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文章

水水綠綠的無用之用(下)|都市開發導致濕地環境惡化

2018-01-29

高雄中都濕地的灘地上,白鷺鷥輕巧漫步,一灣流水映襯著兩旁紅樹林,這優美景致,曾經被網友票選為全台十大最美濕地之一。許多人或許不知道,早在十幾年前,中都濕地公園的前身,是合板工廠利用愛河運送木材的貯木池和廠房。當合板產業沒落,中都地區變得雜亂無章。高雄市政府砸下三十億重新規劃,開闢公園用地時,刻意保留舊河道,復育昔日老愛河畔的紅樹林生態。

金門土雞返鄉路|留下台灣各地特色雞種

2018-01-22

吃雞「起家」,辦桌、入厝,祭祖、圍爐,通通少不了牠。土雞是和台灣人飲食文化最為密切的經濟動物之一。對生產效率的追求,進口雞種的普及化,台灣各地農家常見的特色土雞品種,漸漸消失。台灣土雞血脈,如何繼續傳承?離鄉近三十年的金門土雞,要怎麼重新踏上返鄉之路,回到金門人的餐桌上?

種下本土中草藥|台灣中草藥產業的未來

2018-01-22

大批中藥材從中國來到台灣,當台灣種起中草藥,是否能形成產業鏈?再創農業新契機。

日月潭的邵族悲傷|飯店開發案侵害傳統領域

2018-01-22

日月潭孔雀園推動飯店開發案,引發邵族抗議,認為開發案侵害傳統領域,影響部落發展。百年來,日月潭邵族受到迫遷,不斷流離生活,歷史久遠的部落,面臨悲傷的未來…

探索黑水虻|減少廚餘廢棄物

2018-01-15

有人說,牠是僅次於蜜蜂,對人類最有用的昆蟲。不管是禽畜糞或廚餘,都可以被牠快速消化。牠的糞便可以做有機肥,牠本身更是高蛋白來源。這小小昆蟲,會是轉化人類煩惱、提供食物來源的救星嗎?

石虎之光|留下棲地是保住牠們的關鍵

2018-01-15

當人們進入夢鄉,牠們的靈魂,正在深夜閃閃發亮。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原本是全台普遍分布的物種,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卻瀕臨滅絕的窘境。留下棲地是保住牠們的關鍵,越來越少的石虎,遇上越來越多的開發,漆黑中,需要光。(畫面提供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長腳蛛來顧田|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2018-01-15

秋冬交替,金黃色稻浪,是花東縱谷最美麗景致。其實仔細觀察,每株稻穗都蘊藏著一個精采又熱鬧的小小世界。不用農藥、不用防治資材,讓長腳蛛、橙瓢蟲回到農田,能不能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鐵路地下化風暴-南鐵反迫遷

2018-01-08

高聲抗議,遭到抬出大門,衝突場景,六年來,已經是台南反鐵道東移自救會時常面對的狀況。鐵道地下化案,原本各方期待,卻因為東移徵收,讓部分鐵道沿線居民,展開漫長抗爭…

鐵路地下化風暴-鳳鐵反重劃

2018-01-08

當城市重新建設,美麗的成果,常常是建立在老居民的辛酸上。高雄鳳山車站旁的居民,歷經曹公圳整治,鐵道地下化工程,生活周遭環境越變越好,沒想到重劃迫遷來臨,從此人生進入黑暗期。

頂坡角上的傷痕|樂生院如何踏出重建的第一步?

2018-01-08

超過半世紀的隔離、歧視,走了十幾年的保留抗爭運動,樂生院該怎麼踏出重建的第一步?歷史的傷痕,要如何撫平?

礦山下的未來|改革聲浪要求撤銷亞泥展限

2017-12-25

今年11月23日,花蓮新城山亞泥新礦權正式生效,可以再繼續開採二十年。12月,行政院通過礦業法修正草案,修法能否解決礦區長久的爭議?

走訪溼地|溼地的價值是什麼?

2017-12-25

溼地,是潮間帶生物的家、鳥類的覓食區、也是我們生產食物的基地。這幾年,從沿海的泥灘地,到內陸的埤塘、魚塭和各式都會型溼地,全台溼地都遇到不同的狀況。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利用留職停薪期間,單車環島造訪全台六十個溼地,他選擇從台灣第一座人工溼地公園-高雄鳥松溼地出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