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展開了繞台一周的「島航計畫」,以塑膠微粒、溶氧量和水下聲景等作調查,今天上午針對目視海洋漂流垃圾調查公佈結果,以及說明之前在高雄紅毛港外海,發現不明濃稠泡沫潮界線的化驗結果。
海大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生邱靖淳分析這次島航計畫,他們發現台灣沿海的海漂垃圾,76%的航次都目擊到海洋垃圾,以東北角至北海岸、蘭嶼的垃圾密度最高,其中又發現基隆、嘉義八掌溪口、高雄後勁溪出海口與小琉球四處海漂垃圾的匯集處,這些海漂垃圾的組成,超過6成都是塑膠類。
此外,這次在高雄紅毛港外海發現的不明泡沫物裡的水驗出「酚」,含量超過環保署公告的管制標準,東華大學孟培傑教授表示,酚是對人體有害,呼籲應該進一步追查。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表示,這些海廢熱點的縣市政府,應正視自己家鄉外海的垃圾問題,也應跟海洋污染防治主管機關配合,一起面對陸域與海域的垃圾問題。而海洋污染目前也還沒有建立完整的檢驗標準與通報機制,呼籲中央應該加緊腳步,整合協調各部門,讓海洋污染防治能有更多跨部會法規的整合與追查改善汙染源頭的權利。
海洋委員會保育署署長黃向文表示,這次在紅毛港檢測到「酚」數值偏高,推測與船舶排放廢污水與壓艙水有關,將來要從源頭管理做起,並承諾未來幾個月內建立起通報、檢舉機制,補強海污檢測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