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新創企業Dutch Awearness設計可百分之百回收的工作服

身穿螢光黃、亮橘色工作服的模特兒,從舞台上緩緩走向台下的群眾身旁,背景則播放著一張又一張讓人觸目驚心的海洋廢棄物照片。 

在2018年荷蘭循環經濟週的會場上,這家由荷蘭的新創企業Dutch Awearness安排的另類時裝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數百位參與者的目光。Dutch Awearness創辦人里恩・奧圖(Rien Otto)研發出百分之百以聚酯纖維製成的布料,不僅可以完全回收再利用,而且他所設計的工作服、餐廳服務生的制服,只租不賣,業者租用這些衣服,到達使用期限之後,由Dutch Awearness負責回收,藉此打破一次性購買造成的廢棄物問題。


新創企業Dutch Awearness在循環經濟週展示可回收的工作服

意識到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快速消耗地球資源,可能導致的環境危機,循環經濟漸漸成為國際間熱議的新詞彙。循環經濟和資源回收的概念有所不同,回收僅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分離出一部分可再利用的物質,製造成新產品,最終仍會產生許多無法回收的廢棄物。循環經濟則強調打造一個封閉零廢棄的系統,首先,透過改變設計,減少製程中可能產生的廢棄物,還要再將廢棄物,轉化為用來再生產的原料。

從循環經濟的概念出發,荷蘭掀起了一股創業風潮。位在鹿特丹水岸的Blue city,就是循環經濟圈極具知名度的新創基地。

循環經濟成新商機   創業基地冒新芽

周末的鹿特丹布拉克(Blaak)車站旁,熱鬧的露天市集,小販們兜售著各式蔬果、二手衣還有古董家具。依照手機導航的指示,沿著水岸走到Blue city的所在地,外觀看起來像是座廢棄的建築物,讓人有些懷疑是不是走錯地方。

事實上,這裡真的曾是一座廢棄多年的游泳池 。走進當年的戲水區,又高又長的滑水道、牆上鮮豔的熱帶風貌彩繪,都還保留著。Blue city工作人員路克・莫倫納(Loeke Molenaar)指著戲水區上方的圓頂玻璃帷幕,向來參加導覽團的人們解釋,「現在你們進到這裡,應該可以感受到裡面滿熱的,這個戲水區的設計就像一個溫室,後來新的團隊接手之後,也確實讓它發揮溫室的功能,運用這個空間來種菇」,她說。


廢棄的游泳池現在成為新創企業的基地

這個游泳池曾是許多鹿特丹市民的共同回憶,卻因為財務問題在2010年一夕倒閉。三年後,一位叫做希曼・考克斯(Siemen Cox)的年輕人因緣際會用不可思議的低價,買下了這座建築物,他在這裡創立了Rotterzwam公司,回收家戶的咖啡渣來做成養菇的太空包 ,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買一桶現成的材料包,在家種菇來享用。


希曼・考克斯回收家戶的咖啡渣做成養菇的太空包

希曼・考克斯的創業行動,漸漸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進駐Blue city。他們回收廢棄建材和醫院拆下來的舊電線、管路,裝潢出現在的辦公空間。

艾瑪・范德萊斯特(Emma van de Leest)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位生物設計師(Biodesigner),對鑽研生物材料情有獨鍾,還在Blue City的地下室,打造了一間實驗室,讓有興趣進行相關實驗的人,都能來申請使用。生物設計師不只是設計師,同時也像是農民,他們播下菌種,在一定環境的控制下,仔細培養,讓菌絲體結構長成他們想要的形狀。

「你能想像嗎,用細菌來織出一件外套,或者用細菌和藻類,來為布料染上色彩,這些聽起來很像科幻小說的情節,其實已經有人在精密的實驗室裡做到了,這種會生長的材料,是未來的趨勢」,她熱情的對來參加工作坊的十幾位民眾介紹著生物材料的趨勢。


艾瑪正示範如何把菌絲體跟麥稈混合

這天工作坊的主題,是如何用菌絲體來製作容器。艾瑪把麥稈和菌絲體混合之後,放進模型中 ,再擺到保溫箱裡,讓菌絲體在恆溫環境生長幾天,滿滿的白色菌絲體就會完全包覆麥稈,形成一塊像是保麗龍一樣的物體,具有耐震緩衝的效果,同時又是可分解的自然材質。艾瑪解釋,這種材質可以取代保麗龍,解決環境問題,麥稈也可以換成麻布、草莖等其它生質廢棄物。

鹿特丹港邊,一間叫做Uit Je Eigen Stad的餐廳,主打都市農耕的概念,所使用的食材都是來自餐廳旁的菜園。餐廳也有一部分蔬菜來自魚菜共生系統,蔬菜的種子會撒在麻質的栽培墊上,蔬菜收成後,這些麻質墊料就成為廢棄物。艾瑪就曾和 Uit Je Eigen Stad 餐廳合作,利用這些麻質墊料來栽培菇類,種出來的菇,又能夠再回到餐廳,作為食材。


用菌絲體和麥稈製造出的容器可取代保麗龍

艾瑪說,他們曾經接到德國番茄農來訊詢問,能不能代為處理他們栽培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墊料,但Emma認為,他們不希望把廢棄物運到太遠的地方處理,因為這又會造成更多資源的浪費。怎麼打造在地的循環系統,解決在地的問題,是他們想努力的目標。

剩食加工的出路 生物可分解新素材

如何解決剩食,也是另一個熱門的循環經濟議題。瓦赫寧恩大學食物與生質研究中心專案經理多恩・帝莫曼斯(Toine Timmermans),長期關注荷蘭的剩食問題,也協助過幾家嘗試將剩食加工成食品的社會企業,例如用麵包釀造啤酒,以及將超市醜蔬果加工成濃湯和醬料調理包的Kromkommer等。

Kromkommer在兩年前成立了荷蘭第一間專門加工剩食的工廠,每天可以處理一萬公斤的醜蔬果。「這些雖然都是還能夠再使用的良好食物,但小規模加工,卻使得成本更高」,帝莫曼斯指出。在瓦赫寧恩大學的支持下,Kromkommer和幾家社會企業在校內開設了第一家店面,帝莫曼斯認為這不是有效的解決方案,「我看到很多年輕的社會企業家想要解決問題,不過如果想要有影響力,還是要有能夠接觸到更廣大消費者的管道」。


用芒果皮跟鳳梨皮製作出的可分解皮革

帝莫曼斯的觀察,其實也正是許多以循環經濟為出發點的社會企業、新創團隊所面臨的挑戰。

Blue City的一樓大廳,展示了這些新創企業的產品,一位在這裡工作的年輕創業家,拿起一個皮包,介紹起這樣產品的特性。它的原料是來自於廢棄的鳳梨皮和芒果皮,看起來和真的皮革 沒有太大的不同,而且還具有生物可分解的特性。

「我們認為,既然快時尚是很快就會消耗掉的商品,就更應該使用這些對環境友善的生物可分解材料」,她說。不過,這種人造皮革目前還得克服防水的問題,雖然有一些化學塗料可以達到防水效果,團隊希望能研發出生物可分解、對環境友善的塗料,「他們還在找尋下一步的資金來源」,這位年輕創業家微笑著補上了最後的結論。
 

學科
科學, 生活, 城市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荷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記者 / 陳寧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桌上擺著一盆小動物的骨頭,一旁的書架上還放著幾片乾燥的魚皮,牆邊的層架裡,擺著各式各樣顏色不同的乾燥海藻,仔細一聞,還能聞到屬於海岸的那股鹹腥味。荷蘭設計師寧克爾・霍夫利格( Nienke Hoogvliet),位在海牙的工作室,就像一個小型的自然標本館,雖然是一位設計師,但她的工作過程更像在進行科學實驗。

「我從七歲就決定成為一個素食者,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我一直在探索各種自然素材」,霍夫利格說。從小就喜歡跟著父母親近自然,喜歡動物,讓她培養出對環境的關懷。在成為一個設計師之後,她的創作理念,也反思著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

創作實驗室 自然材質是王道

霍夫利格拿出一片片乾燥魚皮,還有一張椅面用魚皮來製作的板凳,這是來自北歐,加工保存魚皮的古老技藝,在沒有化學纖維的時代,人們善用大自然現有素材,霍夫利格也嘗試利用魚皮堅韌的特性來創作。


來自北歐,加工保存魚皮的古老技藝

她還拿出幾根雞骨頭排成一列,說明她正在進行中的計畫。「我想先實驗工業化集約飼養、放牧和有機這三種方式養出來的動物,骨頭質地有什麼不同」,霍夫利格解釋。她曾經拜訪過一位製作高級骨瓷的匠師,匠師告訴她,因為現在的經濟動物大多是在密集的飼養環境中生長,骨頭質地往往因為缺乏運動,太過脆弱,沒辦法拿來當成骨瓷的原料 ,「現在只有馬骨能夠用來當原料」,她說,這樣的現象,也引發了她的靈感。

2014年霍夫利格開始鑽研海藻,將它作為創作素材,主要是注意到時尚業的污染問題和微塑膠對海洋的影響之後,希望找到替代化學纖維的可能性,「我不想要用指責或者是指導的方式,來告訴一般人環境的問題,我希望我的作品和理念之後,能夠引發人們自己做出一些思考」,她說。

快時尚的反思  化學纖維的污染

時尚產業並不如表面上的光鮮亮麗。色彩繽紛、質地與機能不同的各式紡織品,製造過程中,使用的全氟化合物、溴化阻燃劑等化學毒物,可能進到環境中,甚至傷害人體,根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統計,2000年到2014年間,全世界的服飾產量成長了一倍,快時尚產業的興起,讓人們衣服越買越多,也越丟越快。如今,紡織業貢獻全球近20%的廢水,占了全球碳排放量的10%。

雖然化學纖維的普及,為紡織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但化纖衣物在洗衣過程中,所沖洗出的微小塑膠纖維,也在海洋生物的體內被發現。

微塑膠對海洋生態系的衝擊有多大,以及它們若是隨著食物鏈,進到人體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還需要更長期的研究。在許多環保團體的倡議下,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已經逐漸改變了許多民眾的生活模式,不過,如何減少化學纖維的使用,仍然是一大挑戰。


資料來源:引用紡織所2018年2月出刊的「全球纖維生產量統計」一文

根據統計,2017年全世界的天然纖維產量為2677萬噸,其中2543萬噸為棉花,占了大約95%,再來是羊毛和絲,各占大約4.3%和0.7%的產量。但是棉花、麻等植物纖維的生產,都需要使用土地,尤其棉花更是耗水的作物,在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中國,就有著棉糧爭地的現象,種植棉花換取經濟收入,卻排擠了糧食作物的生產。

創新海藻新發展  串起產官學

一般人對海藻的印象是柔軟而脆弱,很難相信這種質地怎麼可能製成織品。霍夫利格解釋,海藻的纖維質大約占20%(棉花為100%),所以只要能先分離出海藻中的纖維成分,就能像棉花一樣紡成紗,然後染色織布。早在15年前,比利時已經有廠商研發出利用海藻製造紡織品的技術,但是因為沒有商機,當霍夫利格找上他們,希望尋求協助時,他們興趣缺缺。

「為了要完成這件事,我也讀了不少相關的書和論文,也試著去找一些學校的實驗室能不能和我合作、幫我研究一些問題,不過很難找到真的能合作的單位,我做這些都已經不太像是一個藝術家的工作了」,她笑說。

在霍夫利格製作海藻織品的過程中,位在蒂爾伯格(Tilburg)市的織品博物館是很重要的支援,裡面設置的織品實驗室,有各種織布設備提供藝術家和學生申請使用,她利用博物館的資源,完成了一些作品。


霍夫利格試驗用不同海藻在不同材質上染色

另外,她也實驗了利用不同海藻在縲縈、羊毛、棉布等材質上染色,會出現什麼樣的色彩。「比如說這種海藻是紫色的,煮過之後染在布上,原本的色澤就不見了,我還在嘗試可以怎麼保留住本來的色彩」,霍夫利格說。

有了初步的成果,接下來就要能夠協助她跨足大量生產的廠商,但荷蘭已經幾乎沒有紡織業者。在Taiwan Dutch design post的引薦下,霍夫利格曾在2017年底來台灣進行為期五周的參訪與調查。台灣不僅仍保有一定規模的紡織產業,同時也有食用海藻的飲食文化。在台灣的期間,她拜訪了北海岸的漁村,實地在台灣採集海藻,在成大舉辦海藻染色工作坊,和學生一起動手做實驗,也拜訪了一些紡織業者,找到願意和她合作進行研發的夥伴,現在她只希望能盡快找到資金挹注。

深知時尚產業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衍生了不少環境問題,霍夫利格說,她的操作方式,如果是小量生產,對環境並不會有負面影響,若是未來進到大量生產的階段,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也得先做了才知道,但她希望能夠和合作的廠商,討論出盡量減少環境負擔的方案。

你的傳統 他的新鮮貨

在東方,人們食用海藻已經有悠久歷史,在西方,海藻作為一種食物,仍是新觀念。不少西方人對於海苔、海菜的味道,還不太能接受。

積極在荷蘭推廣利用海藻的Stichting Noordzeeboerderij(北海牧場基金會)創辦人庫恩・凡・史旺(Koen van Swam)表示,海藻絕對是深具潛力的「未來食物」。史旺指出,目前海藻超過15000種,大致分為紅藻、褐藻和綠藻三大類,「不過每一種海藻的營養成分差異都很大,就像我們不會把蔬菜中的馬鈴薯和花椰菜拿來比較一樣,但我們對這種古老的植物,仍然所知甚少」,他說。

接下來十年,荷蘭北海即將興建離岸風力電場,史旺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應該將這些離岸風電設施結合海藻農場,不僅可以孕育漁業資源,也可以固碳,海藻又可以發展出食物、動物飼料、織品、生技產品等多樣加工品,可說是一舉多得。


海藻紗

在這個仍然對海藻陌生的國度,史旺野心勃勃地說,要推動荷蘭成為世界上最佳的海藻產品製造國。對於餐桌上時時見到海菜的東亞居民來說,這個目標聽起來似乎有些狂妄,但已經視海藻為家常便飯的我們,又是否真的透徹了解了這種植物的潛力?未來的餐桌和衣櫃,會出現什麼新面貌,人們也許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想像。

 

學科
植物, 海洋, 生活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荷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記 者/ 陳 寧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飛機從史基浦機場起飛不久,從機艙內往下望去,翠綠的平原上,坐落著一片片格局方正、排列整齊的白色建築群。壯觀的玻璃溫室設施,是荷蘭特殊的地景,透過精準控制光照、溫溼度,終年生產各式各樣的花卉和蔬果,讓大多數國土低於海平面的荷蘭,逐步打造農產出口奇蹟。

荷蘭西南方的韋斯特蘭 (Westland),是全世界溫室設施密度最高的區域,這片2400公頃的區域,鄰近港口,到機場的交通也十分便捷,各種農產品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往世界各地。荷蘭74%的園藝商都集中於此地,養活了五萬個員工和他們的家庭,每年創造的產值高達40億歐元。

2018年春天剛開幕的世界園藝中心 ,這個設立在一座大溫室中的產學合作新基地,野心勃勃的要引領韋斯特蘭,甚至整個荷蘭的溫室設施栽培技術,繼續穩坐世界第一的位置。

世界園藝中心的共同創始單位Demokwekerij Westland主任歐文・卡多爾(Erwin Cardol)表示,一開始的構想,是基於伊拉斯謨斯(Erasmus)、萊頓(Leiden)和台夫特(Deflt)三所大學有增建校舍的需求,產業界也希望能夠有一個進行研究的專屬空間,後來他們決定將兩者結合,七十家廠商聯合投資成立了這個中心。

中心內除了有辦公設施、教學場所、商業展示空間,還有一座座小型溫室隔間,可以作為教學用途,也可以讓園藝商進行各種試驗。在這裡,廠商可以快速找到學術團隊,為他們解決問題,快速開發新技術。

「我們想讓產學之間能夠在這裡產生更多的連結,激發靈感,發展出更多創新的計畫,用有限的自然資源,生產健康的糧食,提供永續的產品,這是我們的責任」,卡多爾說。他列舉目前中心裡幾項主要的研究,包括生物防治、使用生物刺激素(Biostimulants)來改變番茄的風味 、植物生長調節劑和LED光源等項目。

雖然研究項目十分多元,難以一一說明,卡多爾指出,整個中心的研究整體來說仍朝著幾個大方向前進,首先是讓溫室從消耗能源的設施,轉化為生產能源的設施。這樣的研究已經進行了幾年,也有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可以用更少的能源,來栽培特定作物。

「我們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就是不使用土壤,來栽培出更多的作物,例如蔬菜、切花等」,卡多爾說。

負責規劃世界園藝中心水循環系統的Priva公司策略開發專員揚・韋斯特拉(Jan Westra)指出,荷蘭的法律對於溫室栽培業者的有嚴格的規範,必須妥善回收水,而精準的管理灌溉,對業者來說也可以增加收益。

他舉例,草莓這類柔軟的水果,容易因為水分拿捏失準造成爛果,他們先計算植栽需要多少水,在夜晚時先保持在低水位,再讓電腦系統根據氣候來決定要不要多澆水,如果晚上吹了乾燥的風,就多澆些水。整體節水了三成,產量增加兩成,還節省了10%的人力,「草莓如果爛掉了,還得花人力去摘乾淨,同時又沒有任何產值」,韋斯特拉自信滿滿的說著他們的成果。然而,這樣精密的電腦環控系統,也所費不貲。

科技的發展 讓人思索農業本質是什麼 

先進的科技,日趨精準化的農業生產模式,會是解決人口爆炸、糧食危機的解方嗎?當無人機、農業機器人和電腦環控設施越來越普及,農業的本質,和務農所需的專業,是否也需重新定義?過往和農業密不可分的自然和農村文化,似乎也漸漸失去了他們的意義。即使在農業科技首屈一指的荷蘭,農民和消費者也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2018年六月,荷蘭忠誠報(Trouw)公布一份兩千位農民參與的民調,其中有八成的農民表示他們想轉向更生態友善的耕作模式,七成認為集約化、出口導向的農牧生產已經對自然環境產生壓力。

和阿姆斯特丹僅有一岸之隔的阿爾梅勒(Almere)市,這塊40年前為了紓解阿姆斯特丹人口壓力而填海造陸打造出的新生地,正為了2022年要舉行的「園藝博覽會」(Floriade)而忙碌著,面對這個十年一次的盛會,阿爾梅勒主打的概念是綠色城市。

在世界各地,居住在都市人口越來越多,都市規模持續擴張,在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中,如何拓展都市農業,讓都市居民更進一步參與食物生產的過程,都市不再只是持續消耗資源,而能夠走向自給自足,是一大目標。位在阿爾梅勒市中心的艾列斯應用科技大學(Aeres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也參與了園藝博覽會的規劃。

艾列斯應用科技大學教授迪納德・艾科爾(Dinand Ekkel)指出,20%的荷蘭農民未來會慢慢退場,另外20%已經開始轉向小規模、友善生產的模式,但仍有60%維持現狀,以大量外銷農產品來獲利為目標。
 


Dinand Ekkel 教授

艾科爾一邊分析,一邊在紙上畫了一條直線。他解釋,在現有的食物供應鏈中,從最源頭的農民,到最終端的消費者,可說是在這條線的兩端,毫無關聯。隨著消費者意識提升,對於動物福祉、友善生產、食安等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上荷蘭有世界唯一一個以動物福利為訴求的政黨,在150席國會中,占有5席,給予產業壓力是很大的。

但對於農民來說,他們也覺得自己受到消費者誤解,認為消費者不夠了解農業現場的真實狀況。艾科爾再畫了一個圓圈,接著說:「讓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重新連結,這是我們想要努力的方向」,雙方有更多的認識和互信基礎,才能夠順利推動改變。

艾列斯科大另有一處專門實施畜牧教學的德隆騰(Dronten)校區,這裏的學生大多來自傳統農家。艾科爾觀察,雖然他們已經在課程中,增加一些友善畜牧生產的內容,目前選擇上這些課程的學生不多,加上對大多數老師來說,過去所受的都是工業化畜牧的訓練,要建置友善畜牧的課程,還需要一段時間。但艾科爾認為,友善畜牧是未來的趨勢,雖然會成長多快,或者成長到多高的比例,還是未知數,教育系統仍然應該及早開始轉型,來因應這股潮流。

農業轉型新發展 未來食物的基地

持續研發各種尖端農業科技,今年剛舉行百年校慶瓦赫寧恩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是荷蘭「農業矽谷」的核心,基改與基因編輯技術、人造肉、農業機器人、可食昆蟲等對於未來食物的研究,都是這個校園裡熱議的話題。但在校區周邊,許多以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型態經營的小農場,也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

騎著腳踏車,滿頭白髮的里奧・史托斯納德(Leo Stroosnijder)到位在貝納康姆(Bennekom)市郊的新一輪農場 (De nieuwe ronde)農場裡,親手摘下新鮮的漿果。十幾年前,史托斯納德發起了這個CSA農場,也曾經擔任消費者會員組織的主席,每年400多位會員和農民開會時,可說是十分熱鬧的場景。


新一輪農場的會員繳交會費就可以每周來農場採收

新一輪農場的會員,每個人一年繳交192歐元(約為台幣6700元)的費用,每周可以自己來農場採收固定的份量。農場目前由兩位農民經營,為了更穩定經營,農場主人決定耗資11.5萬歐元(約為400萬元),買下屬於自己的農地,也成功的從會員中募集到足夠的資金。Leo認為,他們的消費者組織,採取的態度是不要對農民有太多的限制,信任農民,但在他們遭遇困難時,成為他們的後盾,這是他認為農場能夠持續經營十幾年的關鍵。

也有一群消費者,決定採取更積極的行動,拿回生產食物的主權。另一股在荷蘭興起的風潮,稱為”Herenboeren”。這個字原本指的是擁有許多農地的大地主,許多佃農為他們工作,他們不用付出勞動,就能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

現代的”Herenboeren”地主,指的則是一群集資買下農場的消費者。根據計算,兩百個家戶就足以買下一座屬於自己的農場,聘請一位農民專職生產,在這樣的農場中,可以小規模生產多樣化的有機蔬果,還能夠少量飼養家禽家畜,消費者可以和農民討論他們想要拿到哪些產品。目前在鹿特丹、布雷達等城市,都已經有Herenboeren組織出現。

瓦赫寧恩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迪爾克・路普(Dirk Roep),正籌備在學校附近的埃德(Ede)市,發起一個新的Herenboeren農場。Dirk表示,目前他已經募集到一半的成員,但他也坦言,要找到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距離適中的地點,仍需要一段時間。

小農扎根在土地 人與生態都顧及

留著一頭金色長髮,打著赤腳,艾斯克・哈格拉斯(Elske Hageraats)剛結束田間採收工作,忙著把當天採收好的櫛瓜、生菜和漿果,分別放進每位農場會員的蔬菜箱中。哈格拉斯工作的圍牆莊園農場(De ommuurde tuin)農場,位在距離瓦赫寧恩大學,大約30分鐘腳踏車車程的一處小山丘上。

圍牆莊園農場的外觀,正如其名,圍繞著一道古老城牆,17世紀時,這裡曾是奧蘭治威廉三世(Willem III van Oranje)的菜園。1999年時伊斯特・卡勒(Esther Kuiler)租下這片土地,開始在這裡實踐他對生態農法的願景。

哈格拉斯在這裡實習兩年後,現在每年5到11月,在這裡擔任全職員工,其他時間則是兼職。圍牆莊園農場的土地分成八大區塊,形狀和八卦陣有異曲同工之妙, 哈格拉斯說,分成八區是為了輪作不同的作物,在她的帶領下,可以發現,農場中的物種多樣性非常高,甚至還有許多外面已經找不到的古老品種,例如一種古老品種的裸麥,植株特別高,根特別深,能夠涵養水源,因此在不同區塊輪作這種裸麥,就可以達到養地的效果。

哈格拉斯解釋,農場和瓦赫寧恩大學的種子銀行合作,種子銀行提供他們保留的品種,然後也會定期到農場紀錄這些蔬果的生長情形,在這片大約一公頃的農園裡,就種植了超過400種作物。

 


圍牆農場內作物多樣化

儘管對農業充滿熱情,像哈格拉斯這樣有心務農、從事生態農法的年輕人,卻很難擁有自己的農地。國土面積小、農業產值高,使得荷蘭的農地價格,相較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十分貴,最貴的一公頃要12萬歐元(約為台幣420萬元),便宜一點的大概也要7到8萬歐元,尤其是生產種子的農地,價格最為高昂。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向大農去租一小塊地,同時也可以向他們租用農機,或者是先在已經經營出階段性成果,有能力聘請員工的生態農場裡打工。

為了彼此支援、共同解決從農過程遭遇的困境,一群荷蘭青農、小農成立了Toekomstboeren組織,意思是「未來農民」,哈格拉斯也是成員之一。「我們之中有些人來自都市、有些來自農村,但我們都需要有能夠彼此交流農業技術和農事的管道」,她說。目前,「未來農民」已經有數百位成員,雖然影響力仍然有限,他們在各地找尋青農,書寫這些人從農的歷程、拍攝短片,「我們想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故事,知道農業還有一些不一樣的可能」,哈格拉斯說。


青農Elske介紹蔬菜箱

準備離開圍牆莊園之前,我和哈格拉斯聊到現在荷蘭興起的Herenboeren風潮,她笑著說,接下來她即將參與瓦大教授路普的Herenboeren農場計畫,只等著能夠盡早募集到足夠的共同發起成員。

農業生產要繼續擁抱科技,或者走向生態?環境變遷的速度,並不會隨著人們的爭論而慢下腳步。哈格拉斯已經找到她的下一步,未來的荷蘭農民,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學科
植物, 農業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荷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記者/陳寧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2018年七月,爆發出中油澎湖湖西油庫長達一年的隱匿漏油事件,估計有六萬三千公升的油滲漏到土壤和地下水 ,再度喚起我們生活中的油品管理問題的重視。這次的事件,澎湖環保局以違反水污法第28條和土污法第41條,裁處中油650萬元罰鍰,而中油內部也祭出懲處,但受傷的環境,未來又需要耗費多少時間與資源來拯救呢?

澎湖湖西油庫16號油槽漏油  大事紀


資料來源:澎湖縣環保局、中油、公視新聞       製表/我們的島

 

這次澎湖油庫洩漏  造成哪些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澎湖縣環保局在7月10日進行監測井採樣,驗出總石油碳氫化合物超標3.3倍,7月24日進行第二波地下水採樣,苯超標10倍、甲基第三丁基醚(MTBE)超標120倍。

之後,環保局再加設4口監測井(場內外各設2口),之後針對半徑400公尺範圍內(畫黃圈的部分)22口民井與8筆土壤進行檢測。

8月11日檢測結果出爐:

檢測項目

檢測結果

4口監測井

3口井分別在苯、萘、甲基第三丁基醚(MTBE)及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超標。

22口民井

13口分別檢驗出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 、甲基第三丁基醚(MTBE)、苯、甲苯、乙苯超標。

8筆土壤

5筆分別檢驗出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 、苯、甲苯、乙苯與二甲苯的物質。

農作物的重金屬檢驗

鎘、汞、鉛均未檢出。

 

4口監測井:


圖說:藍色圓點是新設的監測井分別為MW01、MW02、MW03、 MW04


MW01、MW02和MW03檢驗有超標的狀況(見黃底紅字)。
資料來源:https://bit.ly/2vKWjVA  澎湖縣政府  重製:我們的島

 

22口民井:22口未超出污染管制標準,但有13口民井有微量檢出。


22口民井中,有13口(紅圈圈)分別檢驗出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 、甲基第三丁基醚(MTBE)、苯、甲苯、乙苯的物質。
資料來源:https://bit.ly/2vKWjVA 澎湖縣政府  重製:我們的島

 

8筆土壤抽樣:


8筆土地採樣結果,有5筆分別檢驗出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 、苯、甲苯、乙苯與二甲苯的物質。
圖片來源:https://bit.ly/2vKWjVA 澎湖縣政府

 

農作物的重金屬檢驗,鎘、汞、鉛均未檢出。

 

看不見的漏油危機就在你我左右

為了享受隨時加油的便利性,大多數的加油站往往都設立在社區或是生活週邊,1987年加油站開放民營,同時也制定加油站設置管理規則,做有效管理,環保署也在2000年頒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

這次的澎湖油庫漏油事件,不免也讓人設想到,其實各地的加油站,都是讓民眾不安的來源之一,因此定期的檢查很重要,加油站滲油污染的原因,容易發生在地下儲槽及管線,因材質發生鏽蝕或老化,造成破損洩漏。按時做好安檢,就能防範意外。想了解全台有哪些加油站被列管,可以點這裡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在民國106年的『加油站法規及整治案例說明』中的簡報資料,說明地下儲槽系統(截至106年4月)總計有3,592家,公告列管有270家。其中,131家土壤污染、54家地下水污染以及85家土壤和地下水有污染。


資料來源:環保署土基會 加油站法規及整治案例說明 簡報

 

 

 

整治又整治  花大錢又花時間

一旦土壤或是地下水遭受到污染,整治的方法,需要搭配水文、地質等各種整治技術,動輒都要花上鉅額經費。尤其加油站底下管線錯綜複雜,更是增加整治難度,光是尋找正確漏油位置就是一大挑戰。

這次澎湖漏油,澎湖環保局也在官網中表示早在一月就接獲民眾陳情,但在中油有意隱瞞下,很難查到確切情況。而除了技術端的難處,各地區的水文、地質需要因地制宜,整治方法選擇性又更少了,每一處整治場址,從環保署的資料來看,每一處起碼都要六百萬以上,財務上是一大負擔,整治過程曠日廢時。

 

全台首例士香加油站污染案  十多年來還沒完全恢復   

2001年立委接獲民眾陳情,在當時還是桃園縣的大溪鎮仁和里,民眾發現泉水中夾雜有浮油。環保署派人檢驗,在污染發現點的泉水和士香加油站對面的「大極汽車商行」地下停滯的井水,都採樣檢測出有汽油及柴油成分,進一步確認污染源後,研判油品外洩污染禍首為士香加油站。


士香加油站污染示意圖。圖片來源:環保署。

 

 

當時檢測出土壤中的「苯」以及地下水的「苯」、「甲苯」含量分別超出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及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現場可直接看到夾雜浮油的山泉水潺潺湧出,空氣中瀰漫濃烈油味,進而影響當地居民的民生用水,政府緊急接管提供自來水。

十多年歲月過去,當年滲出油污的溪水旁,兩岸植物與喬木陸續恢復生機,2015年桃園市環保局表示地下水已經符合管制標準,但當地居民還是不敢使用,目前士香加油站還是政府公告列管的控制場址之一。

 

面對看不見的隱藏風險,政府想努力規劃完善的檢驗流程、標準等作業程序與法規,希望能有效地提早防堵污染的擴散,減少整治所需付出的成本。但面對隱瞞污染, 當下又無法立即找到污染原因,除了罰鍰,這中間的監測環節是否還有值得檢討的地方?從監測、檢測到污染,再到後續的整治,整體流程需要不斷地評估、修正。

期望業主能負起企業責任,政府單位負起監督責任,才能有效解決並捍衛台灣的環境,讓土地不再受害。

學科
公害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金門從中國引水的消息占據各大媒體,引發兩岸政治口水。水是民生必需,也是觀光命脈,到底金門為什麼要從中國引水?現在金門人喝的又是什麼水?水都用到哪裡去?從中國廈門引水後,真的能解金門長久以來的渴嗎?

先天體質欠水的金門

對離島地區金門來說,少了廣大湖泊,綿長河流,原本就容易欠缺淡水資源。從2008年到2017年氣象局金門測站,年降雨量紀錄來看,年降雨量超過一千毫米的紀錄不多,雨水缺乏,再加上蒸發量又大過於降雨量的狀況下,更突顯出金門水資源先天條件上的不足。


氣象局歷年來金門測站的年降雨量紀錄,製表/我們的島

Q.金門人喝的是什麼水?

2016年時,政府公布一份「台灣東部區域及離島地區水資源經理計畫」,在計畫書可以看到金門的水資源結構,來自海水淡化廠、湖庫、地下水和農塘為主,其中最大宗的水源來自地下水,占了67%。


金門2014年水資源供應狀況,製表/有話好說。

1966年,金門縣政府成立自來水廠,初期以供應金城城區為主,之後擴大整合太湖、榮湖、紅山三個淨水場,現在金門自來水的普及率,高達九成以上。但是金門人最愛喝的還是地下井水。

Q.為什麼金門人不愛喝自來水?

住在青嶼陳阿媽要煮羊肉爐,生火後,放著家裡方便的自來水不用,還是跑到外頭去取水,為什麼呢?來聽聽陳阿媽怎麼說。

阿媽說湖庫水不乾淨,到底湖庫水發生什麼事? 我們來到金沙水庫的水源地,現場一頭頭的牛隻,跟居民喝的水有關係嗎?

金門湖庫靠近農牧區,庫池的藻類生長快速,呈現優養化或鹽化問題。而民眾認為消毒後的自來水口感不佳,有漂白水味道,多半自行買水飲用。

Q.一直抽地下水會有什麼問題?

金門縣政府在2012 年「金門地區地下水資源之管理與運用策略」的地下水觀測井資料,分析金門地區合理抽水量大約 2.38 萬噸 /日,但現在地下水的使用量大約 3.54 萬噸/日,每年超抽1萬噸的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每年下降20公分,部分金門水井已有鹽化現象,如果下降趨勢持續成長,恐怕鹽化的現象更加嚴重。


金酒公司每天抽取地下水2千噸,釀製高粱酒,當水變成酒,一樣透明,售價卻是許多倍。

 

Q.用水量比一比,金門人的用水量是多少

從全台人均用水量來看,金門人對用水很節制,從2016年水利署統計的每人每日用水量來看,全台人均用水量275公升,金門人的人均用水不到200公升,全台22縣市人均用水倒數第一,(這也可能不包含水井或是其他用水),但是整體供水量持續上升,因此金門現在也推動節水措施。


金門的供水數量持續上升。資料來源/金門自來水廠,製表/有話好說

Q. 供水量增加了?為什麼?

這跟小三通有關嗎?我們從小三通的數據來看,近幾年雖然有起伏,但整體來說小三通遊客人次是成長的。觀光人數增加,相關產業自然也會隨之增闢,帶動對水的需求。


2001年開放小三通後遊客量雖有起伏,但整體來看仍呈現成長趨勢。製表/我們的島​​​​​

Q.以後都靠中國水嗎?

目前中國水源占金門用水的30%,按照經濟部的規劃,未來中國水的比例要降到金門實際需求的25%,想要確保自有供水率到75%,金門縣府在「離島地區供水改善計畫」,擴建既有的海淡廠,從每日2,000噸,提升到每日4,000噸,再來是辦理太湖與田埔水庫的浚渫和清淤土方,以及大小金門聯通管線恢復輸水能力等等。農業也鼓勵發展較為節水的噴灌或是滴灌等作法。水資源回收中心所回收的水,也能推廣鼓勵民眾用來澆灌。

通水之後呢?下一步的新三通

8月5日通水之後,金門縣長喊出後續的「通橋」、「通電」,開啟新三通政策,然而從之前博弈到小三通的旅遊,金門的水、電等基本條件,是否能足以應付?金門天然資源恢復的時間比不上耗竭的速度,金門的發展還要持續關注。

#想了解更多金門事,來看看金門建設的專題報導:

 

學科
水文, 開發
縣市
  • 金門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我們的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八種保育等級動物被降級 台灣獼猴引論戰

摘要
6月25日,林務局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確認包括台灣獼猴外,另有七種動物如白鼻心、山羌、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及短趾攀蜥;鳥類大田鷸,由保育野生動物的「應予保育等級」,降至一般野生動物。這八種動物的等級調降,台灣獼猴引發的爭議最大。這是由於此次會議前,曾多次傳出獼猴造成農損的事件。動保團體質疑林務局以獼猴數量超過30萬隻為由,將台灣獼猴除名,恐怕導致未來獼猴造成農損時,農民可直接捕捉、宰殺不需通報的狀況發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指出,全台獼猴數量說法不一,林務局從2000年至今都無更新、全面性的獼猴數量調查,加上獼猴族群狀況,在不同區域有極大差異,認為林務局以總量超過30萬隻作為調降依據,不夠謹慎,應重新考慮。

台灣獼猴吱吱黨創立者兼發言人林美吟認為,林務局所謂30萬隻的推估值,奠基於距今18年前的文獻,是以「森林面積」除以「獼猴密度」計算得出闊葉林、混淆林與針葉林型等三種林型的猴群數量,得出全台獼猴共有10,404群,接著再根據從前的調查研究,取一群猴群有25隻猴子為平均值,推論得出全台約有26萬至30萬隻台灣獼猴。
 

然而我們取得目前台灣五地較詳盡的調查資料,獼猴調查數量加總不過大約15000隻。--林美吟(吱吱黨發言人)

因此動保人士無法接受「獼猴數量穩定成長因而需要除名」的說法。對此林務局保育組長夏榮生回應,林務局本來就會定期針對保育名單進行檢討與調整,調整的評估因子,除了外界在意的物種族群量外,還包括物種野生族群分布、族群趨勢、分類地位、面臨威脅(棲地面積消失速率、被獵捕及利用的壓力)等相關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評估出來,獼猴或山羌都低於15分,不在列入保育的標準等級內。事實上,過去獼猴等級也從珍貴稀有類調降為應予保護,依據標準也相同。這次調整絕非因為農損衝突之故。         --夏榮生(林務局保育組長)   

林務局的評估準則,合不合理?曾參與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靈長類審定會議的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吳海音表示,IUCN會先收集資訊,再召集各國學者共同開會。會中學者會提供GIS圖層、資料文獻等內容,接著再邀集物種專家,確認現有資料、資訊是否最新,以便對物種整體分布範圍有更確實,詳細的族群資料分布掌握,進一步確認有沒有現有族群數量估算、受威脅程度,乃至於20年內會增加多少比例,再去訂定保育名單。一般而言,多數國家對於保育動物的評估,也會參照這套標準。

 

但IUCN的做法,著重的是全球性的尺度,那樣的標準還會考量物種的廣泛分布等因子,因此在各個國家實際施行時,會有相對應的調整。  --吳海音(東華大學副教授)       

 

吳海音認為,林務局的評估標準,其實有抓到IUCN的精神,「但確實台灣對於動物的研究,有些做多,有些做少,全面研究的性質不多」,也導致這次獼猴調降,所倚賴的專家評估是否夠科學、準確的質疑。

「我們當然可以質疑,保育等級如果是在宣布族群狀態,那麼計較的就不應在於數量多或少。」吳海音說明,今天就算學者用某種被質疑不夠準確的標準去計算數量,但如果用同一標準持續監測,發現數量增加,這亦可代表族群的成長趨勢,「畢竟台灣的地理尺度與限制(中央山脈仍有許多未能精細調查之處),不可能掌握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數字。因此數字的意義在於相對性,而非絕對性。」
 


資料來源:林務局    

針對數量進行辯論交鋒,重點在於近來人猴衝突越見頻繁,動保團體擔心調降後,獼猴可能因為農損問題而遭到不當獵捕。對此夏榮生回應,依照野保法第21條規定,無論保育類野生動物或一般野生動物,只要野生動物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農人皆可進行處置。「當然,保育類會有一點差別,就是要在緊急情況下,且處置後需要通報。」但她認為,目前保育觀念已經提升,農人討厭獼猴並非討厭動物本身,而是在意農損,在一般情況下,不會隨意滋擾動物,且按正常流程,都會通報地方政府來進行處理。


  製表:我們的島

夏榮生坦言,因為人力物力關係,過去地方政府或中央主管機關,確實沒辦法很明確稽查並掌握農人是否有明確通報,無法排除有農人私下處置動物的情況。這突顯過往地方政府保育野生動物的方式,存有讓人無法信服的狀態。「儘管如此,調降了不代表林務局不管理,」夏榮生強調,一般野生動物無故被滋擾,一旦被檢舉,還是要處六至三十萬的罰鍰

夏榮生表示,對農人來說,當農損發生,可能不會管是不是保育動物,就是想要把猴子處理掉,「這也顯示,不想辦法兼顧農人利益,動物永遠會受害。」針對獼猴造成的農損問題,林務局近年已補助農民申請電圍網來進行防治,農民申請件數不斷增加,收成也從遭侵害的兩成,提升到九成之多。「而這項補助,不因獼猴的等級調降而有減損,甚至補助面積也從過去的1公頃放寬到0.2公頃,補助種植作物品項也從果樹拓展到葉菜類,甚至連資材也進行補助。」就是希望能降低人猴衝突。

吳海音認為,針對現在的衝突,大家可以嘗試思考,保育等級的宣布,在於讓大眾反省自己對這類動物等級的責任。近年國外的保育做法上,其實開始從純粹的物種保護、棲地保護,轉化到再野化的概念,她表示「像是里山的模式,開始去摸索,人如何與一些會危害、會討厭或害怕的動物共存。」

吳海音強調,人與動物間的衝突,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法。獼猴的爭議,突顯社會必須「重新了解猴子的狀況」,這也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的訴求相呼應。

陳玉敏指出,從許多調查報告可見,人猴衝突未必是因為獼猴數量過多,而是不當或非法土地開發與作物種植。政府應積極面對非法林地使用問題,不應縱容非法使用土地的農民,以致遲遲無法建置通報系統,掌握猴群生態、農損程度與處理級別。

夏榮生說明,林務局前年起已在監測棲地裝設自動相機,希望搭配學者研究、巡山員定期回報,更明確掌握獼猴族群量。「一旦發現族群量有突然下降的情況,會機動調整。」而針對山羌、白鼻心這些過往被當成山產而有獵捕壓力的野生動物,也會加強稽查,一旦發現有商業獵捕情事發生,也會進行保育等級的調整獼猴。

台灣獼猴降級風波,也是我們重新檢視人猴之間的機會,從過去的野放到結紮,架設電網,看似做盡一切努力,但都是從人類利益出發,降級真能解決人猴衝突嗎?在眾家論戰聲中,能否看見人猴更好的未來?

熱門事件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灣

6月25日,林務局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確認包括台灣獼猴外,另有七種動物如白鼻心、山羌、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及短趾攀蜥;鳥類大田鷸,由保育野生動物的「應予保育等級」,降至一般野生動物。這八種動物的等級調降,台灣獼猴引發的爭議最大。這是由於此次會議前,曾多次傳出獼猴造成農損的事件。動保團體質疑林務局以獼猴數量超過30萬隻為由,將台灣獼猴除名,恐怕導致未來獼猴造成農損時,農民可直接捕捉、宰殺不需通報的狀況發生。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胡慕情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逃不走的環境難民 
專訪戴昌鳳教授談氣候變遷對台灣珊瑚礁的影響

 "1980年到1990年是我們經濟發展非常快速的時代,所以那個時候對海洋生態或是珊瑚礁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 "

人類的所作所為 長期衝擊珊瑚礁生態

戴昌鳳教授(以下簡稱戴):台灣珊瑚礁生態真正比較快速變遷是在1980到1990年,尤其1980到1985年之間變遷非常快速,這個時期絕大部分的衝擊來自人為破壞,包括棲地破壞,過度捕撈,潛水漁獵,甚至毒魚、電魚和炸魚等;即使在1985年已經成立了墾丁國家公園,這些破壞性漁業在墾丁海域還是很盛行,當初濱海公路的建設也沒有做好水土保持,大雨過後土石和泥沙就直接進入海底。民間的開發也很廣泛而快速,因此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影響。1980年到1990年是我們台灣經濟發展非常快速的時代,社會大眾對於海洋的環境意識仍相當薄弱,因此經濟快速發展的代價就是導致海洋生態劇烈變遷。從1990年之後面臨的威脅大多是水質汙染和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珊瑚白化。

氣候變遷的影響是全面性,對珊瑚礁來說最主要的影響就是暖化,也就是水溫升高造成珊瑚白化。另外的影響就是酸化,但是酸化目前看起來還不是嚴重問題,至少這個影響目前仍不明顯。

 

 "真正大規模的白化是在1998年,那時候水溫大概比一般平均的水溫升高2到3度,而且持續二至三週,全台灣的珊瑚都受到影響”

1998聖嬰年氣候異常 全台珊瑚礁都遭殃 

:珊瑚白化的影響,最早期是在墾丁核三廠出水口,核三廠兩個機組倂聯運轉之後,溫排水導致出水口的水溫升高,引起珊瑚白化,而且每年持續在夏季發生,但是大都侷限在小範圍內,真正大規模的白化是在1998年,聖嬰現象讓海水溫度升高,那時候水溫大概比一般平均的水溫升高2到3度,全台灣的珊瑚都受到影響,尤其像東沙影響非常大。當然早期東沙有漁業,台灣漁船或大陸漁船、越南漁船都來作業,造成過度捕撈的現象,但真正造成它整個珊瑚礁生態系崩潰的是在1998年的珊瑚大白化。大白化之後整個潟湖裡面,好幾百平方公里的造礁珊瑚死亡,這也是促使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的原因。

東沙海域珊瑚礁,白化後的死亡情形。照片:柯金源
東沙海域珊瑚礁,白化後的死亡情形。照片:柯金源

墾丁珊瑚礁在1998年的大白化其實也很嚴重,當時從水表面到水深十幾公尺都可以看到白化現象,但是由於墾丁是比較開放的海域,外面有黑潮,還有內波湧升帶來的深海冷水具有冷卻效應,因此墾丁復原狀況比較好,後來大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珊瑚都復原了,珊瑚覆蓋率大概只減少了三分之一,因此受到的影響比較小。同樣1998年的水溫異常,當時也對綠島、蘭嶼的珊瑚礁造成大範圍白化,當時從水表面就可看到水深20、30公尺的珊瑚變白的情形,所幸綠島和蘭嶼也都是開放海域,因此後來珊瑚的恢復狀況相當好,珊瑚覆蓋率並沒有明顯減少。


共生藻離開後的珊瑚白化,無法再提供營養。照片:柯金源

共生藻出走珊瑚白化  若惡化海洋生態將瓦解

:正常的造礁珊瑚體內有很多共生藻。當共生藻行光合作用時就提供營養給珊瑚利用,並且經由珊瑚釋出給其他生物利用,例如珊瑚礁上許多無脊椎動物和魚類,都依賴珊瑚共生藻提供的食物資源維生,但是當珊瑚白化,也就是這些共生藻離開了珊瑚,珊瑚立即失去共生藻提供的能量來源,牠本身就很難存活下去,因為珊瑚有75-90%的能量是來自共生藻。珊瑚白化代表緊迫或生病狀態,會逐漸衰弱而死亡,當然也沒有多餘的能量可提供給其他生物利用,使得許多無脊椎動物和魚類,因缺乏食物而相繼逃離或死亡,接著整個珊瑚礁生態系就會崩潰。

澳洲大堡礁珊瑚大量白化,印尼、菲律賓也遭殃 

:其實不只大堡礁,在熱帶地區的珊瑚礁,近年來白化事件頻傳,而且愈來愈明顯,在2016跟2017 連續兩年的時間,大堡礁的珊瑚都面臨大量白化現象,現在的調查顯示,大堡礁北部的珊瑚大約有一半以上死亡,南部礁區的復原狀況其實還好,受到的影響較小。當全球普遍暖化、水溫升高之後,珊瑚大規模白化的現象就很難避免,尤其是熱帶地區的珊瑚礁原來就生長在高水溫環境,當水溫升高1或2度就可能會引起珊瑚白化和死亡,其實不只在澳洲大堡礁,在印尼、菲律賓和其他熱帶海域的珊瑚礁都面臨相似的問題。

在我們台灣,海水暖化對珊瑚礁的影響目前還沒那麼明顯,主要是因我們海域的緯度比較高,而且多數珊瑚礁區附近有週期性內波湧升的冷卻效應,比如說2008年、2012年以及2016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發生的珊瑚大白化事件,對台灣珊瑚礁的影響比較輕微。

珊瑚地盤重新洗牌  耐高溫物種占優勢 

:在過去三十年到現在,台灣海域的珊瑚群聚結構的變化其實相當大,例如墾丁海域在三十年前大多是分枝狀珊瑚,也就是生長較快、造礁能力比較強的珊瑚占優勢,現在則大多是以造礁能力比較弱的葉片狀或團塊狀珊瑚占優勢,雖然部分地區珊瑚覆蓋率看起來還是一樣高,但是分枝狀的珊瑚比較少,造礁能力比較弱,長此以往對珊瑚礁的未來發展其實是相當不利的,因為當造礁能力降低了,珊瑚礁更脆弱,就更容易受到天災和人為活動的影響。

在東沙也是一樣,以前在潟湖裡面都是分枝狀的軸孔珊瑚,生長茂盛像森林一樣,後來白化死亡之後,現在長回來的大多是團塊狀或葉片狀的珊瑚,這些比較耐溫或是生長快但骨骼脆弱的珊瑚。對整體珊瑚礁來講,從過去造礁能力比較強的珊瑚占優勢,到現在造礁能力比較弱的珊瑚占優勢,雖然表面看起來珊瑚覆蓋率相當不錯,但長期來看珊瑚礁會越來越不健康。

而在北部,氣候變遷有不同的效應出現,由於水溫升高,一些原來只在南部生長的珊瑚種類,已開始在北部海域出現,也可以說是氣候變遷的一種正面效應。
 

"我們過去三十多年的研究,顯示台灣珊瑚礁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沉積物污染,另一個是污水排放。"


遭到污泥覆蓋的珊瑚,無法呼吸。照片:柯金源

人為開發加上颱風豪雨 土石流會讓海洋珊瑚無法呼吸 

:台灣珊瑚礁受到最長期且最大的影響,可說是來自土石流和陸地沖刷流下來的沉積物,所有陸地上的大規模開發,即便是在高山地區,引起的土石流最後都被輸送到海裡,在海底沉降下來,覆蓋珊瑚、造成珊瑚窒息死亡。在我們過去三十多年的研究,顯示台灣珊瑚礁面臨的沉積物污染是最嚴重的問題。

因為珊瑚是不會動的,固著生長在海底,當泥沙土石被沖刷入海以後,慢慢沈降下來,蓋在珊瑚表面,珊瑚就會窒息死亡。如果珊瑚礁長期受到沉積物影響,就會變得更脆弱,當颱風來襲時,無法抵擋巨浪衝擊,整個生態系可能就垮掉了。

污水排放入海 珊瑚礁面臨遊憩壓力

:台灣的珊瑚礁區幾乎都沒有足夠的污水處理設施,像是東北角和北部海岸,每逢周末假日,海岸都是滿滿的人,從事潛水和戲水的人很多,其實珊瑚礁受到的衝擊很大,可是整個北部和東北角海岸幾乎都沒有合適的污水處理設施。即使在墾丁地區,由於遊客量很多,每年都有幾百萬人,雖然有污水處理廠,但其實仍是不足的。

珊瑚礁區的污水排放是很嚴肅的問題,全台灣的珊瑚礁區,包括本島和各離島,只在墾丁國家公園的南灣和墾丁村落兩處有污水處理廠,這兩座污水處理廠還不是完全正常運作,例如上個月南灣污水處理廠的廢水就排放到海裡去,造成大片海域污染。其他地方則都沒有污水處理廠,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在世界許多保育較好的珊瑚礁區,污水都要做到三級處理,排出去的水是乾淨的,不含污染物質的水,這種設施在台灣地區幾乎都沒有。珊瑚礁區的污水排放與海藻大量生長、珊瑚疾病蔓延和白化都有密切關係,也會讓珊瑚礁變得更衰弱,因此是嚴肅的議題。


保護珊瑚礁,不吃色彩鮮艷的珊瑚礁魚類。照片:柯金源

我們可以在珊瑚礁保育上做什麼

:保護珊瑚礁我們立即可以做的,就是少吃珊瑚礁生物。不吃珊瑚礁魚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 這些需求減少,漁業捕捉的壓力就會減少,珊瑚礁生態系就可能恢復健康。另外就是少製造垃圾,讓整個海域生態維持比較健康的狀態,或是積極參與淨海活動,清理珊瑚礁區的垃圾,或者是參與珊瑚礁監測活動,一般民眾都可以透過監測珊瑚的健康狀態,了解珊瑚礁面臨的問題,針對問題來改善珊瑚的健康,對珊瑚礁保護都是正面的作用。

針對沉積物污染,包括海岸和陸地上的開發案,都要做好水土保持,尤其在鄰近珊瑚礁地區,對於施工單位應該要有比較嚴格的要求,來解決水質污染的問題。臨海市鎮或村落有珊瑚礁的地區,污水處理設施應該儘快做好,尤其是遊客眾多的北部和東北角海岸、墾丁國家公園、小琉球和綠島,亟需設立完備的污水處理廠,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海域,對海洋生態造成不利影響。
 

“台灣珊瑚礁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未來應該是可以慢慢變好的。”

 


每年農曆三四月是珊瑚產卵時期,如海裡下雪般的景緻,是海洋生物的大餐

 

台灣珊瑚礁的未來 樂觀期待 

:我對於台灣珊瑚礁的未來是抱持樂觀的期待,因為台灣四面環海又有黑潮流經,海洋環境的本質良好,種原也不是問題,只要把珊瑚礁環境照顧好,它就有很強的恢復能力。近年來民眾的海洋環境意識逐漸提升,對海洋的關心、對珊瑚礁的關心越來越廣受重視,從很多現象都可看到民眾的觀念在進步之中,因此我覺得珊瑚礁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回頭去看台灣珊瑚礁三十多年的變遷,大約在2000年前後可能是最壞的狀態,最近幾年已經有慢慢變好的跡象,未來朝好的方向發展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新北瑞芳深澳電廠更新案,也引起各界對海洋生態和空污的關注。

在這個過程中,民眾海洋保育意識的覺醒其實扮演關鍵的力量。近年來民眾如果發現有破壞海洋生態或其他違規事件,都會主動檢舉,尤其是透過網路公共社群快速蔓延的力量,已經成為捍衛台灣海洋生態最寶貴、最重要的力量。我們期待政府單位儘快把海洋保育的相關事務落實做好,例如污水處理設施、海岸地區水土保持、漁業資源和不當漁法的管理、海洋保護區設立等,這些如果都能做好,我們的海洋生態和資源應該就會逐漸恢復至昔日的榮景!  因此,我對台灣珊瑚礁的未來是樂觀期待。

側記

聽著戴老師述說三十年前還是學生的他潛入海中時,看到體長超過一公尺的龍蝦密密麻麻的停在海底峽谷,宛如機場的停機坪,以及繁茂如森林的珊瑚礁,那一刻的畫面想必是他難以忘懷的景象,才會說起來時彷如昨日般的歷歷在目,眼神閃著笑意。然而這樣的景象,遺憾的是短短幾年間,竟都已不復見,讓戴昌鳳一度對台灣珊瑚礁的未來感到悲觀,在好幾年前的訪問時,難過的說台灣珊瑚礁有可能會消失,但在看到民眾海洋保育意識提升後,戴昌鳳看到了台灣珊瑚礁的希望,這回可是充滿樂觀,相信台灣珊瑚礁會越來越好。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墾丁國家公園, 珊瑚礁, 氣候變遷, 聖嬰現象, 珊瑚白化, 珊瑚, 海洋生態

才剛進入五月,連續的高溫就讓人大呼受不了,海底的珊瑚是否能承受呢?我們專訪台大海洋所戴昌鳳教授,一起來關心台灣珊瑚礁的現況,牠們是氣候變遷下的最前線難民,三十年來台灣珊瑚礁面臨那些環境壓力?再加上氣候變遷衝擊,牠們過得好不好?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Ortwin Renn 專訪 -德國的能源轉型怎麼走(上) 

摘要
2022年德國計畫要跟核電說再見,並且從2005年的3%快速進展到2015年的33%,走在能源轉型的這條大路上,德國是怎麼做的?又如何促進公民的積極參與?處理傳統產業與再生能源之間的拉扯呢?公視我們的島專訪德國智庫國際前瞻永續研究院科學主任 Ortwin Renn,希望透過他山之石,作為台灣邁向能源轉型之路的方針。

Q1.  對德國來說,能源轉型其真實的含義是什麼?

德國能源轉型牽涉了三大關鍵策略:第一個策略是在2022年前逐步淘汰核電,這比台灣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還提早三年。第二個策略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從現在占比的 80%,在2050年時將其占比降至20%。第三個策略是節能,希望在2050年時,將能源消費量較今削減40%以上。

Q2.在這三個目標之下,能源轉型對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是?    

在2011年福島核災過後,德國總理梅克爾成立了倫理委員會(譯按:德國安全能源供應倫理委員會(Ethics Commission on a Safe Energy Supply ),由許多利害相關者、科學家、企業、工會、教會及社會上相關的利害相關團體組成。倫理委員會做出對能源轉型計畫的建議跟結論後,能源轉型就開始被廣為討論及散播。在2011年,超過七成的德國民眾贊成能源轉型,如今支持的人數更已超過八成。但同時,也有很多人不滿能源轉型的執行策略,約有一半的人認為能源轉型的配套措施跟執行策略可以做得更好。

Q3.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會有些衍生性的影響,例如短期間碳排放量的增加,對電價的影響等,德國政府是如何評估這些衝擊的?

在逐步淘汰核能發電時,必須要有替代能源填補發電空缺,而最理想狀況是直接以再生能源替代。但因需基載電力以確保能源安全性下,無法全由再生能源替代,所以一部分核能發電的空缺是由燃煤發電所替代。也因為如此,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011到2014年間略有增加, 但近期已幾乎維持不成長甚至呈現下降趨勢。

在過去五年間,再生能源的占比也從13%、14%上升到如今的27%到30%,增長了一倍。有了再生能源作為替代能源、減少了碳排量及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我相信我們正往對的方向前進。在德國,對於能源價格的上漲仍有很大的爭議,因絕對電價的上漲幅度有限,主要的爭議點在於上漲的價格在不同消費者間的負擔分配是否合理? 以能源密集產業來說,國家為了使產業可以維持競爭力,他們便免除負擔再生能源的附加費。低收入的用戶則認為,他們承擔了此額外成本,但大企業卻毋須負擔。這是一個牽涉到社會正義的問題,大企業毋需負擔能源轉型過程所增加的成本,但低收入家庭卻需增加額外支出。

然而能源轉型的過程必然牽涉到額外成本投入,但成本增加幅度雖未如有些研究所指稱需有巨幅增長。但此過程由於需購買設備、增加基礎建設的投資,定會增加短期間的支出,但中長期分析,此新增投資均是具有經濟效益的。 

 

Q4. 根據最近歐洲的一部紀錄片,看到德國因能源轉型過程導致八分之一的住戶面臨能源貧窮的情形,這數據是否正確?這過程中德國政府是如何確保民眾使用能源的權利?

「能源貧窮」是個在政治上頗為爭議的議題,但我認為,事實與認知是有出入的。根據調查大約7成的法國、德國人其實不知道他們付的電費,調查人員更進一步要求他們試著估算電費支出,猜測出來的數字卻與來自電力公司的數據相差甚遠。若一般民眾無法記得支出額度時,很難稱其為重大議題。但對於低收入戶而言,電費於其日常支出占比較顯著,且電價與其他生活品質感受有極多的關聯性,例如供暖支出、食物支出等。所以影響其生活感知的因素,不只是電價上升,而是人民因其他物價一起上升的感受,連帶提高了對電價上升的敏感度。

這個議題,其實跟是否有補償因電價上升而受損的低收入戶數比較有關,要設定補償的比例很困難,因為可能訪問民眾之後,會有超過兩成的人會聲稱自己需要因為電價上升而受補償,所以我不會太去強調這一點。然而,能源貧窮已經變成很重要的政治因素,也是目前有高比例的群眾不滿意德國能源轉型執行策略的原因之一,因其認為政府現行政策中,並未能有效去因應德國的能源貧窮議題。

Q5.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如何創造公共參與的機制,幫助能源轉型真正的推動 ?

公共參與為能源轉型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若未能有充足的公共參與,能源轉型政策將無法有效推動。能源轉型的公共參與策略包含三個不同元素,第一個元素是,公共資訊跟教育計畫,讓大眾知道自己可以在能源轉型裡扮演什麼角色?例如:要如何改變消費模式,如何節省能源,或如何改變交通模式等等,目的是降低能源需求,卻不會犧牲生活的舒適度。能源轉型另外要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舉例來說汽車燃油效率提升,導致開車的燃料費用支出削減,反而導致更多人開車,增加能源消耗。雖然此因素乃因由上而下的影響所致,但現在有許多的非政府組織藉由舉辦公共對話,一方面向民眾說明相關資訊,另一方面也和民眾共同研擬可改變其消費模式的方法。

第二個元素是,我們試著藉由給人民組成的再生能源合作社,轉換能源供給設施的所有權。現在德國有好幾千個電力合作社,有很多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廠,都不是由大型電力公司所擁有,而是由鄰里擁有,因此不只接受度提高,也可以增加對能源轉型的認同感。所以當風機每轉一次,合作社成員的戶頭就可增加收入,創造了民眾對於再生能源親近感,以及再生能源的正面形象。以德國實際經驗而言,以合作社發展方式為主的再生能源計畫,公共接受度均遠較大型電業推動的再生能源計畫高出許多。

第三個元素則是,在於新增加的基礎設施時,如我們需要建置新的輸配電網,設置佔地甚廣的風力發電場,如果是要生質能廠或地熱發電廠,這就更需要讓公眾接受。就需要邀請社區團體跟建造者合作,看哪種再生能源是可行的,哪裡是最好的風力發電場址,要用什麼方式補償受到負面影響的民眾,試著與受到影響的民眾協力合作,發展出最好的計畫。這方式當然不見得均會奏效,有時是民眾不願意參與這樣的合作過程,有時是決策者不願意考量公眾的意見。但從採取此類協作方式的案例中,我們發現相當正面的效果,若再基礎建設推動,可有充分的公共參與,不僅可讓建設推動更為順利,有時反能共同研擬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熱門事件
學科
能源
關鍵字
德國, 公民電廠, 能源轉型, 風險分析

2022年德國計畫要跟核電說再見,並且從2005年的3%快速進展到2015年的33%,走在能源轉型的這條大路上,德國是怎麼做的?又如何促進公民的積極參與?處理傳統產業與再生能源之間的拉扯呢?公視我們的島專訪德國智庫國際前瞻永續研究院科學主任 Ortwin Renn,希望透過他山之石,作為台灣邁向能源轉型之路的方針。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Ortwin Renn 專訪 -德國的能源轉型怎麼走(下) 

摘要
2022年德國計畫要跟核電說再見,並且從2005年的3%快速進展到2015年的33%,走在能源轉型的這條大路上,德國是怎麼做的?又如何促進公民的積極參與?處理傳統產業與再生能源之間的拉扯呢?公視我們的島訪德國智庫國際前瞻永續研究院科學主任 Ortwin Renn,希望透過他山之石,作為台灣邁向能源轉型之路的方針。

Q6.德國有許多的能源合作社投入再生能源的發展,主要驅動因子為何?而目前德國再生能源躉購制度的修正,是否會影響到能源合作社的發展?

德國爲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重要的關鍵是立法實施再生能源躉購制度,提供為期二十年的保證價格,那是很勇敢的一步。當然德國政府負擔這二十年的收購價格支出,也代表所有電力用戶也要負擔,因此衍生接受度的爭議。這幾年下來發現這是很成功的工具,甚至讓再生能源在市場上的比例大幅增加,因為所有民眾都知道這是最好的儲蓄方式。目前全球銀行儲蓄的利息極低,沒有銀行的投資組合可以像在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板提供二十年保障獲益。因此任何人只要有錢都能投資太陽能板在屋頂上,但隨著數量變多,管理難度也會增加。

另一個因素是太陽能板成本持續下降,故需要訂定適當的躉購費率反應此趨勢。德國政府利用「競標」制度來解決上述困境,競標制度仍有保證收購價格,但只有生產特定再生能源的人才能得標,參與者必須決定未來20年他們能夠接受的躉購費率,只有出價最便宜的人才能得到再生能源的標案。很多人質疑這樣模式會讓「合作社」制度毀壞,但這並沒有發生。過去三年我們看到很多合作社參與並贏得標案,所以並沒有像我們很多人在一開始以為會出現只有大型企業才能贏得標案的問題。我們看到也有其他國家採用類似模式,像是巴西就成功了,但法國卻沒有運作得很成功。所以這種競標制度也是好壞的經驗都有。

然而競標制度可使再生能源發展更具有效率,當太陽能板的設置量越來越多,此制度的效率更形重要,不能虛擲躉購支出。藉由競標制度,可確保較具有效率的太陽能與風力可優先進入市場,讓整體制度更具效率。競標制度推動初期,的確憂心其將造成電力合作社的龐大挑戰,特別是規模較小的計畫。但實證研究指出,大多數的電力合作社與此制度高度相容,且仍具有競爭力。目前我們蠻滿意這樣的制度修正成果。

 

Q7. 德國的太陽光電蓬勃發展之下,何時會改採用淨計量(Net Meetering)措施?

太陽能發電的另一個問題是,它被當成是一個銀行,民眾會把它當成存款的地方,民眾會在屋頂裝太陽能板賣電,因為有保證收購價格,因此會有大量不穩定的電力進入電力系統,導致負面衝擊。因為我們有優先調度次序(merit-order),指的是如果你是再生能源電力,可以被優先收購,因為有保證收購價格,就會盡量多賣一些,當大量再生能源電力進入現貨市場,價格就會下跌到0或甚至是負的,因為大家都想盡量賣電,這變成一個很荒謬的系統。

我們政府會說這不能永遠這樣繼續下去,如果你要使用自己的電力,你可以自由運用,但如果你要賣電,我們就要管制,因為如果放太多自發電力在市場上,因為是不穩定的,在沒有風或太陽的日子需要備用電力,如果有風又有太陽就會產生太多電力,變動太大那麼基礎設施會無法負荷,因此政府需要設定淨電網(net-grid)政策。

基本上是要確定再生能源的擴增不是為了個人目的,不會因為人們想賺錢而一直增加。這方面有很多爭議,如果是我會用另一種方式處理,但無論如何這種企圖是很好的,我們不可能對於擴增毫無限制。

Q8.  德國如何因應能源轉型過程中傳統電業、能源密集產業、煤炭業對能源轉型的抗拒? 

德國在1970年代就開始有反核聲浪出現,只是那時社會上爭議仍多,直到2011年福島核災過後,舉國包含企業、電廠、政府才真正同意核電已經回不去了。就算現在有人出來提倡核電,也不會有太多跟隨者了。再生能源開拓了一個新市場,因此能源密集產業願意投資在再生能源,而許多技術更新、再生能源技術人才等等對企業而言是個新機會,做得好就能成為市場的先鋒,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也促使德國投入能源轉型的行列。

第二點是煤礦產業也漸漸因應氣候變遷趨勢而改變策略,他們在意的是轉型的“時間點”,他們覺得現行的德國能源轉型政策太過有野心,煤炭產業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轉型,再來是如果當地是煤礦產地,擁有帶動區域經濟的價值,所以重要的議題是,如果政府能輔導當地找到新的經濟發展方向,讓他們有新的經濟展望,有其他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社區甚至煤礦產業便會同意轉型。

有些電力公司因為核廢處理費用已經瀕臨破產邊緣,他們成立新的公司,發展新技術以圖在新市場求得生存,對他們來說情況很艱峻,但沒有一家電力公司公開表示能源轉型是錯誤的決定,他們只會抱怨他們怎麼被對待,但他們也覺得放棄核能是正確的。所以這看來是整個德國社會的共識,問題只是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Q9.  臺灣接下來邁入急速的能源轉型過程,依據德國的經驗,對於臺灣有何建議? 

如果要從德國的經驗來看,有三件事我們學到,可能對你們想做的事會有所影響。第一點是你們需要有健全的社會正當性(Legitimacy)作為基礎,倫理委員會是很好的運作方式,可以讓所有社會成員支持能源轉型。這是一個開端,台灣已經有明確的目標,但還是有很多反對勢力,對這個目標很多人不相信能夠達成此目標。所以若可有類似倫理委員會的組織,邀請重要利害相關人參與其中,指出能源轉型是極具可行性與必要性,臺灣社會可在毋須犧牲經濟發展下達到此目標,可向社會大眾傳達明確的訊息。臺灣可由中研院來籌組此類的倫理委員會,強調其獨立性以及專業性,當然成員不能僅有科學家,亦須包括其他重要利害相關人。

第二點是德國政府成立了稽核委員會(Monitoring committee),只有四個成員,不是很大的組織,四位很好的專家教授,監督每年的目標是否有達成,以及如何改善沒達成的部分。這個監督委員會有權召開公聽會,不管是利害相關人或是參與者,都可以了解有哪些障礙?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這也要是獨立運作的單位,可以對政府提出建議,哪裡還需要修正。

第三個重要課題是要讓能源轉型盡其可能具有兼容性(inclusiveness)。包括一開始提到的三個層次的公民參與,第一層是每個城鎮和社區,組成學習小組來學習如何面對能源轉型,包括消費、交通以及其餘消耗能源的行為,如何有助於納入能源轉型。第二是思考新型態的經濟組織,像是市民聯盟、聯合會、合作社,不管是那種台灣法律認可的組織。某些再生能源設備的所有權,可以轉移到這些在地社區或在地人,這在德國運作得非常成功,在丹麥也非常成功。

 

 

第三點是如果我們轉到基礎建設或是法規,關於我們要減多少煤,要付出多少代價,得靠集體的決策,需要採用審議式的公眾參與程序,也要納入產業代表,以德國為例則會納入工會,一起規劃轉型。我不喜歡用「淘汰」(phase out)一 詞來描述轉型的過程,而是用「轉換」(conversion)較為恰當,我們要將整個以碳為基礎經濟,轉換到以再生能源為主的經濟。這樣的轉換,意味著原本的勞工會轉換工作,有些產業要更新或被取代,但長期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種新的經濟型態是有很多優勢的,成功能源轉型就減少對外來能源的依賴,面臨政治事件比較不怕受衝擊、更加可靠。 

但過程中需要納入很多聲音,包括在地人,還有主要的參與者,確保他們能在這個架構下接受與適應轉型。

這三個因素對於能源轉型是很重要的,要先組成一個委員會,可以形塑社會對能源轉型的整體態度,獲得廣泛的共識。進而設置一個獨立的稽核委員會,以及兼容性的治理架構(inclusive governance)。

  

Q10. 若是能源消費習慣不改,臺灣會有遭逢哪些風險?

關於能源消耗,現在我們面臨的,是科學家所說的反彈效應,當能源技術進步,提供的服務就變得越便宜、越有效率,於是越多人消費在能源密集的產品上,需要更多的能源服務。此舉就會導致原本預期藉由能源效率提升可節省的能源耗用量,被新增加的能源服務需求所抵消。在低度開發國家,本身因為能源的匱乏,所以在可享有能源服務時就不會想節約能源;在已開發國家,理論上來說,因為享有充分能源服務,理當不會因能源服務成本的降低,導致增加更多的能源密集的消費行為。但在德國,車輛變得更有效率後,導致的結果是民眾更常開車。建築隔熱提升,但住戶調高供暖溫度,無法達到節約效果。

如果我們能讓人們覺醒到,節能不是為了要讓他們消耗更多能源,而是要讓他們維持很好的舒適度,但使用更少的能源,人們就會重新思考我們所追求的服務是不是真正必須的。例如房子,在台灣應該也一樣,有80%的私人住宅大概有80%的時間是無人使用的,但我們還是會整間開暖氣或冷氣,這並不合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當沒人在的地方,我們不要浪費能源。汽車也是一樣,汽車有80%以上的時間是未被使用,所以共享汽車是很合理的選擇,因為多數時候汽車是閒置的,無人使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可以節省能源,而不必放棄舒適或人類需求的滿足。

 

 

Q11.  哪些是全球即將面臨的風險議題?德國政府採用何種風險治理模式因應此系統風險?

社會現在面臨的是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系統風險本質具有跨域性(transboundary),甚至是全球性的。第二個則是非線性,是我們過了一個臨界點,危機可能開始失速而無法管理。第三個則是因其具有複雜性,導致我們無法採用科學方法掌握驅動因子與結果間的因果關聯。

系統風險出現在各層面,不只是生態上的,還有經濟和社會上的。在生態環境面向上,面臨最大的危機是全球氣候變遷,有很多證據顯示已經發生,也許發生得比我們想像的快,但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衝擊會產生的風險。另外一個生態危機是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和空氣污染,但我們了解的較為透徹,但其同樣具有全球跨域性與非線性的影響。

若就全球氣候變遷進行討論,這方面我們比較難去處理,因為真的是全球性的問題,而且在成本和典型的後果之間有很多複雜的效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非線性的系統,我們不知道系統何時會失靈,或是有很多系統會崩潰。再來談到經濟面向,最嚴厲的危機是金融體系崩毀,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我們看到的是所有事情都串在一起形成骨牌效應。我們不知道2008年真正發生什麼事,唯一能確定的是用資本工具形塑的氣球效應,總有一天還會再爆炸,讓整個金融體系再次面臨危機,影響到很多人。

至於在社會面向的風險,則是貧富差距拉大,以及階級社會之間的流動停滯加劇,形成社會公義和平等方面的落差也逐漸加大。資源分配在有錢和貧窮人口之間的也不平等,這現象不只在單一國家內部出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有。我們可發現全球中高階層所得每年逐漸增加,但貧窮階級處境雖有改善,但幅度遠低中高階級,導致差距變大,致使社會不滿(dissatisfaction)。因此對於社會凝聚力的壓力增長,導致貧窮驅動的移民潮。且由於社會不平等的不滿,導致恐怖主義事件的發生,基本教義派的興起,因此衍生許多政治風險。

我認為所有政府都面臨系統性風險,我絕不會說德國政府比其他好,我們常透過風險分析讓政府有所警覺,提醒他們必須做些事來處理,他們常低估了風險,因為他們常看不見後果,而當看見時就為時已晚了。因此政府很難處理風險,也很難找到專家去幫忙處理。

其中一種解決方案是由科學家來掃視風險,組成風險掃視委員會(risk screening),成員不只有科學家,還有來自公民社會和產業的代表,他們的工作基本上是依據事實鑑別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評斷哪些風險是高估、誇大或是低估。此委員會齊聚分析哪些政府較未重視的風險事件,他們最常做的,是促成受到影響的團體之間的對話,因為通常系統性危機造成的影響有很多面向,因為環境風險會對政治系統造成衝擊、對交通系統造成影響,或是法律相關議題。我們必須找到對的人去解決,這群分析專家試圖確保一群「對」的人都被告知,他們能聚集在一起確認是否採取正確而適當的行動。

這些都是採自願性參與的方式,沒有強制性,很重要的是扮演諮詢的功能。提供公眾和政府和利害相關人了解風險分析,可以一起監督環境,類似的還有稽核委員會,針對能源系統或是永續系統,透過這些有趣的模式,可以讓這些擁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人,去做這方面的監督。 

 

 

感謝:國立台灣大學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協助

關鍵字
德國, 能源轉型, 公民電廠, 電力革命, 風險分析

2022年德國計畫要跟核電說再見,並且從2005年的3%快速進展到2015年的33%,走在能源轉型的這條大路上,德國是怎麼做的?又如何促進公民的積極參與?處理傳統產業與再生能源之間的拉扯呢?公視我們的島訪德國智庫國際前瞻永續研究院科學主任 Ortwin Renn,希望透過他山之石,作為台灣邁向能源轉型之路的方針。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