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往事|雲林老宿舍喚起時代記憶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葉鎮中

緩緩在剛研磨好的咖啡粉上,注入熱水,一杯來自雲林古坑的台灣咖啡,不只充滿在地的風土滋味,也訴說著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位在雲林斗六市區,一片幾乎被遺忘的老宿舍群,和古坑咖啡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淵源?

跟著雲林科技大學師生的腳步,進到位在斗六市區的日式老屋,彷彿走入了時光隧道。這棟超過八十歲的老屋,是日治時期圖南株式會社宿舍群的其中一棟,2019年底剛完成修復,正等待下一步的再利用計畫,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

這些老宿舍的身世,之所以有機會重見天日,其實是因為發生在2012年的一場大火,其中一棟老屋,被燒到只剩漆黑的骨架。不過,宿舍群不僅沒有文化資產的身分,也缺乏相關的文獻資料。當時擔任雲林縣文化處處長的劉銓芝決定,盡力爭取資源進行修復,首要工作,就是調查出宿舍的歷史。

在劉銓芝邀請下,建築師呂政道一頭栽進了調查史料與老屋修復的工作,他發現這群宿舍,可說是台灣咖啡發展歷程的一段縮影。

1999年921地震後,受到重創的古坑鄉,為了重振在地經濟,重新發展咖啡產業,也讓張景科找到返鄉契機。歷經二十年的耕耘,古坑咖啡已經成為台灣咖啡的代名詞,不過古坑種植咖啡的歷史,最早可以回溯到日治時期,張景科的家族,和咖啡的淵源,也遠比二十年還要長。

日治時期,圖南株式會社在古坑的荷苞山一帶,種植了70公頃的油桐樹和咖啡。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圖南株式會社,更名為「雲林縣經濟農場」,咖啡園卻一度荒廢。直到1958年,在美援資金挹注下,農復會決定重啟古坑的咖啡種植事業,並在斗六成立咖啡工廠,加工古坑生產的咖啡生豆。張景科的父親,就曾在咖啡工廠中工作。

當時斗六的咖啡加工規模,可說是全東亞最大,比人還高的巨大烘豆機,十分壯觀。咖啡工廠的榮景,因美援而起,也隨著中美斷交而熄燈。咖啡工廠停業後,廠房隨後拆除,只剩下這片員工宿舍群,靜靜守著這段從圖南株式會社到雲林縣經濟農場的時代記憶。

張景科重回古坑投入咖啡事業後,一邊研發烘豆技術,也和古坑鄉公所的職員,一一找到當年曾經參與經濟農場和咖啡生產的耆老,著手收集相關歷史檔案。

歷經五年的工程,圖南宿舍群首先完成了第一棟宿舍修繕,對於已經燒毀的另一棟宿舍,則採用搭建鋼梁骨架的方式,讓訪客回憶它過去的樣貌。

在許多人奔走下,曾經為台灣咖啡產業付出的耆老,他們的故事,即將以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一棟老宿舍,不只串聯起產地和市區,也串聯起台灣咖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集數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