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報導
前瞻吃蘋果:監督水環境計畫
2020-12-28
政府推動前瞻水環境計畫,各地不斷進行河岸、海岸改善工程,經費少則千萬,多則數億。一群來自民間的專家學者,關心執行成果和對生態的影響,組成評分團進行公民監督,要為前瞻水環境計畫,頒發金蘋果與爛蘋果獎。
【缺水乾旱】枯旱之城-農田裡的憂慮
2020-12-21
2020年11月,時序進入立冬,也是二期稻作收割的時節,但是桃竹苗的農民臉上,沒有豐收的喜悅。因為台灣今年遭逢1964年以來,第一次夏季完全沒有颱風過境的狀況。從6月到11月,全台降雨量只有氣候平均值的六成,石門、寶山等水庫的蓄水量,也來到同期最低點。根據水利署的數據,以往到了10月,石門水庫平均蓄水量約兩億噸,今年只有八到九千萬噸,不到往年平均值的一半,為了民生和工業用水需要,政府宣布桃園、...
【缺水乾旱】枯旱之城-抗旱,怎麼辦?
2020-12-21
旱象當前,水庫蓄水量節節下降,政府部門的抗旱措施全面啟動,只為了盡可能把水留在水庫。在桃園,埤塘是先民為了抗旱留下的重要資產,在缺水的今天,能不能發揮功能?這些珍貴的水資源,是否有被好好利用?
當春雨、颱風都減少的旱時代來到|台灣水資源的挑戰 《專訪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許晃雄》
2020-12-18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與跟國外普林斯大學的研究團體合作,引用高解析度的全球大氣模式,推估未來海溫上升、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增加後,全世界的大氣環流、颱風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注意!進入缺水常態的台灣|旱時代
2020-12-10
今年自春季過後,降雨量不如預期,又是56年來首次沒有颱風侵台,導致水情不樂觀,西半部水情陸續亮起黃燈警示。 從10月中旬,經濟部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第2次工作會議,公告桃竹苗及台中市開始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部分地區的二期稻作停灌休耕。緊接著,台南、嘉義11月18日也進入第一階段夜間減壓供水。農委會11月25日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嘉南地區明年一期稻作確定停灌,此舉將衝擊19,385公頃的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