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live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爭議二十多年的花蓮豐坪溪世豐水力電廠開發案,在1999年通過二階環評、2004年開始施工,但因《原住民族基本法》2005年才公布,因此本案當初並未進行原住民族諮商同意程序。

2021年,鄰近豐坪溪的太平部落、山里部落族人發起訴訟,主張應進行諮商同意程序,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2021年12月裁准,花蓮卓溪鄉公所將中興、中平、古村與三笠山等四個部落,也一同認定為關係部落。

六個部落在今年11至12月,陸續舉辦諮商同意投票,決定開發商是否得以使用興建電廠及周邊相關設施用地,除太平部落外,其他五個部落的投票結果皆為同意,但山里部落與太平部落在投票前就有部分族人質疑,攔水發電恐將截斷豐坪溪流、以及地質安全等疑問尚未得到充分討論,不應倉促投票,今(21日)他們來到行政院前舉行記者會,抗議諮商同意程序粗糙,呼籲經濟部不應認定廠商已完成諮商同意程序、核發施工許可。

延伸閱讀》【島在現場】世豐水力電廠關係部落投票|2022.11.13

即便廠商已在各部落開過說明會、並提供書面回覆給鄉公所,但族人與前來聲援的環境團體認為,關鍵在於此開發案主體工程已停滯十多年,在並未重做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的情況下,若以十多年前的環評資料來主張開發案的安全性、對環境是否有影響,無法說服族人。

因為自然環境會不斷變動,依照《環評法》第16-1條規定,若開發單位取得開發許可後超過三年未動工,就必須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世豐水力開發案在2005年,就曾因違反16-1條被勒令停工,於2009年補做環現差,2011年花蓮縣政府同意繼續施工。

然而2011年至今,至少已過了三個三年,工程始終只停留在一座引水隧道,但《環評法》未明確規定,做過環現差的案子若長期停滯,必須再做一次環現差,因此造成此案的爭議。

另據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世豐水力電廠已取得小水力的優惠躉購費率,台灣河溪網秘書長鄒明軒質疑,國際上的趨勢是保護未受堰壩箝制、自由奔流的天然河川,真正的綠能小水力,應該是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利用圳路或既有水利設施來設置,而非以攔河堰截斷豐坪溪這種極少數沒有人工構造物的溪流,呼籲能源局應將天然河川明確列為「不應進行水力發電開發」之場域。

延伸閱讀》水力發電的明天|繼續走向建壩攔水嗎?

世豐案的爭議,牽涉《環評法》與《原基法》的不完備之處,豐坪溪未來是否能繼續自由奔流,仍是未知,我們的島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學科
水文, 開發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世豐, 豐坪溪, 水力發電, 世豐水力發電廠, 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 世豐水力, 台灣水力發電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慶鍾
林書帆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台北捷運公司規劃的劍潭站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案,計畫在劍潭山與劍潭站之間狹長的公有交通用地上蓋十八層的商辦大樓,都市設計與景觀學者擔憂開發規模過大,將破壞景觀,阻斷捷運綠廊,一年多來爭議不斷。在多位都審委員提出質疑,十多位景觀與都市設計學者到場陳情,十多個專業建築與景觀團體連署反對下,11月24日(四)北市都審會正式通過捷運劍潭TOD案。

完整報導》【前景、錢景】捷運劍潭站TOD爭議|北捷綠廊旁的天際線

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梁豫漳表示,反對劍潭捷運TOD的理由有三,第一是劍潭TOD案量體過高過大,嚴重破壞圓山地區都市景觀,第二是該案在中山北路綠廊相對窄小的彎道上,阻斷綠廊的延伸,而且當地交通已經相當擁擠,建高樓將造成更多的交通衝擊。他呼籲市府應該立即暫停劍潭TOD案,尊重都審會委員的專業意見。


畫面來源/民間反對捷運TOD開發陳情內容


畫面來源/民間反對捷運TOD開發陳情內容

前後任都審委員多數反對  捷運劍潭TOD案衝擊圓山景觀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反對連署的名單中有多位是現任北市都市計畫委員,包括郭瓊瑩、潘一如、林靜娟等。潘一如也是台北捷運美學小組委員,她表示去年捷運美學小組開會,與會成員都很重視這個案子對環境的衝擊與損害,此案若通過,未來從捷運車廂看出來不是青山綠水,而是擋在面前的捷運大樓,無疑是替捷運美學畫上終點。建築師邱文傑質疑為何在這裡蓋辦公大樓,這個區位是圓山環境敏感地區,也是一個風水寶地,值得做更重要的規劃。

昨日到現場反對的專家學者,一半以上都曾經擔任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委員,包括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執行長許晉誌、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林家如、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王俊雄等等。王俊雄表示,這個案子是台北市都市發展上災難性的案子,也因此才會有如此多建築景觀專業者到場關心並反對,這種狀況是相當少見。

相關新聞》劍潭站新樓開發比山高 挨轟扭曲TOD原意
相關新聞》士林站TOD案今舉行動土儀式 盼能帶動周邊商業發展

雖有部分里長、學者支持 但政府建案公益性何在引發爭議

附近承德里長陳洲平到場表示,參與連署反對的專家學者又不是住在當地,當地里民都希望劍潭捷運TOD案趕快進行。

會中台北捷運公司代表提出台北市區其它的建案,表示其它私人建築動輒超過18層樓,也會衝擊景觀,不應該對劍潭TOD案有不同標準,但多位都審委員強調,劍潭TOD案是在市府的交通用地上,不是私人建案,必須顧及公益性。委員王秀娟質疑,劍潭捷運TOD是要做辦公大樓,這個公共建設的公益性在哪裡?捷運公司一直沒有提出,令人不解。委員張清華認為,這個案子應該降低容積,依照居民需求營造符合公共利益的空間,才是這個案子要面對的課題。

劍潭捷運TOD案反對聲浪中過關  專業學者擔憂負面示範作用

也有部分委員持不同意見,委員邱世仁認為,本案和其它建築有一定距離,建築量體的衝擊應該不大,十八層樓的設計他可以接受。委員們對建築量體、設計甚至位置的妥適性都難以達成共識,但會議主席都發局長黃一平最後做決議:維持前次會議結論,劍潭捷運TOD「修正後通過」。黃一平又補充,委員的意見都會做成紀錄,未來新市府上台會請捷運公司在招標階段再做政策的確認。

對於都審會的決議,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林家如表示,這麼多重量級的專業人士連署甚至到現場表達反對,希望重新檢討提出更符合公共利益的方案,但在市府主導下卻還是通過,是相當不好的示範。北科大建築系副教授林靜娟表示,公部門對專業意見彷彿聽而不聞,堅持通過,令人非常失望。

學科
生活,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劍潭tod, 劍潭捷運站, 劍潭站, TOD, 都市景觀, 景觀法, 天際線, 容積獎勵, 台北捷運, 都市計畫, 都市審議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賴冠丞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今年6月底,澎湖大義宮的兩隻海龜不明原因陸續死亡,讓大義宮飼養環境不佳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引發大眾關注。

延伸閱讀》澎湖大義宮海龜囚禁歲月|以及那976顆無法成形的龜卵 

海龜曾是澎湖居民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大義宮最初是基於善念,收容漁民捕獲的海龜,不過隨著時代演進,保育觀念興起,現有地下室的空間,無法讓海龜健康的生活,經各方協調,大義宮將僅存的5隻海龜(3隻綠蠵龜、1隻玳瑁、1隻赤蠵龜)捐出給澎湖縣政府,由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收容照護,並評估野放的可能性。

這些海龜已經在人工環境圈養超過數十年,經過獸醫、照養人員這段期間的照料及觀察,評估海龜的健康情形、進食、活動狀況良好,符合野放標準,考量氣候及潮汐之下,決定今天(16日)下午五點在嵵裡沙灘進行野放,其中有兩隻海龜,由海保署裝設衛星定位器,希望能掌握海龜的後續狀況。

相關新聞》澎湖大義宮逾50年海龜今夏突死3隻 倖存5海龜野放大海
相關新聞》澎湖大義宮圈養海龜空間小 遭質疑虐待動物 20181129公視中晝新聞


海龜的搬運過程,處處都要小心
 


野放前海龜被裝設衛星定位器,希望能了解海龜野放後的狀況


五隻海龜要一起回歸大海囉~

 

衷心期盼海龜們回到大海的生活一切都好,可以自在悠游。
 

學科
動物, 海洋
縣市
  • 澎湖縣
關鍵字
海龜, 綠蠵龜, 赤蠵龜, 玳瑁, 保育類動物, 海洋生物, 大義宮, 野放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于立平
陳慶鍾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爭議二十多年的花蓮豐坪溪世豐水力電廠開發案,在1999年通過二階環評、2004年開始施工,但因《原住民族基本法》2005年才公布,因此本案當初並未進行原住民族諮商同意程序。

2021年,鄰近豐坪溪的太平部落、山里部落族人發起訴訟,主張應進行諮商同意程序,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2021年12月裁准,花蓮卓溪鄉公所將中興、中平、古村與三笠山等四個部落,也一同認定為關係部落。

2022年11月12日(六),中興、中平、古村與三笠山部落進行諮商同意投票,以此決定開發商是否得以使用興建電廠及周邊相關設施用地,四個部落同意票皆占多數。古村部落會議代理主席蘇明聖表示,希望此開發案能為部落帶來發展及工作機會。

而山里部落在11月13日(日)舉辦投票前,部分族人認為攔水發電恐將截斷豐坪溪流以及地質安全等疑問尚未得到充分討論,質疑不應倉促投票,但經與會族人舉手表決,以26對20票決定繼續投票,部分族人因疑慮未獲解答則拒絕投票。 最終投票結果為66票贊成、28票反對。


山里部落族人就是否要進行諮商同意投票進行表決,以26票對20票決定繼續投票。

最後一個關係部落太平部落,也不願在未充分討論的狀況下倉促投票,因此選擇延後投票時間。雖然依照《原基法》,只要四個關係部落同意,開發單位就取得同意的門票,但可以預見此案爭議不會因此而終止。後續發展,我們的島也會持續追蹤。

學科
水文, 開發, 能源
縣市
  • 花蓮縣
  • 卓溪鄉
關鍵字
世豐, 豐坪溪, 水力發電, 世豐水力發電廠, 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 世豐水力, 台灣水力發電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慶鍾
林書帆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熱鬧的鼓聲下,金門大橋通車典禮揭開序幕。全長約5.4公里,耗資96億元,連接小金門烈嶼和金門金寧的金門大橋,讓前往小金門的方式,除了搭船以外,有了另一項開車的選項。

​被笑稱為選舉浮橋的金門大橋,因每當選舉期間就會被提及。2012年5月正式動工,由於跨海段就占了4.77公里,興建過程要面對堅硬的花崗岩地質,以及變化劇烈的海象、強勁的東北季風等因素之外,也曾因違約多次停工,最後在今年10月30日完工。

​這座當地人期盼的金門大橋,除了藉此帶動小金門的觀光發展,也可解決以往因天候因素帶來的醫療、交通的不便,不過在同時,又讓人擔心金門大橋通車之後,是否會湧入大量遊客?小金門是否能負荷?長跨距的橋梁又會對生態有何影響?後續發展,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學科
開發
縣市
  • 金門縣
關鍵字
金門大橋, 小金門, 烈嶼, 跨海大橋, 通車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葉明蘭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私立薇閣國小計畫在台北北投設置幼兒園,由於位處保護區,當地居民憂心土石流及水保疑慮,組成北投泉源保護區自救會。今天下午在泉源公園舉辦記者會,自救會及多位當地居民到場,強烈表達反對開發保護區,呼籲台北市政府撤銷開發。

自救會發言人郭美妙表示,薇閣校方從2010年起就兩度申請變更保護區來設置幼兒園,在2015年3月台北市都委會退回開發案後,本以為可就此安心,沒想到薇閣近兩年再度送件,並縮小開發面積至4995.75平方公尺,以規避都市計畫法規,5000平方公尺以上需先完成變更保護區的規範。

此外,居民楊士傑提出開發基地位於翠雲街的聯外道路,當地居民強調該地區道路窄小,按照開發單位所述,未來幼兒園招生五六百人,交通車勢必衝擊當地交通,加上家長頻繁接送的車流量,對於周邊居民及鄰近的義方國小兒童出入,有安全之虞。

 

 

學科
開發,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薇閣幼兒園, 薇閣國小, 水土保持, 土石流, 保護區, 開發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私立薇閣小學預計在台北市北投泉源里擴建幼兒園,引發爭議,當地居民組成自救會反對多年,今天上午與民代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對薇閣幼兒園開發提出質疑,包括私有地只有1%,以及山坡地開發影響水土保持等等,要求政府撤銷開發。



北投泉源保護區自救會發言人郭美妙表示,從2010年到現在,薇閣已是第三度申請,這次分割開發面積有規避都審跟環評的嫌疑,抗爭12年了,官員有為保護區把關嗎?她並以鄰近的義方國小為例,因校址位處山坡地因而沒有設置操場,但為什麼坡度更陡的薇閣幼兒園可以申請開發,「台北市保護區的政策原則是什麼?為什麼可以開發保護區?」她痛陳,這案子如果過了,保護區的機制將會大瓦解。



立委陳椒華除了質疑國產署分割土地,是否有利薇閣承租之外,並提出依據國產署去年6月18日的函,台中清水產業園區開發案因申請開發範圍內國有地占開發面積50%以上,國產署依據「國有非公用土地提供申請開發案件處理要點」,開發面積超過50%,不同意提供國有土地進行開發,認為薇閣開發案國有地占93.83%,應該不予同意開發。



國產署則說明,民國108年薇閣小學申請在已經租用的土地,以校舍需分期計畫處理,希望國產署配合計畫來做土地分割,基於承租人有需求,原則上都會同意的情況之下,予以分割。另外所謂的50%國有土地以上不得申請開發的要點,前提是申請人與國產署沒有任何合法使用的開發行為,才會依照這要點去審,但薇閣小學走的是國產法第51條規定,主管機關(台北教育局)認為在推動政策上有需要,國產署因而配合出租土地,與開發處理要點的規範有所區別。

而台北市教育局則表示當初同意薇閣擴建是依照「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之保護區附條件允許做教育設施來予以同意,但還是要符合都市計畫法所提的都市審議通過之後,後續才能依照幼兒園標準設施標準來續審。



除了國有地的爭議,部分居民擔憂的還有北投泉源里道路窄小,認為不符合申請要件。市議員候選人劉仕傑提出居民實測現況道路大約3到5米多,並非有6米,不符合台北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的附表條件,是否有涉及偉造文書的問題,要求台北市都發局、交通局實地現場測量,而不要只有書面審查,應依法駁回,強調薇閣幼兒園選址不當,該地生態豐富, 國產署應該停止租地給薇閣。

台北市都發局針對道路6米的爭議做出回應,表示開發單位是以都市計畫翠雲街可以開闢六米的計畫道路來送審,而不是現況道路,所以是指還沒有開闢的狀態。目前此案都發局於9月1日通知業者要補正,現今已過補正時間,所以此案已經失效,未來業者要開發則需重啟都審程序,再送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未來審查也會就各方意見來審查。


不過,居民對薇閣開發案還是無法放心,除擔心薇閣可能持續申請,也對薇閣能取得國有地的溝地來變更住二用地感到不解,也對未來計畫道路拓寬,政府是否會替薇閣開路存疑,並對台北市府資訊不夠公開透明,民眾難以取得相關資訊強烈表達不滿。未來發展,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學科
開發,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薇閣國小, 薇閣幼兒園, 水土保持, 保護區, 地方自治, 國有地, 國產法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慶鍾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每年七八月,夜幕低垂,南台灣恆春市區的電線上,家燕就開始聚集準備夜棲,牠們會先在夜棲地點上空數度繞飛,然後一一降落。排列整齊,就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

長期關注恆春家燕的屏東縣野鳥學會常務監事蔡乙榮,觀察到家燕停靠時,彼此距離大約間隔10公分,數量較多時,間隔會縮小,但如果擠不下,後來的家燕就會離開,另外再找地方棲息,大概天黑的時候,家燕們就定位完畢,整晚幾乎不會離開自己的位置,只在原地整理羽毛、伸展等等,好好休息等待清晨的振翅高飛,飛往巴士海峽。​



★每天晚上都有不同批的家燕,來到恆春市區休息,這一晚的吃飽睡好,對家燕來說,是能否平安度過遷徙的重要關鍵。​

不過,大量聚集的家燕所帶來的鳥糞,引發民怨,有人車輛停在電線下方被鳥糞襲擊,有行人被滴落到鳥屎而氣憤,因此有些居民會用沖天炮加以驅趕。蔡乙榮認為家燕停棲也只有這兩個月的期間,如果了解家燕停棲時會先排便的習性,避免這段時間在電線下行走或停靠車輛,就能減少衝突,希望大家能多點寬容來對待這群鳥朋友,讓家燕有一個可以安心休息的驛站。​

​※最佳賞燕時機​
大量家燕夜棲,最佳時間點是在七月至八月上旬的傍晚七點左右。​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家燕, 燕子, 過境, 候鳥, 城市鳥類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慶鍾
柯金源
林燕如
于立平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反對北水南引,守護泰雅山林」福山部落、下盆部落居民與環保團體一遍遍呼著口號,發洩滿腔怒火,強烈反對水利署的「南勢溪引水至石門水庫計畫」。​

此計畫源自水利署基於北部區域降雨不均、水量不足,因此預計從新北烏來南勢溪上游屯鹿引水至大豹溪上游車寮坑,再送水到石門水庫上游的澤仁,以解決北部用水問題。全程17.2公里都用開鑿隧道越域引水的方式進行,影響範圍包括鄰近的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及穿越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環保團體憂心越域引水會破壞南勢溪流域生態,影響珍稀保育類如黃魚鴞、褐林鴞、食蟹獴等,也可能縮減瀕危台灣特有種橙腹樹蛙的棲地。​


南勢溪流域也發現過珍貴物種黃魚鴞

​下盆部落居民更是認為水利署罔顧民主程序,忽視部落知情權,不僅沒有提供詳細資料證明地質狀況適合開發,也無法清楚說明此計畫的必要性,部落居民甚至到上個禮拜才被告知,令他們非常憤怒。​

居民轉述,當地耆老記憶中,南勢溪一帶曾發生土石坍方,因此興建攔砂壩阻擋砂石,如果開鑿隧道越域引水,可能存在安全疑慮,深怕小林村悲劇重演。加上一直以來當地被劃定為台北水源特定區,居民房屋增建、改建都受到管制,「我蓋房子不可以,你侵犯我卻可以,根本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居民痛訴。​

此外,由於下盆部落十多戶居民沒有自來水,用水全仰賴從南勢溪牽引管線,一旦越域引水,必然影響溪水分流,居民只能另找水源。​


下盆部落居民說明引水到部落的管線


目前南勢溪越域引水到石門水庫的計畫仍在可行性評估階段,未來我們也將持續追蹤,不過,在開發的選項之外,或許我們該先思考,無上限的向大地要水,真能永續解決水資源的難題嗎? ​

 

學科
水文
縣市
  • 新北市
  • 烏來區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蔡沛芸、林燕如​
攝影|蔡沛芸​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來到桃園市大園區竹圍里,風很大。這裡是桃園航空城計畫徵收的優先搬遷地區之一,空蕩的街道,寫著「封」字的噴漆、釘上木板的門窗,正宣告著這地區即將走入歷史。

藝術工作者林彥翔,也是附近居民,帶著相機前來紀錄,他表示想要讓別人知道航空城拆遷正在發生,透過鏡頭即時傳遞出去,希望有系統的建立影像資料。他感嘆地說,五年過後,也許這些東西就都消失了,雖然2024年才要施工,3月起,就陸續有居民自主拆遷,他估算三分之一以上的住民都已離開。

童小姐就是其中之一,領了搬遷補助款 75萬元,花了很久的時間,才在竹圍街上找到適合的房子,但一個月租金就要一萬八,一年下來租金花費就要十來萬,但未來會被分配到哪裡的土地,可以得到多少坪數,仍是未知數。她坦言想家時,就會回去舊居看看,以往兄弟姊妹就住在附近,彼此有照應,如今都各自分散居住。

竹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耀德說明,為了趕在三月底之前,領到20%的拆遷獎勵金,六成以上的居民都已自行搬離,原本熱絡的街坊情誼,也隨著搬遷而消失。留下來,沒有錢搬遷的人,也不知道能搬到哪去,煩惱著未來。少了人居的房子,宵小趁著雨天,拆走可以賣錢的門窗,為了治安考量,民航局在無人住家的門窗釘上木板。對於竹圍里現況,徐耀德無奈地說,希望政府在航空城徵收案能夠有更有周全的考慮,他認為要再形成另一個聚落,沒有十年是沒有辦法的。

延伸閱讀》史上最大徵收案 桃園航空城啟動!

當地最大的信仰中心,一百六十多年歷史的福海宮,主要祀奉輔信王公,五月底進行最後一次的儀式,三百多尊神明被請至蘆竹海湖福安府臨時紅壇暫時安置,搬遷當天,不少信徒來送行。竹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耀德,也前來紀錄這重要時刻,他認為福海宮裡面的龍柱、雕刻如果都能拆卸保存下來,未來廟宇新建時可以使用,尤其現在老師傅跟檜木都難以尋覓,希望能讓後代都看到這麼精緻的作品。受到輔信王公庇佑的童小姐也趕來送輔信王公一程,說再見。

​​

然而這僅僅只是拆遷的一角而已,桃園航空城開發案,總計畫面積六千多公頃,區段徵收兩千六百公頃,這場台灣史上最大面積的區段徵收案,反對民眾抗爭多年,最終仍無可回天。

帶著當地人對家園、土地的眷念,航空城準備起飛,但是否真如官方所言,帶來繁榮與競爭力呢?
 

學科
開發
縣市
  • 桃園市
  • 大園區
關鍵字
航空城, 拆遷, 桃園竹圍, 福海宮, 徵收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陳慶鍾
柯金源
張岱屏
林燕如
于立平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現場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