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關鍵字
【環境映像影展】菱魂|氣候變遷下的菱角農與水雉
導演黃虹棋回到熟悉的家鄉官田,透過鏡頭親身觀察到菱角農民林丙火受到限水政策、人力短缺與自然生態劇烈變遷的困境。影片試圖以「水田、農人、生態」三面向構築產業面貌,引領觀眾一窺菱角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
不只水雉回家|美濃湖溼地復育二三事
平靜的水面上,一條小蛇慢慢游過,一群高蹺鴴低空飛行,這裡是美濃湖,面積21公頃,是高雄市第二大人工湖。跟著黃淑玫的腳步走向美濃湖,可以看到土堤上的黃頭鷺正在晾翅,遠方也有高蹺鴴在覓食。「我們最近發現高蹺鴴在挖洞,也有交尾,好像要留美了!留美濃了!」黃淑玫以興奮的口氣說。
雉於何地?|哪裡是水雉的棲身處
2019年6月底,才早上八點,氣溫已經逼近30度,一群人在高雄美濃湖畔,邊走邊看邊聊天。這是美濃愛鄉協進會黃蝶祭系列,其中一場認識水雉的導覽活動,解說老師是劉孝伸與黃淑玫這對夫妻檔。 劉孝伸表示,美濃湖東北方一片濕地,地勢很低漥,沒辦法種農作物,地主一直擱著沒處理,後來他發現,在附近野蓮田度冬的水雉,如果受到驚嚇,就會飛到濕地避險。跟老婆商量後,2017年1月,剛從教職退休的劉孝伸,自掏腰包租地...
護水之茶|坪林農民改種有機茶護水源
好茶需要好水,在部份地區,好水仰賴好茶,一個好茶好水的友善循環,正在新北市坪林山區開展,農民改種有機茶來保護水源,翡翠樹蛙正是這場轉變的最佳見證…
幸福水雉方程式|守護菱角鳥
近兩年冬季,台南官田發生了嚴重的水雉農藥中毒事件,總計有136隻水雉因此死亡,農業型態左右牠們的未來,當生態保育與農業密不可分,水雉的幸福方程式,該由哪些元素共組?
留給水雉一個家|天然棲地因開發日益減少
台灣的水雉數量一度少到僅剩20多隻,經過環保團體的積極復育,族群數量上升,專為水雉打造的復育區也面臨轉型的契機。究竟園區經營的背後有多少苦楚?當菱角產業沒落,僅有一個13公頃大的人工溼地,能否為水雉的未來燃起生機?我們看見有一群人還在努力,希望能為水雉和牠的鄰居們多爭取一些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