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live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P來賓|「1029為野生動物而走」活動總召李宗宸、台灣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

究竟野生動物正面臨什麼樣的處境?與遊盪動物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這集節目主持人陳信聰邀請「1029為野生動物而走」的活動總召李宗宸以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分別從野保和動保的角度展開對談,分析問題關鍵所在。

這幾年,石虎、穿山甲、草鴞等野生動遭受遊蕩犬貓的攻擊事件,時有所聞,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這跟餵食流浪貓狗有什麼關係嗎?2017年零安樂政策上路以後,有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嗎?在推行TNVR(捕捉、結紮、打疫苗、原地回置)執行面上又遇到哪些狀況?這些遊蕩犬貓收容安置的能量與品質怎麼樣?在動物福利的前提下,安樂死會再被拿出來討論嗎?為什麼喊出要飼主責任強化,飼養者要負什麼責任?

政府試辦性質的在生態熱區,禁止餵養、家犬管制、遊蕩犬誘捕認領養及野犬移置的試辦計畫成效如何,政策真能執行嗎?野保與動保雙方一定是對立的兩端嗎?這些矛盾與困境的糾結沒法可解?雙方難道沒有合作的可能性嗎?彼此又如何看待地方與中央政府在這議題中該扮演的角色呢?

延伸閱讀》遊蕩犬貓怎麼管|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造成哪些衝擊?
延伸閱讀》當野保遇上動保|遊蕩犬攻擊野生動物的待解難題

🎧收聽更多內容》《島的Podcast》播放清單

學科
Podcast, 動物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野生動物, 遊蕩動物, 流浪貓狗, 生態保育, 零安樂, 犬殺, 生態熱區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撰稿 林書帆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高喊「野生動物正告急!犬貓有家不遊蕩!」、「野小孩快樂比鄰,毛小孩享福家庭!」口號,今日(10/29)下午,大約四千位生態團體成員、以及民眾來到立法院周邊,參與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並表達三大訴求:
一、落實源頭管理,杜絕犬貓過度繁殖、遊蕩在外。
二、以具科學客觀性的檢核方式,設定遊蕩犬貓減量期程。
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公部門環境教育,應強化保育與動物福利觀念。


發起本次活動的「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核心成員來自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與嘉義大學等就讀生態保育相關科系的學生。聯盟表示,野生動物面臨棲地喪失、路殺、獸鋏等諸多危機,這次遊行會以「正視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威脅」為主題,是因為這個議題較常受到誤解,例如將犬貓獵殺野生動物視為弱肉強食的自然現象,卻忽略了犬貓皆為人類馴養的馴化伴侶動物,並非自然生態系的一環。


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與楊懿如教授出席遊行活動

遊蕩犬貓成為野生動物新危機 

​ 台灣上一次以野生動物為主題的遊行,是1989年為推動《野生動物保育法》立法而發起,當年參與立法倡議的生態學者楊平世、呂光洋、林曜松等教授,也出席這場遊行,表達對野生動物處境的關注。


左起為活動總召李宗宸,林曜松老師、呂光洋老師、楊平世老師

許多受邀在活動中上台發言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之所以如此憂心,是因為在研究過程中,看到太多野生動物遭受攻擊的案例。台大森林系學生莊博鈞,就曾目擊自己追蹤的白鼻心在校內被遊蕩犬咬死;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總幹事曾翌碩說明,即使是架設在遠離人類活動範圍的自動相機,拍攝到遊蕩犬貓的次數也高得令人擔憂,因為他所研究的一級保育類草鴞是在地面築巢,極易受到遊蕩犬貓攻擊。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創辦人陳美汀分享,自己最初是因為喜歡貓,才投入貓科動物石虎的研究,在分析自動相機的影像資料時,不僅時常目睹野生動物遭遊蕩犬追逐撕咬,還有因各種原因斷肢、皮膚病的犬貓,兩者都讓他感到相當痛心不捨,他呼籲,基於動物福利考量,犬貓實不應在外流浪。

動保野保攜手合作才能解困局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以及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也受邀發言,兩人皆強調,動保與野保共同的目標是不希望動物受苦,彼此應該攜手合作。

​活動最後,主辦單位以野生動物及犬貓的黑白照,象徵性為牠們舉辦告別式,並再次呼籲野生動物與伴侶動物應各適其所,野生動物在野地自由生活,犬貓則應該要在人類家中得到良好的照顧。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野生動物, 遊蕩犬貓, 石虎, 生態, 保育, 野生動物保育法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林書帆
工作人員標籤
攝影撰稿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遊蕩犬隻數量推估已破15萬隻,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日益嚴重,今天上午多個生態團體和學者召開記者會,呼籲大眾及政府重視遊蕩動物所帶來的社會安全以及生態危機。保育團體表示穿山甲、石虎、山羌、草鴞都有過遭受攻擊的紀錄,農業部在今年5月舉辦「特定生態熱區試辦特定台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因犬隻侵擾改善計畫」,但試辦計畫內容都未對外界公開,希望試辦計畫資訊公開。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秘書長陳美汀,觀察遊蕩動物對石虎的威脅,除了嚴重的競爭棲地之外,也會將疾病傳染給石虎。她從苗栗、台中和南投淺山地區自動相機的拍攝紀錄來看,拍攝到犬貓的比例高於石虎,顯示野生動物棲地發現游蕩犬貓機率高,共域情況嚴重。牠們之間不但競爭食物,石虎也有被騷擾跟獵殺。陳美汀所追蹤5隻追蹤個體就有1隻是遭到犬殺。他們也發現游蕩犬貓出現過的棲地,石虎有迴避利用的情況,再次利用機率低,回來使用的時間拉長。

相關新聞》石虎永哥野放年餘收死訊 研究團隊證實遭犬殺

台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理事長游崇瑋表示,遊蕩動物不只是對野生動物有影響,人跟遊蕩動物的衝突也日益增加,像是追車導致受傷、或是入侵雞舍,造成雞農損害,已經變成台灣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

相關新聞》嘉義布袋遊蕩犬闖圈舍獵禽畜 農民損失嚴重籲重視

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廖朝盛課長,從2022年救傷資料來看,犬貓攻擊是救傷原因的前五名,平均每11件救傷,就有1件遭犬貓攻擊,死亡率高達80%,康復的野生動物順利野放後,仍會受到游蕩犬貓的攻擊。他並提出在14隻野放後死亡的石虎,犬隻攻擊就占了43%。而根據生多所急救站收治的野生動物,被犬隻攻擊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尤其是穿山甲從2011年3隻上升到2020年28隻,成為穿山甲的受傷主因。

相關新聞》城市白鼻心還好嗎? 專家:犬殺與路殺為最大威脅

國立台南大學生資系副教授許皓捷表示,處理遊蕩動物衝突,最關鍵的就是禁止餵養,這是減少遊蕩犬隻最有效的做法,必須先開始這一步才能往下走。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遊蕩犬, 野生動物衝突, 流浪貓狗, 穿山甲, 石虎, 特定生態熱區, 野生動物保育, 犬貓攻擊, 生態危機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陳佳利
整理/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今天(10/21)上午,反晶鼎焚化爐設置的近千民眾,在彰化鹿港文武廟集合,並遊行到天后宮,表達反對彰濱工業區設置焚化爐的決心。出發之前,甚至以悲情象徵找來孝女白琴下跪哭訴,遊行隊伍最後走至當地信仰中心天后宮,向媽祖上奏疏文,祈求媽祖保佑晶鼎焚化爐撤案。​

經濟部工業局為了去化各個工業區產生的事業廢棄物,依照促參條例鼓勵業者設立資源化處理中心。前幾年彰濱工業區鹿港區就通過「晶鼎焚化爐案」,規劃設立兩座焚化爐,收受固體廢棄物、事業廢水污泥以及事業廢液,每天最大焚燒量700噸,環評於2022年3月30日通過。

但當地民眾認為,彰化縣焚化爐密度太高,已成為全台最多焚化爐的縣市,對居民健康風險以及養殖環境造成衝擊,感到不滿。居民多次北上抗議陳情,甚至激動下跪,要求停止設置焚化爐。

相關新聞》
●反對興建晶鼎焚化爐 鹿港居民再上街頭

反對興建晶鼎焚化爐 彰濱居民向環境部長下跪陳情
鹿港增建焚化爐惹眾怒 工業局允評估撤案

學科
開發
縣市
  • 彰化縣
  • 鹿港鎮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柯金源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台北市大同區一處都更案,鄰近居民正面臨這樣的困境。居民指出,建商在拆除過程中以粗暴的手法施工,對舊建物攔腰撞擊、摔砸,引發超過五級的強烈震動導致住戶瓦斯表跳脫,附近18戶牆面龜裂、門窗變形,梁柱傾斜,其中有兩處梁柱傾斜率達到1/83.5、1/161.7,已經超過1/200的警戒值。居民向市政府陳情,但根據北市府的鄰損處理規則,建商只要委任專業技師進行調查,出具安全證明給市府建管處就可以繼續施工。

居民連先生指出,關鍵問題出在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的安全鑑定報告。該報告在沒有對比值(初始值)的狀況下就判定梁柱傾斜「應屬既有標的物傾斜值」,將兩處傾斜率大於1/200(應做工程性補償)的責任推卸給受損住戶,並認定受損住家「在正常使用下無公共安全之虞」。

住戶向市府要求提出施工前鄰房現況鑑定報告,證明傾斜是否是施工所造成,承辦人的回覆卻是「要看人家(建商)運不願意」。居民認為,北市技師公會的安全鑑定報告在沒有施工前對比值的狀況下,就認定傾斜是既有,有替建商卸責之虞。

居民楊小姐表示,市府依照有疑慮的安全證明報告准許建商繼續施工,他們要求市府與建商提供完整資料,包括「現況鑑定報告」、「施工期間監測報告」、「土石方清運監視影像與施工日誌」給鄰房,但陳情一年多都沒有下文。居民質疑市府、建商、技師公會三位一體,以致居民拿不到完整資料,屋損也無法改善。

由於該建案仍持續施工中,立委陳椒華14日召集台北市政府建管處、公共工程委員會到現場會勘,要求立即停工,委託公正第三方進行鄰損鑑定。而北市建管處人員現場表示,該案已經列管,且沒有進行現況鑑定無法證明損壞非施工造成,屬於建商的責任。

立委陳椒華指出,基泰大直案發生後,各地鄰損案件陸續浮出檯面,突顯工程鄰損有系統性的問題,且恐有都更蟑螂及不良建商故意製造鄰損,擴大都更基地不當牟利。中央與地方政府須盡速進行通盤檢討,避免下一個基泰大直案再度爆發。

學科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都更, 鄰損, 施工監測, 土木技師, 重建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陳慶鍾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塌陷的民宅,一樓已消失,只看到鐵窗扭曲變形。畫面來源/ 台北市政府

9月7日晚間八點多,一場工安意外,讓台北夜晚不平靜。

台北市中山區「基泰大直」建案(地上12層、地下3層)進行地下室開挖工程,造成鄰近民宅嚴重傾斜下陷,房屋陷下的畫面迅速傳遍網路。北市府統計,大直街94巷有7棟民宅受災。為了安全起見,市府進行預防性撤離,目前共撤離201戶約464名居民,每戶發給6000元急難救助金,並協調13間旅宿、144間房間來安置居民,提供住宿至9月11日(後延長至22日),住宿費用則依照「臺北市災害臨時短期安置旅館標準作業」先行支應。基泰建設也以戶為單位,每戶發放五萬元慰問金。

相關新聞》大直民宅塌安置454人 基泰北市7工地停工

為避免坍塌持續擴大,台北市建管處從7日深夜起,就在大直街94巷持續灌注混凝土及砂石,讓壓力維持平衡,預計週日(9/10)能灌漿完成,填平塌陷處。北市建管處表示待地質穩定後,會再將邀集相關公會確認及評估建築物安全後,評估住戶是否能歸返居住。9日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最快10、11日門牌雙號的住戶應可搬回。對於傾倒的建物,市府將會進行拆除,住戶將安置到南港社宅。

相關新聞》大直民宅塌/現場持續回填 蔣萬安:確認安全後開放返家取物

北市府下令  基泰建設旗下工地全數停工

針對這起工安事故,北市以基泰建設及福益營造於大直街94巷3弄工地違反建築法勒令停工,並處起、承、監造人各新臺幣 9 萬元,共計 27 萬元罰鍰處分。基泰建設在台北市境內所有建築工地,包含這次發生意外的中山區「基泰大直」、北投區「基泰磺溪」、內湖區「基泰碧湖」、萬華區的「基泰建中」、大安區「基泰大安」、以及福益營造的兩處工地共7處勒令停工,啟動安檢。市府表示已對建商提出假扣押以及保全程序,籌組義務律師團來協助民眾。

受災的不只是民宅,鄰近的道明僑校圍牆與操場也出現裂痕,學校後門的人行道路面有大範圍龜裂,專業人士初步評估校舍教學區域在影響範圍外,暫無安全之虞,不過,8日週五校方仍預防性停課,並暫停開放操場使用,下週一恢復上課。

事故為何發生 初步判定主因出在連續壁

北市府初步推估是建商在地下室往下開挖第3層時,沒有馬上做大底,連續壁無法承受壓力因而破裂,導致周邊民宅傾斜。另外建商開挖深度11.95公尺,恰巧與市府規定12公尺要審查的標準,有極小的差距,遭質疑有規避審查之嫌。

居民氣憤指出早在今年4、5月,就發現基泰施工時讓住家牆壁龜裂漏水、磁磚掉落等情況,向市府陳情,市府回函表示「無危害公共安全之虞」、「可以繼續施工」,民眾感到不滿。面對質疑,市府回應裂縫有新有舊,當時建商還沒開挖地下部分,因此難以判定,但工程實際開挖過程中,都沒有收到正式的損鄰陳情。

相關新聞》大直民宅塌陷議員指民眾早陳情 蔣萬安:全面檢討

事實上,根據中央災害潛勢地圖可查到發生事故的大直街屬於綠色的低潛勢土壤液化災害,也是早期基隆河截彎取直的舊河道附近,地質條件原本就較為鬆軟,在施作工程時更要格外注意。

未來更新建案不斷  施工過程持續監測方能確保安全

災害發生後,台北市長蔣萬安說明將委託四大公會,針對全北市施工中的工地、開挖中的工地,下週一起開始進行全面清查。其實今年5月13日,台北市信義區一處新建案工地,因地下室連續壁體破損,工地旁的路面大片塌陷出現坑洞,市府當天灌漿搶救安置5戶住家,也指示要全面清查施工中的工地,但事隔不到半年,再度發生類似情況,不免讓人感到不安。

相關新聞》信義區新建案工地釀路坍 北市將全面會勘地下室開挖工地

其實相同情況也不只在台北。花蓮市光復街一棟新建案在進行地下開挖工程時,也導致緊鄰的5戶民宅天花板龜裂、房屋下陷等情況。專家表示,建案地下工程狀況多,風險原本就比較高,建議建商應加強觀測系統、嚴謹施工。

隨著時代演進,都市不斷更新,老舊建築紛紛都換上嶄新面貌,根據今年台北市第一次公共安全督導會議資料,台北市領有使用執照建築物總計115,997棟,其中30年以上建築物總計100,666棟,占比為86.78%。北市配合中央頒布「危老條例」,推動的危老政策,至112年2月9日重建計畫申請數達889件、核准數789件,居全國之冠。

想要在建物密集的都會區進行大面積的都更,整合上相對困難,因此小區域的危老重建遍地開花,如何有效追蹤監督管理新建案的施工,監測老舊住宅的居住安全,需要更嚴謹的規範、審查才能確保民眾住得安心、安全。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重建, 連續壁, 都更, 土壤液化, 房屋結構, 臺北盆地, 地質, 損鄰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部分畫面來源/公視新聞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賴冠丞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高雄市政府規劃在澄清湖棒球場一帶開發運動休閒園區及捷運黃線Y3TOD案,今天進入內政部都委會小組進行審查。不過當地的里長與環保團體擔心,市府提出的開發計畫縮減原本的滯洪空間,原本就極易淹水的鄰近地區,未來水患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

鳳山區文德里是淹水重災區,里長謝智華表示早期這裡不曾淹水,但民國75年(1986年)以後長庚醫院、棒球場陸續興建,大部分小貝湖被填平,導致近年來逢雨必淹,她擔心僅存的小貝湖如果再被開發,將導致附近地區淹水情況更加惡化,因此寫陳情信給營建署,反對將公園滯洪區域變更為建地。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表示,市府引用水利局2007年的報告說滯洪空間減量不會淹水,但2018年8月28日澄清湖周邊淹大水已經證明既有滯洪空間嚴重不足,市府卻還拿這種經不起極端氣候考驗的數據作為依據,他呼籲高雄市長陳其邁不要忘記過去的災情,幫市民守住小貝湖滯洪空間,提升城市防洪韌性。

該案今天進入內政部都委會進行第3次小組審查,委員希望市府對滯洪空間縮減與水患影響提出說明,建議市府修正之後再送審。

延伸閱讀》保衛水岸第一排|澄清湖畔開發爭議

縣市
  • 高雄市
  • 鳥松區
關鍵字
島在現場, 高雄捷運, 澄清湖, TOD, 開發, 淹水, 防洪, 滯洪池, 都市計畫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張岱屏
賴冠丞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P來賓|環境法律人協會特聘研究員 謝蓓宜

本集節目邀請到環境法律人協會特聘研究員謝蓓宜,從目前燃料池爆滿的現況,以及法律角度分析核二廠無法延役的原因。此外,停機後的核電廠就安全了嗎?還存在著哪些風險?

即使核二廠不再運轉,全台人民仍須共同面對的最大問題,便是核廢料的處置,不只最終處置場至今無著落,連中期貯存設施也還無定案,燃料棒因此無法退出爐心,繼續留在新北市。停機之後,還有哪些問題需要面對?

延伸閱讀》當核電退役時|核廢料該安置在哪裡?

🎧收聽更多內容》《島的Podcast》播放清單

學科
Podcast, 能源
縣市
  • 新北市
關鍵字
核廢, 核電, 延役, 燃料池, 乾式貯存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P來賓|台南市學甲區慈福里 里長 李新進
台南學甲慈福里的李新進里長針對爐碴非法掩埋,在歷經多次檢舉和陳情之下,終於被重視,看似簡單的廢棄物爐碴非法掩埋事件,卻滾出背後錯綜複雜的不法利益關係。

不肖業者把租用地原本的土挖走賣掉,再以回收爐碴名義,把爐碴回填到租地,獲利超過好幾億。連隔壁的國有地也被偷挖偷倒,雖然國有地下方填埋爐碴已被清除及覆土完成,但在業者工廠的土地下,依舊埋著爐碴。

這些有害廢棄物進入到我們的土地會發生什麼事?為什麼一個小里長不畏懼,起身對抗?這集Podcast 我們直接來到學甲爐碴事件現場,與李新進里長暢談學甲爐碴案。

●※相關新聞》
學甲國有地爐碴案驗出鉻含量超標 當地里長促市府開罰、清除
https://youtu.be/_vpLMpTh4y8
學甲農地爐渣案業者不法獲利21億 郭再欽等8人遭起訴
https://youtu.be/M4QSl-5hgNk
學甲4塊地疑遭埋爐碴 環團檢測重金屬超標
https://youtu.be/nmN4DCNfj1g
學甲爐碴輕罰後又被亂倒 立委質疑吃案
https://youtu.be/z_BKIEG4x4k

●※相關專題》
爐碴何處去| 各地頻頻發生爐碴非法棄置事件
https://youtu.be/5hIif_ciXfo
爐碴風暴(上):全台的有害廢棄物
https://youtu.be/dRGWxxnx-9g
爐碴風暴(下):有害廢棄物危及食安
https://youtu.be/zzLq7nYz0os

製作人|于立平、陳信聰
攝影|劉啟稜、陳家祥
剪輯|劉啟稜
後製|廖婕妤
企劃|陳淯茜
美術|洪薇檸
社群|林燕如​

#學甲 #爐碴 #學甲爐碴 #88槍 #爐碴亂倒 #郭再欽 #廢棄物
#阿聰哥心目中的英雄

※更多我們的島》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FB專頁 https://reurl.cc/eX5kxK
👉我們的島IG https://reurl.cc/mldxe7
👉我們的島推特 https://twitter.com/ourisland

 

學科
公害
縣市
  • 台南市
  • 學甲區
關鍵字
學甲, 爐碴, 學甲爐碴, 88槍, 郭再欽, 廢棄物, 爐碴亂倒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拉起車邊帳,擺好桌椅,研磨自己烘的咖啡豆,煮上一壺咖啡,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主持人陳信聰就會邀請當地居民來到島的行動客廳,聊聊環境大小事。這是「我們的島」全新製作的網路影音《阿聰現煮時|島的行動客廳》,結合實境、行腳的模式,在吃喝話家常之間,帶領觀眾了解台灣各地的環境議題。

這個移動式的行動客廳,出沒在台中大雪山、彰化芳苑濕地、東北角馬崗等地,客廳主人阿聰就像是鄰居大叔,不只請你喝咖啡、還帶你品嘗在地特產,他也會傾聽當地居民的心聲,不論是生活上遇到的環境問題,或是介紹地方行動,「我們的島」希望能用較為輕鬆的方式,讓大家一起來理解這片土地上的故事,目前節目正緊鑼密鼓地拍攝趕工中,預計1月5日周四晚上九點,在我們的島YT頻道以及公視+正式上線。
 
《阿聰現煮時》首發,將採取網路直播方式,主持人陳信聰會在線上與觀眾面對面,談談拍攝幕後、節目理念,也歡迎大家上線提供建議,陳信聰會即時回答問題。
 
另外,「我們的島」也將跨足聲音的領域,在一月份推出podcast,透過深度訪談、現場聲景以及環境時事分析,讓觀眾聽見島上的聲音。

 
「我們的島」是一個二十多歲的老節目,在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用不同的敘事模式,拓展觀眾群,一直是我們努力再做的事情,這次《阿聰現煮時|島的行動客廳》以及Podcast,是我們的新嘗試,也期待觀眾給我們更多的回饋。
 
2023年,新年新氣象,一起來光臨島的行動客廳,阿聰請你喝咖啡喔!

🎬 更多影音內容》《阿聰現煮時|島的行動客廳》播放清單

學科
現煮時
縣市
  • 台灣
關鍵字
我們的島, 陳信聰, podcast, 馬崗漁村, 環境保育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現場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