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相關報導

【823豪雨】水劫-雞豬有難

2018-09-03

2018年8月28日,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的這處養雞場,已經淹水第六天。一萬多隻快要可以上市的土雞,散發出濃濃的惡臭。 進到雞舍的路,最深還有七八十公分的積水,為了避免衍生傳染病問題,上百位國軍穿著青蛙裝和防護衣,冒著風雨,涉水進到雞舍,徒手清除死雞。 823水災造成嚴重農損 家禽、農作都受災 823熱帶低氣壓帶來的超大豪雨,嘉義縣總共有91家畜牧業者受災,災損金額高達1. 2億,損失最為慘重。...

《荷蘭系列報導》豬牛雞羊 屎尿何處去

2018-08-31

要享用畜產品,就必須面對惱人的「屎事」。聽起來雖然不太愉快,卻是畜牧業能不能永續發展的關鍵。對於農業生產一向採取精準控制態度的荷蘭人來說,如何好好處理屎事,將其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自有一套方法。

《荷蘭系列報導》能源消耗走向剩食再利用 畜牧生產的循環契機

2018-08-31

少吃肉可以節能減碳、推動一周一天無肉日、吃素救地球,這樣的說法和倡議活動,不管在歐洲或者其他國家都越來越盛行,台灣也不例外。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貢獻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15%的畜牧業,似乎成為眾矢之的。但人類可以完全茹素嗎?如果要少吃肉,應該減量多少才足夠?畜產品的生產,又是否註定無法和永續二字沾上邊?

《荷蘭系列報導》一個村子兩座農場 全球化浪潮下的選擇題

2018-08-31

應該鼓勵發展大農,或者支持小農?應該致力拓展外銷,或者推動地產地銷?阿默斯福特市郊,同一個村子裡,比鄰的兩間農場,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他們的故事,宛如「大小農之爭」的縮影,吸引許多人前來一探究竟。

《荷蘭系列報導》荷蘭農業下一步 科技是糧食危機的唯一解方?

2018-08-31

先進的科技,日趨精準化的農業生產模式,會是解決人口爆炸、糧食危機的解方嗎?當無人機、農業機器人和電腦環控設施越來越普及,農業的本質,和務農所需的專業,是否也需重新定義?即使在農業科技首屈一指的荷蘭,農民和消費者也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友善畜牧】快樂製造雞|讓雞媽媽開心下蛋

2018-08-24

你願意為一顆雞蛋,付出多少錢?三塊、五塊,還是十五塊?其實,一顆雞蛋、一隻母雞所能創造出來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一鏟一鏟把沙子裝進桶子,再倒進雞舍中的桶子裡。今年十歲的周庭安,過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暑假,他和朋友一起到雞舍當志工,整理母雞的家,還打算幫母雞寫故事。 這隻叫做小天使的母雞,特別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也是周庭安故事裡的主角。牠輕輕閉上眼睛,享受孩子溫暖的懷抱,...

樹 田-創造林下經濟的另一種可能

2018-08-20

台灣擁有大約219.7萬公頃的森林,當中估計有27萬公頃是生產性的人工林,這些人工林,有些鄰近山村,有些位在私有地上,如何善用人工林底層,種出更多經濟收入呢?林業試驗所的專家,正透過系統化的試驗,研究如何妥善利用生產型的人工林,讓林下經濟可以發展出不同模式,他們是怎麼做的?

竹東徵收再起|二重埔農地開發爭議

2018-08-06

台灣面臨農地蓋工廠的問題新竹竹東卻在廣大工業地上,種滿農作,形成特殊的景象。竹東二重埔地區,原本是農業區,30年前為了開發,土地編定為工業區,但是農民抗爭,計畫終止,地目未改回農地,農民就在工業地上耕作。現今,開發計畫再起,農民再度聚集,決心守護世代的家園土地。

向除草劑說再見|非農地禁用除草劑

2018-03-12

一張張的枯黃照片,呈現的都是噴灑過除草劑的死寂…

水水泰平(2018年版)

2018-02-05

群山環繞、溪水潺潺,這裡是北勢溪最上游,翡翠水庫集水區內最源頭的祕境,供應大台北地區近五百萬人的飲用水源。曾經,這裡到處是水梯田,三十年來,水梯田埋沒在荒煙蔓草中。一個實驗計畫,讓水梯田重現泰平。在這個水的國度,他們種下希望,也替大台北種下活水源頭…

種下本土中草藥|台灣中草藥產業的未來

2018-01-22

大批中藥材從中國來到台灣,當台灣種起中草藥,是否能形成產業鏈?再創農業新契機。

金門土雞返鄉路|留下台灣各地特色雞種

2018-01-22

吃雞「起家」,辦桌、入厝,祭祖、圍爐,通通少不了牠。土雞是和台灣人飲食文化最為密切的經濟動物之一。對生產效率的追求,進口雞種的普及化,台灣各地農家常見的特色土雞品種,漸漸消失。台灣土雞血脈,如何繼續傳承?離鄉近三十年的金門土雞,要怎麼重新踏上返鄉之路,回到金門人的餐桌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