施等,才能讓河川恢復清澈,我們的水質才有機會改善。


​​2020年3月10日 觀音工業區廢水排放口,廢水直接流入海洋

相關專題
變遷 淡水河(20年變遷)
重生 二仁溪(20年變遷)

除了工業廢水,集水區環境的保護也是重要關鍵。

從以往治水方式來看,2004年艾利風災,立法院通過「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預計用250億經費來治水、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立法院三讀通過「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的540億元,政府不停地編列高額預算治水清淤,環保團體認為預算都花在工程手段並不能治本,只有減少擾動集水區內的自然環境,降低開發強度,才能讓水土不流失,涵養水土,才是根本之道。


2017年3月政府提出8800億前瞻計畫,其中編列130億用來加強集水區保育治理,引發環保團體擔憂

相關專題
擾動集水區
一杯清水,250億
●攔住水又失去水(20年變遷)

在城市如何留住水

氣候異常越來越頻繁,很難說,未來會不會發生有錢都買不到水的情況,陽光、空氣、水,這生存的三大要素,少了水,我們還有辦法活下去嗎?

如何留住水呢?政府在建築技術規則中規定,一萬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案,都必須設置雨水貯存或中水回收系統。南港的一處工業園區,就在地底下設計了1,500噸的大型貯水池,一年可以回收兩萬噸雨水,省下大約六十萬水費。而都市地區新建大廈時,必須抽乾大量地下水才能施工。這些乾淨的水,抽取後往路邊一排,在缺水期更顯浪費。台中市政府與各工地合作,在工地設置儲水桶,供民眾或公務車取用。


新北市北大水資源回收中心在2014年底完工,廠外八隻拐杖糖造型的取水口,

除此之外,最簡單的作法,就是設置雨撲滿,把天上降下的雨,一點一滴存起來。海洋大學河工系就有三座雨水回收系統,可以貯存超過100噸以上的雨水,包括廁所沖水、清潔、澆灌、生態池等等用水,全都來自雨水。

當極端氣候成為常態,都市排水系統已經無法負荷短時間內降下的暴雨,每個環節都能為水負起責任,這不只是為防災準備,也是為有限的水資源而存糧。

相關專題
打造城市水庫
抗旱 水哪來 

學科
水文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颱風, 梅雨, 水庫, 年雨量, 集水區, 稻作休耕, 雨水貯存, 雨水回收, 雨撲滿,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林燕如 / 整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澳洲政府13號宣布將砸下5千萬澳幣,約合10億台幣,搶救野生動物與復原棲地的經費,為了搶救倖存的野生動物,澳洲政府在新南威爾斯空投兩噸的蔬菜糧食,讓當地動物足以果腹。

燒不盡的澳洲野火從哪來

2019年的澳州為什麼會又乾又熱,與幾個異常氣候因素有關:首先澳洲在2018年10月遭逢聖嬰現象,這次的聖嬰現象持續到2019年8月才結束,雖然影響沒有十分強烈,但也讓澳洲變得比以往更加乾燥、炎熱;同時又遇到60年來最強的印度洋正偶極 ,造成澳洲附近的海溫較以往更低,不易形成降雨,導致澳洲西部、中部與東南部降雨量減少。

圖說:影片內容--澳洲氣象局製作的"了解什麼是印度洋正偶極"

2019年九月初又遇到平流層突然增溫事件(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簡稱SSW),將通常潛伏在南大洋上空的溫暖西風吹向澳洲,也加劇澳洲又乾又熱的天氣狀況。

相關新聞
●熱浪侵襲 澳洲飆40.9度 創逾百年紀錄
●歷經多次旱災 澳洲善用耐旱植物打造庭園
澳洲野火肆虐動物缺糧 政府空投糧食救援

 

儘管澳洲氣象局在2019年8月,就發出乾旱可能導致野火的警訊,希望相關單位與民眾做好準備,但光是2019年12月20日為止,已經傳出一百多起火災,上千棟房舍遭到燒毀,夏季高溫和嚴重火災的惡性循環,讓熱浪變得更加猛烈,澳洲南部有的氣溫甚至高達50度。過於乾燥、高溫的環境,讓火勢更難以控制。火勢與上升氣流形成火積雲,而火勢引起的強風會助長火勢蔓延的速度,並可能把燃燒物吹到數公里外的遠方,引發新的大火。

此後澳洲的野火就再也沒有停過,澳洲當局表示失控的野火,目前只能靠大量的降雨才能阻止,因此未來撲滅野火的進度仍是個未知數。

相關新聞
●澳洲受熱浪侵襲 全國均溫達攝氏40度
●澳洲野火續延燒 新南威爾斯週日溫度稍降

澳洲野火對野生動物的衝擊

澳洲政府預估,自2019年9月以來,新南威爾斯的野火已燒死將近10億隻動物。位在南澳省外海的袋鼠島,還有數千隻無尾熊和袋鼠葬身火海。搶救下來的無尾熊都被送至野生公園照護。另外,島上瀕臨絕種的短嘴黑鳳頭鸚鵡,目前還無法確定死亡數目,但很多棲地都被破壞,學者擔憂牠們未來生存將會變得困難。


圖說:無尾熊動作遲緩,已經有數千頭命喪火窟。

澳洲東南部3座主要城市,雪梨、墨爾本和首都坎培拉全被濃厚的煙霾籠罩,入列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大火產生的灰燼也飄至數千里外的南美洲、紐西蘭等地區。2千多公里外的紐西蘭,雪白的冰川因此變成焦糖色,專家擔憂將會加速冰川消融速度。


圖說:野火產生的濃煙,讓雪梨的空氣汙染,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8倍,達到「危險」等級。

在南澳州(South Australia)官員表示,許多駱駝因野火肆虐而闖入農村,和居民爭搶早已短缺的食物和水源,破壞當地基礎設施帶來危險,因此預計將進行為期五天的撲殺行動,射殺10000隻駱駝,以減少駱駝對當地水資源造成的衝擊。

相關新聞
●澳洲野火煙霧 飄至1.2萬公里遠南美洲
●澳洲森林火難撲滅 雪梨遭霧霾籠罩
澳洲野火延燒烈 紐西蘭冰川竟遭波及

野火的防治對策 是否到位?

這次大火也讓澳洲民眾關心起,身為煤炭出口大國澳洲的能源及氣候政策,仰賴燃煤發電的澳洲,人均碳排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而支持石化產業的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雖然承認氣候變遷與澳洲的大火有關,但表示這只是造成大火的眾多因素之一,並不打算調整目前的能源及環保政策,同時拒絕縮減國內的石化產業。

面對層出不窮的野火,數千名澳洲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正視氣候變遷拿出對策來減碳,指責現任總理莫里森無能。

以往澳洲每年夏季都有野火發生,也曾發生過多起重大野火事件,根據澳洲犯罪學研究院的統計,1974年至1975年的野火季,南澳州(South Australia)從11月初一直燒到2月初,焚毀面積為1600萬公頃;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在1968年至1969年、1969年至1970年、1974年至1975年以及2002年,這4個年度均爆發多起野火。平均每年被野火焚毀的面積為4000萬公頃,約有11個台灣大。


圖片截自NASA FIRMS 野火網站: (從2020.1.1-1.10)

而有別於過往都在1、2月才發生的野火,這次延燒數月的火災及數年的乾旱,也讓社會大眾再次思考,已比 1960到1990 年的平均溫度高出 1.5°C的澳洲,是否成了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下的受害者?澳洲從洪水、乾旱到近日的野火,飽受氣候變遷的威脅,帶給世人的警訊,提醒我們人類的所作所為最終將反撲到己身。

延伸閱讀
BBC 澳洲野火的分析報導
立場新聞【大災難】燃燒 4 月未止熄的澳洲山火 傷亡、成因與後遺

📛如何能幫助澳洲的野生動物們
澳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Zoo and Aquarium Association,簡稱ZAA)網站,可以看到更多資訊。
或是加入澳洲無尾熊醫院的助養計畫
 

學科
災害
關鍵字
澳洲, 野火, 聖嬰現象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炯翊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1896年,林杞埔(今南投竹山)撫墾署署長齊藤音作組團欲攀登玉山主峰,卻誤登玉山東峰,隨行的林學博士本多靜六採集了第一份紅檜標本,將近八十年的台灣檜木砍伐史就此揭開序幕。1899年,阿里山作業所嘉義出張所書記石田常平,在阿里山發現一片由紅檜、扁柏組成的巨木林,歷經二十多年砍伐後,1935年日本政府在阿里山設置一座樹靈塔,有研究者指出,設置樹靈塔主因並非懼怕樹靈作祟,而更有可能是1934年日本訂定「全日本愛林日」、推行「愛林運動」的產物,附帶有強化國家認同及宣揚阿里山開發政績的目的,也無礙大東亞戰爭後期全面「徵召」原始林為國奉獻

"我可以慰靈,但你得先為我而死"

民間圍繞著樹靈塔歷久不衰的靈異傳聞,固然存有部分批判殖民政府掠奪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或許也隱含了人類的愧疚之情。公視記者陳佳利長期關注盜伐議題,她提及2018年製作〈枉死之森〉專題報導時,前往新竹山區一處遭盜伐的香杉林,盜伐者的目的是取得號稱與牛樟芝有類似功效的香杉芝,被砍倒的巨大香杉屍橫遍野,迫使記者一行人只能以跪姿在樹身下爬行。陳佳利回憶,她爬過樹底下時心中湧現滿滿的歉意:「我是帶著懺悔完成那個專題的。而且我覺得樹會把祂的哀傷傳遞給進到那個領域的人,真的會。」近年香杉盜伐暫息,推測是因為林杰樑醫師在2013年根據一份經濟部委託的試驗報告,提出牛樟芝有安全性疑慮,但紅檜與扁柏等珍貴樹種的盜伐仍未停歇,甚至變本加厲形成集團犯罪。陳佳利感嘆,製作森林相關專題時,最辛苦的不是路途遙遠,而是看到過往的錯誤持續發生。

「台灣雖然有百分之六十的土地是森林,但了解森林的人其實不多。」喜愛登山的陳佳利發現,即使是戶外活動的同好,也不見得清楚自己途經的山林發生了什麼事,或是過去森林保育運動的歷史。這便是「我們的島」製作《檜木林》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希望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讓觀眾了解三十年來的森林保育運動脈絡。

生態人文學者陳玉峯在其著作《台灣植被誌(第四卷)檜木霧林帶》指出,「20世紀的台灣林業史,事實上就是伐檜史。」台灣森林保育運動也與檜木息息相關,1987年《人間》雜誌記者賴春標接連發表三篇專文,第一篇就是〈紅檜族群的輓歌─西林林道記事〉,促成第一波森林運動,1989年禁伐天然檜木林;第二波森林運動起自1991年,陳玉峯揭發林業試驗所六龜分所砍伐櫸木原始林,促使農委會於1992年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不過到了1998年興起的第三波森林運動,才算是真正普及的公民運動,起因為保育人士質疑退輔會於棲蘭山以枯立倒木整理之名行砍伐之實,這是《檜木林》所介紹的重點歷史之一。紀錄片結尾安排退輔會森林保育處總技師張明洵,說明森林在木材生產之外的遊憩價值、生態價值,十分具有歷史意義。

另一個紀錄片點出、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是原住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過去保育人士認為,要確保棲蘭山僅存的原始檜木林不受摧殘,最有保障的方式就是設立國家公園,但以往國家公園完全排除人為利用的思維,使生活在其中的原住民處處受限,傳統生態知識無以為繼,即使搶救棲蘭運動的幾位領導者皆強調國家公園的設立須保障原住民權益,但在信任尚未建立的情況下,馬告國家公園最終並未成立。所幸政府與原住民之間仍持續摸索新的夥伴關係,從「我們的島」相關專題如〈馬告山風雲錄〉與〈檜木鄰〉,到柯金源導演的新作《神殿》,都可以看出變遷的軌跡。

搶救棲蘭運動喚起大眾對森林的關注,至今已過了三十個年頭,對於森林的種種生態系服務功能,不少人已經耳熟能詳,柯金源因此不斷思索,想找出一條新的、以哲學思考為出發點的觀看路徑。如同他在《我們的島:台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一書中透露:「想延伸視野、超越祂們外在的形體,貼近表現其生命循環、以千年尺度計的護生功德,才能超脫現世的觀點。」

《神殿》提出的大哉問之一是「人為什麼會對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感覺到美?」柯金源想詮釋「因為生命同源,你只要用心體悟就可能互相感應。」《檜木林》談的是台灣山林百年來從開發到保育的歷史,《神殿》則藉由壯闊山景的鳥瞰畫面,傳達更加久遠的時間感。片頭之所以會有恆春出火特別景觀區及高雄泥火山的景象,是因為柯金源聯想到地球成形之初是個火球,之後才逐漸冷卻,因此想藉拍攝惡地形來隱喻四十六億年的地球演化史,藉由追溯共同的生命起源,邀請觀眾思考我們與巨木間的連結。

「時間」一直是各種民間信仰中生物甚至物品「成精」的要素。正如柯金源所說:「超過百歲的樹我們就會尊稱祂為老樹公,那何況在山裡面整片上千年的巨木,當你進入祂的領域時,不就像是進入神殿一樣嗎?」若是回到台灣森林開發史的脈絡,神靈的意象可以延伸出更多思辨:人們對森林遭砍伐的愧疚投射出「怨靈」的形象;大伐木時代終結後殘存的零星巨樹被視為「神木」,成為觀光景點,但學者早已發現孤立檜木容易枯死或被風吹倒,陳玉峯引述植物學者柳榗的形容:這些「神木」往往「寂寞而死」,即使以神為名,祂們與親族之間、與人類之間的聯繫早已斷絕。

根據《台灣植被誌》的記載,泰雅語稱紅檜為 Ka-pa-rong Ma-why,扁柏為Ka-pa-rong Ko-zit,兩者統稱「Ka-pa-rong烏‧杜」,烏‧杜不僅是神靈之意,也代表泰雅族人在自然中的行事規範。陳玉峯寫道:「當你違反山林的和諧,烏‧杜會讓你知道;當你一意孤行,你會得到詛咒,你打不到獵物,你收成不佳,你得不到健康與祝福,嚴重的話,甚至無法延續後代。你必須懺悔,同烏‧杜與山林和解,你必須以雞或動物之血,灑在大地上,做潔淨禮且誠心贖罪,烏‧杜也將諭知你,是否已接受你的告解,如此,你得重回神秘的懷抱,接受它的慰藉。」由此可看出泰雅族人與環境的關係是彼此相繫而非分離。也許單獨一棵巨樹便足以令人浮現敬拜之情,但祂們若有神力,也是鑲嵌於整體自然界。一棵樹活在森林中才能像個神,被砍下做成神像只是一塊死木;真正的珍寶是完整的檜木原始林,而不是檜木聚寶盆。

曾至台灣採集植物的日籍植物學者松田英二曾說:「所謂自然的研究,不是世人所認定的,木與草的研究,不是土與石的研究,也不是蛇與蚱蜢的研究。是透過這些,去感知、敬拜終極的萬物之主,也就是神的研究」,所謂植物採集「不過是為觀察更深奧的、廟堂宮殿上的『某種東西』的程序而已。」矛盾的是,包括為台灣杉命名的早田文藏在內,支持這些分類學者研究熱情的是當時台灣總督府的「有用植物調查」,目的是殖民地的天然資源。自然史研究者吳永華所著的早田文藏傳記名為「台灣植物大命名時代」,隨之而來的則是林產大開發時代。有用植物調查固然支持了部分純粹的學術研究,但一種植物「有用」與否,往往決定了它的命運。

柯金源便是有感於人類或許太執著自身賦予萬物的價值觀,因而導致種種種問題(例如將「奇木」視為珍寶引發盜伐),因此在《神殿》開頭引用了《道德經》中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他認為這兩句經文代表人類尚未為萬物命名、賦予價值判斷的時代。我們認為某些樹是一級珍貴木,某些樹是一般的雜木,「但生命的最初是很純粹的,萬物都同等重要,在一個生命可以自由繁衍的情境下在地球生存。」

 

人為何會將巨樹或森林視為神靈般崇敬?也許部分原因是人類認為森林在「守護」自己。我們確實受惠於森林甚多,但也許這些巨靈並不為捍衛人類而存在。《道德經》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不是指自然對萬物殘暴無情,而是指自然的運行無善無惡。自然萬物本身的內在價值,便值得我們抱持敬意。

陳玉峯在《台灣植被誌》中寫道,紅檜常生長在溪澗谷地,當祂迎來生命盡頭而倒下時,常形成天然橋梁,「因而紅檜又寓含著:『山與山之間的橋樑;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象徵流暢的管道,代表人與人、人與地之間的交通。」這兩部紀錄片本身也像是一座橋梁,不僅能讓觀眾藉此一睹深山中的巨木身影,更重要的是藉由這座橋梁,我們或許能開始尋找如何對待山林的最佳解答。

 

學科
山林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檜木, 森林, 山林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檜木林完整影音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林書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我來到樹林,希望深刻地體驗生活,面對生命的本質,並從中學習它所要教我的事。我不希望到了生命結束時,才發現自己從未真正活過
~梭羅.湖濱散記

2005年我曾跟著促發森林保護運動的賴春標老師走進「扁柏神殿」,彼時台灣三次森林運動已經尾聲,民間團體抗爭結束,政策轉為全面不再侵擾天然林,馬告國家公園最終因為涉及原住民傳統領域而未能設立,賴老師的策略從抗爭轉為教育,希望延續培養一群保護珍貴天然林的種子。

跟著原住民獵人多次越過溪流、上下乾溝、山脊線,終於進入神殿的範圍。那次的經驗至今還像是夢境,仰望巨木森林,光線極少穿透,時間彷如靜止,似有古老的靈魂長居之境,言語難以形容的神聖感,可惜因為颱風成形,隊伍匆忙急撤,一直沒有再回去,一方面是這路線就算當時撒了麵包屑也無法再循跡而至,彷彿「南柯一夢」的樹洞入口已經關上,另方面不想再有人侵擾,只想讓神殿在心裡安住。一直到最近去日本屋久島巨木森林,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而那裡也歷經類似的大伐木到世界遺產保育的歷程。


2005年梨山地區空拍

世界上每個地方的森林都歷經了原始林、過度開發、逐步保育的歷程,大部分破壞與保育是循環發生,而更多地方森林已經完全消失,原始林因而相當珍貴,成為被謳歌、崇敬的壯麗存在。然而這種無人原始森林秘境的想像,並不存在,地球已經從「全新世」(Holocene)進入「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這種以最不易變動的岩層受到永久改變的跡證來做為地質年代的計時,往往以萬年計,科學家們從岩層發現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加速生產出來的新礦物或似礦物,包括在地層上堆積鋁、塑膠、混凝土,海灘上撿拾的石頭已經不是天然礦物,降雨裡面含有塑膠微粒、飛煙、放射性物質,如1951年核試驗的鈽已經進入地層沉積。甚至在地球孤懸八千萬年無人侵擾的紐西蘭,南北兩島演化出高度多樣特化的森林樣態,人們卻在紐西蘭以南約640公里的坎貝爾島上孤零零地長著的一棵北美雲杉的年輪層測得,放射性碳在1965年達到峰值,科學家傾向在這一年插入人類世地質年代起始的金釘子。

無人的自然已不存在,現世發生的災害也不再是天然災害。從汽車廢氣排放臭氧導致酸雨腐蝕樹葉;到為尋找替代能源而發展的生質能發電對燃料的需求,柴薪枝幹木料無法留在森林導致土壤貧瘠;或是人為引入外來種滿足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影響原生種;又或是因為野生動物保育、又缺乏大型獵食者,過量的草食動物對森林產生生長的影響……,這些人類行為與自然系統複雜的連動關係,已經不只是出發立意是否良善所能簡單判決的。當然維持原始林的保護範圍面積越大越好是重要的,而大部分時候,保育的訴求要能成功,往往希望連結人的生活,以喚醒人與自然的關係,比如日本的里山精神、聯合國的森林系生態服務價值等,不免引發諸如:懷舊式回到前現代生活或是現代舒適生活的替代方案、人類中心主義還是生態中心主義的保育論戰。擺在眼前的選擇,應該不是莎翁名劇裡「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而是面對各種人與非人行動者緊密交纏的複雜系統,進行對話、採取行動、試誤調適。

面對人類世的森林,我們仍會謳歌由時間凝結而成的巨木森林之美,同時看見漫長但非永恆的成住壞空,其中有母樹護衛哺育小樹苗的生生不息,但不會浪漫地以為森林僅是被我觀賞的對象。我們會感傷殘餘的巨株斷根,撫觸年輪、反思經濟利益的短視與皆伐的人為破壞,但不會絕對地以為「斧斤不入山林」是最佳的保育策略。我們學習到孟子說的「斧斤以時入山林」,雖然強調智慧善用,但不停留在「材木不可勝用也」的認知,或是簡化地測量年輕森林還是原始林何者固碳效果較佳,而是林木終歸並非僅為我所用。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是要進入森林,讓人背離森林留在城市並不是保育,但要能「見樹又見林」。就像梭羅因為進入森林、簡單地生活,而發展出環境倫理的保育運動;解開樹的秘密語言的彼得•渥雷本,是因為在擔任林務人員時,規劃骨灰樹葬區才從客戶的眼光看到不同的樹木觀;而同樣擔任林務官的李奧帕德說:「對於何謂自然資源保護論者,我讀到過很多定義,自己也寫過不少相關的論述。但我認為最好的定義不是用筆,而是用斧頭寫出來的。定義涉及的內容是:人在砍樹或在決定砍什麼樹時,心裡所想的是什麼。自然資源保護論者應該是這樣的人,當他每次揮舞斧頭時,他都謙卑地知道,自己正在大地的面孔上留下簽名」。

就說「走入森林」這件事吧,走路的行為已經是相較於開馬路、騎乘車輛都更輕微影響的行為,但是踐踏會導致植被消失或改變、步道加寬、步道沖蝕、捷徑或複線化、土壤壓緊化,導致土壤中沒有空氣與水,樹木的根系無法獲得營養也無法向下扎根,步道會改變山體水的流動,變成路面逕流,減少地下水的補注,這是「路是人走出來的」後果;另一種可能是為了滿足人安全、便利、舒適、好走,下雨天不會弄髒弄濕鞋子的需求,而過度工程化的步道,為了搬運外來材料開闢施工便道,在施工過程機具挖填對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的擾動破壞更大,而在自然裡設置更多設施物,導致後續維護管理更多問題。


利用現地材料來製作步道,更貼近自然

最極端的當然就是所謂為了觀賞樹冠層的「天空步道」,步道本身傷害了自然而成為人造觀賞的短期目標。再說在山野裡「露營」這件事,已經比蓋別墅、山屋簡單,但人們想像的是在沒有森林保護、綠草如茵的山坡人造露營區裡,帶著所有城市生活的舒適泡泡移動,還是獨自在森林間、沒有其他健行者的樹下紮營,這兩者的想像都失之偏頗,前者的荒謬顯而易見,後者的程度有時候並未少於前者,因為當人們想像獨自一人做的美好的事情,實際上超量過度的遊客進入,衍生出便溺垃圾、飲用水汙染、植群退化,甚至變成商業化埋鍋造飯常態紮營,對森林生態系統與人們的體驗的影響仍然相當大。人們為了尋找無人森林的想像秘境,便不斷地向原始林擴張,而此種靜謐想像越發不可得。

人類世的時代,我們應該謹慎思索的,不該是「完全控制自然」或是「完全不介入自然」,而是在兩者之間找到深刻而複雜的平衡。人和自然的關係,並不是一廂情願主張一棵樹都不要砍,森林就會恢復原始樣貌,而是面對人們生活的需求,應適度使用符合在地的方式經營。


原住民採集野生愛玉,是原民山林共存的一環

智慧使用的關鍵字是「度」或說是「倫理」,度的衡量,需要理解系統的整體複雜關聯,智慧的基礎是科學的知識與物種換位思考的共感,而至今我還不確定自己是否拿捏得當智慧使用的度,隨著了解越多、經驗更多,戒慎的心情也越發強烈,因為每座森林都有獨特的環境生態系統,面對比人生命更長的尺度,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永遠保持謙卑之心去學習、去體會自然帶來的感受與氛圍,尋找減少對當地影響、符合當地生態的美學生活形式,採取適切的行動去修補。好比為了進入森林不減損生態,我們嘗試以手作步道的方式,讓大地的流水、樹根的生長維持原來的律動,學習在地文化先民的智慧行動,這裡面沒有神秘主義的魔法、也沒有立即見效的方案,永續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議題,而是時時刻刻的行動。

最後改寫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名言作為對自己與讀者的叩問,在人類世的時代,「不要問森林為你做了什麼,要問你對森林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做為自然系統的一個成員,你可以為森林做什麼,能讓森林系統仍能持續對我們保有無私、無限的開放。

學科
山林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近日,行政院宣布了「山林解禁」五大政策,開始要鼓勵人民親近山林,鼓勵孩子冒險、探險及溯溪等活動,贏得了山友與各界的掌聲,這確實是正確的方向,但是如何避免加重消費自然的疑慮,需要好好討論「山林教育」的內涵和執行,才有辦法落實蘇貞昌院長在記者會所標舉「向山致敬」的精神

除了目前提出的「登山能力與自主管理、無痕山林」之外,筆者認為,應該讓登山不只是登山,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應建立起台灣人與山林的臍帶關係,讓台灣人真正成為山的子民。爬一座山,就要對這座山的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有基本的了解;進入81條林道的任何一條,應該知道林道的開發過程,損失了多少原始森林與自然資源?得到多少木材?促進保育的思考,進而培養更多有能力參與山林保育政策討論的公民。

台灣的山地占國⼟面積70%,而森林覆蓋國土60%,它是台灣精神文化的根,許多原住民族的聖地,無窮的知識寶庫,野生動植物及難以計數的生命居所,先來後到的⼈們得以安⾝立命的家園,更是不分族群地域人們生活與產業發展,珍貴的水源寶地。

台灣森林覆蓋率算是滿高的,但並非都是原始森林,從海拔約2500公尺以下的針闊葉混合林,到低海拔地區的原始森林,都曾遭受過極大規模毀滅性的破壞,如同現在進行式的亞馬遜或東南亞雨林。

400多年來,漢人來到台灣墾殖、材薪與樟腦等需求,造成了低地森林的破壞,日治時代則開啟了大規模的伐木事業,往中海拔針闊葉混合林伐木,一直延續到1991年國府宣布禁伐天然林,歷經約八十年的大伐木時代。伐木事業結束後,林務局業務開始轉向生態保育,但是政府組織、林業學界的觀念和作法,仍停留在過去的伐木時代,因此衍生許多錯誤政策,引發重大爭議。例如棲蘭檜木林整理枯立倒木、先砍伐森林再種小樹的全民造林政策等。


2000年民間發起守護森林大遊行

2016年蔡政府上台,新任農委會主委提出了三大方向:天然林禁伐、人工林認證(如FSC)、里山倡議,開始要和國際的保育作法接軌,發展具有環境、社會、經濟的、永續的人工林,某種程度來說,是為過去的爭議劃下了一個停損點,讓山林政策要邁向正常化。同時,蔡英文總統也向原住民道歉,成立了「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這其中,原住民傳統領域與國有林有絕大部分的重疊,必然要檢討山林制度,整體而言,這是一個涉及層面很廣的轉型工程。

台灣絕大部分人口住在都市和平地鄉村,但山林保育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很需要得到更多關注,在這個山林政策的轉型時期,我認為有以下關鍵課題,請各界參考與指教:

百年林業檢討與前瞻
 


攝影/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台灣雖有高比率的森林覆蓋,但人口稠密,以人均可分配到的森林面積不到一分地(0.092公頃),全球排名第183名,加上山高陡急,地質脆弱,註定不可能成為木材生產大國,從過去百年失敗的林業,到伐木所付出的水土流失代價,斑斑可考。

回顧從1988年開始森林保護運動,其目標是反對砍伐原始森林,要將林地分類為保育保安和經濟利用,在合適的地區,好好經營從事人工林。然而,從1991年禁伐天然林之後,因為進口木材低廉,人工造林的國產材幾乎沒有競爭力,使得台灣林業的產值,至今已萎縮至統計上幾乎等於「零」的狀態。


政府推動國產材制度,希望提升木材自給率從1%到3%

林務局宣示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要開始和國際接軌發展人工林認證,這是對的方向。依照已通過的全國國土計畫,國、公有林地,依永續使用及不妨礙國土保安原則,可以發展經濟營林、試驗實驗、森林遊樂等功能之地區,劃為國土保育區第二類;無國土保育地區劃設條件之山坡地宜林地,劃為農業發展區第三類,這些都是屬於經濟林可以發展的區位。

在推動新林業時,需要確認環境條件真正適合經濟林的土地,例如:過去的人工林地,已自然演替成熟的天然林,具有保育價值,就不適合再做為經濟林。更要建立透明可問責的森林認證,確保符合環境、社會、經濟可行性,可以蓄積台灣的木材資源,提高合理的木材自給率,或者作為經貿、戰備之備援,讓林產業有利可圖,也減少林地的超限利用。


林業單位將疏伐後的木材製成各式樣品來推廣

連帶的,現行的獎勵造林辦法,必須重新檢討,應該區分為經濟林和森林復育,同時要考慮山坡地的農業活動,因為這些區位是連接而非斷裂的,必須在國土保安、保育和人民生計的拉扯下,進行全盤的規劃,追求永續發展,強化因應氣候變遷所需要的韌性。

原住民轉型正義與里山倡議


2014年花蓮銅門部落懷疑林務局藉清除倒木名義將高價木帶下山,引發爭議

從日治到國府治台的殖民政府,拓墾山林的同時,亦掠奪原住民傳統領域,政府和民間應釐清歷史真相,促進社會與學校教育認知與討論,促成反省和檢討體制,重新賦予部落管理自然資源的權力,包括土地的規劃與利用,原住民狩獵、採集的權利與生態保育等重大課題,應透過實踐累積經驗案例,回饋制度改善,建構符合原住民集體權利與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生態保育,且可以操作的制度。

百年來林業(公私造林、租地造林、保安林......)、山地農業、山地開發、公共建設,漢人的山區聚落與產業發展的課題,極為龐雜難解。里山倡議的願景需要更多實務的研究,積極的在地實踐,也需要法令和政策的檢討。例如:面對山地農業,不該放任失序的破壞水土,但也不應全面否定,而是要找出一條與山林共存、環境與生產共榮的模式。

過去對於山區土地利用的管制,導致許多合法但不合理、合理但不合法、不合法也不合理等諸多矛盾現象,除了政府失能、政治因素破壞法治之外,《森林法》、《水土保持法》、《國土計畫》都要大大檢討,考量台灣多樣紛岐的環境生態特性,建構更細緻而非粗放,因地制宜而非死守一體適用的規劃,才能具有可行性與永續性。

整合並提升保育層級,從管制走向良善治理


鎮西堡神木群多次遭劫,部落居民決定封路設關卡保護自然主權

在天然林禁伐的大前提下,森林保育的重心是在良善治理。

行政院組織改造已經上路,林務局將轉型為環境資源部「森林暨保育署」,這標誌著殖民拓墾的大伐木時代遺緒正式終結,同時提升保育主管機關的層級。但令人惋惜的是,目前組改方案,準備讓國家公園續留內政部,並沒有和林務局整合進入環境資源部。

林務局一旦轉型為「森林暨保育署」,就是全國的保育主管機關,但和堪稱國家保育指標的國家公園卻分屬兩個部會,而且國家公園有超過96%的土地和國有林班地重疊,將會延續事權分散、資源重覆投資、機關相互競爭的現狀,失去組改目的。

此外,台灣的保育系統包括了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自然保育區等,相關法規和主管機關多頭馬車,加上區外的生態保育、社區與原住民部落的參與治理等重大轉型課題,顯然需要整合或建立協調機制。

回顧台灣百年林業與山林利用開發,我們看到了:威權體制下的森林大滅絕,專家治國可能產生嚴重錯誤,解嚴三⼗年後的今天,我認為新的森林運動和挑戰是:能否透過健全民主體制,凝聚社會共識;從管制走向多元治理,賦予部落和社區更多的權力,強化社區保育力量。例如:面對犯罪集團擁槍自重,雇用逃跑的外籍移工,從事珍貴樹木的盜伐。可能的解方除了增加森林警察的人力和資源、提升工作條件之外,更要讓部落有權力和資源守護傳統領域,共同協力。


攝影/傅志男  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而更大的力量,可能來自台灣數百萬敬山、熱愛登山的人們,如果有相當比例的山友都能成為山林知識、土地倫理的學習者和推廣者,無痕山林的實踐者,且有能力參與山林政策討論的公民,不懈怠的監督、參與、動手做;和政府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伙伴關係,促進真正的良善治理。那麼台灣人將成為真正山的子民。

期待正在轉型中的⼭林政策,每跨⼀步都是建立新典範,揮別百年傷痛。

 

學科
山林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2018年年底,台大風險中心針對台灣民眾能源態度及認知的調查 ,顯示台灣有高達82%的民眾關心能源政策的發展,但有將近五成的民眾認為核電是台灣主要的發電方式,且並不清楚政府在2025年再生能源有超過20%的政策目標,這在在顯示台灣多數民眾對日常能源的使用認知有很大的誤解,同時,能源轉型的公民參與和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與進程上相比有很大的落差,凸顯出公民想要參與國家能源轉型,苦無管道或是相關資訊取得的無力。推動再生能源的生產和消費已是全世界的能源永續發展趨勢,也是台灣現階段的能源政策發展方向。

然而,再生能源的發展並非全然的正向,而亦有其對周遭環境的風險和影響,2017年台東知本光電開發案面積161公頃,是迄今全台灣最大型的地面型光電園區,因為鄰近國際鳥盟認定的重要野鳥棲地,又和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重疊,開發過程中引起不少爭議; 另一個場景來到政府欲發展漁電共生專區的台南七股。台南七股、將軍沿海一帶長年兼顧生態與生產的低密度養殖,養殖戶擔心漁電共生專區的設置,會帶來無法控制的污染和魚塭租金的調漲,讓維持多年的良好養殖模式一去不返,保育人士也擔心大面積光電板的設置會影響黑面琵鷺過境的棲地環境,從去年8月至今,6件漁電共生計畫申請皆因利害關係人之間,無法取得發展綠能、生態環保和公民參與的共識而全數退回,抗議也時有耳聞。

從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數十年的經驗來看,太陽光電亦或是其他再生能源的開發,因為資源和場域牽涉到地主、養殖漁民、保育團體、部落族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光電業者等等的權益和考量,因此在開發過程中若少了各利害關係人的積極參與,一意孤行發展再生能源的後果就是民怨四起,爭議與衝突不斷。不論是台東知本光電開發案中爭議的原民諮商權問題,或是七股漁電共生中未納入漁民生計的考量,都可以顯示出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的路上,公民參與和溝通機制的缺乏。積極的參與除了正確地了解再生能源發展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和風險,也包含理解彼此的立場與利益,促成有效的溝通和理解。

全國大學生融入角色扮演  理解不同立場觀點

2019年5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中心與企業合作舉辦全國大學生能源模擬會議,邀請全國大學生一同參與能源轉型路上的討論,試圖以各個利害關係人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聯合國會議的框架下討論能源轉型、漁電共生與知本光電開發案三大主題,讓大學生透過融入角色的準備及會議中充分討論的過程,一方面對各項議題的決策過程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也認識到各個利害關係人的角色與衝突,最重要的是培養對彼此的同理心。

三天的會議針對這三大議題,學生們必須產出有共識的決議文件,並且將決議文件中的部分內容化作實際的行動方案,不同於以往由上而下,由主管機關或是再生能源業者透過一些說明會宣傳再生能源的好,一味地推廣,試圖說服大眾為什麼要做再生能源,讓很多本來應該被關注的問題少了充分的溝通和理解。透過這樣的平台,讓參與的人可以將他們對能源轉型的想像進行交流,主辦單位嘗試打造這樣的平台,希望各利害關係人能夠以平等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意見並產生共識,這未必是一個完美解決的方法,但至少在過程中可以更了解彼此的想法,過程中也邀請現實中的利害關係人們和學生交流,包括台南市經發局能源科的科長郭坤助、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秘書長李益鑫以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與學生交流討論

我自己本來是支持以核養綠的,也有去支援以核養綠的行動,所以這次在全國大學生能源模擬會議裡代表光電業者,跟我自己本身立場來說,其實衝突是滿大的,在過程中,我做(收集)了很多的資料(功課)以及跟夥伴在討論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面向知道他們的心聲跟想法,努力的產出一份有共識的決議,而且我們在這裡討論的同時,綠黨發新聞稿說臺灣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已經超過核能發電量,我覺得這真的是很令人感動的一件事,代表著我們現在在做的努力,而且國家也持續的朝這個方向努力。

--漁電共生委員會裡扮演光電業者代表 中原大學學生 沈侑德

 

 

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今天一直堅持自己的意見,一直抓住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來看,那永遠都得不出一個(對彼此)都最好的結果,何不將兩方的意見融合,然後得到一個雙方可以達到的共識。

--生態和諧委員會扮演卡大地布部落族人 高雄師範大學學生 蔡宜倫

 

我本來是支持台灣核能發展的,因為覺得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還不夠支持用電需求,還需要核能支撐,但當我在會議中得知核四要重啟還需要40 年的時候,就覺得以核養綠是不可能的了,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更了解蘭嶼居民對抗核廢料貯存的歷程,更加覺得在無法解決核廢料處理的問題下,應該要往非核家園的方向前進。

--能源轉型委員會扮演蘭嶼地方性反核團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 蔡宗杭

在參與這個會議之前,對於很多團體他們所持的立場可能不是那麼清楚,但是經過會議和協商之後,就會發現說各個單位他們都有自己的擔憂和訴求,但非常不容易的事是,光是在模擬會議的時候就很難達到共識。那在實際上,現實生活的時候,他們必須花很多時間達成共識。透過這三天的會議,我是有感受到為什麼政府想要提倡綠能這麼難進行,因為要透過不斷不斷的協商,你可能要經過一段非常長的時間,才有辦法把各單位的訴求都被納入,真的做出一個對大家都有利的一個選擇,我體會到這真的是非常的困難。

--生態和諧委員會扮演光電業者代表 文藻外語大學學生 郭芳如

 

當我去查了些資料才發現說原來在能源轉型的推動過程中,縣市政府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我們現在要推動的能源轉型,已經不是過去那種台電找了土地之後就蓋了一個大電廠下去,我們現在要推動的是一個分散式的能源,是一個民眾都可以參與的能源,需要縣市政府的加入和配合,才可以去接觸到民眾,讓民眾可以去參與到能源轉型的過程,所以,縣市政府的態度非常重要。

--能源轉型委員會扮演台南市政府代表 台灣大學學生 黃毓庭

 

我這次拿到台電這個角色,其實不太知道該如何扮演,也不太清楚台電在台灣能源發展和轉型上的想法,感覺台電就是一個跟著政府政策執行和推動的角色,但在為角色做準備、查資料的時候,由此知道台電真的有在做很多事情。我最大的改變是知道原來在能源轉型裡面有這麼多的角色在裡面參與,但會議設計上當地居民的比例還是相對較少的,其實這也反映出目前台灣社會公民參與能源轉型的現況,其實是還有很大發展和參與空間的,我也更加理解每個角色還是從他的最大利益出發,但也因此在專注準備角色時,會更認識所面臨到的利益衝突、責任和困難是什麼。

--能源轉型委員會扮演台灣電力公司代表 台灣大學學生 李若慈 

 

學生們除了透過角色扮演培養同理心,也更認識不同角色之間的利益衝突和責任所在,更在產生共識的過程中面對到所扮演的角色在社會實際運作上會遇到的問題,像是體會到光電業者在面對現行法規面的不足所產生的無所適從,地方政府在推動光電產業時發現饋線鋪設不足時而卡關,原住民族人針對原基法21條所主張的諮商權該如何解讀及落實的疑惑,還有台電在供電、發電、輸配、售電各角色之間的資源分配困難,以及在面對轉型過程中為了增建電網、智慧電表與維持發電穩定度的高成本產生等難處,多數的學生不論扮演哪一個角色也都有提到,他們體會到為了要能夠有良好的溝通及取得共識,現實中所需的時間和平台都相對缺乏。

這場會議也凸顯了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光電發展的另一項特質:分散式的生產與消費能源選項,推翻了以往集中式能源生產的壟斷局面,也讓公民參與可以變得更加直接,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面,再生能源的可分散式發電特質,使得再生能源成為一個很好的公民參與載體,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自己發電,甚至將賣電收益回饋社區和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在過程中,也讓所有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可以把他們對於能源的想像投注在這個選項上面,更有機會去討論會影響住家附近建設的事情,但也更因為這樣子,我們需要更有耐心地讓所有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理解再生能源對臺灣的未來是好是壞,像是它對於你所居住的環境、土地,或是對於未來回收循環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衝擊?然後透過討論和協商,在還沒有建置之前,都有可以尋求折衷或是雙贏的空間。

如雨後春筍般的陽光屋頂與公民電廠,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和輔導,更需要相應的能源轉型公民參與機制和學習平台配合,唯有不斷學習和全面瞭解它的好與風險,才能在發展、討論出相應完善的配套政策下,擁抱再生能源在台灣的發展。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 撰稿 葉乃箏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我們與動物的距離,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哈爾‧賀札格(Hal Herzog)在《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一書裡,提及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大腦中有一個專門處理與動物有關資訊的區塊,對人臉或無生命物品都不會有反應。另一方面,人類活動已使數以百萬計的動植物滅絕或瀕臨滅絕,其中有許多甚至尚未被命名。

某方面來說,我們與動物的距離確實很近,或者該說與動物的「形象」或「符碼」很近。成語「葉公好龍」,說的是春秋時代一位姓葉的人非常喜歡龍,從衣飾到家中裝潢都充滿了龍的圖樣,天上的龍聽說這件事後,決定來拜訪這位狂熱粉絲,沒想到葉公見了真龍卻嚇昏了。

葉公對龍的態度,在現代社會中仍能找到許多相似點。以臺灣最普遍的動物符碼之一「十二生肖」來說,我們用它來算命,卻不見得關心這些動物的命運,甚至在牠們實際現身時,因厭惡或恐懼想除之而後快。《島嶼十二獸》系列短片的發想,便是希望人們能「看見」真實的動物。製作人于立平採取有別於新聞專題的呈現方式,降低資訊量,主要透過影像說話,給觀眾更多想像空間。十二獸雖然不全是臺灣特有種生物,但這些動物與臺灣互動的特殊脈絡,使這系列短片也被賦予了獨特的文化意義。

跳脫「純生態」紀錄,聚焦人與動物關係

一般生態紀錄片或許會將重點放在認識動物習性、傳遞相關知識,但我想《島嶼十二獸》所要傳達的,應該是人與動物關係的反思。

人與動物的關係最早只有一種,就是獵物與獵食者;約一萬四千年前,人類與犬科動物的同伴關係逐漸形成;畜牧起源於約一萬年前,隨著時代演進,又出現了役用動物、展演動物、寵物與實驗動物。奇妙的是,如今人類已經掌握幾乎所有動物的生殺大權,我們與動物的關係竟然沒有簡化成主人與奴隸,反而如同〈馬〉、〈狗〉、〈雞〉三部短片的導演劉啟稜所言,帶有某種愧疚感,於是人會援救浪犬、棄兔、為野生動物的生存而奔走,《島嶼十二獸》幾乎涵蓋了所有這些關係。

這系列短片中最親密的關係,當屬李開地導演的〈牛〉。他在金門老家的老耕牛與父親相伴將近四十年,透過一人一牛午睡畫面的並置,以及父親回想老牛曾經精力充沛,犁田甚至跟不上牠腳步的回憶,來訴說人牛之間的情感。鏡頭下的老牛不是犁田的工具,而是和父親一同老去的工作夥伴,一樣有想要偷閒不想工作的時刻,甚至連風濕的毛病也一樣。

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常常忘了自己也是一種動物。對劉啟稜導演來說,拍攝三種動物的過程就像是在照鏡子,看見人與動物都有的身不由己。不論是戰功彪炳的獵犬或賽馬場上的冠軍馬,都是因為牠們對人有價值而受到稱讚,這似乎反映了自己在職業生涯中,為了生活拍攝過許多形形色色的商業片或廣告片,即使受到肯定,卻不見得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這次《島嶼十二獸》在策畫上希望呈現多元性,讓導演們自由發揮的做法,讓他得以採取不同的表現方式。

「拿攝影機的人是非常獨裁的,我想要降低自己的『威權』,以純粹紀錄者的角色,去呈現這些動物當下的處境。」劉啟稜說。觀眾會在他所拍攝的三部短片中,看到動物們截然不同的生存型態、生活方式:擔任騎警隊坐騎意氣風發的馬、一身是傷被安養機構收容的馬、被主人用湯匙餵雞肉的寵物犬、獵犬與浪犬、格子籠蛋雞與在農田討生活的環頸雉。導演選擇的拍攝對象固然會透露某些價值觀,「但我並不是想藉此告訴大家一定要怎麼樣。」不論是要喚起觀眾某些情緒或掏錢購買商品,劉啟稜認為自己很常拍攝被他視為目的性強烈的片子,「所以我不想連紀錄片都這樣拍。」也正因為如此,他刻意剪了一段母女間的對話:女兒認為讓環頸雉吃一點農作物還可以接受,媽媽卻說「我們也要吃飯呀。」

是要不離不棄,還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我們與動物的距離該如何拿捏?這個問題有些時候並沒有「一定要怎樣」的標準答案。養寵物兔一定得不離不棄,但若是獼猴等野生動物,最好還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島嶼十二獸》系列拋出來的問題,不只是「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還有「為什麼某些兔子是寵物,某些是食物?」「為什麼要把動物當成寵物?」像嬰兒般被照顧、捧在掌心上,或者看似自由卻有一餐沒一餐,哪一種才是理想的「狗生」?劉啟稜打個問號。〈鼠〉的導演顏子惟認為,跟不能自由交配繁殖的寵物鼠、生活環境受到精心調控卻終身活在鞋盒大小空間的實驗鼠相比,溝鼠活的最健康。拍攝〈蛇〉的窩們工作室成員之一周麗鈞,曾猶豫片中關於球蟒的片段,是否助長了自己並不那麼認同的、把動物當成寵物的風氣?但最後她仍透過飼主對球蟒之美的訴說,打破「蛇很可怕」的刻板印象。

人是否一定要透過餵食或擁有,才能與動物建立關係呢?〈龍〉的導演周文欽,以生活在小琉球海域的黑環海龍作為龍這種生肖的代表,由於不確定是否能拍到足夠的海龍畫面,他原本的腳本中還加入了小琉球因觀光業過度開發帶來的廢水問題、海洋塑膠垃圾問題等,此外由於黑環海龍的尾巴和廟宇中的龍十分相似,也拍攝了廟宇的畫面來做對比,但由於最後拍攝到不少意料之外的精彩畫面,他決定捨棄所有與人相關的內容、剝除人類加諸在動物身上的符碼。周文欽說,拍攝野生動物時,並不是執著於非拍到什麼畫面就一定能拍到,「動物能感受到你是放鬆或處於緊張狀態,如果你放鬆的話,動物也會放鬆,給你的回饋往往超乎預期。」

人與野生動物的距離或許最遠,但這不表示我們無法建立某種形式的關係。周文欽的放鬆哲學是一種類型,執導〈虎〉的陳佳利與〈猴〉的導演陳添寶,都希望能夠設身處地從動物的角度看事情。〈虎〉片中幾個刻意將攝影機放低的鏡頭,是為了模擬石虎眼中的世界。陳添寶則說,獼猴咬兩口水果就隨地一丟的行為,可能讓農民深惡痛絕,但這在生態環境中有它的意義,因為能幫助植物傳播種子,被獼猴從樹上摘下、沒吃完的果實,讓山羌等其他動物也有機會享用。為另一種動物著想在動物界可是極不尋常的能力,獅子不大可能考慮被自己獵殺的羚羊的心情,或羚羊是否快要絕種。話說回來,正因人類對環境有著其他動物沒有的掌控力,發展這種能力是必然也必要的。

在不停變動的關係中,尋找更好的相處方式

《島嶼十二獸》的七組拍攝團隊各有其特色,若要說這系列影片是否有一個主軸,大概是人與動物間的關係不停在變動,而不同文化對動物的不同看法,也常使既有的界線變得模糊,或顛覆既有的刻板印象。周文欽之所以選擇拍攝蘭嶼的山羊,是因為牠們每隻耳朵都有擁有者做的記號,毫無疑問是家畜,卻又活得像野生動物,「原來家畜也可以活得自由自在」的想法吸引了他。

賴冠丞的拍攝對象是另一種在達悟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動物──蘭嶼小耳豬。他想把重點放在人豬關係的改變:原本作為財富象徵、獻祭海神牲禮的豬,在文化變遷下逸出野外,成了破壞農作物、被懸賞狩獵的野豬。

〈牛〉也是一個關係轉變的故事。過去農業社會少有吃牛肉的習慣,但2006年後金門縣政府為去化逐漸蓬勃的製酒業產生的酒糟,推動以酒糟飼養肉牛的計畫,如今酒糟牛已成了金門名產之一,而父親與老黃牛的情誼將消失在時代洪流中。

相較之下,有些改變則充滿希望。例如石虎、獼猴、環頸雉這些會取食家禽或作物的野生動物,有許多人正在進行各種嘗試,減少牠們與人類的衝突。在幾位導演的例子中,他們與動物的關係或看待動物的觀點,也因為《島嶼十二獸》的拍攝工作而改變了。

李開地因為小時候被自家老牛踢過,又離鄉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剛開始牛跟人都有些戒慎恐懼,後來牛見到他與父親說話,才逐漸放鬆警戒。李開地回想:「漸漸我們的距離越來越近,拍攝時牠也可以很自在地做牠平常在做的事。」顏子惟原本對溝鼠沒什麼好感,「但透過鏡頭近距離看牠們時,卻發現牠們的動作跟寵物鼠一樣,覺得有點可愛。」他進一步反思,溝鼠的存在也是因為人類製造髒亂環境,不管是可愛的寵物鼠或骯髒的溝鼠,都是由人的角度去詮釋的。

顏子惟坦言,現在在路上看到溝鼠還是會有不悅的感覺,縱使察覺到身為人的偏見,仍無法一夕消除。不過對照短片中穿插幾十年前的黑白滅鼠宣導片,再到2015年考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停辦農地滅鼠週,我們似乎有保持樂觀的理由。這系列短片可能會留下許多問號,但這些疑惑與自我懷疑,也可能成為改變的契機。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 /林書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1998年,為了撰寫採訪申請計畫,我開始搜集更多相關文史資料,發現可用資料及環境生態相關的研究十分的少,心想,要經營管理一座島嶼,如果對它了解有限,那所擬定的管理政策又是否可靠呢?

2000年間,太平島與東沙島的防衛任務從陸戰隊轉移給海巡署,防務性質由軍事守衛的國防要塞,轉換為海域治安、生態保育與人道救援為主。因此,當時的國防單位與海巡署採取較為開放的態度,適度核准媒體報導的申請,以彰顯駐守人員不只是換過制服而已。


海軍南沙護航艦隊到太平島支援演習的兩棲登陸裝甲車

從想像踏上實地  實地尋訪東沙與太平島

因此,2000年起,我們陸續獲准登上東沙島與太平島,這才逐一瞭解這兩座島嶼的基礎環境,以及正面臨的挑戰。發現我們一般人對於南海島嶼的想像,與實際狀況差距很大,於是開始規劃製作紀錄片,並進一步著手收集相關的歷史影音資料,希望全面性的呈現南海島嶼的全貌。

其中很特別的兩筆影像,一是1994年間,中山大學組織了一支近五十人的南海科學考察團隊,參與調查的邱文彥教授利用同行之便,所側拍的影片。他錄下國軍荷槍實彈驅離中國漁船,以及東沙島已消失的龍擺尾沙灘等景觀;另一筆是太平島陸戰隊戰士,在1999年間,錄製同袍間的生活花絮,以及對家人問候的家庭錄像。對於拼湊早期南海島嶼守軍的概況,以及生態環境樣貌相當重要。

隨著登島次數增多,我們就想更深入去探究島嶼的未來性,但卻令我們陷入兩難。在部分軍管的狀況下,能讓媒體拍攝的資訊,與我們想瞭解的部分,還是有一些差距。我們只好採取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方式,在每一次的採訪任務結束之後,先推出新聞專題,持續累積更多影音資料,再製作紀錄片,把製作期拉長,以新聞專題養紀錄片的策略,也遇到幾個難題。

相關專題》太平島.不太平

一片死寂的東沙海域  大規模建設的太平島

2000年,當我們大費周章,從台灣運輸潛水器材到東沙,第一次潛入潟湖內的珊瑚礁區時,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呆了,水下五到十米間來回搜尋,竟然找不到一株活的珊瑚,整個海域死寂、暗沉,珊瑚碎屑、斷枝綿延成片。當我浮出水面、久久無法按捺心中的憤怒與悲傷。事後,我們將東沙環礁,因聖嬰現象,造成珊瑚死亡,又遭受中國與越南漁民入侵領海,以毒電炸方式,嚴重破壞海洋資源的狀況,做成專題報導引起外界的重視,相關單位也著手規劃較大型巡防艇停靠,增強巡護能力。但如此一來,我們又擔心港灣工程是否會影響潟湖的自然生態環境?

相關專題》看守台灣--失落的天堂


2007年東沙環礁內仍可見到成片死亡的珊瑚

而太平島也同樣為了加強運補能量,以及強化防衛實力,也需要闢建軍事基礎設施,但對於只有0.5平方公里的小島來說,任何工程均要仔細評估。其中最讓學者擔心的是太平島上最珍貴的,超過百年、二十公尺以上的海岸林,這是島嶼陸地涵養水文的命脈。


太平島為了闢建機場跑道,豐茂的熱帶海岸林遭到砍除,椰子樹大約有300棵。


2014年 太平島的熱帶海岸林面貌已大幅變動。

因爲南海局勢相當緊繃,採訪團隊每年提出的採訪計畫,也更加曲折。因為登島的交通、食宿、拍攝等後勤支援,需全部仰賴國防部與海巡署。經過幾番波折與延宕,東沙島的紀錄片《渡·東沙》,到了2006年才算階段性完成。

2018年,在海洋研究中心的協助下,再次製作一小時的《東沙二十》補上了之前不足的部分,另一部《太平島》紀錄片也拖到2017年才正式上映。南海兩座島嶼前後拍攝期長達十八年,可說是一場漫長的醞釀、折衝、等待與煎熬。

回頭來看,從2000年至2019年間,採訪製作團隊,累積了相當大量豐富的自然環境影音素材,尤其是周邊海域的水下環境變遷資料,除了可供製作新聞報導與紀錄片之外,還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當中還有海巡人員的執勤與生活面向的紀錄,其中幾位義務役海巡人員是自願上島服役,事後發現在島上的任務與生活,跟上島之前所獲得的資訊差距很大,而感到苦悶、後悔;但也有服自願役的士官,認為外島的薪水加給較多、儲蓄機率也比較高,況且小島環境單純、空氣新鮮,很希望能夠持續爭取到駐島的機會。

借鏡彈丸礁經驗 找尋小島出路

我們想呈現島嶼的多元面向,除了紀錄自然環境,也觀照人性的喜怒哀樂。在這趟紀錄過程中,我們不斷辯證、釐清、沈澱,想找到兩座島嶼的出路與觀點。

因此,特地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前往台灣宣稱擁有主權的彈丸礁(拉央拉央島),觀察、紀錄這座島嶼的生態環境與經營策略。


人工島嶼-彈丸礁又稱拉央拉央島,島上鳳頭燕鷗成群,也有人稱呼它為燕子島。

彈丸礁位於太平島南方,目前實際上是被馬來西亞所占領,而馬來西亞政府除了派軍駐守以外,還同時在島上經營高級休閒潛水度假村。我們參考彈丸礁的經營管理模式,東沙島與太平島也有一個共通的優勢,如果以南海爲範圍,規劃為南北海域的國際海洋生態研究中心,增強國際參與力道,以及規劃大型海洋保護區,降低周邊國家進行資源掠奪的正當性。

而東沙外環礁長期來就是香港潛水客的最愛之一,看到香港人在自己的國境海域潛水打魚,來去自如,台灣人卻無緣接近,心情很複雜。如果我們也能有效管理並進行輔導,還是有機會把外環礁規劃為遊艇休閒潛水旅遊的示範點。

註:想更多了解拉央拉央島,【我們的島-再生‧海角樂園
 

島嶼定位因人定義   拋開我執讓島自由

在冗長的紀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不同領域的人,對於這兩座島嶼的想像差異很大。所以,在進行後期製作的時候,就想把這差異性給擺進來。但必須要有一條軸線,把不同的議題討論給拉住。

《渡·東沙》紀錄片是以不同的人想從東沙島上獲得他所想要的利益,或者,想把它推向自己認為對的方向,包括我自己也不例外。因此,以「超渡」的概念來詮釋這多元的需求。而配樂也以心經為主基調,強化「渡」與「執著」的對比。最後,以不要執著「有」,也不要執著「無」,放開人類主導的手,讓「東沙島」回到自己的自然輪迴。

在剪輯《太平島》紀錄片的時候,早期搜集的兩段影音資料幫了大忙。因爲太平島近百年來,曾先後歷經五個不同政權的爭奪。它就像一個不具主體性的奴隸,飽受不同主人輪番壓榨之後,還得不到喘息的機會。在如此沈重的歷史背景之下,兩段歷史影片適時穿插其中,就彷如翠綠林間的清涼海風般舒緩。

而另一方面,太平島是一座距離台灣最遙遠的小島,它曾經是南海中,最璀璨的一座自然瑰寶。近五十年來,還承載著國族榮辱的大責,目前更是南海國際軍事角力的前哨站。不過,台灣人對它所知有限,卻充滿著無限的想像,甚至索求。有人把它當作政治提款機,卻鮮少為它仗義執言。


南沙護航艦隊的海軍運輸艦與海巡署巡邏艦。

 

每座島嶼自有它本來的生命脈動、自然循環、樣貌與價值。如果占有它的人類,就是要從中有所獲益的話,也需要降低對於島嶼環境的各種擾動。我認為,人類的慾望形塑了島嶼面貌,也牽動著海島生命的未來。

大興土木,是為了占有,鋪陳未來掠奪的方便性,還是為了生態之永續?目前,我們擁有南海兩座島嶼的主權,但是否也同樣珍惜島嶼千百年來所孕育的生靈。如果,我們百般計較之後,只是占有了一座失去性靈的珊瑚礁島,那,大家所為何來?


2007年7月東沙環礁潟湖出口空拍
​​​​​​

學科
海洋
關鍵字
太平島, 東沙, 南海, 東沙環礁, 南沙群島, 離島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導演 柯金源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近年來,陸續有資源回收場發生火災,長期關心廢棄物議題的看守台灣協會,想要探究其原因,秘書長謝和霖在5/31的記者會中表示,他們彙整2006年以來資源回收場失火的新聞件數,再比對當年度回收物的市場價格起落(以苗栗縣為例),發現兩者有一些相關聯的現象。


2019.05.31 看守台灣記者會現場  

 

以寶特瓶來說,在資源回收市場上,屬於回收價格不錯的產品。但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廢寶特瓶收購價格也跟著受到波動。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我們的島彙整製表

 


資料來源:苗栗縣環保局        我們的島彙整製表

 

而從看守台灣整理的圖表可看出,2014年下半年起,廢寶特瓶的收購價格一路下滑,此時開始出現較為密集的火災事件;到了2015年廢寶特瓶收購價跌破10元,再也無起色,當年度就發生10次回收場失火;2018年甚至有14起,而今年截至目前,已經有9次的火災。


看守台灣協會 製表

 

再加上各國拒收塑膠廢料的新聞出現,更驗證廢塑膠無處可去的窘況,增添環境自燃風險。國內業者進口大批廢料進來之後,去除有價值的部分,剩下無回收價值的薄塑膠堆置,年復一年,也成為難以解決的困境。

對此,謝和霖認為環保署應該要調整補貼費率,增加回收商誘因,才能提高回收意願。

《相關新聞》
管制較鬆 歐美塑膠垃圾轉往東南亞惹議
進口廢料雜質多 高市4家業者遭開罰

我們的島在2018年所製作的 #資源回收不利用 , 也曾經深入探討薄塑膠去化管道所面臨的難題,業者抱怨囤積過多沒有市場價值的廢塑膠,不知道該怎樣解決。

記者會中,謝和霖表示不論火災發生的原因為何,都會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希望政府能夠重視,他指出應該要落實空污法第32條與再修正,尤其每次火災意外後,各縣市環保局裁罰金額都不一定,有零罰款,也有因為受到媒體關注而重罰500萬的,端看地方政府的執法態度。


看守台灣協會製表

 

環保團體總結表示,想要減少資源回收場失火頻率,就必須從根源著手,改善資源回收的體質。

首先訂定基本盤價,保障回收者合理利潤;再來,產業用料進口總量管制;加上生產者需負責處理設施不足的問題,有足夠能夠處理廢棄物的設備或設施;最終是要完備生產者延伸責任,從前期的生產者繳交回收清除處理費的機制,到後續的回收有第三方單位稽核,才能確保問題不會再度發生。

 

《相關新聞》
台中后里廢輪胎廠大火 黑煙直竄飄惡臭
三峽資源回收場 暗夜偷燒垃圾
龍井倉庫堆滿廢棄物 大火燒四天才撲滅
回收場凌晨大火 民眾狂按喇叭叫醒住戶
鐵皮倉庫大火 原是人頭租空地堆廢棄物釀災
彰化塑膠環保工廠大火 濃煙直竄天際

 

學科
公害, 城市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 撰稿|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