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農地上的日不落國|違章工廠能否落日?

2019-10-14

烈日下,怪手開挖著位在彰化鹿港,已經休耕一段時間的農地。原本應該種滿稻米的農地,因為灌溉水源受到電鍍廠偷排的污水污染,高濃度的重金屬,就這樣進入良田。  

孝談里山夢 | 一人串起的生態改革

2019-10-07

賴榮孝,成長於嘉義縣溪口鄉,年輕時出外到新北市五股國中任教,多人稱他為「阿孝老師」。退休後,他選擇返鄉耕作。雖然已經不像小時候對田裡的工作那麼熟悉,手腳也不如當年俐落,他仍獨自管理兩畝稻田和一大片蔬果園。  

我們的猴厝邊-農業篇|獼猴闖果園偷吃讓農民心累

2019-08-26

走進屏東縣春日鄉的芒果園,映入眼簾的,是散落一地的果實與紙套。李金德兩年前退伍後,接手家中的芒果園,邊種邊學,怎麼也沒料想到,會遇上「猴害」這個大難題。  

為猛禽搭架|讓牠們能有停棲的地方

2019-08-19

一片位在台中霧峰五福社區的香米田,乍看之下與一般稻田沒什麼不同,仔細一看,會發現田間多出幾根高聳的竹竿,上頭有著兩個倒三角形的造型,底部則以兩條拉直的棉繩,支撐固定,初次來訪的客人,不免好奇這些竹竿的功用,多留意幾眼。  

牛耕米之味|和水牛一起下田耕種

2019-08-19

許多人喜歡用牛,比喻台灣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牛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近幾十年來,鐵牛取代了耕牛,這種代表台灣精神的動物,已經消失在農村。  

透視嘉磷塞|政府考慮放寬殘留容許量惹議

2019-07-15

為什麼孟山都公司,要為一位癌症末期的美國校工,付出數十億台幣的鉅額賠償金?這起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訴訟案,引起全世界注目。燕麥、小麥、大麥、黃豆,各式各樣的雜糧和嘉磷塞有什麼關聯?為什麼歐盟的農業大國,接連對它實施限制?它又怎樣影響著台灣人的日常飲食?  

溫暖荔枝窩|香港第一個農村再造計畫

2019-07-08

香港的東北角,鄰近船灣郊野公園,有一個車子到不了的村落。這裡創造了香港第一個農村再造計畫,他們如何找回失去的故事,同時寫下新的故事?  

肥水落田|豬牛糞尿回灌農田再利用

2019-07-08

各式各樣的畜產品,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畜產品的生產現場,牧場動物每天的大小便,散發異味,卻讓人退避三舍。豬牛糞尿,如何轉化為資源,重新回歸農田?畜牧產業能不能擺脫污染環境的形象,走向循環農業的下一哩路?  

林下生雞|保存台灣土雞種原

2019-06-24

在台灣各地,曾經有著各式各樣的特色土雞,牠們在山林間、農家後院,自在生活著。畜牧生產的現代化洪流,卻讓多樣化的土雞品種,漸漸消失。當一群三十多年來,持續保種在學術單位中的土雞,走進人口外移、林地流失的原鄉部落,會創造出什麼樣的契機?  

空襲警報:秋行軍蟲 來襲!

2019-06-17

頭頂倒Y字型的頭縫線、每個體節包含四個黑點,並呈梯形分布,牠是目前被通緝的田間害蟲「秋行軍蟲」。飛行能力很強,加上氣流輔助,一個晚上可遷移一百到三百公里不等,換算下來,也就是十幾個小時內,就可以達到數百公里的傳播距離。 秋行軍蟲怎麼來台灣的? 早期秋行軍蟲只在美洲移動,2016年以後首度入侵非洲,之後逐步蔓延,先遷移到印度,又沿著中南半島,2019年初入侵中國。短短六個多月,...

奧山居|小米採收體驗原鄉文化

2019-05-27

奧山,日文是深山的意思。在南台灣的隘寮北溪河畔,也有一處奧山,不過這座山,在人的心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