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文章
核家平安:從輻射屋到核電安全疑慮
民國八十一年新聞報導民生別墅是輻射屋,對居民來講是非常大的震撼,雖然官方早在七十二年便知道有輻射鋼筋外流,七十四年就知道民生社區是棟輻射屋,卻在原子能委員會裁判兼球員的情況下,掩蓋了這件事,犧牲的卻是長期處在高輻射劑量下居民的健康。
核處是魚家|核電廠對漁業資源的衝擊
臺灣北海岸萬金石與東北角貢寮海域是臺灣的漁鄉,漁業產量豐富,清晨三點,基隆漁市已是人聲鼎沸,這裡是東北方最大的魚貨集散地,不過這些年來,經由兩岸貿易而來的魚,似乎漸漸占據了魚攤,也有魚販感嘆,金山附近的魚因為靠近核電廠,因而乏人問津。 原本每年七月,是北海岸與東北角烏魚苗迴游的時節,成群小烏魚占據了貢寮雙溪河河口,但是令人訝異的並不是數量,而是每一隻魚,都有了變形的身軀。1970年代晚期,...
回到祖先的地方|奇美部落文化營在拉喀山上追尋祖先的腳步
八月中旬,花蓮奇美部落的青年與孩子都回到了部落,參與部落年齡階級的青年會所舉辦的文化營。這一次,部落的年輕人有個夢想要達成,他們想帶著部落的孩子跟隨著老人回到祖先的起源地-Lakasan去立碑。目的是追溯祖先的起源,並且讓部落的孩子在祖先的山林中體驗對土地的情感,並學習如何在山林間生活。這群奇美部落的族人如何教導部落的孩子,祖先在土地上生活的智慧呢?本集有深入的紀錄報導。
何處撒網捕魚去|阿美族捕魚祭的消逝
捕魚祭對阿美族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傳統,花蓮壽豐鄉水璉村的阿美族人,因為海岸被劃為海岸漁業資源保護區,得以在這片未被污染的海域捕魚;但是吉安鄉的聯合捕魚祭卻淪落到在河邊圈起人工水塘,由鄉公所出錢購買吳郭魚來舉辦捕魚祭。由於河川的污染,導致漁業資源的枯竭,以往族人記憶中的捕魚祭已不再,加上捕魚祭的觀光化,族人如何面對變調的捕魚祭?
山村一日|檳榔變綠林
南投中寮鄉和興村,這個位於南投山區的小村落,在經過地震重創之後,驚覺到他們所面臨的,不只是漫長的重建工作,更是農產品的沒落,以及WTO迫在眉睫的衝擊。他們喊出「檳榔變綠林」的口號,成為臺灣第一個具有自發性造林企圖的農村。 然而,在工業發展下被遺棄的農業,以及在經濟成長中被犧牲的土地,都能夠重獲生機嗎? 山村的一天,有人快樂,有人悲傷;有人靜默不語,有人充滿希望。一個地震後回到家鄉的青年,...
尋根|雙龍部落傳承布農文化的心願
早上8:00,雙龍國小的校門口昇起了白煙,布農族小朋友高吭清脆的歌聲從教室裡傳出來,揭示著畢業典禮已經開始。一早,村子裡的老人、家長、小孩全都聚集在這所學校,老人們穿著傳統服裝坐在台階上,聊著傳統、哼著族裡的歌謠,為的是能在畢業典禮時將古老的傳統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