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報導

丹大林道之結|觀光?保育?部落生計?能不能找出共存之道

2023-09-04

過去封山近十年的丹大林道,到2019年開放山友徒步入山,2022年開放動力兩輪入山,2023年則全面開放,不再做人車的管制;意味著只要有申請入山證者,你可以用你想要的方式進入到丹大林道。

廢爐的水難題:日本福島核災後的廢水排放入海如何進行?對台灣漁業又會有什麼影響? |福島 光與影系列01

2023-07-08

日本福島核一廠內上千座桶槽,裝滿了12年來冷卻反應爐心的處理水,7月4日國際原子能總署宣布,同意日本將含氚處理水排放入海的計畫,今年夏天這些處理水即將排入海洋,會有哪些疑慮?對台灣又有什麼影響呢?

【里山系 三芝生態小方舟】之一:分你一點~蜂農與蜂鷹的互助共生

2023-06-24

新北市三芝區,一座緊鄰連綿山丘的農場,農場主人一邊耕種、一邊養蜂,因為蜂怕農藥,田地做到有機,也因為尊重野生動物,以珍貴稀有的東方蜂鷹為保護標的,取得綠色保育標章認證。

開箱北埔新姜天水堂|北埔姜家家族與老屋的故事

2023-06-22

新竹北埔姜家是客家族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姜家分成「老姜」家族和「新姜」家族,姜家在北埔留下許多老建築,日前新姜家族後代為老宅「新姜天水堂」申請文資保存,但是其他子孫對於老宅留還是不留,有不同意見...

遊蕩犬貓怎麼管|餵養,減少遊蕩動物的助力或阻力?

2023-06-04

大多數餵養行為,都是出於不忍,但餵食也容易造成遊蕩犬聚集。林裕傑觀察,如果某個區域的餵養人,因為年紀或身體因素不再出現,原本逗留那個地方的狗就會散去,反之只要有人餵食的地方,就有很高機率會看到幼犬出生。

遊蕩犬貓怎麼管|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造成哪些衝擊?

2023-06-03

山林周邊的農墾地、河川地,甚至是鄰近都市的國家公園,都可以看到遊蕩犬貓出沒,牠們並非台灣的原生物種,如果在野外自由活動,會對野生動物形成很大的威脅,到底衝突該如何解決?

油到小琉球|2021.6.22 中油高雄大林外海油污事件

2021-06-28

2021年6月22日凌晨,中油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發生漏油意外,在風與海流的推波助瀾之下,油污漂到了屏東小琉球海域,讓小琉球海岸線染黑。 油汙如何進到小琉球? 中油煉製事業部大林煉油廠主任工程師劉進興說明漏油原因,表示近日海象惡劣,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第二浮筒浮蛇管,受到外力劇烈扭動產生破裂,導致原油洩漏,初步判斷漏油少於25噸。 畫面提供/海保署 台灣咾咕嶼協會林佩瑜說,...

面對非洲豬瘟疫情,養豬廚餘怎處理?

2025-10-29

台灣傳出境內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後,為了杜絕疫情擴散,農業部自10月22日起,全面禁用廚餘餵飼豬隻。台灣每年公家和民間回收的廚餘量約有77.2萬噸,其中有六成約48.3萬噸,是交給豬隻大軍來消滅,在禁餵豬隻廚餘之後,這些養豬廚餘都去了哪裡?

非洲豬瘟的警訊:防疫要注意哪些重點?疫調的重要性,對台灣養豬產業可能帶來哪些衝擊?|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台大動科系特聘教授陳明汝、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院長陳志峰|公視我們的島 【聽專家怎麼說】

2025-10-26

台中一家養豬場傳出疑似非洲豬瘟,後續發展引發關注,政府啟動禁運、禁宰等措施,並展開疫調。為何疫調如此重要?該如何進行,又是否應擴大檢驗範圍?畜牧場又該如何提升生物安全?一旦發生疫情,對台灣養豬產業與民生將帶來哪些衝擊? 我們邀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特聘教授陳明汝、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陳志峰以及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從產業鏈、流行病學共同解析非洲豬瘟防疫的重點、...

尋找重建的起點|災後一個月,災區光復了嗎?

2025-10-26

距離馬太鞍堰塞湖潰壩已經一個月,花蓮光復市區的街道淤泥都已經清理完畢,超人們留下的鏟子還在路邊,災民們陸續回家,準備重整家園。

辦完展覽,不讓展品變垃圾!打造綠色會展

2025-10-26

根據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統計,台灣每年平均舉辦超過200場大型會展,吸引上萬人參加。但你知道嗎?展覽結束後,大量展品和裝潢材料將面臨被丟棄的命運。為了減低展覽垃圾,越來越多人投入「綠色會展」的行動。

畜牧糞尿何處去?沼液沼渣待解難題

2025-10-25

台灣有多條遭受嚴重污染河川,其中來自畜牧廢水排放的污染源比例高達八到九成。包含彰化縣的舊濁水溪、雲林縣的新虎尾溪、台南市急水溪、高雄市二仁溪和阿公店溪,以及屏東縣的高屏溪等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