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報導
丹娜絲後續》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
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丹娜絲後續》從風工程角度來解讀水面光電板受損原因|ft.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朱佳仁|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丹娜絲颱風過後多日,帶來的強風教訓,到今日仍餘波盪漾。其中光電板和屋頂,到底能不能承受強風威脅?還需要哪些配套?根據內政部頒布的《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各地的耐風設計標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這次丹娜絲颱風的風速,是否有超過耐風設計規範的設計風速呢?而目前國內關於太陽光電設施的耐風設計的依據是什麼?是否有涵蓋全部的光電設計形式? 這次受到風災損壞最為嚴重的光電設施,主要是水面型光電(...
【島在現場】台東大武反風機|2025.08.12
台亞風能公司計畫在台東海岸推動「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將會在太麻里、大武及達仁設置33座陸域風機。 資料來源/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_開發行為上網公告資料附件 今天(12日)晚間,業者在大武鄉綜合活動中心舉辦「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編擬階段公開會議,遭到大武居民以及各地聲援人士的反彈。 南迴反風電自救會召集人潘美緣表示,風機案一開始,從中央民代到地方居民都高度反對,...
【島上檔案】台灣為何會曾經被貼上非法輸出廢棄物國家的惡名呢?|沒人敢收的汞污泥
1998年12月,台灣,福爾摩沙成為國際焦點,但並不是因為我們得了金牌,而是一件跨國環境污染事件。 這個污染事件,不僅引發柬埔寨西哈努克市逃亡潮,也讓台灣接二連三挖出廢棄物非法棄置的問題,我們的島推出的新系列單元「島上檔案」,這次要帶大家回顧當年台灣非法輸出有害廢棄物的事件始末。
澎湖老魚灶的新風貌|燒陶創造藝術新價值
澎湖過去有許多魚灶,烹煮魚類利於保存。隨著歷史過往,魚灶漸漸沒落,甚至不斷崩壞消失。兩位藝術家在澎湖,運用魚灶燒陶,創作陶藝作品,開創魚灶的再利用。
丹娜絲後續》強風下的光電板-現在的光電板設計有辦法抗風嗎?|ft.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常務理事 姚大鈞|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強風導致多個光電案場受損,不管是地面型、屋頂型都都有傳出受損情形,其中又以水面型光電場受損最為嚴重?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跟材料或是結構有關嗎? 這次強風對光電板造成的考驗,正突顯出我們光電政策欠缺相關設計規範,未來光電場又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設計,來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在2024年初就曾提出警訊,要重視強風對太陽光電設施的威脅,...
728豪雨》這一波西南氣流豪雨影響怎會這麼大?|ft.前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728西南氣流豪雨事件,從7/28-8/4八天之內,氣象署就連續七天發布豪雨特報,部分地區的時雨量甚至出現超過一百毫米的紀錄。到底西南氣流是什麼?這一次的西南氣流又有什麼特別之處?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呢?這與巨大的天氣系統「季風環流圈」有關嗎? 這次專家怎麼說,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要來說明我們經常聽到的「西南氣流」到底是什麼?跟我們的天氣系統有什麼關聯?這一波的強降雨,...
728豪雨》對於強降雨的減災思維,我們可以怎麼做?| ft.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任 王筱雯|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氣象署在4號下午解除0728西南氣流豪雨事件,這場連續多日的大規模豪雨,造成中南部多個地區出現積淹水狀況,也引發不少討論,沿海地區如果提升防洪標準或區域排水治理率,就能避免淹水嗎?又該如何更全面地因應這些環境風險呢?政府推出1000億的治水預算,有辦法處理問題嗎?又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因應水患呢? 我們邀請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任王筱雯,分享該用怎樣的思維來看待「水災」這件事?...
【回顧】自主防災怎麼做|看高雄永安新港里,如何找出在地化的防災方法
地勢低的沿海地區,也是容易發生水患的高風險區,高雄市永安區新港里,過去就飽受淹水之苦。里長何應成說,當地唯一一條大排水溝拓寬後,淹水問題確實有所改善,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鬆懈,反而發展出一種在地化的防災方法。
728豪雨》風雨夾擊的試煉!颱風剛走中南部又遇強降雨
颱風剛走,大雨又來襲,7月5日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導致嘉南地區超過三萬戶房屋受損,三週過後不少房屋尚未修復完畢,7月28日西南氣流又帶來豪大雨,重創中南部多個地區發生淹水,強風、豪雨接連襲擊,該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