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美豬"萊"襲 |台灣豬的下一步

2021-03-01

2021年,我國正式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總統蔡英文在元旦升旗談話指出「台灣是依賴貿易生存的國家,這個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顯現台灣已經抵擋不住,美國萊豬的叩關壓力。

伏膜大作戰|農業塑膠膜的黑色大山

2021-02-22

無論在地勢平坦的台南市關廟區,或是群山環繞的苗栗縣大湖鄉,走進農地都不難發現,黑色的農業塑膠膜,早已成為農民們的好朋友。但這些塑膠膜使用過後,又該怎麼妥善處置?

【節水智慧】太陽公公來節水:滑手機的智慧農業管理

2021-01-18

高鐵台南站附近,將近兩甲地的網室木瓜,這裡種的是價高量少的日陞木瓜,市場價格一斤120塊起跳。曾經獲選農委會產銷履歷達人的陳文億,就住在他的木瓜園旁邊,他工作並不很辛苦,一天到晚都在滑手機,太太著急了就會說,不要再滑手機了!但是他都說「我在手機上巡田水啊!」

【缺水乾旱】當水田變旱田:缺水下的農耕轉作

2021-01-18

2021年因為乾旱,農委會宣布桃竹苗、台中、嘉南總共七萬四千公頃的農田停灌,創下二十年來最大停灌面積。為了節省農業用水,農委會鼓勵農民輪作或轉作旱作。當水田變旱田,有哪些效益?又遇到什麼問題?

美豬「萊」襲|萊克多巴胺食否安心?

2020-12-28

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引起消費者擔憂,食品通路、餐飲店,多半都想和「萊克多巴胺」劃清界線。為什麼呢?

【缺水乾旱】枯旱之城-農田裡的憂慮

2020-12-21

2020年11月,時序進入立冬,也是二期稻作收割的時節,但是桃竹苗的農民臉上,沒有豐收的喜悅。因為台灣今年遭逢1964年以來,第一次夏季完全沒有颱風過境的狀況。從6月到11月,全台降雨量只有氣候平均值的六成,石門、寶山等水庫的蓄水量,也來到同期最低點。根據水利署的數據,以往到了10月,石門水庫平均蓄水量約兩億噸,今年只有八到九千萬噸,不到往年平均值的一半,為了民生和工業用水需要,政府宣布桃園、...

與牛共耕|宜蘭小農結合牛耕的友善農法

2020-08-03

一群友善小農,遇上牛耕文化的推廣者,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在宜蘭壯圍,有一處叫做「牛頭司」的食農教育基地,這裡住著十多隻的水牛和黃牛,牛頭司的創辦人,人稱「牛公子」的沈國源,經常帶著牛走入附近校園,向孩子們介紹耕牛文化,也會駕著牛車,帶遊客體驗搭牛車的樂趣。

德瑪汶的雞會|泰雅部落在地生活

2020-06-28

位在苗栗、台中交界處的大安溪畔,泰雅族的原鄉部落中,有著一群深耕土地的小農。從友善耕作到友善畜牧,他們怎麼在祖先傳承的土地上,發揮互助共享的精神?

國土計畫大搶地|農地面積嚴重減少

2020-06-22

國土計畫進入地方審議階段,在各縣市規劃下,不斷擴張城鄉發展用地,工業開發土地,嚴重減少農地面積。原本希望能重整國土秩序,卻被縣市視為最後土地劃分機會,形成一波搶地大作戰。

未來食物養成記:油芒的故事

2020-06-22

油芒,這個禾本科植物,看起來有點像野生的稻子,比較特別的是,穀粒上毛茸茸的,結穗以後很好辨認。這兩年,許多報導說它抗旱抗鹽,而且很好種,營養成分高,屏東、台東就傳出要幾十甲、幾十甲的種,把它當作繼紅藜之後,又一個明星作物。 但,油芒真的那麼好種嗎?去部落拿到種子就種得出來?營養成分是什麼?

未來食物養成記:電腦飛機來種稻

2020-06-22

清晨六點,台東關山的一家早餐店,對坐吃早餐的,一個是種稻子種了五十多年的周有鎮,一個是他認識才三年的新朋友,屏東科技大學的王裕民教授。老農和教授聯手,在花東縱谷的米糧大鎮關山,開啟AI務農的新時代。

游牧農族:找尋良田的農夫們

2020-05-25

李浚源,外號「鳳梨源」,務農年資11年,身為農夫,他很驕傲;林曉佑,下定決心要成為專業農民,他善待土地細心貼心、不疾不徐。可是,這兩個青年農夫很無奈,因為想跟大自然談戀愛的他們,卻總是找不到一片可以永遠收留他們的土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