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水災】水劫-圍村之水|打造韌性國土的迫切性

8月23日開始,熱帶性低氣壓帶來的強降雨,轟炸著南台灣,大水猛灌住家、道路、農田,汽機車滅頂,馬路變水路,路上行船,膠筏與救生艇成為淹水災區的運輸工具之一。

雲嘉南沿海低窪地區變水城

從雲林、嘉義、台南到高雄都有淹水災情,估計淹水總面積有四萬多公頃,其中嘉義就占76%,是受災最嚴重的縣市,尤其沿海地勢低漥的部分村落,被水圍困,淪陷水中央,直到第五天,嘉義縣東石和布袋還有八處仍在淹水。

走進嘉義東石的掌潭社區,三合院、廟宇全泡在水裡,各式物品漂浮在水面,整個聚落空蕩蕩的像一座水城,災情相當慘重,一度水淹一層樓高,到了第五天,有些地方的積水還有將近一個人高,因為水位過高具危險性,全村居民全部撤離安置。

同樣在嘉義東石的西崙村,地理位置比較靠近內陸,淹水高度比掌潭社區稍微低一點,大部分居民沒有撤離,繼續生活在淹水的村子裡。民間團體沿街發送食物,也送上掃把等清潔用具,水未完全退乾,居民就開始著手清理家園,傢俱、家電、床鋪全泡了水,所有的家當只能丟棄重新再買,多天積水不退,不只生活不方便,更加重了財產損失。

為什麼嘉義東石會成為823水災的重災區?

水利署表示跟雨量大、地層下陷,又適逢大潮有關,潮位高地勢低,像是掌潭社區每天僅有一小時的時間可以自行重力排水,除了倚賴大量的抽水機抽水,別無他法。

為了解決淹水困境,2006年起政府投入1160億元,進行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2014年再加碼660億,進行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對於地層下陷區大多採取村落圍堤、配置抽水設施,再配合滯洪池的方式來防洪減災,在嘉義東石,全鄉約有75座抽水站,4座滯洪池,其中2座滯洪池就位在掌潭社區的下游處,居民憤憤不平的說,淹水原因除了雨量大和適逢大潮,應該還有別的因素,因為鄰近掌潭社區,更靠近海邊的白水湖聚落,並沒有淹水,他們懷疑,這次淹水跟荷苞嶼大排潰堤以及排水系統失靈有關。

掌潭社區理事長林文達質疑,主要是連接滯洪池的排水系統效能不佳,導致中上游抽水站抽的水無法排入滯洪池,反而積在掌潭社區的排水路,因此掌潭才會淹水特別深。

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賜賢表示,設置滯洪池有一定的效果,只是從水閘門和抽水站的維護管理,再到排水路線的串聯,都需要作系統性的整體考量,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排水效果,畢竟水就是這麼多,只是會淹在哪裡的問題。

民眾自立救濟找出與水共存之道

其實台灣西南沿海一帶早期幾乎都是潟湖,先天地理特性,加上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目前台灣地層下陷區域約有395平方公里,部分地區的沉陷面積仍在增加,多年來沿海地區的居民體認到,洪水會不時進出家園,所以就自力救濟,窮盡各種方式適應災害。

比如說改造房屋,將房屋墊高,如果沒有額外的預算,居民就用最簡單的方式 ,把值錢的家當放在高處,也有居民做好萬全準備,設置防水閘門或是自備抽水機,以減緩災情。故鄉在這裡離不開,留在「風頭水尾」沿海聚落的居民,現在不敢期待淹水的日子不會再來,只希望不要災情慘重。

823水災過後,政府繼續加碼,將再投入前瞻水環境計畫下水道經費240億、河川排水經費370億進行淹水治理,並且表示未來的治水檢討,不單考慮治理方案,將從全面性的國土規劃、國土利用著手,運用系統整合性的非工程手段,讓城市具有韌性的復原能力,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之下,建立一個耐災的社會。

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廖桂賢副教授認為,必須理解治水工程有其極限,在極端氣候之下,淹水必然會發生,如何減災避災,將是未來的重點,她建議政府可以將預算花在建築改造及其他更多的自救措施上。
 
在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村,民間團體走在政府之前,蓋起一棟示範性的防災建築-高腳屋,這棟三層樓的建築,一樓架高約3公尺做為開放空間,是保留給洪水走的通道,與水共生的作法,提供未來一種可能的想像。

西南沿海的地層下陷,是台灣土地的沉痾,未來極端氣候、超大豪雨會越來越頻繁,新舊問題交迫之下,防災更加困難,而這是危機也是轉機,付出一次又一次的災害代價之後,這一次能不能改變思維,理解水的特質,考慮國土的環境特性,以更系統性的規劃,真正落實建構一個防災社會。


 

集數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