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木的緣起,是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有天被問到台灣最高的樹有多高開始?因為這句話,徐嘉君從此踏上尋找超高巨樹的旅程,但茫茫樹海要如何找起?
在沒有科技協助之前,她靠著口述歷史或是山野傳說,一步一腳印地去找,但人的記憶會失真,往往耗費心力抵達之後,才發現真實樹高與傳說樹高誤差很大。
科技輔助,尋找最高的樹
2019年徐嘉君和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系王驥魁教授組成「找樹的人」團隊,利用光達技術描繪出樹冠高度以及地面地形的模型,再設定條件篩選出65公尺以上的巨木潛在點位。然而一開始要如何設定尋找的範圍?徐嘉君從歷史文獻、訪談等資料去推估有可能的巨木熱區。
2019年以棲蘭、丹大地區的1265平方公里標定出272棵巨木點位,再從中挑選出有可能會破紀錄的巨木和可及性較高的,在大雪山南坑溪上游找到了72.9公尺高的台灣杉;2020年他們加入林務局的航空照片圖資來比對,標定出139棵巨木點位,在八月找到了樹高79.1公尺的桃山神木(台灣杉),刷新了最高樹紀錄。
不過,尋找巨樹過程並不容易,大面積的光達圖資還是需要人工判讀辨識來做篩選,從百來棵的光達圖中,窮盡眼力的找出目標物。尤其台灣地形多變,更是增加光達圖資誤判的機率,有的地勢坡度超過70度,有的樹型歪斜,造成樹高誤差。找出目標巨木的可能位置後,再利用點狀雲描繪出3D樹型協助分析。
更重要的是實地勘查,為了找尋這次的桃山神木,找樹的人團隊歷經四次踏查,好不容易已鎖定巨木位置,卻遭到高及人腰的箭竹林鬼擋牆,箭竹反彈的力道讓他們遲遲無法推進,直到八月份箭竹開花死亡後才得以突破重圍,但難題並未結束。
進行測量的前一天,剛好碰上巴威颱風來襲,讓徐嘉君忐忑不已。幸好,上午十點風雨稍歇,趁著這片刻寧靜,徐嘉君立刻登樹完成測量,當樹高傳來破紀錄的數字,在場人士都振奮不已。
找一棵樹,往往不是一次就成功到位,每次還要耗費七至八天的時間,背後還有研究團隊耗費許多的人力、精神,這樣到底值不值得?
為什麼要找巨木?
徐嘉君經常都被問到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去找巨木呢?徐嘉君認為巨木的存在可以提供生態解謎,像是為什麼這裡的環境得以支持巨木的生長,從地質分析來看,這些古老的巨木大多生長在早期崩塌地上,豐厚肥沃的土壤層讓巨木的根得以牢牢扎根於此,挺過無數的颱風與地震。除了生態研究上的探討,提供森林生態的基礎資訊之外,巨木也能促進民眾的保育意識的提升。王驥魁則認為探索巨樹的過程中,讓他更認識台灣這座島嶼的萬物,也是一種自我探索。
徐嘉君也憂心極端氣候對巨木生長造成威脅,尤其是長期乾旱。缺水除了會延緩生長速度,如果併發天然林火或是其他人為災害像是外來入侵的病蟲害等等,都可能讓巨木承受無法回復的傷害與死亡。她以2018年的低溫為例,當時棲蘭地區短時間降下了大量的雪,她所追蹤的一棵超過45公尺的香杉,因為融雪後的「土壤凍拔」現象造成傾倒死亡。她呼籲這些超高巨木都應該列入優先保護監測對象,這也是建立巨木地圖的目的。
然而巨木地圖的曝光,也引起部分人士的擔憂,擔心山老鼠會有機可趁,對這樣的疑慮,徐嘉君回應與其隱藏遮掩,不如資訊公開,受全民監督,更能保障這些樹木的安全。況且這些巨木,大多生長在人力無法可及的山林深處,盜伐者要花高成本、高風險來運送,不符合經濟效益。
2019年底,徐嘉君找樹的人團隊,決定對外開放全台山區光達圖大約五萬多張,放置在 「台灣的群眾 一起尋找台灣的巨木」找樹網站,想募集公民科學家協助判讀可能潛在的巨木點位,排除電塔等人工構造物等,希望加快腳步,讓台灣最高樹木能盡速呈現在世人面前。為了增加趣味性,針對註冊玩家設計晉級制度,不同等級有不同造型的徽章,找到最高樹木的民眾還能獲得巨木命名權。
台灣森林四季都有不同風貌,但鬱鬱蒼蒼中,我們對森林的了解卻是少之又少,你可能也不知道,台灣是東亞唯一有超過70公尺巨木分布緯度最高的地方。而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台灣最高的樹到底會有多高?是否會有超過80公尺的樹?懷想著種種的疑惑,我們從找尋答案的過程裡,一起更認識台灣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