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水雉一個家|天然棲地因開發日益減少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 葉鎮中 張光宗,剪輯 張光宗

台灣的水雉數量一度少到僅剩20多隻,經過環保團體的積極復育,族群數量上升,專為水雉打造的復育區也面臨轉型的契機。究竟園區經營的背後有多少苦楚?當菱角產業沒落,僅有一個13公頃大的人工溼地,能否為水雉的未來燃起生機?我們看見有一群人還在努力,希望能為水雉和牠的鄰居們多爭取一些棲息地。

牠是農民口中的菱角鳥,愛鳥人士眼中的凌波仙子,名列二級保育,珍貴稀有。

翹翹的尾巴,大大的腳丫,金黃脖子,白臉龐,水雉的體型長得就有些像菱角。喜歡吃小昆蟲,由公鳥負責所有育雛的工作,生活在平原埤塘,仰賴浮葉植物,不過這樣的棲地環境在臺灣逐漸消失,水雉的數量也跟著縮減,根據民國八十六年的調查,當時全臺灣只剩下不到五十隻。

台南官田由於有三百多公頃的菱角田,提供水雉生活空間,是目前全台灣水雉最多的地方。在水雉族群瀕臨滅絕的情況下,民國87年,高鐵計畫通過水雉主要棲地--葫蘆埤,對水雉的生存,投下了一顆震撼彈。經過環保團體多方奔走,向台糖公司租下十五公頃的蔗田,為水雉補償棲地。

於是中華鳥會、濕地保護聯盟等團體,共同籌組水雉復育委員會,著手爲水雉打造一個家。靠著理想與熱情,一點一滴地建構,挖出一池一池適合水雉生活的埤塘,親手種下每一棵水生植物,眾多志工齊心努力,把旱田變成了溼地,在民國89年成立水雉復育區。

眾人的努力沒有白費,水雉開始進駐。園區多樣化的水生植物,讓水雉一年四季都可以在這裡棲息。中華鳥會研究員鄧伯齡表示,每年都有40到60隻穩定在這裡棲息,而官田地區的水雉數量也從20多隻上升到目前的200多隻。

人為營造的濕地,雖然可以為水雉提供一個家,但畢竟不是水雉熟悉的自然環境。當天然棲地被破壞了,要延續一個物種、重建一個棲地,得花上好幾倍的人力物力,從創立至今,園區已經砸下上千萬元的經費。

充滿綠意的園區像是一顆種子,為水雉的未來孕育希望,同時也讓水雉的鄰居們得以安身。多年的努力,復育有穩定的成績,運用一年四季都可以近距離觀察水雉的優勢,園區的經營朝向生態教育來發展。2007年元月1號,水雉復育區改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由台南縣政府統籌,委由中華鳥會經營,正式從封閉性的復育走向開放,每個角落,都是生態教室。

園區對動物友善,也對人友善,道路、賞鳥亭、圍籬都盡量運用天然素材,連警告標語都用溫和的圖畫來表現。

雖然肩負著保育與教育的雙重功能,園區的經營其實是在夾縫中求生。十五公頃的土地中,扣除道路和行政區,約有十三公頃是人造水域,但是供水的嘉南大圳為了配合農作只能季節性供水,在一到三月、六到九月、十月各有一次供水,無法額外為園區放水。

而經費吃緊,則是另一個難題。營運所需的經費,目前由高鐵公司、交通部高鐵局、林務局、台南縣政府、中華野鳥學會來共同承擔。扣除土地租金,一年大概有150萬元左右的經費,勉強維持三位人員以及棲地運作。

雖然園區為水雉提供庇護,讓牠們暫時獲得保護,但是維繫水雉命運的重要關鍵,在於遊客手上的菱角。目前全台有三分之二的水雉,棲息在官田的菱角田,這裡從日治時期就有菱角產業,採取『稻菱輪作』的方式,冬季種稻米,夏季種菱角。每年四、五月,當菱角的植株長到可以支撐水雉的重量時,牠們就開始在菱角田築巢繁殖。

秋天,當農民開始採收菱角,水雉寶寶也長大了,有更好的能力來面對採收過程的干擾。當時序入冬,就進入水雉折損率最高的季節。每年冬至前後,菱角田轉作為水稻田,水雉棲身之處大量縮減。

菱農在巡田的時候,常常會打擾到水雉,為了鼓勵菱農與水雉共存,民國八十七年起,台南縣政府每年撥款八十萬元,推行菱農獎勵辦法,當水雉在田中繁殖,菱農就能獲得補助。

2007年10月,台南舉辦官田菱角節,台南縣長蘇煥智期待官田一方面是農特產中心,也是生態旅遊重要的中心點。當菱角節熱鬧地展開,菱農的心卻high不起來。

跟著菱農何太太來到她的菱角田,兩位採菱人跪在田裡忙碌,斗笠下,是佈滿風霜的臉。種菱、採菱完全仰賴人工,烈日下工作的辛苦,讓年輕人不願意繼承。

而官田鄉的菱角,不算是高經濟價值的作物,隨著菱農老化,菱角產業難免要走向黃昏。

菱角產業走向黃昏,更加突顯園區為一個弱勢物種提供棲息空間的存在價值,提醒人們物種復育和棲地維護的重要性。但是這樣一個13公頃的人工溼地,畢竟無法承載整個水雉族群。結合菱角產業與周邊遊憩,讓園區影響力提升,才能加強保育的力量。

長期的復育讓水雉的數量成長,漸漸往台灣其他地方遷徙,目前,宜蘭、關渡、嘉義、高雄、屏東都有了水雉的身影。在高雄都會區的洲仔溼地,已經有水雉棲息。原本高雄也是水雉的家,但是開發讓水雉無處棲身,在洲仔溼地闢建之後,牠們才得以返回家鄉。每一種生命都殷切期盼有個安穩的家,只要環境許可,就能落地生根。

將近十年的努力,水雉的棲地補償是成功的。印證了如果開發無法避免,棲地補償是可行的方針,只是代價高昂,必須有謹慎的評估與規劃,回歸問題的根本,還是在於原始棲地的保存。中華鳥會秘書長余維道表示,盡量保留原始棲地,並且串聯成生態廊道,對物種保存會有更正面的效果。

和煦的四月天,春暖花開,水雉將要換上亮麗的繁殖羽,準備孕育下一代。 背後依然有一群人,努力為水雉和牠的鄰居們,留下一個家。

側記

特殊的生態行為,特殊的外型,水雉的一切都叫人驚艷。在開發過程中,怎能容許失去這樣一種獨特的鄰居呢?為了幫助這因為人為開發而淪為弱勢的族群,早在10年前就有人開始努力,為了留住水雉的美麗,即使困難重重,他們依然沒有放棄。

集數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