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近年來常在中海拔山區林道可見的黃喉貂,2021年6月30日防檢局接獲家畜衛生試驗所通報,出現首例黃喉貂確診狂犬病病例。6月11日台東林區管理處在錦屏林道發現一隻虛弱且疑似有神經症狀的野生黃喉貂,經送醫治療仍傷重不治,家畜衛生試驗所確診,發現感染狂犬病。

從防檢局2013年到五月底的病例統計,可看出狂犬病主要發生在鼬獾身上(高達856例)、遭鼬獾咬傷的幼犬(1例)、白鼻心(9例)以及錢鼠(1例)。

而今年的記錄,野生鼬獾仍是主要發病物種。此次發現首例黃喉貂病例,會帶來什麼樣的警訊?未來我們還是會持續關注。如果民眾在野外發現任何死亡或受傷的野生動物,可盡速通知在地的動物防疫機關。


▼小叮嚀

●安全起見家中犬貓及食肉目動物每年要施打狂犬病疫苗
●可避免狂犬病在人畜間傳播
●如遭流浪犬貓或野生動物抓咬傷,要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塗優碘或酒精盡速就醫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狂犬病, 黃喉貂, 鼬獾, 野生動物疾病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林燕如
柯金源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Q. 從大氣的變動來看中南部空污問題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鄭芳怡(以下簡稱鄭):PM2.5濃度有明顯季節性變化,夏天濃度低,因為通風擴散條件較佳,但是秋冬時期,臺灣的天氣系統主要受到源自於西伯利亞的大陸冷氣團影響,其盛行風場為東北季風。冷高壓東移,盛行風場會由東北風轉為偏東風的環境風場。當東風受到中央山脈阻擋,西半部屬於背風區,風速通常相當微弱。加上氣流的沉降作用,污染物於垂直方向的擴散條件變得更糟,這是秋冬時期,空品不良的主因。

Q. 境內及境外汙染源,不同的大氣條件下影響空品的比例?

鄭:大氣條件不一樣,受到境內、境外污染的影響也會不一樣。當受到大陸冷高壓系統影響時,東北季風可能帶來境外污染。但是當天氣系統轉為高壓出海、迴流的天氣型態,空氣污染轉為以本地污染排放為主。什麼時候大氣會變乾淨,就是等下一波鋒面來臨,將污染物都洗刷乾淨。但接著大陸冷氣團又會南下影響臺灣, 而東北季風可能又會把下一波的境外污染給帶進來。原則上,秋冬時期,臺灣的空氣品質變化大致會有這樣的週期循環。 

註解:弱綜觀是指臺灣受到綜觀尺度天氣系統影響變弱,或臺灣周圍沒有明顯的大尺度天氣系統。
 

當受到大陸冷高壓天氣系統影響,東北季風會把北邊的污染,一路往南帶進來臺灣。附圖為典型境外污染範例,此時北部的境外污染貢獻可達七成,高屏也有近五成。


當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境外污染對北部貢獻可達七成。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當大氣屬於弱綜觀氣象條件,中南部地區九成以上的污染來自於臺灣本地貢獻。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當冷高壓天氣系統遠離,轉為東風的弱綜觀大氣條件,整體西半部空氣污染主要來自臺灣本地的貢獻。

Q. 今年1-2月空氣品質跟去年的比較? 比較糟糕嗎?


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鄭:此圖橫軸為時間序列,縱軸為全臺測站,今年1、2月和去年1、2月比較,可看到今年1月中到2月中,長達將近一個月,中南部空品區超過一半的天數,達到紅色警戒。

為什麼今年空氣品質比較差,可從氣象的角度以及污染物排放來解釋。去年為暖冬,今年冬天有幾波大陸冷氣團的影響且達到寒流等級,整體大氣條件相對更為穩定,也發展出更深的逆溫結構,整體氣象條件更不利於污染物擴散。

從污染排放量的變動,今年較去年冷 ,中國北方當地居民藉由燃燒的供暖行為,也會增加大氣污染物。另一方面,去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中國工廠停工,降低排放到大氣的污染物。當疫情減緩,工廠復工,觀察到今年境外污染比去年嚴重。 另外從交通污染源來看,今年疫情關係,國人大部分待在臺灣,讓當地交通污染源增加, 特別連假期間各地行駛車輛增加、塞車怠速,也讓空品更糟。整體用油消耗量,確實比往年增多,這也會造成本地交通污染排放量變多。

註解:逆溫層如從溫度垂直分布來看,為溫度隨高度增加的結構。研究發現, 近十年來臺灣的逆溫結構呈現發展更深的趨勢。

Q. 空品有改善嗎?  為什麼民眾無感?

鄭:PM2.5濃度逐年遞減,顯示政府的減量措施作為能改善空氣品質,但為什麼民眾對於空品改善仍舊無感呢?本人認為這與高污染事件仍頻繁發生,且高污染事件改善不彰。PM2.5年均值確實因臺灣本地污染排放減量以及境外污染逐年改善,呈現逐年遞減趨勢。然而,達到紅害影響之嚴重污染事件,其改善卻相對較為受限。由於高污染事件,通常伴隨大氣通風擴散不良。而近期研究,提出全球暖化將加劇臺灣極端穩定天氣型態的發生,導致風速變弱、靜風天數增加以及大氣更加穩定,此影響也讓高污染事件的改善治理更加受限。


1979-2020年,氣象局地面測站風速變化 ,顯示風速逐年遞減趨勢。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Q. 為什麼臭氧濃度持續上升?

鄭:臭氧是由它的前驅物包含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物之間複雜的大氣化學交互作用所形成,因為是光化學作用的生成物質,大家可能覺得夏天濃度會比較高,但其實不然,在歐美地區確實臭氧問題在夏天較為嚴重。但在臺灣,夏天臭氧濃度為低值,因為夏天的擴散條件還是比較好, 垂直對流比較旺盛、午後雲層變厚太陽輻射減弱甚至於降雨,都會洗刷空氣污染物質。

臭氧高峰出現在10月和隔年4月,10月雖然已經進入秋天,但是大氣還算暖和,甚至會回暖到三十度, 光化學反應仍舊盛行。但是影響臺灣的天氣系統會從夏天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宰的天氣系統轉為冬天受大陸冷高壓系統影響。而此時盛行風也從西南風轉為東北季風,如前所述盛行風受山脈阻擋,中南部空品區為背風區屬於空品擴散不良區域。空品擴散條件不佳再加上盛行的光化學反應,造成臭氧濃度在10月有個峰值出現,11月至隔年3月,臭氧濃度慢慢往下走,到了4月又會有另一個峰值出現。

註解:人類若長時間暴露於高臭氧下,會造成頭痛、疲倦、咳嗽、氣喘等不同症狀;同時對植物有不良影響,臭氧亦是溫室效應氣體之一,會助長氣候的變遷。
 


1993-2019,各年10月到隔年4月平均變化趨勢。年均臭氧緩慢增加,臭氧高值(前五百分位)逐年遞減。圖片來源/鄭芳怡教授簡報 

臭氧生成的同時,也會與一氧化氮進行化學反應,造成臭氧的移除。但因為氮氧化物逐年減量,使得移除臭氧的途徑也減少,造成更多的臭氧累積在大氣中,臭氧平均值逐年緩慢增加。 另一方面,從2005年開始,臭氧高值濃度(前五百分位)於中部、雲嘉南以及高屏空品區,有逐年遞減趨勢,這告訴我們,目前減量措施對於改善高值臭氧濃度還是有正向效益。

Q. 下一步需要努力的地方有哪些?

鄭:目前減量措施行為,對於空品嚴重不良事件日的改善力道較為受限,減量策略應該針對主要污染來源、特定污染指標物種(如硫酸鹽類、硝酸鹽類、有機碳等), 嚴加管制其排放。至於臭氧,以降低有機揮發物的排放以及洩漏、逸散為主要改善方向。

 

感謝/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協助
鄭芳怡老師審校

 

學科
科學, 生活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空氣污染, 空汙, 東北季風, 大氣條件, PM2.5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黃怡菁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桃園以南水庫紛紛探底,寶二水庫、永和山水庫、鯉魚潭水庫、德基水庫都到了一成以下,白河水庫甚至掛零,一些水庫見底讓過去被淹沒的聚落殘瓦一一浮出水面。


苗栗永和山水庫

56年來最嚴重 多處水庫見底 三四月春雨水情仍不樂觀 

時序入春,水利署公布最新水情燈號,4月1日起高雄市由減壓供水的黃燈轉為減量供水的橙燈,4月6日起則是苗栗的竹南及頭份、台中和北彰化等部分地區,亮起分區供水的紅色燈號,採取供5停2的措施。對新竹、嘉義、台南等地發布橙燈警示,全天候減量供水;桃園市及新北市林口地區、南彰化地區、雲林、南投等地進入減壓供水的黃燈警示。全台灣西半部的水情大多不樂觀,大家期盼著能解渴的雨水究竟何時能來?


畫面來源:水利署

氣象局簡任技正伍婉華表示隨著春天鋒面南下,北部下雨機率還是高於缺水的中南部;對中南部來說,恐怕只能期待五六月的梅雨季帶來降雨,但從長期觀測顯示,要真的明顯降雨,恐怕還要好幾個月以後,大家要有省水策略來因應。

面對旱象地方政府祭出緊急應變做法  祈雨、盤點水資源

為了度過缺水難關,各地舉辦祈雨祭典,祈求老天爺給予雨水度過旱災,也進行人工增雨等作業,但人工增雨最多只能增加原本降雨量的5%-10%,效果有限。除了趁水位低的時候進行水庫清淤作業,替未來爭取更多的蓄水空間。政府也啟動抗旱水源2.0計畫,花費25億元來強化水情燈號黃燈以下的地區水源,進行區域調度、伏流水開發、增設淨水處理設備、興建海淡廠等等,預計可增加每日16.8萬噸水源。

在各項備援水源中,其中最快能上場應急的就是地下水,地方政府紛紛盤點自家水源,提出緊急應變作法。在這波紅燈名單中,苗栗縣除了因應分區限水政策,縣內其他自來水供水區域全日減壓供水,並採總量管制節水15%。規劃65處臨時民生供水點,盤點出36口抗旱水井,加上另外計畫新設10口水井,也陸續設置日產1500噸的淨水設備,以及從後龍溪取伏流水,每天約可取0.5至1萬噸的水量。苗栗田寮圳水質淨化中心、竹南頭份水資源回收中心共計可提供每日4300噸的回收水。

苗栗分區供水圖以及臨時供水站的甲區取水處乙區取水處

而台中市,則是從2015年的乾旱後就要求新興工地如有抽取地下水,都要設置取水口以便緊急調度。台中市府統計出52處工地,抽排水量大約一百萬多噸,開放民眾使用;另外像是抗旱水井、伏流水、移動式淨水處理設備和緊急海淡機組等也都啟動。開放福田水資源中心等六處回收水源,日產量達10.6萬噸,供民眾取水使用。4月6日起也針對公立游泳池暫停對外開放,作為緊急救災備用水源。
 


台中市52處建築基地外設有取水口,提供次級用水使用

台中【水資源回收中心回收水】及【新建建築工程工地地下水資源】取水處

彰化縣府沿海鄉鎮都是地下水管制區,沒有許可證就鑿井,違反水利法的話將開罰一到五萬元,還可連日開罰,並要求恢復原狀;目前已核定共2000多個地下水井,每月大多有十多件申請案,雖然沒有暴增,但仍要小心超抽造成地層下陷。另外則是加速進行烏溪伏流水擴大取水工程,從初期的1萬噸水量,到全部完工估計可再增加2萬噸水量,支援給北彰化用水,彰化縣也提供45處臨時供水站提供給民眾使用,境內的彰化水資源回收中心以及二林汙水處理廠也提供回收水供民眾取用。

●彰化分區供水圖
●水資源回收中心取水處

除了各自備戰,水利署也啟動「區域調度」的策略來支援用水。在北部區域,板新二期計畫完工後,新店溪的水源每天可支援大約60多萬噸到新北市新莊、板橋地區,石門水庫則供應桃園地區,並支援新竹地區用水約22.5萬噸。

然而除了找水,節水也是首要之務,尤其是大用水戶,能不能省出更多的水呢?

要求用水大戶關緊水龍頭  省下更多水 

台水公司日前公布台灣前十大用水大戶,分別是台積電、中鋼、中油、友達光電、群創光電、中龍鋼鐵、聯華電子、台灣美光記憶體公司、台塑、欣興電子等10家業者,這十家工廠,用水量就超過2億3028萬度。


 
水利署除了輔導用水大戶進行節水,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求水情不佳的新竹、苗栗、台中等縣市,每月自來水用水量1,000度以上的工業用水戶,節水率要達到11%;1,000度以上非工業用水戶像三溫暖、泳池、洗車業等節水率要20%。其中每日1,000度以上的大用水戶,要是未能達到節水目標,將優先執行鉛封減供。另外像是高雄、台南、嘉義等縣市,超過千度的工業用水戶要求自主節水7%,非工業用水戶節水目標10%。

水情更為吃緊的台中市、苗栗縣,從2021年4月1日起加強節水,對每月用水量1,000度以上的工業用水大戶,節水率從11%提升到13%,非工業的大用水戶節水20%,截至2月26日台中市已經有94家用水戶被執行水表鉛封

同時,中央也積極打造城市小水庫,鼓勵企業多多使用再生水,目前全台的水資源回收中心每天產生330萬噸的放流水,水利署把這樣的城市污水視為城市小水庫,搭配再生水廠處理成工業用再生水,將是一股不受天候影響的新興水資源。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水利署希望2031年,可達到每年每天132萬噸的工業用再生水目標,來降低工業用水對自來水的需求。

 
為了達到節水目標,業者除了增加回收水的使用效率,像是非製程過程的回收水拿來澆灌綠化等,也要想方設法自籌水源。用水量居冠的台積電,今年南科廠區自建再生水廠,預計回收南科的產業廢水做再生水供晶圓製程使用,預估2023年可增加到2萬噸,在台積電擴廠的12萬噸用水中,也在環評中承諾將使用8.3萬噸的再生水。

而用水量居次的中鋼,因為煉鋼過程需水量大,每天大約需要用到12至12.5萬噸的用水,2018年8月中鋼導入鳳山水資源中心的2.2萬噸再生水,2019年9月提升到4.1萬噸。2021年底,臨海水資源中心完成後,預計每天可以供應中鋼2.2萬噸,屆時再生水將占中鋼用水量的49-50%。

但事實上對於廠商要使用多少再生水,並沒有明確的規範,唯一的強制力只有來自當初的環評承諾,然而早在2015年12月,政府就已經公布施行《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其中規定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的開發案,應依中央主管機關核定之用水計畫,使用一定比率之再生水。民間團體呼籲,水利署應盡速公告缺水地區,讓再生水的使用有更強的法源依據。

想要長期解旱 多管齊下面對癥結點

從以往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到現在,可以說發生頻率越來越高,2015年才剛大旱,2018年也傳出旱情,短短幾年光景,2021年又面臨了五十多年來最嚴峻的乾旱,頻率越來越高,缺水恐將成為常態。

應急的抗旱措施只能暫時解決用水困境,長期還是要有抗旱政策,過去常被人詬病的自來水管漏水率,2021年漏水率13.85%,用水戶數不停成長,自來水公司宣示,用水成長較高的南部地區(嘉義、台南及高雄)平均漏水率優先於111年要降至10%。

而最常被提及的關鍵,水價未能合理反映成本,也就無法帶動節水產業的興起。針對用水大戶,今年三月下旬,經濟部預計從明年起開徵耗水費,徵收對象就是每月用水超過上萬度的五大產業,包括:石化、造紙、光電、電子和鋼鐵業,共計1817家廠商。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水資源的回收利用,並制定規範讓用水大戶使用再生水、雨水回收等作法,不浪費上天恩賜的雨水,妥善利用每一滴水,在極端氣候頻繁的今天,永續的維護水資源環境,才能真正確保我們的用水安全。

 

學科
水文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缺水, 水庫, 工業用水, 再生水, 抗旱, 水資源再利用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佳利
張岱屏
賴冠丞
陳添寶
顏子惟
張瑜珊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巨木的緣起,是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有天被問到台灣最高的樹有多高開始?因為這句話,徐嘉君從此踏上尋找超高巨樹的旅程,但茫茫樹海要如何找起?

在沒有科技協助之前,她靠著口述歷史或是山野傳說,一步一腳印地去找,但人的記憶會失真,往往耗費心力抵達之後,才發現真實樹高與傳說樹高誤差很大。

科技輔助,尋找最高的樹

2019年徐嘉君和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系王驥魁教授組成「找樹的人」團隊,利用光達技術描繪出樹冠高度以及地面地形的模型,再設定條件篩選出65公尺以上的巨木潛在點位。然而一開始要如何設定尋找的範圍?徐嘉君從歷史文獻、訪談等資料去推估有可能的巨木熱區。

2019年以棲蘭、丹大地區的1265平方公里標定出272棵巨木點位,再從中挑選出有可能會破紀錄的巨木和可及性較高的,在大雪山南坑溪上游找到了72.9公尺高的台灣杉;2020年他們加入林務局的航空照片圖資來比對,標定出139棵巨木點位,在八月找到了樹高79.1公尺的桃山神木(台灣杉),刷新了最高樹紀錄。


台灣杉巨木_桃山神木樹高79.1公尺 (圖片來源:徐嘉君)

不過,尋找巨樹過程並不容易,大面積的光達圖資還是需要人工判讀辨識來做篩選,從百來棵的光達圖中,窮盡眼力的找出目標物。尤其台灣地形多變,更是增加光達圖資誤判的機率,有的地勢坡度超過70度,有的樹型歪斜,造成樹高誤差。找出目標巨木的可能位置後,再利用點狀雲描繪出3D樹型協助分析。


桃山神木生長谷地的周邊樹木群落3D模型 (圖片來源:找樹的人 FB)

更重要的是實地勘查,為了找尋這次的桃山神木,找樹的人團隊歷經四次踏查,好不容易已鎖定巨木位置,卻遭到高及人腰的箭竹林鬼擋牆,箭竹反彈的力道讓他們遲遲無法推進,直到八月份箭竹開花死亡後才得以突破重圍,但難題並未結束。

進行測量的前一天,剛好碰上巴威颱風來襲,讓徐嘉君忐忑不已。幸好,上午十點風雨稍歇,趁著這片刻寧靜,徐嘉君立刻登樹完成測量,當樹高傳來破紀錄的數字,在場人士都振奮不已。

找一棵樹,往往不是一次就成功到位,每次還要耗費七至八天的時間,背後還有研究團隊耗費許多的人力、精神,這樣到底值不值得?

為什麼要找巨木?

徐嘉君經常都被問到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去找巨木呢?徐嘉君認為巨木的存在可以提供生態解謎,像是為什麼這裡的環境得以支持巨木的生長,從地質分析來看,這些古老的巨木大多生長在早期崩塌地上,豐厚肥沃的土壤層讓巨木的根得以牢牢扎根於此,挺過無數的颱風與地震。除了生態研究上的探討,提供森林生態的基礎資訊之外,巨木也能促進民眾的保育意識的提升。王驥魁則認為探索巨樹的過程中,讓他更認識台灣這座島嶼的萬物,也是一種自我探索。


極端氣候下,乾旱頻頻發生,對巨木生態也造成衝擊。

徐嘉君也憂心極端氣候對巨木生長造成威脅,尤其是長期乾旱。缺水除了會延緩生長速度,如果併發天然林火或是其他人為災害像是外來入侵的病蟲害等等,都可能讓巨木承受無法回復的傷害與死亡。她以2018年的低溫為例,當時棲蘭地區短時間降下了大量的雪,她所追蹤的一棵超過45公尺的香杉,因為融雪後的「土壤凍拔」現象造成傾倒死亡。她呼籲這些超高巨木都應該列入優先保護監測對象,這也是建立巨木地圖的目的。

然而巨木地圖的曝光,也引起部分人士的擔憂,擔心山老鼠會有機可趁,對這樣的疑慮,徐嘉君回應與其隱藏遮掩,不如資訊公開,受全民監督,更能保障這些樹木的安全。況且這些巨木,大多生長在人力無法可及的山林深處,盜伐者要花高成本、高風險來運送,不符合經濟效益。

2019年底,徐嘉君找樹的人團隊,決定對外開放全台山區光達圖大約五萬多張,放置在 「台灣的群眾 一起尋找台灣的巨木」找樹網站,想募集公民科學家協助判讀可能潛在的巨木點位,排除電塔等人工構造物等,希望加快腳步,讓台灣最高樹木能盡速呈現在世人面前。為了增加趣味性,針對註冊玩家設計晉級制度,不同等級有不同造型的徽章,找到最高樹木的民眾還能獲得巨木命名權。


台灣地形多變,光達圖與實際樹高往往有誤差,有些甚至相差到10公尺。(圖片來源:找樹的人網站)


群眾找樹任務需要人工協助,判讀光達圖像,排除人工構造物等設施 (圖片來源:找樹的人網站)

 

 

 

 



 

台灣森林四季都有不同風貌,但鬱鬱蒼蒼中,我們對森林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你可能也不知道,台灣是東亞唯一有超過70公尺巨木分布緯度最高的地方。而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台灣最高的樹到底會有多高?是否會有超過80公尺的樹?懷想著種種的疑惑,我們從找尋答案的過程裡,一起更認識台灣森林。

學科
山林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徐嘉君, 巨木, 巨木地圖, 桃山神木, 山林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中研院推估模擬 未來西北太平洋颱風將減少四成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以台灣所處的西北太平洋區域,以20世紀末、21世紀中、21世紀末做三組實驗,各25年的長時間模擬,並以增溫4度的RCP8.5情境來看。許晃雄副主任的研究團隊發現到21世紀末,大約是2075-2100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會減少四成,以現在一年平均20幾個颱風的話,減少四成就剩下10幾個颱風而已,是全球有颱風的海盆裡面減少最多的、最敏感的。

暖化導致鋒面北移 北台灣春季降雨可能減少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針對台灣未來春雨變遷也做過研究,發現在2040到2060年的時候,整個大氣環流的改變,會變成不利於鋒面在台灣北方的發展。

由於台灣春雨大部分都是鋒面帶來的,暖化讓春雨跟鋒面都往北移,所以台灣附近的春雨就減少,而春雨又是台灣很重要的春耕的水資源,許晃雄指出不只是台灣,事實上從華南到台灣、日本南方,整個雨帶北移,雨量減少,整個北台灣降雨都會明顯的減少。

許晃雄從現在的觀測來看,颱風帶來的降雨,貢獻了台灣整年大約40%的雨量,未來颱風少了,即使單一颱風雨量變強,是否能夠彌補不足之處,還需要再進一步監測。

不過,他也強調,這是以碳排最嚴重、暖化最嚴重的情境來看,假設未來十年二十年,全世界的碳排放量能迅速減少的話,情況就不會這麼嚴重

強烈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是今年沒有颱風侵台的主因

許晃雄表示今年是滿獨特的一年,在11月之前都沒有颱風影響到台灣,只有11月初,閃電颱風從南邊掃過去的擦邊球,但對台灣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從6月到10月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都非常強烈,整個水氣都被帶往中國和日本,也導致今年中國日本下了很久的梅雨,但許晃雄也坦言這還無法判定說一定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結果。


2020年7月4日大雨侵襲日本九州 熊本、鹿兒島(圖/美聯社)

由於強烈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東側的太平洋上面,颱風一發生就直接被帶著往北移。再加上今年又碰到強度在中度到強度之間的反聖嬰現象。以往反聖嬰現象發生的時候,台灣、華南地帶就比較容易沒有水,雨量會變少,今年就更加明顯。

許晃雄說明類似情況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只是今年沒有颱風比較嚴重一點。從2000年以來的長期趨勢來看,未來暖化情況下,中研院環變中心的研究結果傾向於雨量偏少。


圖片來源:氣象局氣候監測報告

他認為值得觀察的是,從2018、2019、2020連續三年,2018年7月只有一個瑪莉亞颱風影響到台灣,今年則是一直等到11月初才有閃電颱風,2019年有三個颱風但都沒有直接登陸,影響台灣時間都很短暫,所以過去三年來,颱風產生的雨量都非常的低

北台灣缺水成常態 氣候變遷更增加水資源調配難度

許晃雄團隊的未來氣候推估,北台灣缺水將成為常態,尤其北部地區將會是乾旱/缺水熱點。他說明石門水庫是北部的重要水庫之一,但由於容量小,每年必須要補給4次到5次,才足以提供我們所需要的水資源。


2020.10石門水庫  (照片提供:林瑞婉)

 


圖片來源:
台灣乾旱研究:變遷、水資源衝擊、風險認知與溝通(2016-2018)計畫。2019臺灣氣候變遷乾旱風險評估與調適-中研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

為了解決北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政府推動板新地區供水改善計畫,將南勢溪與翡翠水庫供水區域擴及新北市板橋、新莊、鶯歌等地,減輕石門水庫供水壓力。許晃雄研究團隊模擬估算,如果在不考慮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板新二期可以解決缺水不足的問題。但如果加上2040-2060年的氣候變遷模擬,春雨量明顯減少的情況下,新竹、桃園或新北市,它的水資源會呈現不足,尤其桃園的農業用水會減少40%。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要做好調適策略來因應。


圖片來源:
台灣乾旱研究:變遷、水資源衝擊、風險認知與溝通(2016-2018)計畫。2019臺灣氣候變遷乾旱風險評估與調適-中研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

學科
科學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颱風, 暖化,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反聖嬰現象, 缺水, 石門水庫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林書帆
顏子惟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從10月中旬,經濟部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第2次工作會議,公告桃竹苗及台中市開始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部分地區的二期稻作停灌休耕。緊接著,台南、嘉義11月18日也進入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農委會11月25日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嘉南地區明年一期稻作確定停灌,此舉將衝擊19,385公頃的農地,以及兩萬多名農民,北彰化地區在11月25日實施夜間減壓供水。

這段期間,北部地區雖然有著連綿雨勢替水庫增水不少,但中南部苦等不到雨水加持,水庫蓄水量節節下降,年復一年,我們都在仰賴老天爺給水喝.....

老天爺給水不足 全台缺水危機陸續浮現

近日北部民感受到雨不停歇的天氣,水庫也有所進帳,但全台水情依舊緊張,截至12月9日台灣水庫即時水情來看,台灣本島的21座重要水庫,有10座的蓄水量都在五成以下,白河水庫甚至不到一成。

北區:
桃園石門水庫蓄水量小幅上升增補到57.7%、新竹寶山水庫剩下45.8%、寶二水庫蓄水量到37.9%;苗栗的永和山水庫剩下30.6%、鯉魚潭水庫35.7%,明德水庫更慘跌至16.3%。

中區:
台中德基水庫蓄水量35%,石岡壩29.3%,淤積嚴重的南投霧社水庫在11.8%。

南區:
灌區廣大的曾文水庫,蓄水量僅有22.2%,白河水庫甚至已經不到7.7%。

為什麼沒有水?跟氣候因素有關嗎?

根據氣象局資料,今年梅雨季降雨少,加上10月底前都沒有颱風侵台,這是自1964年以來首次發生的現象。在6至10月上旬,各水庫集水區的降雨量是歷史平均值2~6成。

一直以來,春雨和颱風是台灣水庫的主要進水來源,少了這兩個帶來雨水的機會,也就寫下今年6月以來,全臺平均降雨為1993年後最少的紀錄。

從下方氣象局所提供的圖表可得知,平均氣候值為1325.7mm,但今年只有798.8mm,足足比往年少了快要一半的水。

資料來源:氣象局提供
資料提供:氣象局

尤其桃園到嘉義水庫集水區降雨量,更是有歷史紀錄以來最低的一次。

【相關專題】
水 為什麼留不住?

從歷年蓄水線和同期蓄水量來看  今年蓄水量普遍低於歷史記錄  

如果我們將時間尺度拉大來看,在水庫歷年蓄水量水位線,可以發現整體今年水庫的蓄水狀況都比往年的水位線還要低。

桃園石門水庫歷年蓄水量變化:

桃園石門水庫自今年3月以後,有效蓄水量都少於近五年的平均蓄水量

新竹寶山+寶二水庫歷年蓄水量變化:

新竹寶山與寶二水庫只有6月蓄水量曾高於去年,其餘時間都比去年低;苗栗的永和山水庫是從2月開始,都低於近五年蓄水量平均值、鯉魚潭水庫是從3月中之後都低於去年水位線。

苗栗明德水庫歷年蓄水位變化:

苗栗永和山水庫歷年蓄水位變化:


 

苗栗鯉魚潭水庫歷年蓄水位變化:

苗栗境內三座水庫,明德水庫蓄水量則是從今年7月開始低於近五年蓄水線,永和山水庫則是早在2月,蓄水量就比近五年同期少,差距越來越大;鯉魚潭水庫的水位線,從今年4月開始走下坡,比起去年水位低很多。

台南曾文-烏山頭水庫歷年蓄水量變化:

南部的曾文與烏山頭水庫的蓄水量從今年4月中開始情況不樂觀,比過去10年平均值低很多。

先天不足的降雨量   後天失調的水庫宿命

一直以來,台灣的水庫由於地形陡峻、地質特性脆弱,再加上地震多、土壤鬆軟等因素,加上集水區頻頻不當開發。過往颱風夾帶豪雨沖刷集水區,導致大量泥沙入庫,各地水庫都有淤積的情況。

為了延續水庫使用壽命,幾個淤積嚴重的水庫,像是石門水庫和明德水庫的淤積率都超過30%,每年都要花費高額清淤費用來保持庫容量。

以台灣現有水庫壩堰合計的話,設計總容量有2,856,346,000立方公尺,有效容量也只剩1,906,838,000立方公尺,約莫六成。

【相關專題】
搶救下一滴水 
集水區大崩壞?

沒水所帶來的衝擊  

水情嚴峻,首先衝擊到的就是桃竹苗地區二期稻作宣布停灌,緊接著嘉南地區的一期稻作也確定休耕,由農委會提供停灌補償。台中東勢、苗栗卓蘭、大湖等地的柑橘,因為缺水灌溉,落果、裂果到處都是。這次的乾旱,農委會估算受到影響的農作物超過7千公頃。

 

 

 

 

 

 

專家預估明年反聖嬰年來到  春雨情況仍可能不樂觀

只有有機會,水利署就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因為未來還充滿高度不確定性。根據中央氣象局長期天氣展望的報告,臺灣的秋末及冬季時節,大陸冷高壓持續發展,氣溫逐漸下降。東北季風帶來的鋒面,讓迎風面的東北部及北部地區有降雨發生,而背風面的中南部則是枯水期,降雨機會明顯減少。

同時從過去的統計資料來看,當反聖嬰現象逐漸發展,冬季時臺灣溫度訊號不明顯,雨量較為偏少。因此一直到明年三月,我們還有很長的時間需要面對缺水狀況,需加強因應對策。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與國外研究團體合作,引用全球氣候模式來模擬,發現如果到21世紀末,比如說2075-2100年之後,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會減少40%。以現在平均大概一年20幾個颱風來看,就剩下10幾個颱風,所以西北太平洋地區是全球有颱風的區域中最敏感的。

另外許晃雄根據以往做過的研究來推估,未來2040到2060年的時候,整個大氣環流改變,而暖化讓春雨跟鋒面都往北移動,連帶台灣附近的春雨就減少。不只是台灣而已,從華南到台灣,到日本南方,整個雨帶的雨量都減少了,所以整體北台灣降雨量都會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抗旱最佳兩大武器節水與省水 更重要的是惜水

面對缺水,政府表示要繼續推動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台南南化二等3座水庫的興建,並加高7座水庫的壩體來增加蓄水量,但這真是根本之道嗎?

打開水龍頭就傾洩而下的水,便利到經常讓我們忘記,水也是需要珍惜的資源。而大規模的水庫建設,毀山滅林,衝擊自然環境,要如何利用多元的方式留下水,才是永續之道。

早期傳統的埤塘,到了今天還是可以善加利用,而深藏在地下的伏流水、地下水是我們的救命之水。更有效的解法是從源頭的山林保育做起,防止集水區的崩塌擴大,才能減少砂石入庫避免淤積以及讓水庫濁度飆高。另一方面,集水區避免不必要的擾動,才能真正保持水庫的壽命。

當我們享受著水帶來的便利時,別忘了,水有可能會消失,它並非取之不盡,這樣才能想出更多方法讓水留住。

而民眾自發性的行為也很重要,像是住家雨水儲存、廢水回收再利用,各種節水策略都是共度缺水危機的好辦法。

【相關專題】
埤塘保命水
抗旱 水哪來?

學科
水文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缺水, 水庫, 蓄水量, 降雨量, 集水區, 反聖嬰現象, 抗旱, 埤塘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瑜珊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搭著捷運來到新北市紅樹林捷運站,這個距離淡水河出海口只有五公里遠的地方,有著全世界最大水筆仔純林,沿著木棧道走進紅樹林裡,沿途的泥灘地上,充滿了生機。

相較保護區裡的生物,可以自在的生活在泥灘地上,居住在步道另一側的陸蟹,命運卻是大不同。

陸蟹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涵洞、排水道,或是草叢間、石頭縫隙,都可以看到牠們的身影。每年五到九月繁殖季來臨,牠們就會從內陸,移動到水邊釋幼。這段繁衍新生命的旅程,卻有如陸蟹媽媽們的天堂路。

緊鄰自行車道的紅樹林捷運站和停車場,也可以發現陸蟹的蹤影,牠們經常沿著建築物的縫隙,鑽進這些設施中,命喪往來的行人腳下或車輪下。就算能在人的腳步或車輪下逃過一劫,陸蟹也可能因為迷路,無法再回到自然環境,一旦缺水太久,可能在建築物中乾死。

有些陸蟹體長只有一兩公分大,又有絕佳的保護色,一個不注意,不小心踩過去,也不會讓人有太大的感覺,牠們卻有著無可取代的生態地位,是滋養海岸林的重要角色。

紅樹林生態教育館的駐館人員,希望台北捷運公司和相關單位,能透過改善設施、填補縫隙,來減少陸蟹的路殺問題,不過紅樹林一帶的陸蟹,族群量有多少?受到路殺等人為干擾的情形又有多嚴重?過去數十年來的生態資料,幾乎是一片空白。

紅樹林生態教育館和荒野保護協會,特地舉辦志工培訓課程,號召民眾一起來調查陸蟹,為下一步的政策遊說累積能量,也讓更多人認識淡水河岸的陸蟹,面臨的生存挑戰。

車一輛接一輛,湧入台中高美濕地,夕陽西下,潮間帶閃耀著金黃光芒,這是一天中遊客數量最高峰的時刻,對於居住在堤岸另一側的陸蟹們,人潮為牠們帶來的,是生存壓力。

沿著番仔寮海堤開闢的道路,阻隔了陸蟹媽媽前往海岸釋幼的路,也是路殺的熱點。在這次調查正式開始前,團隊更赫然發現,周邊又有陸蟹的棲地,遭到填土而消失。

相關單位對於公共運輸的規劃,態度始終消極,遊客總量管制也遲遲未有進展,伴隨著大批遊客而來的,是不斷增長的停車需求。2017年,我們就曾在番仔寮海堤旁,紀錄到農地遭到填土,陸蟹棲地消失的現象。事隔多年,同樣的情形還是持續上演。

夜色降臨的時刻,一群由在地居民組成的調查志工,聚集在番仔寮海堤旁,戴起頭燈,兵分兩路,準備開始今天的陸蟹調查工作,同時也努力救援,協助陸蟹過馬路,人力有限的狀況下,仍然敵不過南來北往的車輛。

和過去三年的調查相比,今年調查團隊也發現了新的路殺點,就位在2019年剛啟用的高美濕地遊客中心旁。

每隻抱卵的陸蟹媽媽,都蘊藏著幾十萬個新生命。如何在滿足遊客需求,和維護陸蟹棲地間找到平衡?仍是個難解的問題,需要人們願意慢下腳步,才有機會扭轉牠們的命運。

學科
動物, 濕地
縣市
  • 新北市
  • 淡水區
  • 台中市
  • 清水區
關鍵字
陸蟹, 紅樹林, 路殺, 番仔寮, 高美濕地, 遊客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寧
葉鎮中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2005年 花蓮漁民捕獲的巨口鯊,學術單位買下準備製成標本

海洋裡有一種巨大而神秘的生物,牠跟鯨鯊一樣,屬於大型軟骨魚類。因為有著大大的嘴巴,因此有了巨口鯊的名稱,名字很嚇人,但牠卻是溫柔的巨獸,不會主動捕捉獵物,總是張開大嘴透過海水濾食的方式來進食。通常棲息在深海,只有夜間會在特定海域游到較淺的水域,但由於族群量少,樣本取得不易,我們對牠的了解並不多。 (來看看日本2020年拍攝到巨口鯊的海中影像)


巨口鯊標本(攝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海保署新聞稿/提供

根據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莊守正教授的研究報告,在大型鯊魚當中,巨口鯊算是最為稀少的種類,2019年12月為止,全球累計約200筆捕獲紀錄,其中台灣花東外海就超過60%的捕獲紀錄,顯示台灣是巨口鯊主要的利用國家,因此我們對巨口鯊的永續是責無旁貸的。

以巨口鯊通報制度追蹤族群數量與習性

2013年我國開始實施巨口鯊混獲的通報制度,累計至今已有136隻的記錄,海大莊守正研究團隊在2019年接受海保署委託,從資料初步分析,巨口鯊都在花蓮沿近海的流刺網船所捕獲,資料中可明顯看出雌魚多過雄魚,而從胃內容物來看食性分析,牠們主食水母與磷蝦。

莊守正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軟骨魚由於種類、棲地、習性多樣,會在生態系中進食不同營養位階的餌料生物,因此有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這類生物通常成長緩慢、產子數相對較少,族群量如果突然大量下降,首當其衝的將會直接影響生態系的平衡。

長期關心動物保育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自2011年起就關注大型軟骨魚的處境,在鯨鯊已被列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後,他們下個關注目標就鎖定了巨口鯊。光是今年就記錄到8起被流刺網捕到的巨口鯊。這更讓他們心急,在網路上大聲疾呼別讓巨口鯊滅絕,希望海洋委員會、漁業署盡速公告禁捕巨口鯊。


數據資料來源:漁業署        想看更詳細的數據資料按這裡

 

動物社會研究會認為巨口鯊並非是台灣漁業或是民生魚食所必須仰賴的經濟魚種,而且以過去漁業署所累積的捕獲熱點和漁船軌跡,早已足夠讓海委會海保署把巨口鯊列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將捕捉熱點劃設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農委會漁業署也能依照漁業法,公告每年的四至八月為巨口鯊的禁捕期和劃設禁捕區,讓珍貴物種得以生養繁衍。

施行捕獲總量管制會遇到什麼困難呢?

海保署發布新聞稿回應,目前建議農委會能夠實施總捕獲量管制,在累積科學調查及生態資料後,再評估是否列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從2019年起已委託學者進行巨口鯊研究調查,今年(2020年)更進一步與漁民洽談電子標識調查的合作計畫,主要希望能夠確認巨口鯊棲地範圍和移動路徑,作為評估保育策略的依據。並以鯨鯊為例,當初從提案到正式列入保育類名錄,就費時一年。
 


2012.04.24 研究人員在宜蘭朝陽漁港進行鯨鯊標識放流

莊守正認為鯨鯊的總量管制是軟骨魚管理的最佳實例,鯨鯊從每年的80尾下降到30尾,逐步在2008年全面禁捕。建議巨口鯊未來應以近年捕獲的數量做為參考,訂出限制數量的捕撈,以及在混獲季節進行漁期或漁區的限制。配合科學採樣與研究同時進行,增加漁民對巨口鯊捕獲或目擊的通報意願,才能擬定對巨口鯊更完善的保育管理策略。

由於台灣的捕獲量,占了全世界的六成以上,牽動著巨口鯊的族群未來,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政府應加快速度,建議由政府補助漁民,與科學界合作,共同進行標記野放,以更了解珍稀的巨口鯊,別讓台灣成為巨口鯊的墳場,讓牠們有機會繼續在地球上生活下去。

▼延伸閱讀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詳細報告 
海洋保育署新聞稿
海洋保育署臉書
108 年度台灣巨口鯊混獲資料庫建立及生物學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莊守正 
花蓮漁民捕獲罕見巨口鯊 重量逾6百公斤(2019年5月6日)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巨口鯊, 保育類野生動物, 總量管制, 通報, 大型軟骨魚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林燕如
于立平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丹.巴伯:我在十年前開始學習文化燃燒,我對文化燃燒的了解還不算很深入,但是我現在的工作就是在當代、現代的脈絡下來管理火,我在新南威爾斯州的國家公園工作,是隸屬於國家公園的專業消防員,已經有15年時間。2010年,有人引薦我到昆士蘭州的約克角(Cape York)學習文化燃燒。目前我是一位文化燃燒的實作者,創辦了克魯依點火棒(Koori Country Firesticks)這個組織,來推廣原住民運用火的傳統智慧。


實施過文化燃燒的森林,底下有野火燒過的痕跡,樹冠層還是完整的

取之於叢林的鑽木取火智慧

丹.巴伯:這種樹我們俗稱為草樹(Grass trees),學名叫做刺葉樹(Xinthorhoea),這像草的東西其實就是它的葉子。這是一種很棒的植物,有很多用途,它的葉子可以吃,裡面濕濕的富含水分。當它開花,有非常多美好的花蜜,用手沾一下就能吃,所以我們也稱呼它叫「林中棒棒糖」(bush lolly)。它的花莖也是我們會採集的部位,非常的直,可以用來當作矛,也可以做成點火棒,質地柔軟而且很輕。

我們用它乾燥的莖來鑽木取火,我看過有人不到一分鐘就成功,這當然就取決於你的材料有多好,還有你有多壯。以前的人都長得很壯,這就是幾千萬年以來人們生火的方式。

我們所在的這片區域,是在去年(2019年)12月遭遇森林野火。你可以看到已經有許多植物新生,只要一點雨水,刺葉樹就會到處蹦出來,火雖然從你身邊帶走了一切,但是它也會再帶回點火棒給你。


丹.巴伯為我們示範鑽木取火


俗稱草樹的刺葉樹,是最佳起火材料

 

文化燃燒是人與大地的連結 

丹.巴伯:當人們問「什麼是文化燃燒?」,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這裡面有非常多的元素,它不是單一一件事。所以我通常會透過解釋「文化燃燒」和「減災燃燒」(hazard reduction)之間的差異來讓人了解。

現代的減災燃燒,消防員會先拉一條防火線,然後開始沿著這條長長的界線點火,然後火開始往森林裡面燒,這條線就像大浪一樣,開始累積很多能量,所以火變得很大很熱。減災燃燒的目的,顧名思義,就是要減少災損,所以你要趁非野火季的時候,盡可能燒掉越多森林裡的枯枝落葉越好,這樣可以避免人們受到野火的威脅。但這樣的做法對生態系來說並不明智,整片森林可能受到很嚴重的傷害,我身為一個專業的消防員,我也曾經操作過做這樣的事。現代的消防系統,講求的就是效率和快速,節省人力和時間。

在我們的文化中,所有樹木,還有一切跟這片領域(country)相關的事物,從微生物或者是螞蟻、昆蟲,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你不會想毀了牠們,因為牠們對這片叢林來說都很重要。當然大一點的哺乳類,袋鼠、小袋鼠、袋熊、蜥蜴、蛇還有鳥類,牠們的食物有些在森林底層,也有些在樹梢。火災之後,植物開始重新長出花、堅果、種子等等,還有很多的叢林草藥(bush medicine),我們都要仔細的觀察它們接下來新生的狀況,土壤層本身就像是一個種子銀行。

人不能吃太多藥、喝太多酒、吃太多食物,什麼東西都是過猶不及,火也是一樣。進行文化燃燒的時候,我們要保護樹,尤其是大樹、老樹,我們不會讓火超過膝蓋高,不能讓火燒到樹冠層,留下樹上的枝葉,為地表的植物遮蔭。我們通常在五、六月冬天的時期進行,這時候的氣候條件低溫涼爽、濕度高,或許還有一點風,這對燃燒是好的,我們不要強風。

在一個點起火後,火會開始慢慢以360度的圓圈狀,以緩慢的速度往外擴散,在對的條件下,火圈會越來越大,而且你可以跟著火一起漫步。這樣溫和的火勢,能夠讓森林中的小動物,有足夠的時間逃離。

每片不同的領域,它的系統也不一樣,你不能把每片土地都看成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傳統上,不會固定在同樣的時間來做文化燃燒。你在某個地點,只會在每一年特定的時間燃燒,其他的時間,就會去其他的地點施作。

從你還是小嬰兒的時候,長輩就開始帶著你接觸火,所以從小就不會對火感到害怕。這是你每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傳統上,原住民是不會和火對抗的,「打火」對我們來說是外來的觀念,火是我們的靈魂,給我們光亮和溫暖,讓我們烹煮食物、製造工具,它給我們這麼多東西,我們為什麼要去對抗它。

森林野火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這片土地沒有被好好照看,傳統的住民被迫離開,這是這兩百年以來一直發生的事。當你把傳統住民從他們的領域趕走,你就改變了這個國度,因為我們這些原住民,是遺失的元素。這是我們存在的目的,我們的工作就是照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大地之母,而火就是我們照顧她的方法之一。

火教給我們的那些事

丹.巴伯:要真正的學習文化燃燒,你必須一直待在土地上,去觀察火,還有圍繞著火所發生的一切。我當然可以用說的,告訴你它是怎麼一回事,分享一些經驗,但是是火本身在教我們這一切,是這片土地在教導我們。

2014、2015年左右,我們開始在這裡做了第一次文化燃燒,在這之前,這片區域已經有20年沒有遭遇過野火。所以我們認為,是時候在這裡給森林一點火,我還是運用了一些我的專業訓練,用鐵耙先耙出一條防火線,這是為了避免火超過這條線以外的區域。當然,在我們原住民的文化燃燒裡面,我們是不需要去做這樣的防火線,但因為我們要符合現代的需求,我們不能讓火真的走太遠、燒到鎮上。另外,如果有一些岩石或者溪流,這些都可以作為自然的屏障。

我去了昆士蘭州,學習了這一切,改變了我對火的觀念。當我回到我的工作崗位,跟我的同事聊這些經驗,我問他們有沒有可能在新南威爾斯州也做一些文化燃燒,大部分都是禮貌性的表達這很有趣,但是沒有更進一步了,沒有實際的支持,沒有深入調查,我們想施作文化燃燒,也受到政府的阻礙。我們只能用減災燃燒的名義申請,但也不一定能夠得到許可。

今年(2020年)森林野火過後,很多媒體注意到我們,國內外都有,也有不少人說想要學習。我希望這樣的作法能夠得到更廣泛的認同,也能有更多原住民加入,用這樣的傳統智慧來管理山林,也能變成是新的工作機會。

學科
山林, 文化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寧
陳慶鍾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圖片來源: 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從1998年到2020年五次珊瑚白化現象  珊瑚生態發出求救警訊

泰瑞.休斯主任:珊瑚白化是珊瑚面對環境暖化時的壓力反應,隨著全球氣候暖化的加劇,在氣溫破紀錄高的年度,我們觀測到許多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珊瑚白化案例。1998年,我們第一次看到大堡礁發生珊瑚白化,2002年又發生了一次,間隔了14年後,第三次發生白化是在2016年,緊接著在隔年,也就是2017年又發生。很不幸的,我們在今年(2020年)看到了第五次珊瑚白化現象開始發生。

白化的珊瑚狀況是非常差的。白化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珊瑚和牠組織內的共生藻,彼此之間的共生關係瓦解了。共生藻賦予了珊瑚色彩,因此當共生藻死亡時,珊瑚將會失去顏色,變得慘白。如果溫度不要變化得太劇烈,珊瑚的白化不一定會導致珊瑚死亡,但單單在2016年,長達八個月的白化事件中,我們就看到30%的珊瑚死亡。2017年,我們又再失去了20%的珊瑚,也就是在這短短的兩年內,緊接著發生的兩次白化事件中,大堡礁平均每兩株珊瑚就有一株死去。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經歷了三次相對比較涼爽的夏天,我們看到珊瑚逐漸從白化中康復,但即使是生長情況較好的珊瑚,也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的恢復健康,所以我們對於珊瑚白化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的狀況,感到十分擔憂。
 

每次白化事件之間的間隔,越來越短。全球首度記錄到珊瑚白化事件是在1980年代,再下一次白化發生是在24年之後。但從2010年開始,這個間距縮短到6年,隨著全球持續暖化,氣候預測模型告訴我們,將會有更多緊接著發生的白化事件。

所以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如果我們想要為了下一代保住這些珊瑚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好好處理各種導致珊瑚白化的原因,是當務之急。

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加速氣候變遷  置身事外情況將會越來越糟

泰瑞.休斯主任:我是感到有些沮喪向人們談論氣候變遷對於珊瑚的影響。因為我們已經持續做了30年,對於氣候科學專家,或者是我這樣的珊瑚生物學者來說,全球暖化早已不是新發現,而是我們已經花費數十年研究的議題。

當1998年發生了第一次珊瑚白化之後,我們就一直發聲,也憂心珊瑚的未來,我們也針對未來珊瑚白化發生的頻率以及嚴重程度做了一些預測,遲早會見到白化現象年復一年連續發生,那些預測都十分準確。但這並不像你的房子著了火這樣,會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像雪梨或墨爾本這些大城市,在今年(2020年)夏天因為森林大火而帶來非常差的空氣品質。這樣的恐慌總算讓許多人感受到,氣候變遷確實是一個很巨大的問題,它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式,就在這裡。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使得這個情況更加惡化。

我們從一個涼爽的世界,進到一個溫度正常的世界,現在仍然處在持續暖化的軌跡上,如果我們不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一切將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我們可以將今年的森林野火視為一個警訊,不只是對未來的警訊,也是對現在的警訊。

改變的時機到了  該如何終結出口化石燃料

泰瑞.休斯主任:繼續燃燒化石燃料對於大堡礁的未來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澳洲大部分化石燃料的產地,橫跨了大堡礁世界遺產區域。也有一些影響是來自在地的,例如船運、疏濬工程、污染,以及來自化石燃料運輸港口的噪音,每一天都影響著大堡礁。

澳洲政府對於野火的反應非常讓人失望,對於設定更高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也是不情不願。澳洲的碳排放在接下來的十年,也就是到2030年,根據預測,還是維持平平的一條線,沒有降低的趨勢。澳洲在巴黎氣候協定中的表現也是頗具爭議的。我們的總理不願意在2050年達到零排放,但有超過70個國家都承諾了。下一次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將會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我想屆時澳洲政府準備提出的減碳承諾,仍然是很薄弱的。
 


2015年12月12日巴黎峰會宣布通過巴黎協定

世界上大約有4億人口依賴珊瑚礁維生,維繫了糧食安全,這些人大多數生活在相對較小、較為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因此澳洲是比較特殊的案例,因為相對來說,澳洲是個大且富裕的國家,人們不會因為無法在大堡礁捕魚而挨餓,儘管如此,大堡礁對澳洲來說,仍有著社會和經濟的重要性。它為旅遊業帶來每年60億澳幣的價值和收入,如果失去這些,對於有著65,000人就業人口的昆士蘭州旅遊業來說,會是巨大的影響。大堡礁周邊的煤礦業,假如能夠轉型為再生能源,只要我們能擁有健康的珊瑚礁,我們的觀光產業就能永續發展。

我認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已經開始意識到珊瑚白化,以及全世界的珊瑚礁逐漸劣化的問題,不只是發生在澳洲.即使是管理最完善,或者位置最偏遠、人為活動極少的珊瑚礁群,也受到了全球暖化影響,因為幾乎每個地方的氣溫都升高了,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了,澳洲是個富裕的國家,我們負擔得起能源轉型,搶救大堡礁已經刻不容緩了。

全球平均升溫1度改變珊瑚多樣性  強者生存弱者將消失

泰瑞.休斯主任:我們不太確定世界溫度還會升高多少,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是升溫1.5度之內,自從工業化時代開始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已經升高了1度。對珊瑚來說,這樣的溫度非常無法適應。珊瑚礁所分布的熱帶地區,已經發生過三到四次白化事件,大約只有非常少數的珊瑚沒有經歷過白化,大約是4%。大堡礁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自1998年以來經歷過4到5次白化事件,發生間隔也越來越短.這代表著珊瑚發生白化後,只擁有非常短的時間能夠復原,下一次白化就又發生了,這很讓人擔憂。


圖片來源: Klara Lindstrom_ 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在熱帶地區,白化也正在改變珊瑚礁群的物種分布,也就是說,白化是有選擇性的。各種珊瑚之中有輸家和贏家,贏家指的是體質比較強壯的珊瑚,牠們比較不容易受溫室效應影響,熱浪來襲時比較不會白化,在接下來的冬天,溫度一降下來,就能夠恢復原本的顏色;而輸家則是比較容易受溫室效應影響的物種,只要溫度稍微上升,牠們就白化了,而且一白化,死亡率也較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物種正在轉變,比例上,耐受力高的物種越來越多,比較脆弱的越來越少,這點值得注意,因為不同的珊瑚各自發揮著不同的功能。

最脆弱的珊瑚物種,是那些長得高、呈分枝狀的珊瑚、鹿角珊瑚,或長得像桌子形狀,樣子平而圓的珊瑚,這兩種型態珊瑚在暖化之下,是非常脆弱的。但它們提供了很多立體空間,許多的角落與縫隙,正是這樣的棲地型態,才能孕育高度的生物多樣性,構成這個生態系。

所以當我們失去越多這兩種型態的珊瑚,所造成的影響是更廣泛的,不只是失去珊瑚本身,也是失去這整個生態系,包括魚類,有些是商業上重要的魚種,牽涉到人們的糧食安全。而事實上,大堡礁的珊瑚物種也正在出現這樣的演替,所以大堡礁就彷彿正在一段旅程上,過去曾經有那樣的格局,現在它改變了,未來也會繼續變化,根據預估,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會使得全球比起工業化前的時代升溫3度,這絕對會對珊瑚礁造成無比的傷害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對珊瑚礁來說,還勉強能撐住,也還能維持它的功能,支持人們的生計,提供食物來源,但是已經沒辦法再像25年前的珊瑚一樣了。

泰瑞.休斯主任:儘管困難重重,我還是保持樂觀,若我們能越快行動,還有一些時間能拯救大堡礁以及世界各地的珊瑚礁,但這樣的機會之窗是非常狹窄的,而且這扇窗正在關閉,只要澳洲越快停止出口化石燃料,不僅對珊瑚礁,也對其他人類賴以維生的生態系有所幫助。

學科
海洋, 能源, 科學
關鍵字
珊瑚白化, 全球暖化, 大堡礁, 溫室氣體, 氣候變遷, 化石燃料, 珊瑚礁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寧
陳慶鍾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整理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