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荔枝窩|香港第一個農村再造計畫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香港的東北角,鄰近船灣郊野公園,有一個車子到不了的村落。這裡創造了香港第一個農村再造計畫,他們如何找回失去的故事,同時寫下新的故事?

荔枝窩的農夫黎慧儀,彎著腰照顧作物,這是來自台灣的台農16號-越光米。他的田位在荔枝窩聚落旁,是一個有四百年歷史的客家聚落,香港人稱為圍村,九條橫巷和三條直巷的聚落格局,保留至今。

聚落背後,是居民代代保護的風水林,面積大約一公頃,保有一百種以上的植物,從前如果有人破壞森林,必須殺豬向全村賠罪,因而又稱為殺豬林。

聚落前方是銀葉樹與魚藤交織的溼地,從前荔枝窩曾經盛產荔枝,後來轉作水稻與柑橘類作物。極盛時期居民有上千人,1950年代農業沒落,人口開始外流,隨著時間流轉,這個沒落的古村,現在因為農業而重生。

香港大學團隊與企業、民間組織合作,從2013年開始,推動復村、復耕的生態農村試驗計畫,選擇對環境干擾程度比較低的作物。本來田地因為廢耕,長起許多灌木,他們第一階段先種可以在林蔭下生存的咖啡樹。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策動永續發展坊項目經理戚曉麗表示,除了咖啡,還種了一些薑黃和肉薑,都是香港比較少的作物。最終目標是重新恢復荒廢農地的經濟價值,而又不會對整體環境有非常大的影響。另外也種植傳統作物,像是雪菜、芥菜等,藉由製作傳統客家醃菜,來重建聚落與文化的關係。

除了讓農地恢復耕種,香港大學團隊也著手建立產業經濟與推廣教育。當荔枝窩的活力逐年增加,不但外地人願意來這裡奮鬥,離鄉的居民,也願意回來了。

復甦的荔枝窩打響了名號,有的遊客搭船前來,有的遊客順著古道,走上三小時才能抵達。石頭鋪成的古道,寫滿先民與自然相處的智慧。現在的荔枝窩,在深厚的歷史脈絡上,發展生態農業與層次豐富的旅遊體驗,變成現代人追尋的桃花源。

相由心生,景觀是信念的展現,荔枝窩的面貌,是人們與自然環境互動的結果。當初沒跟上城市發展,反倒幸運地以純樸潔淨的面貌,與城市共生,彼此需要、彼此依靠。

集數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