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水的腳印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 李慧宜 陳添寶 葉鎮中,剪輯 葉鎮中

高雄美濃,一直是有名的客家庄,可是您想過嗎?為什麼他們得以保存完整的客家文化?為什麼他們可以團結成功反對水庫興建?然而,又為什麼他們的社區營造能夠聞名全台?答案,其實就在農業。因為農業,美濃有緊密的人際關係,因為農業,美濃保有好山好水,因為農業創造美濃文化的根源。為了了解農業是如何影響人、成就家庭、創造社會集體經驗,我們的島製作團隊,從西元2007年7月,開始長期拍攝美濃朱家的生活與生產,希望這個兩百多年的傳統農家,可以帶給我們更多啟示。

騎著摩托車載著攝影記者,朱秀文的手,還是忘記了安全駕駛這回事,不斷地向田裡比劃著,「這邊還有人種稻子…這裡就是水圳第三幹線,從隧道那邊來的,通到龍肚國小。」這一天,天氣晴朗。

朱秀文,美濃龍肚人,四十三歲,家中長子,未婚,是農會職員,也是兼職農夫,他出身美濃龍肚的六大家族之一─朱家夥房。從西元1737年起,他的家族在龍肚開墾至今已經兩百多年。

在連續好多天的燦爛陽光下,山坡上的荔枝樹們似乎缺水得很。朱秀文穿上雨鞋,踩著滿園的枯黃落葉,爬上山坡的最頂端,打開水塔的開關。水,像是一種奇蹟。荖濃溪的河水,透過竹門電廠引進美濃平原,再從水圳主要幹線流經中型幹道,然後分流到小渠道再被抽上水塔,接著,水塔內的水從各條條理有致的水管擠壓散出,澆灌滋養園子裡的每一棵荔枝樹。

朱秀文聽老一輩說,半世紀前沒有水圳的時候,山坡上根本沒有辦法耕種,整片山都是竹林或其他零星的旱作。現在,灌溉不再像過去那麼克難,只要農民懂得土壤性質,了解作物生理的特性,就能夠進行很有效的水量控制,這對農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階段。

荔枝園山坡下的長形平原上,有一片兩分多的地,是朱秀文媽媽─朱劉瑞松準備種番茄的地方。朱媽媽,是朱家的專業農夫,嫁入朱家四十六年。她從早期的國校畢業後,沒有一天不下田,連生小孩陣痛的時候,她都還在田裡工作。因為種番茄,是朱家的傳統生產之一,所以朱媽媽早已駕輕就熟,從整地、下基肥,到做畦鋪、抑草蓆,還有下苗、插竹枝,和除腋芽以及固定番茄綁稻桿,樣樣她都可以一手包辦。

跟著媽媽一起在田裡整地,朱秀文滿身大汗但無怨言,他很清楚這些事情的重要性。他說,現在就是要幫番茄建立一個可以安全長大的家。這個家,要有多大的環境,每一株番茄需要多少空間,是必須先計算好的,不然,就會像人一樣,地方太小人太多,人是容易吵架,而番茄容易生病。

朱秀文爸爸朱耀明,年輕的時候在水產試驗所工作,前幾年提早退休跟著朱媽媽一起務農。看著自己的太太跟兒子在田裡,他心生感嘆。他說,以前農業興盛的時候,田裡很多人,聲音很豐富,可是沒想到一晃眼,田裡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原本他沒有期待朱秀文留下來幫忙,可是朱秀文本身學農業,又對農業有興趣,所以才答應他回家幫忙務農。

空氣的溫度越來越高,遠方的綠樹草地,開始出現上下波動的皺摺。番茄園的整地工作結束後,馬上要引水入田,讓土壤和肥料可以透過水分完全結合。朱秀文一邊沿著小渠道往上游走,一邊清理水圳內的垃圾。水緩緩從洞口流入番茄園,乾燥的土壤出現毛細作用,土壤從土黃色變成深褐色,水,真像一種奇蹟,看來再平凡不過的流動,開啟了番茄園的第一道生命曙光。 

農曆四月,梅雨季像是來了,又像是缺席不到,雨下得時大時小,不乾脆。早晨,朱媽媽、朱爸爸和朱秀文,陸續上山採荔枝。提著小茶壺,朱媽媽走向土地公,整理環境上香祈福,求的,跟所有農民都一樣,祈求農事順利全家平安。可是,老天不作美,大雨又開始落下,陣陣風雨一起一消,採收工作艱辛不已。上坡是走兩步再退三步,下坡是地濕土滑抓不住,嘴巴不敢睜開不說話,眼睛是拼命睜開用力擦,臉上汗水、雨水混揉在一起。這個時候採收的荔枝,還真捨得不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務農對朱家而言,已經變成「只是」一種運動。因為一整年下來,種荔枝、種番茄的三十萬收入,根本沒有辦法應付家裡八口大人的開銷。水聲依舊,水圳的優雅姿態,也跟以往一樣,可是水圳流經的田地,卻早已經「人去田空」了。在朱秀文的記憶裡,三十年前,一大群的孩子們,沿著水圳玩耍,有人玩水、有人摘果子。可是現在,那些跟他一起遊水圳的朋友們,卻都到哪裡去了?聽說,有些在大都市做生意,有些還在工廠裡做工吧!

這篇朱秀文的農家筆記裡,最後一段寫著他的心情:「水圳旁的水聲,聽起來都一樣,可是,笑聲卻越來越少了!大部分時候,我還滿孤單的。台灣的農村,有多少像我一樣的人呢?我從老人那邊接下了棒子,可是,其他人卻都不見了!」

集數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