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戰爭下的動物們

「牠們沒有地方躲藏或逃跑」基輔動物園園長Kyrylo Trantin說。位在烏克蘭首都的基輔動物園,雖然園區沒有被砲彈直接擊中,但接連而來的空襲警報和爆炸聲,已對動物們形成極大的壓力,需要施打鎮定劑加以安撫;位在哈爾科夫的費德曼生態公園也在臉書粉專表示,戰爭讓園區受到嚴重摧毀,也有動物因此死亡,迫切需要資源來確保牠們的安全及營養。私人動物園也傳出動物死亡的消息,各地的民間組織紛紛協助安置動物。根據德國之聲的報導,目前約有80隻動物包含獅子和老虎,成功抵達波蘭西部的波茲南動物園,動物福利組織四爪動物也協助了7隻熊撤離基輔,目前和另外29隻熊,共同在暫時收容所接受照顧。

在這場戰爭中,不少難民除了自己逃難,家中寵物也一同帶離,對他們來說,這些寵物形同家人一般。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危機應變處理小組負責人瓦拉蒂斯推算,以百萬的難民來看,至少有一半的人正帶著寵物逃亡,歐盟及歐盟委員會也跟獸醫院、民間團體及零售業者合作,提供難民寵物醫療協助與相關物資,但也有不少寵物或許出自無奈,被主人遺留在當地,動物救援組織前往救援;當地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向外界募集物資,希望協助這群動物們度過戰爭困境。

相關新聞》華盛頓郵報:基輔動物園被遺留下的動物

砲火下的環境風險

在一開始烏俄爆發衝突之際,1986年爆炸的車諾比核電廠,就被俄軍占領。3月4日俄軍再度攻下烏克蘭最大也是歐洲最大的扎波羅熱核電廠。雖然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該電廠的設施遭砲擊起火後,並無偵測到輻射外洩的情況,不過這場戰爭也引發全球對核污染風險的疑慮。烏克蘭外交部長表示,如果扎波羅熱核電廠發生爆炸,核災情況將會比當年車諾比還嚴重十倍。


2022年3月25日衛星圖像,可見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伊爾平的伊爾平河附近建築遭轟炸後的樣貌。 照片來源/美聯社

除了核污染的威脅,密集砲擊還增加了有毒物質排放到環境中的風險。近日在蘇梅地區就有一處化工廠,遭俄軍砲擊導致氨氣外洩,鄰近村落都受到影響。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早在戰爭之前就是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當地工廠林立,廢棄礦場、化工廠等有害廢棄物的處理一直是當地難題,連綿的戰爭砲火更加重了環境污染的威脅。烏克蘭環保組織「生態行動」在網路上不斷監測環境受害情況,擔心在不斷轟炸之下,工廠火災會讓有毒物質排放到空中、土壤及地下水。

烏克蘭「生態行動」紀錄戰爭下的環境傷害

除此之外,較少被關注到的,由於國際制裁之下,俄羅斯多艘載運石油和天然氣的油輪,遭到抵制而被拒絕卸貨,這些油輪航行在海上,學者提醒可能會增加甲烷外洩的環境風險。

砲火下的糧食隱憂

烏克蘭是全球農作主要供應國,超過40%的小麥及玉米送往中東和非洲,戰爭持續下去,這些地區勢必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聯合國安理會對此糧食危機,指責俄羅斯發動戰爭,由於世界糧食計畫署採購的食物半數來自烏克蘭,這場戰爭已經危及他們在全球提供1.25億人口的食物救援行動。


戰火下的烏克蘭地區,濃煙密布  照片來源|美聯社

這場烏俄長期的戰火,已讓烏克蘭的土地和生態受到嚴重破壞,雙方談判的不順遂,不知道要等到何時才能停止戰爭,而未來想要恢復自然生態又是一條漫漫長路。


動物救援組織和波蘭的ADA基金會合作,搶救戰火下的寵物。 照片來源|美聯社 Sergei Grits

資料來源:
俄烏戰爭滿月-烏國憂環境破壞,盼戰後建綠色家園
俄烏戰事又添環境難題 俄羅斯油氣滯銷 反增甲烷外洩風險
烏克蘭核安危機不只車諾比 外媒盤點俄烏戰爭的環境代價
我們還有牠——烏克蘭戰火下,「動物難民」的生與殤
 

學科
動物
關鍵字
烏俄戰爭, 核災, 動物收容所, 糧食短缺, 車諾比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照片|美聯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宥蓁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近年台灣夏季尖峰用電不斷飆高,尖峰用電五成以上來自住商部門,主要是空調需求,台電估計氣溫每升高一度,系統負載最高可能增加50萬kW,相當於興達火力電廠一部機組的發電量,要降低尖峰負載,必須提升建築能源效率。

根據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的研究,建築外殼隔熱效果對建築節能的貢獻約占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來自設備能效的改善,因此老舊空調的汰換將是當務之急。

鼓勵更換節能家電 汰換吃電的老舊家電

為了增加民眾購買節能家電的誘因,財政部推出貨物稅減免的優惠,經濟部能源局也在2019到2020年,以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計畫的經費提供補助,總共汰換了86.6萬台老舊冷氣與冰箱,估計每年可以節電五億度。

能源局估計,目前還在使用的老舊冷氣與冰箱,合計有七百萬台,如果全部汰換,可以發揮每年二十五億度的節電潛力。然而住商節電計畫到期後,相關預算並沒有持續編列。另一方面,更換節能家電對房東來說,並沒有足夠的誘因。趙家緯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台灣的增溫幅度比全球平均為高,空調需求勢必有增無減,相關單位應思考如何加速汰換老舊家電,並且針對廣大租屋族設計合適的節能方案。

改造節能建築 省電也省荷包

為建築降溫、改善通風,也能降低空調需求。在南台灣的烈日照射下,一般屋頂的表面溫度可能超過攝氏七十度,但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種滿多年生灌木的屋頂,能讓溫度降低一半以上。

設置在屋頂的通風塔,玻璃窗內側漆成黑色,吸收太陽熱度後溫度會上升,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會帶動通風塔下方演講廳的空氣流動,這樣的設計,使得這個能夠容納350人的演講廳,一年有四到五個月不必開空調,節省耗電量27%。

▶延伸看專題 《黃衫軍拚節能》


黑色的通風塔窗戶在吸收太陽熱度後,熱空氣會帶動底下空氣,達到空氣流通效果。

另一家位於桃園的工廠,採用了新式的通風採光罩,工廠人員表示,裝設後廠內溫度大約下降了三度。室溫每降低一度,大約能省下6%的空調用電,因為白天幾乎不必開燈,照明的節省幅度更達到80%。


利用屋頂集光罩收集太陽光,再用導管將光導引到室內,達到節能照明的功用
​​​​

隨著節能需求日漸受重視,工業技術研究院在台南設置測試平台,廠商可以在這裡驗證節能建材或產品的效果。而工研院園區中的綠能展示屋,採用節能家電、能源管理系統、在陽光直射時能自動關閉的太陽能供電窗簾等設計,搭配屋頂設置的光電板、儲能電池,已經可以達到零耗能的目標。

建築節能科技百百種,然而目前欠缺更有效的法規制度,讓這些技術能更加普及。針對冷氣、冰箱等耗電量較高的家電,政府會訂定容許耗用能源基準,未達標準的產品就不能製造、販售,有沒有可能在未來,能源效率太差的建築,就無法取得建築執照呢?

利用建築能效標示系統  清楚建築的用電狀況

建築的能源效率,一般是以耗電密度指標(Energy Use Intensity,簡稱EUI)來評估,EUI指的是每年每平方公尺樓地板的耗能量EUI越低,代表建築能源使用效率越高。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已經和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講座教授林憲德合作,訂定建築能效標示系統,將建築能源效率分為八個等級。

建築能效標示可以在建築節能方面發揮什麼作用呢?林憲德以美國的經驗為例,他們發現公有建築強制進行能效標示四年後,產生了節能7%的效果,一方面是因為分級評估的過程,能夠協助找出建築耗能的原因,一方面透過分級資訊揭露,促使政府單位或業主去提升能效。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表示,建築能效標示系統預計會先讓有意願的民間企業自願申請,並優先應用在公有建築:「現在造價超過五千萬的公有建築已經有強制要求取得綠建築標章,未來只要是造價超過這個金額的公有建築物,也一樣會要求進行建築能效標示。」


畫面來源:內政部建研所

建築能效標示制度何時上路,還沒有明確時間表,而公有建築畢竟只占所有建築的一小部分,林憲德建議,應該設法擴大適用範圍:「歐盟除了明文規定新建建築、既有建築都要進行能效標示,不動產租賃、買賣時也要出具建築能效資料,缺乏這些多管齊下的措施,建築能效標示系統是很難發揮功能的。」

▶延伸看專題 《翻轉耗能建築》

節電是另一種新能源

幾乎所有研究能源轉型的學者都不斷強調,節能是比創造能源更優先的選項。「如果在使用端節省一度的電,可能在生產端也就是發電端,就會有兩度電的燃料減少使用」,學者李堅明認為這樣能減少國家能源進口的負擔,還有創造就業機會,有很多的效益。

能源局早在2015年就規定,用電量達800kW的用電大戶平均每年強制節電1%, 五年過去,2020年沒有達到節電標準的工業用戶有174家,電子業34家,化工業和金屬業共56家。對於沒達成節電的用戶,能源局沒有公布名單,也不知裁罰和改善狀況。在法規上,節能的規定分散在各部門,沒有統一的權責單位。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助理教授楊宗翰指出歐盟、日本都有一整套追求能源效率的上位法規來依循, 台灣在法規部分還需要調整。

國際能源總署今年五月提出,在2030年以前,各國必須達成每年改善能源效率4%,但是台灣能源效率改進目標還停留在,能源密集度每年下降2.4%、電力密集度每年下降2%,改善力道還不足夠。

註:
●能源密集度,是國際間用以衡量能源使用效率的指標。也就是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能源密集度越低,代表
能源使用效率越好。
●電力密集度,則是每生產一單位的國民生產毛額(GDP)所需要投入的電力。

台灣的住宅電價是世界倒數第四,工業電價世界倒數第六,電價低廉是能源轉型的致命傷。「一個沒有資源的國家,有這麼便宜的電價,這等於就削弱了綠能或節能產業的競爭力」。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分析電價太低造成的明顯影響,「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其他國家不要的,都通通我們收,對整個社會發展是非常不利,我們以為我們賺到經濟,可是我們的代價是很多環境損害,很多健康問題。」

▶延伸看專題 《便宜的代價》

如果把空污、碳排放這些外部成本算進去,平均每一度電應該再增加1.3元,這些外部成本必須儘快內部化。工業用電占總用電量55%,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認為,工業電價太低,等於讓全民來補貼產業生產,不利於產業節電和社會公平。

因為經濟發展、產業需求,未來電力預估以每年2.5%速度成長,電力也成為民眾關切的問題。年底公投提案中,核四或是三接遷移,都是跟電源開發直接相關的議題。

從反核、反空污 到藻礁的保育運動,三十年來為了開發電力,我們社會付出了許許多多的環境與健康成本,也導致社會不斷地陷入對立紛擾。各種衝突的觀點,必須在符合程序正義的民主機制下釐清。

電源開發之外,節能優先、改革制度,才是長遠必須追求的轉型之路。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節電, 建築節能, EUI, 建築效能標示, 電價, 家電換新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公視動畫組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林書帆
葉鎮中
陳添寶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建議,要達成減碳目標第一要務是提升能源效率,也就是節能。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時,也將推動節能極大化、抑制電力需求成長1%列入目標。但是這幾年在提升能源效率上成效如何?是否每個部門都有達到目標呢?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

評估能源效率是否改善有兩項指標,分別是能源密集度以及電力密集度。政府對節能訂出的目標是:「2017至2025年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 2.4%,電力密集度年均改善2%」。根據能源局的資料,近十年來台灣的電力密集度和能源密集度都有下降的趨勢,能源密集度下降幅度達到2.4%,代表能源效率有提升,但電力密集度下降幅度不到2%,尚未達預定的標準。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

註:
●能源密集度,是國際間用以衡量能源使用效率的指標。也就是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能源密集度越低,代表能源使用效率越好。
●電力密集度,則是每生產一單位的國民生產毛額(GDP)所需要投入的電力。

 

2020年能源大用戶共4789家(工業及能源部門3382家、服務業1407家),總用電量1484.45億度,用電量超過全台用電50%以上。能源局早在2015年就規定用電量達800 KW的用電大戶,平均每年強制節電1%。

五年過去,到2020年未能達標的用電大戶有174家(工業部門162家、能源部門1家、服務業11家),占4789家的4%。工業用電大戶中未達標的電子業34家,化工業29家、金屬製品業27家。對於沒達成節電的用戶能源局並未公布名單,以及裁罰和改善狀況。

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宏耀表示,為達成減碳目標,國際能源總署今年五月提出,在2030年之前各國必須達成每年改善能源效率4%,但是台灣能源效率改進目標還停留在2.4%,相對而言力度就顯得不夠。

 

接下來看》揭開電價的真相|電電看圖表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數據圖表, 能源密集度, 電力密集度, 節電, 減碳, 能源效率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我們的電力主要來自燃煤和燃氣,兩者合計占電力來源八成以上。2016年,政府提出新能源政策,以非核、減煤、增氣、展綠作為發展方向,並訂出到2025年能源占比要達到燃煤30%、燃氣50%、再生能源20%的目標。

2020的發電結構

 

再生能源能否在2025年達標,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2020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僅5.4%,未達政府原訂規劃目標值9%。主要原因是乾旱導致水力發電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光電和風力發電因為疫情、國際原物料供應、以及環境社會爭議等因素,進度也不如預期。
 


                                                                                                                                                                             圖表製作/吳亭霓、許靜之

2025目標的挑戰

距離2025年僅剩四年時間。根據台大風險中心估算,從2021年到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年均成長幅度必須提升到61.6%,才可能達到2025年綠電617億度的目標。未來再生能源要如何在兼顧環境與社會影響下加速達標,是一大挑戰。


                                                                                                                                                                                 圖表製作/吳亭霓、許靜之

接下來看》提升能源效率|電電看圖表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數據圖表, 再生能源, 發電結構, 能源轉型, 綠能, 燃煤, 燃氣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一度電平均不到三塊錢,比一顆雞蛋還便宜。

根據台電資料,2020 年台灣住宅用電的平均電價是全球倒數第 4 低,比起鄰近的韓國、日本等國家都來得便宜,日本甚至一度電要7塊半,是台灣電價的兩倍以上,工業電價的平均電價則是全球倒數第六低。對於缺乏自產能源,98%以上能源都仰賴進口的國家而言,電價低廉是一個相當矛盾的現象。

來看國際之間電價比較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

電價也是影響產業轉型的原因之一

低廉的電價,也是讓台灣用電量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盧展南認為,電價低廉會削弱綠能及節能產業的競爭力,妨礙產業的低碳轉型。

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表示,低廉的電價讓高污染、高耗能產業來到台灣,也許賺到經濟,生態環境卻遭到損害、國民健康出現問題,其實並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這些看不見的代價,其實都是我們的外部成本。

台灣目前主要發電是仰賴燃煤,但燒煤所付出的健康代價和環境成本,或者像核電之後花費數千億元的除役費用,差不多等同興建一座新電廠,這些都是未被計算入的成本。

長久以來,台灣工業用電的電價低於民生用電,也低於發電成本,等於用全民納稅錢,補貼浪費電的工廠及用電大戶。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指出工業電價太低等於讓全民來補貼產業生產,不利於節電和社會公平。

 


                                                                                                                                                                                         圖表/吳亭霓、許靜之

根據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的研究,如果把每發一度電的空污、碳排放等等的外部成本算進去,台灣每度電應該再增加1.24至1.31元左右,才能反映真實的成本。目前這些外部成本反映在我們的稅收、健保費或是其他的預算上面,他認為必須儘快透過課徵碳費,提高空汙費等等方式,將這些外部成本內部化,讓耗能產業負起應負的責任。

接下來看》不斷攀升的用電成長|電電看圖表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數據圖表, 電價, 用電量, 碳費, 發電成本, 節電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你知道我們用了多少度的電嗎?

從2016-2020年,我們總用電量不斷成長,2020年的電力消費從2019年的2656億度,到2020年成長到2711億度,大約增加了55億度,比2019年成長2.1%,遠高於近五年平均率1.62%,不免讓人憂心,我們該要如何因應不斷擴張的電力需求呢?

根據2019~2020年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未來電力需求預估每年成長2.5%,四年下來就有10%,電力加速成長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能否繼續承受?

用電量成長中?和其他國家比較呢?


                                                                                                                                                                                圖表製作/吳亭霓、許靜之

根據2020年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台灣人均用電排名全球第八,僅次於寒冷的北歐國家及資源豐沛的美國、加拿大,甚至超越日韓,高居亞洲第一。
 


                                                                                                                                                                                 圖表製作/吳亭霓、許靜之

接下來》是誰在用電|電電看圖表

學科
能源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數據圖表, 用電量, 用電成長, 人均用電量, 用電需求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的潟湖,每年冬季都會有數千條灰鯨遠從北極來到這個溫暖的水域生產、養育幼鯨,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這些群聚洄游的灰鯨成了捕鯨人的目標,數量一度急遽減少,直到1946年全面禁捕,族群才逐漸從僅存的一、兩千隻,回升到現今將近兩萬隻。

身長十多公尺、重達三十幾公噸的成年灰鯨,遭受攻擊時可不會束手就擒,在過去的捕鯨歲月,鯨魚激烈抵抗導致船毀人亡的情況時有所聞。禁止捕鯨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漁民捕魚時都會避開這些鯨魚。直到1972年,發生了一件怪事:一隻巨大的母灰鯨主動接近漁船,還讓漁民摸了摸牠,才緩緩潛入水底。

如今對當地漁民和賞鯨遊客來說,鯨魚主動接近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母鯨還會把幼鯨推向船隻,彷彿是想教自己的孩子認識人類。真正令人震撼的是,部分鯨魚身上還帶著魚叉造成的傷疤,而灰鯨的壽命長達八十年以上,也就是說牠們很可能還記得自己的親族當年在這片潟湖中如何被獵殺,卻還是願意接近人類。

這個振奮人心的故事,在柯金源導演的最新紀錄片《平安龜》中,有一個相似的版本,主角是平均壽命與灰鯨相近的海龜們。紀錄海洋生態超過三十年的柯金源,1990年代開始潛水時就曾經看過海龜,但牠們一看到人就匆匆游走,幾乎無法拍攝,因此柯金源2010年造訪馬來西亞西巴丹島時,當地不怕人的海龜讓他大惑不解:一樣都是綠蠵龜,為什麼台灣的海龜這麼怕人?他半開玩笑地猜測:「是不是海龜會彼此告知:台灣到了,趕快注意唷,有人類要跑。」

後來柯金源在田野調查中,逐步了解到台灣海龜利用的歷史。在台灣海域活動的海龜有五種:綠蠵龜、玳瑁、赤蠵龜、欖蠵龜與革龜,《平安龜》主要紀錄的是較常見的綠蠵龜。在四、五十年前的台灣,特別是澎湖,食用綠蠵龜龜肉與龜卵的情形十分普遍,使得牠有「菜龜」的別稱;玳瑁被捕捉的主因則是因為殼能製成工藝品。


玳瑁龜甲的鱗片

1989年,隨著保育意識抬頭,五種海龜皆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2015年,柯金源前往小琉球時,注意到海龜開始變得不怕人、能夠近距離拍攝:「這樣的轉變讓我有了信心,可以再以海龜為環境指標生物來拍片,不然以前就算想拍也拍不到。」製作人于立平表示,拍攝目的並不只是單純紀錄海龜生態:「而是想要從牠身上看到某些東西,比如說看到人對牠價值觀的轉變,或者是看到牠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同時也反映了海洋環境的現況。」

于立平點出海龜的特殊之處:牠生活在海洋中,卻需要上岸產卵,因此海洋與陸地的環境改變都會影響到牠。柯金源補充,海龜就像是海陸交界地帶的無國界使者,在紀錄片中,一隻隻海龜將海洋垃圾、漁網纏繞、沙灘流失、人工造島導致棲地破壞等種種環境議題,透過自身的擱淺、傷病、死亡傳遞給我們。


龜甲受傷的海龜   照片提供/蘇淮

透過這些海龜使者們的故事,我們也看到人與自然關係的轉變。片名「平安龜」源於澎湖的「乞龜」文化,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民眾會擲筊取得神明同意,求取一隻麵團做成的「平安龜」,希望一家大小能像龜一樣長壽、健康,也期望出海討生活的家人都能夠「平安歸」。

早年的澎湖,不僅從海龜的肉身獲得物質上的滋養,也向龜祈求平安,從龜的形象取得心靈的寄託。把海龜當作食物來源的不只有澎湖,日本屋久島在早年物資匱乏的時代,也將海龜蛋視為上天的恩賜,居民看到上岸產卵的海龜,會祈求海龜能平安回到海裡,現在人們不再吃海龜蛋,「為龜祈求平安」的文化卻延續了下來,紀錄片也講述了日本、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的保育工作者,不僅僅是祈求,還付諸行動保育海龜的故事。


研究人員在馬來西亞海灘發現海龜蛋遭到真菌感染

而海龜對這些轉變的想法是什麼呢?如同科學家還無法確定墨西哥潟湖中的灰鯨為什麼會與人親近,小琉球海龜不怕人的原因也是未解之謎。柯金源說,目前其他離島都沒有觀察到類似小琉球的現象,只有部分潛水同好觀察到恆春海域的海龜開始比較容易靠近,但仍遠不如小琉球海龜的淡定。

海龜究竟是如何決定自己與人類要保持怎樣的距離?柯金源在片中旁白說道,海龜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不過他不願意多做解讀,反而是謙卑地認為,我們根本不知道牠在想什麼。

關於海龜,還有許多奧秘是我們無法參透的,我們不知道小海龜出生到成年這段時間吃什麼、在哪裡活動,也不知道為何母龜能記得自己出生的海灘,《平安龜》提供的不是科學上的解答,而是哲學上的反思:龜因為本身的長壽成為人們祈求的對象,如果龜本身過得不好,又怎麼可能護佑人類?

人與自然、與海龜的關係不斷轉變,也仍在摸索著想找到平衡。早年漁民抓海龜來吃、做成工藝品,後來海龜成了觀光業的金雞母,卻又衍生遊憩壓力影響海龜的疑慮。也許人類需要找到方法,跳脫這種對龜「有所求」的關係,才能如同紀錄片片尾所言,為各自的生命找到出路。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灰鯨, 海龜, 平安龜, 海洋保育, 柯金源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林書帆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照片提供/ 郭芙

而這支影片喚起了我的好多回憶。

我們的起點,是海龜,我們的終點,也是海龜。

我是郭芙,從2008年接觸到海龜之後,這輩子幾乎都沒有離開海龜,正如影片中所說,我非常喜歡去海邊,不是針對海龜,但透過海龜,認識了更多海洋的不同面向。兒時每逢假日去海邊探索大自然,就是我最期待的事。但那個探索,多半是抓回去養或是「品嚐」,鮮少產生保育的念頭。直到開始跟著海洋大學的海龜實驗室,一起到野外做海龜的研究調查,才發現原來海龜如此迷人,而牠正受到非常大的生存壓力,很可能在我有生之年內會絕種。

影片中的研究員馮加伶,是我在求學階段時非常重要的榜樣,總是認真負責且熱心助人,非常專注於海龜的研究,並且重視每次的學術報告,都會把報告做得很精美,很清楚的讓台下的人明白研究的內容,也許是這樣的特質,加伶在後來公民科學的推動上,都可以做得很細心,完全沒有艱深的學術感。


一起去旅遊。(左馮加伶,右郭芙)      照片提供/郭芙


一起去唱歌。(左郭芙,右馮加伶)      照片提供/郭芙


馮加伶邀請民眾加入「海龜點點名」的公民科學家行列

加伶全心全意的為海龜付出,她還籌組「海龜點點名」的公民科學調查社團,參與海龜保育的一些政策規劃,身為她的學妹,曾經在學校一起研究海龜,對我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

海龜給我們的不同人生

我們都因為海龜,展開了我們更精彩的人生,加伶持續專研海龜的生態調查及倡議海龜的公民調查;而我在了解海龜永遠脫離不了人為破壞而受傷死亡後,希望發揮一點點自己的力量,讓海龜的生活環境可以更好,開始投入淨灘以及倡議垃圾源頭減量的行列。


發現海龜屍體的地方,通常也伴隨著無數的海洋廢棄物     照片提供/郭芙


郭芙發起租借共享餐具行動,減少一次性產品垃圾


郭芙及志工用回收保麗龍製作「咕咕幣」做為租借環保便當盒的代幣

雖然現在沒有一起研究海龜了,但在推動海洋的守護過程中,很開心在守護的過程中,知道她也在某處努力的關愛海龜,為海龜發聲。

也很感謝柯金源導演持續記錄了,我們這些在海龜身邊大聲呼叫保育的人們,雖然許多我也參與其中,但透過影片的呈現,也深入其境般的參與了潛水教練蘇淮追隨海龜到馬來西亞及日本的感人故事,以及記錄台灣各種海龜的紀錄,讓我又更了解海龜與人之間的不同觀感,特別是看到屋久島以及太平島這兩段。
(😉還沒看影片的朋友們,先去看影片啊!不然會被我雷到喔!)

海龜很令人著迷的是不管哪個國家,這大海的旅行者,海龜的生殖生態流程幾乎都大同小異,海龜需要上到陸地產卵,也就是這個特點,比起鯨豚,讓海龜更容易親近。許多的研究跟觀光,都是針對上岸產卵的海龜,不過,每個國家對於海龜的保育觀點都不同。更特別的是海龜的生活幾乎都是跨國移動的,一隻海龜的一生,經歷著不同國家對海洋的運用方式。

海龜所面臨的生存挑戰

在影片中看到日本屋久島的居民,為了增加大家的就業機會,選擇保育及觀光兼顧的方式,發展海龜保育觀光,這是如此令人期待的社區與生態共存的方法,但沒想到這樣的共存,也會面臨觀光越來越發達,開始開發海岸導致沙灘流失,使得卵窩在颱風天過後,被海浪掏出。海龜保育志工需要去巡邏海灘,將還有可能救起來的海龜卵取回,嘗試人工孵化。影片中可以感受得到居民對海龜的尊重與感謝以及彌補,這種深入民族對大自然的尊重,是我們更需學習的。

而我一開始發現海龜受到人為破壞而受苦的案例,其實也是海岸開發。蘭嶼也因為各種人為原因,導致小八代灣的細沙流失,孵化出的小海龜就必須攀爬過大石頭才可以下到海水中,在這途中,許多小海龜會卡在石縫中被活活曬死。

(小海龜出生時就必須歷經重重險阻才能順利抵達大海   影片提供/郭芙)

小小的生命,剛出生時就必須攀爬這些大石頭,更別說滿沙灘的海廢了,也讓人不斷反思,我們是不是真的對環境造成太多的破壞了。忘了除了人們要運用沙灘做觀光、蓋飯店,其他的生物也會運用這片沙灘。不管白天或晚上,這些自然環境都應該是生物們與我們一同分享,而不是我們可以去獨占,更何況我們已經占領太多土地了,有時會覺得保留一點天然海岸線,在現在與海爭地的社會中,真的是很奢侈的願望。
 


2016年攝於充滿海洋廢棄物以及細沙已嚴重流失的蘭嶼小八代灣     照片提供/郭芙

看到太平島上海龜媽媽因為要產卵而被鐵網割傷,碰觸海水時,染紅的海水,讓人看了真的好心痛,很想當下在現場,把布輕輕蓋在海龜的頭上,透過有控制的壓制,讓牠保定後,幫牠移除傷口上的鐵網,我們這樣的動作,也許可以讓海龜媽媽康復得更快,但我做不到,只能默默祈禱,希望這隻海龜媽媽的傷勢後來有好轉。

我們只希望能為海龜發聲

海龜無聲地承受這些壓力,透過《平安龜》這部紀錄片,唯一希望的就是傳遞出更多海龜的聲音讓大家知道海龜的困境,如果我們的傳統信仰中,時常把龜作為神獸的化身,時常透過乞龜的宗教活動,祈求更多的健康、平安以及財富,而當神獸傳出求救的訊號時,我們是否可以一起停下手邊的工作,幫忙減少生活的浪費、傾聽環境的聲音,一起守護我們的大海以及海龜。

海龜,特別是台灣周遭沿海較容易看見的綠蠵龜,是非常溫馴且對產卵棲地非常忠誠的物種,我們好好守護好她的產卵棲地,每隔數年母龜們就會游經數千公里從棲息地回到產卵地來,海龜媽媽的平安返回,就好像在告訴著我們「放心,大海現在還是安全的,適合海洋生物們居住」,而當海龜越來越少時,也正警告著我們這個星球越來越不適合生物生存了……

因此對大自然多一點尊重、對眾生多一點同理、將更多的自然資源歸還給萬物,相信我們都可以一起平安生活,讓母龜媽媽們可《平安龜》。


攝於2019年,宮古島,海龜的屍體在充滿海廢的岸邊靜靜的躺著     照片提供/郭芙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海龜, 海龜點點名, 淨灘, 保育, 屋久島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海洋保育工作者/郭芙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蘇淮拍攝海龜

第一次與海龜相遇

2010年開始潛水之後,就深深被神秘又有趣的海洋生物吸引,無法自拔。

當時在澎湖工作當潛水教練,平常帶著客人下水,雖然水下的珊瑚礁豐富,但要目擊到海龜可沒那麼容易,待在澎湖的五個夏天,在水下看到海龜的次數,用五根手指都數得出來,而且遇到的海龜看到人都和看到鬼一樣,還沒有機會靠近,就一溜煙不見身影。

入秋後,吹起東北季風,澎湖的海況已經不適合下水,我便移動到泰國、菲律賓等地,一邊潛水一邊旅行,接著也到澳洲待了一年,當潛水教練維生。走過這些地方,目擊到的海龜次數也並不多,所以對海龜其實沒有產生什麼特別的情感,一直到2015年從澳洲回台灣,來到了小琉球。

在來到小琉球之前,就聽潛水的朋友說起,這裡有很多海龜。當時的我對小琉球並不熟悉,也沒有概念,所謂的很多海龜到底是有多少。當我踏上小琉球第一次下水,漂在海面沒有目的浮潛,突然間,一個巨大的身影出現,一頭體型幾乎和我差不多大的海龜,完全無視於我的存在從我身旁經過。

我看著牠擺動前肢浮上水面換氣,接著緩慢下潛,趴著礁石啃食附著在上面的海藻,絲毫不受我的影響,完全投入做牠自己的事情。就這樣,我跟蹤牠跟了一整個上午,最後牠往外海游去,消失在深藍之中。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觀察海龜。


對於海龜還有著許多謎團未解  畫面提供/蘇淮

「海龜從哪裡來?又會往哪裡去?」「平常在做些什麼?」「這一次遇見的,和上一次遇見的海龜是同一隻嗎?」我開始對這些每一次下水幾乎都會遇到的海龜們產生了無數的問題與好奇,也從此著迷。

在小琉球「海龜點點名」

「大古」是我在小琉球認識的第一隻海龜。在當時,已經有許多當地的浮潛、潛水教練會對比較常見的海龜取名,就和我們見到小丑魚都會暱稱為「尼莫」那樣。我很好奇要怎麼認出大古是誰?問了許多當地教練發現,好像每個人心目中的大古都不太一樣。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能夠用比較科學的方式,去認出大古是誰?於是上網搜尋了一些資料和文獻,也請教了當時在小琉球做海龜調查,臺灣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團隊的研究生,得知原來每一隻海龜臉上鱗片的圖案和排列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和我們人類的指紋一樣。透過拍攝海龜臉部的照片,我們就有機會辨識出每一隻不同的海龜個體。


每一隻海龜臉上的鱗片都長得不一樣,成為辨識重點之一


蘇淮記錄每隻海龜特徵,收集在資料夾內

為了搞清楚下水遇到的海龜是不是大古,每一次拍回來的海龜,我都仔細比對牠們臉上的鱗片,就這樣拍著拍著,電腦硬碟裡就多了愈來愈多海龜的資料夾,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增加中。後來,也和幾位海龜同好組成了「海龜點點名」社團,用公民科學的方式搜集海龜的照片,辨識全台灣更多不同的海龜個體,挖掘更多有趣且不為人知的海龜故事。

2016年六月,我在小琉球水下紀錄了一隻海龜,從牠的肛門拉出了塑膠袋,代表牠很可能誤食了許多海洋垃圾。同一年九月,莫蘭蒂颱風直撲小琉球,平常大古喜歡待的棲地嚴重被破壞,原本的珊瑚礁所剩無幾,從此之後,幾乎再也沒見過大古。逐漸地,我意識到海龜除了可愛又療癒之外,同時也遇到了很多的危機,而這些危機,都很可能和我們人類活動有關。

也在這一年,公視製作團隊來小琉球採訪,與製作人于立平、攝影師陳添寶、水下攝影郭道仁教練、陳玉慧教練和柯金源導演結緣,在往後的日子裡,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遇到前輩們來拍攝記錄,透過他們的觀點和故事,也讓我認識了不同面向的小琉球和海龜。

屋久島海龜調查志工生活

除了小琉球,2019年公視製作團隊也到日本屋久島拍攝紀錄,當時我因「雲門流浪者計畫」的支持,正在屋久島當海龜志工,參與當地的海龜調查。屋久島早期仍有食用海龜蛋的習慣,如今已是北太平洋赤蠵龜產卵數量最多的產卵地,在當地,可以聽著長輩們說以前食用海龜蛋的故事,同時也還能夠在同一片沙灘上,看著海龜媽媽上岸產卵和海龜寶寶孵化爬向大海。這讓我想起了曾在小琉球聽過長輩們說起類似的故事,早期在小琉球也會撿海龜蛋來食用,如今的沙灘已被闢建為港口,僅剩少數的海龜媽媽會回來產卵,且已經幾乎沒有機會見到海龜寶寶奔向大海了。

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不巧遇上了颱風直撲屋久島。卻也在颱風過後,讓我們見到當地產卵沙灘正面臨的危機,海岸開發導致沙灘面積變小,因此颱風的大浪將更多的海龜卵窩翻出,需要更多人力去搶救海龜蛋。

看完了紀錄片,也讓我重新回想起當時充實的生活。在屋久島做海龜調查,並不如想像中那麼浪漫,因為產卵和孵化的海龜數量太龐大,人手有限加上當地要求各項細節都要做到極致完美,所以每天得從早上六點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工作量非常大、非常辛苦,但也對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感到敬佩,勞累過後,心中感到相當滿足。

平安龜,平安歸

《平安龜》紀錄了這些年,熱愛海龜的人們將生命投入於海龜的種種故事,我們跟著柯金源導演穿梭在三十年間,從台灣的小琉球開始,一直到澎湖、蘭嶼、太平島,也走過馬來西亞西巴丹、熱浪島和日本屋久島。透過紀錄片,讓我們有機會一起到不曾到過的地方,見到不同時空環境下的人們和海龜的相處方式,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海洋生物、海洋環境之間的關係。

在中華文化之中,龜象徵長壽,我們相信龜能帶給我們平安。海龜是很古老的物種,卻在我們這個世代瀕臨滅絕,如此強韌的生命如果在世界上消失了,是不是也代表環境已經出了很大的問題?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海龜,我們人類會不會也無法生存下去?在沒有國界的海洋中,萬物都與彼此連結,我們的生活和海龜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關注海龜就是在關注海洋,紀錄海龜的同時也紀錄了整個海洋的變遷,海龜平安我們也才會跟著平安。

海龜從一出生後就獨自在大海中生活,牠們是大冒險家,在海中經歷的一定都比我們還要多更多,我們能有機會在海中與牠們相遇,都是生命中的奇蹟。同時,海龜也很戀家,時間到了,不管路途有多遙遠,都認得回家的路,遠渡重洋回到家鄉延續新生命。

「海洋中的生物這麼多,為什麼是海龜?」曾經被這麼問起

我想了想,或許是自己的個性和海龜有點相像,享受孤獨,嚮往成為旅行世界的冒險家,同時卻也矛盾,還是最喜歡待在故鄉生活,又很戀家。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海龜, 小琉球, 潛水, 屋久島, 產卵, 平安龜, 海龜調查, 海龜點點名, 塑膠垃圾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亞洲
  • 日本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海洋保育工作者/蘇淮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早在1998年我們的島節目開播之初,就陸續製作多個與海龜相關的報導,事隔多年,會想要以紀錄片形式來製作拍攝,源自於一些觸發。

我們與海龜的距離 是疏離或是親近

導演柯金源回想,潛水三十多年,第一次能夠長時間拍攝海龜,卻是在馬來西亞的西巴丹島,因為以往在台灣海域,雖然偶而見到海龜的身影,但想要近距離拍攝到海龜相當困難,常常剛看到海龜,根本來不及拍下幾個鏡頭,牠就迅速的轉身離去,更別說可以與牠悠哉的共游。

但是這樣的印象,就在最近幾年,被小琉球顛覆了,這座沉寂已久的島嶼,因為海龜再度活絡起來,遊客與海龜相遇的機率,幾乎百分百,有些潛水教練甚至開玩笑說,「如果來小琉球沒看到海龜,代表你真的很衰。」尤其,每一次下水,看著海洋裡的海龜,多數無視人在身邊,不論是磨背、吃東西、睡覺,總是顯露出一派淡定,而這驚人的轉變,正是我們紀錄海龜的動心起念。

人與海龜的距離是怎麼轉變的,又或其實現在才是原本的樣貌,而海龜的到來與離開,是基於怎麼樣的選擇?牠與人類之間,又有哪些交互的影響?

當牠來到陸地 是怎樣的相遇情景

另一個起心動念,是與海龜的另類相遇,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海龜是在澎湖望安,黑夜中,研究人員在沙灘上徹夜等待母龜上岸產卵,當苦苦守候數天,終於遇見,心情是無比的驚喜雀躍。


1998年8月澎湖望安,上岸產卵完的綠蠵龜,準備返回大海

然而,現在更多的相遇,是海龜生命已走到盡頭,常常看到的是潰爛的屍體或奄奄一息的身軀,只有少數擱淺的海龜,在治療、休養之後,有機會返回大海。目前台灣每年紀錄到上岸產卵母龜的數量,可能不到數十隻,許多的島嶼都是個位數,能與產卵母龜相遇是天賜好運,可是一年卻有兩三百隻的海龜擱淺,其中死亡的數量占了八成,為什麼人與海龜的相遇,最後會變成如此的情景呢?

拉開時空尺度 走訪日本及台灣各島嶼 

不過,紀錄片想說的不只是現在,更不只侷限於小琉球,我們想把故事的時空拉得更開一點,於是拍攝地點,就從台灣的澎湖、蘭嶼到南沙太平島等地,還有日本及馬來西亞。

說起台灣的海龜,絕對不能忽視澎湖,關於海龜的相關記載和傳說,澎湖應該是最豐富的,也是台灣海龜研究以及救傷的起點,澎湖曾經是海龜數量最多的地方,如今盛況不再,卻還保有濃厚的「乞龜」民間習俗。

而在南沙太平島,我們紀錄到早期軍事設施,對上岸母龜帶來的傷害,現在卻因為南海周遭島嶼大規模進行填海造陸,太平島意外成為海龜的避難之所;在蘭嶼,我們看到母龜辛苦的爬過礫石灘,牠們承受著沙灘流失後的苦難;在日本屋久島,我們遇上強颱來襲,目睹風雨強浪侵襲之下,小海龜的生命掙扎。

 

還好,慶幸的是,即使有苦難,在各地仍有人用不同的方法努力著,期盼為彼此尋找出路。

 

2016年到2017年,我們跟著郭芙,在北海岸拍攝擱淺海龜救援,當時她還在海大的海龜實驗室。這群年輕學子們,看見海龜的處境,想盡辦法為海龜找生路,而郭芙離開學術界後,更卯足全力與海廢進行長期抗戰,投入淨灘以及倡議垃圾源頭減量的行列。


離開學術研究的工作之後,郭芙全力推動減塑行動


左一馮加伶,右一蘇淮,在馬來西亞海灘合影,兩人共同成立了海龜點點名社團,推動海龜的公民科學家。

我們也在小琉球紀錄接觸許多為海洋努力的人,像是蘇淮,從第一次近距離觀察海龜之後,決定搬到小琉球定居,展開長時間的觀察,有系統性的為海龜編號取名,並且與海龜姊姊馮加伶,共同成立「海龜點點名」社團,一起推動公民科學,這些年輕一代的保育工作者,經由海龜的啟發,他們著手解決問題,在生活中實踐守護的行動。

當然時至今日,大眾能對海龜有多一點的關注與了解,也是奠定在許多前輩們,二十多年來研究累積及經驗傳承的基礎上,像是澎湖家畜疾病防治前所長郭仁政就是其一,他可說是海龜醫界的先鋒,救治過300多隻海龜,當年幾乎少有前例可循,只能一路摸索,醫治海龜的各種疑難雜症。柯金源導演就曾經在1998年拍攝了郭仁政獸醫師,自行設計,專門為搬運海龜而做的擔架,至今澎湖水試所仍在使用中。


1998年7月 郭仁政用特製的擔架安置需要醫治的綠蠵龜

運用東方元素,加入導演主述,以全知視角呈現

柯金源導演的紀錄片,一向以議題為核心,敘事方式多軸線,相較之前幾部海洋的紀錄片,「平安龜」加入較多導演的主述,以較為直接的方式呈現導演觀點,主要是希望藉由導演本身三十年的環境觀察,以及台灣人對於海龜從利用方式的轉變,讓此部紀錄片有種穿越時代、直視現在、期待未來的意涵。

而在影片風格方面,跳脫純生態的紀錄,融入更多的東方元素,一直是我們追求的表現形式,「平安龜」嘗試以台灣傳統的乞龜文化、擲筊,當作串接橋段,音樂則以木魚、缽、鼓、人聲等純粹之音,再襯托美麗的海底影像,希望觀眾能感受到有別以往的獨特性,還有淡淡的哲學味。

從小海龜出生、洄游,再到母海龜回到原棲地產卵,繁衍下一代,海龜奇幻的生活史,令人深深著迷,而海龜的文化元素,在人的生活中更是無比精彩。「平安龜」帶給觀眾的,不只是人與龜的故事,生態的感動,還有更多的省思與期待。

就如同影片中導演所言:「海很大,海龜的故事很長,在紀錄的過程中,我想,海龜應該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而關心海龜的人,想要展現的價值觀,也像是一面鏡子」…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海龜, 小琉球, 擱淺, 柯金源, 平安龜, 乞龜, 海龜點點名, 公民科學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于立平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