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在現場》新訂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台知園區)特定區計畫 聽證前說明會|2025.07.05 

採訪報導

經濟部近年重啟「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簡稱台知園區,原璞玉計畫)。新竹縣政府於上週六(7/5)辦理聽證前說明會。強調此次目的在聽不在答,僅蒐集意見。部分地主質疑,目前尚未進入土地徵收階段,卻說要在年底舉行聽證會,有混淆法定程序的疑慮。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位置示意圖,涵蓋竹北市、芎林鄉兩個行政區,計畫範圍435公頃。圖片來源/新訂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計畫書

台知園區計畫,在2004年被核定為國家重大建設,計畫範圍面積有446公頃,其中有高達400公頃的土地屬於特定農業區。依據《土地徵收條例》第10條第3項與施行細則第11條之一第3項規定,縣府須對不同意見之民眾舉辦聽證會。然而,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指出,2004年時行政院僅核定142公頃屬重大建設範圍,質疑縣府以區段徵收方式取得用地,將整體開發範圍擴張至435公頃,將其一併納入「重大建設」名目。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表示行政院僅核定142公頃屬重大建設範圍,質疑縣府將整體開發範圍擴張至435公頃。

另外,多位代理地主發言人提出,目前經濟部規劃的「台知園區細部計畫示意圖」,未標示出142公頃的具體範圍,其餘三百多公頃的土地,也尚未釐清何者為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卻直接召開聽證前說明會,在釐清爭點前,若以《土地徵收條例》為依據,逕行舉辦聽證,恐有違《行政程序法》等相關規定。

經濟部代表林怡妏則回應,主管機關為經濟部,會再與新竹縣府對出142公頃的圖面;此次說明會並非正式聽證,會將民意彙整後再評估。

現場展示的台知園區細部計畫書。

針對聽證會程序正義問題,新竹縣政府產業發展處處長陳偉志則回應,雖然在2004年行政院核定的「台知園區計畫」,計畫面積為142公頃,採區段徵收方式取得。但後續縣府以此為基礎,推估合理區段徵收範圍後新訂都市計畫,經過2007年內政部區委會審議通過,內政部也發函同意縣府辦理,本案的都市計畫開發規模到446公頃,扣除河川與道路用地後的開發面積為435公頃,並由各中央機關代表共同討論,程序合法並且審議紀錄完備。此案目前雖然尚未進入正式報核徵收階段,但仍可依法先行辦理聽證程序。

新竹縣政府表示這次聽證前說明會主要目的在蒐集民意,並非正式聽證會。

除了程序問題,也有居民對大面積開發表示反對。認為該地是竹北少數的完整綠地,不僅孕育農作物、涵養水資源、保存客庄文化,更是當地學童觀察自然、環境教育的「戶外教室」。他們擔心一旦開發上路,將衝擊當地水源與生態多樣性,甚至會削弱人與土地間的關係。(延伸閱讀:點土成金|從璞玉到台知園區|新竹開發浪潮的農地消逝)

不過,也有不少居民對開發寄予厚望,多位支持者表示,當地基礎設施不足,自來水、天然氣與道路系統長年未完善,生活不便,他們期待透過開發帶動地方公共建設、促進就業,讓下一代能在家鄉安身立命。

支持民眾高舉布條,表達全力支持縣府開發的心聲。

對於各方意見,目前縣府規劃於今年12月舉辦聽證會,作為土地徵收程序的一環,但期程尚須與經濟部協商,若有變動亦不排除延後。該場聽證是否能充分納入不同意見,並釐清重大建設範圍、主管機關認定與開發正當性等爭議,成為民眾注目的焦點。

核稿編輯/林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