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文章
莫拉克十年系列報導-預知大崩塌
2009年,高雄市甲仙區小林村發生大規模崩塌,四百多人死亡。大規模崩塌發生的頻率雖然不高,一旦發生,卻會釀成巨大災害。經過十年的調查,全台灣像小林村這樣的地方有多少?政府與學界在這些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做了哪些監測?在災害發生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莫拉克十年系列報導-風災十年路
高屏溪流域的三大支流荖濃溪、旗山溪、隘寮溪就像是南台灣的血脈,八八風災後每一條流域都經歷著驚心動魄的改變。經過十年的洗刷、復育,人能否安居?山河是否安好?
能源轉型的公民參與之路
2018年年底,台大風險中心針對台灣民眾能源態度及認知的調查 ,顯示台灣有高達82%的民眾關心能源政策的發展,但有將近五成的民眾認為核電是台灣主要的發電方式,且並不清楚政府在2025年再生能源有超過20%的政策目標,這在在顯示台灣多數民眾對日常能源的使用認知有很大的誤解,同時,能源轉型的公民參與和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與進程上相比有很大的落差,凸顯出公民想要參與國家能源轉型,...
透視嘉磷塞|政府考慮放寬殘留容許量惹議
為什麼孟山都公司,要為一位癌症末期的美國校工,付出數十億台幣的鉅額賠償金?這起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訴訟案,引起全世界注目。燕麥、小麥、大麥、黃豆,各式各樣的雜糧和嘉磷塞有什麼關聯?為什麼歐盟的農業大國,接連對它實施限制?它又怎樣影響著台灣人的日常飲食?
助虎歸山|讓石虎在野外安心生活
「對比以前較少開發的環境,現在石虎的棲地,可能是從前的5%到10%」這是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多年調查的結論。棲地喪失,是石虎最大的危機。目前台灣的石虎僅剩數百隻,每年因為路殺或偷吃雞而喪命的,就有數十隻。在雲豹絕跡之後,姜博仁希望能先止血,「先解決死亡率,讓石虎活下來,就有機會繁衍下一代…」
山間步道師|修築安全好走的自然山路
有些人,上山不是為了自己。他們的目光,不是望向綺麗風景,而是腳下的路面。他們了解大自然,更了解石頭、土壤與水的關係,還知道如何重建平衡。他們有一個共同心願:修築安全好走而且很自然的山路。
肥水落田|豬牛糞尿回灌農田再利用
各式各樣的畜產品,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畜產品的生產現場,牧場動物每天的大小便,散發異味,卻讓人退避三舍。豬牛糞尿,如何轉化為資源,重新回歸農田?畜牧產業能不能擺脫污染環境的形象,走向循環農業的下一哩路?
雉於何地?|哪裡是水雉的棲身處
2019年6月底,才早上八點,氣溫已經逼近30度,一群人在高雄美濃湖畔,邊走邊看邊聊天。這是美濃愛鄉協進會黃蝶祭系列,其中一場認識水雉的導覽活動,解說老師是劉孝伸與黃淑玫這對夫妻檔。 劉孝伸表示,美濃湖東北方一片濕地,地勢很低漥,沒辦法種農作物,地主一直擱著沒處理,後來他發現,在附近野蓮田度冬的水雉,如果受到驚嚇,就會飛到濕地避險。跟老婆商量後,2017年1月,剛從教職退休的劉孝伸,自掏腰包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