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卡故事】橋梁哥的護橋心法四套訣|顧好每座橋

整理|林燕如
繪圖|小童

橋梁承接兩端交流的重要任務,肩上承接著重擔,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它的存在。根據統計,全台橋齡超過30年的橋梁超過一萬座,面對這些年歲大的老橋,養護工作卻經常輕忽。加上橋梁管理單位的事權不統一,經常是A單位蓋了交給B單位管理,倘若橋管單位沒有相關知識或經驗,就會影響橋梁安危。尤其大眾大多關注新建橋梁,老橋往往發生事故後才被投注關愛的眼神。

事實上,橋梁檢測正面臨人力與經費缺乏的窘境。即使是專業人才相對較多的高速公路局,一位工程師平均要負責兩百座橋梁,人力不足只好將橋檢工作外包。經費不足,也容易導致橋檢不容易落實,颱風、洪水,又陡又急的河川特性,都讓台灣橋梁面臨極大的挑戰。

還記得1999年921地震,20多座橋梁損毀,2009年莫拉克颱風,有126座橋梁嚴重受損。除此之外,沿海橋梁更加需要防範鏽蝕,澎湖跨海大橋建好不到十年就因為鏽蝕而重建。近年來氣候變遷更是增加橋梁風險,要如何從永續出發,來讓這些公共設施可以用得久一點,台大土木系名譽教授陳振川認為要從規劃使用年限開始,才能有所因應。交通部在2015年修訂規範,重要橋梁使用年限不得少於100年, 其他橋梁不得少於50年,有了目標年限,就能從設計、構件上去做改變。

過去強調人定勝天的設計思維,到了今日要順應自然,懂得趨吉避凶。像是南投東埔日月雙橋重建時避開土石流;高屏溪橋興建時選擇長跨距、減少橋墩,少去會沖刷的危機,也能避免對河道的干擾,這也是近年來橋梁設計的趨勢。

從順應自然出發,橋梁設計上就更需要巧思,必須考量到力學與承載力、避災、避險。也更需要因地制宜,像是跨海的金門大橋,得考慮岩盤和海流的條件。中沙大橋過去因為掏刷造成橋梁危機,也省思到整個流域的情況都必須納入思考,包括集水區治理、河川疏濬情況等,不同單位必須互相協調,河橋共治。

就像人老了會骨質疏鬆,橋梁也會老化也會產生沉陷,根據台北市新建工程處的統計,民權大橋至今累積沉陷了30公分,新生高架也有40公分,高公局針對圓山橋近五年進行監測,在2016年曾經出現累積沉陷量達到70.5公分,2018年的累積沉陷量回彈至64.5公分,沉陷量呈現動態變化。

沉陷的主因,是因為混凝土會老化慢慢變形,影響對鋼鍵的抓著力。橋面鉸接點沉陷除了造成交通不便,也引發安全問題,要如何維持老舊橋梁的健康,管護工作的確實執行是重要關鍵。

交通部規定橋管單位,每兩年要進行一次目視檢測,看到鏽蝕隨時補漆,以免影響橋梁安危。橋梁檢測就像人體的健康檢查,有助於找出問題,如果想維持健康,日常的作息與飲食是關鍵,對橋梁來說,載重管理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高公局在高速公路沿線設置了四十多個地磅站,公路總局在省道、蘇花改、南迴等重要道路設置地磅站;警察機關則是在全台各處設置了一千多處地磅站。然而這些在全台兩萬多座橋梁裡(高公局管理兩千多座;公路總局管理三千多座),沒設置地磅站的地方,是不是有超載車輛經過,沒有人知道。當超重的車輛一再而再的輾壓,橋梁是否還能繼續承受?

九二一地震後,政府也重新修訂橋梁耐震規範,針對耐震不足的橋梁陸續補強,以台北市為例,目前只剩下環河南路高架橋與建國高架橋,還在進行橋柱鋼板包覆等措施。交通部高公局國一跟國三北部路段,耐震補強都已做完,目前進行國三還有其他路段,公路總局也表示歷年來已投入五百多億元進行橋梁補強或改建。

經歷了多次的天災地變之後,橋梁設計也有所改變,規劃橋梁的使用壽命後,慎選材料,也納入氣候變遷等因素是現代全生命週期的造橋思維。最近新蓋的淡江大橋、金門大橋都已經納入這樣的規劃。



人來車往的橋梁是通往安全的彼端,希望能多關注橋梁議題,好好呵護它,才能避免憾事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