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live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昨(12/25)上午內政部土地徵收小組進行社子島區段徵收開發範圍及抵價地比例的審議,在市府簡報後,支持與反對開發的雙方,各自表達意見,最後審議結果,內政部原則同意市府提報的開發範圍及抵價地發還比例為徵收私有土地總面積40%;同時要求,台北市府提送區段徵收計畫前,應持續與民眾溝通。

社子島禁限建多年 地方期待盡速推動發展


社子島是由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成的沖積平原,在台北地區防洪扮演重要角色。

自1970年代,社子島因台北地區防洪計畫,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定為「洪水氾濫區」,限制發展。近年台北市政府祭出相關計畫,打算徵收土地進行整體開發,反對區段徵收民眾組成自救會展開抗爭。

相關新聞》社子島地主購得土地小於3成 立委批炒地皮凌駕居民生存權
相關新聞》社子島開發案擬取消同意比例 居民批9大聚落標準不明
相關新聞》社子島區段徵收改建案 居民提撤環評訴訟今開庭


不想被徵收的居民,屢屢走上街頭表達訴求。

歷史脈絡下 在地弱勢族群的安置是重要議題

台北市政府表示社子島開發的主要目的,是要改善當地生活品質、完善公共設施,並且提高整體防洪安全。規劃整體開發面積302公頃,扣除剔除地區後,區段徵收279公頃,將採取先安置後拆遷的開發方式,分期施工。至於居民所關心的「有屋無地」、「無屋無地」等情況,由於無法配售專案住宅, 將會提供配租住宅和系列照顧等方案。


社子島的區段徵收採先安置後拆遷,分期施工。圖片來源/台北市士林區社子島地區細部計畫簡報資料 P.14

社子島的區段徵收範圍,台北市府以1969年之前就已存在的合法住宅套疊地圖後,分為九大聚落,為了納入不願開發的民眾訴求,在六個聚落中再擇出再發展區來做調整。至於為何不是九大聚落都加入再發展區,北市府回應另外三個聚落,因為規劃輕軌的機廠用地或是想要剔除的土地過於零星,都無法加入再發展區。

台北市再針對六大聚落的土地所有權人進行區段徵收意願問卷調查,寄出2806份,回收608筆,回收率21.67%,其中有34筆有剔除意願,另外自救會代轉民眾申請的剔除資料,也有49筆不想參加區段徵收。市府對這些土地進行剔除檢核,在不影響防洪效果和主要計畫的聯外道路、土地所有權人不願意開發的持分比例大於10%等條件之下,符合剔除的有24筆土地,約9700平方公尺。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表示,北市府並未向當地居民討論,自行劃定單點式聚落,非真正以當地聚落為主體。另外,市府單憑回收率兩成的徵收意願調查結果規劃,根本不具代表性。


長期關注社子島議題的學者廖桂賢,認為現行的規劃方案只是在迫使社子島的原住戶離開。

前立法委員、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認為,前兩次社子島土徵審議會議上,依《區段徵收實施辦法》要求北市府提出此開發案的公益性及必要性,北市府根本提不出報告。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表示,社子島開發計畫號稱改善居民居住品質、促進土地合法利用,但依北市府目前提出的規劃,建設成本不斷增加,就社子島土地交易價,居民到時還要貸款去買專案住宅,只是在清洗社子島原居住人口,廖桂賢疾呼,北市府不要複製對岸常用的「留島不留人。」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余宜家不解既然六個聚落被列入為再發展區,卻還要超過10%土地所有權人表達不參與,才可以剔除,實在與目前土地徵收司法審查標準有落差。他就今年航空城勝訴經驗來看,法院不會認為密集聚落有徵收的必要性,況且土地徵收並非調整居住環境的適當方法,北市府不應再拿「防洪計畫為上位計畫」作為錯誤前提。

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強調,北市府稱八成居民同意參加區段徵收的數據有問題,並表示土地徵收的必要性和公益性,與都市計畫完全脫鉤。過往北市府為徵求開發意見,2016年曾舉辦 i-Voting(公民投票),不過在2018年遭到監察院糾正,指出社子島開發方向之規劃,在提出方案前,事先未和當地居民充分討論及徵求其意見,作業程序顯有不周,辦理社子島居民安置計畫意願家戶訪查作業,也存有瑕疵。

相關專題》社子島i-Voting之後|環境與人如何雙贏?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更指出,北市評估社子島開發成本至少需2300億,開發過程現金流量預估最糟狀況,會負1000多億,北市府結論都稱本案財務不可行,審議通過只會造成社子大迫遷、北市大錢坑。若政府已有100億以上的預算,應優先協助島上必要建設,不應用擴大抵價地範圍當作財務自籌的手段。

審議會中,支持開發的民眾,表示社子島已經禁限建超過50年,欠缺下水道等公共設施,交通混亂社子島房屋老舊、環境惡劣,急需開發,來改善居住環境。

從小在社子島長大的張小姐,表示禁限建的限制之下,二三十年來,社子島出現越來越多違建,住家也修修補補修建好幾次,現況沒有藥局、診所,欠缺醫療建設,對社子島居民來說並不公平,希望社子島能趕快重建。也有地主認為目前需土地所有權人10%以上的剔除條件過於寬鬆,應該要顧及大多數人,設定過半數的限制,才比較合理,同時認為剔除者屆時後悔的話,應該要有剔除條件的退場機制。

內政部表示目前僅核定開發範圍以及抵價地比例,尚未核准區段徵收,後續北市府須妥善向居民溝通,依法協議價購、召開公聽會等,才能提報區段徵收計畫。

延伸閱讀》變動社子島|禁建50年後的開發難題

學科
開發,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 士林區
關鍵字
社子島, 區段徵收, 土地徵收, 禁限建, 堤防, 防洪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整理 / 林燕如、洪敬慧
攝影 / 洪敬慧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康芮颱風過後,花蓮山區大雨及土石流,造成大量樹倒,樹木被沖刷而下,花蓮海岸沿線,像是北濱、南濱(太平洋公園)、化仁海堤等地,堆積將近有1萬3千噸的漂流木,數量之多,花蓮縣農業處處長陳淑雯表示是從未有過的狀況。

相關新聞》連2颱後花蓮港塞滿500噸漂流木 緊急打撈預計1週完成
相關新聞》漂流木覆蓋台東富山護漁區 僅能人工清除估需耗時半個月
相關新聞》宜蘭海岸線滿布漂流木 因氣候乾燥頻傳自燃


花蓮海岸沿線滿布漂流木。


花蓮海岸沿線滿布漂流木。

​花蓮縣政府上週六起(11/23)開放部分地區提供花蓮居民撿拾,趁著這兩日天氣晴朗,不少人都前來挖寶,有的從事藝術創作,前來找尋創作素材,有人則是想替家中盆栽增添風采;有人是想要找到香味獨特的木頭,做為聞香使用;也有其他縣市的民眾,特地前來欣賞這難得的漂流木奇景,成為熱門景點。


民眾拍照打卡,滿滿的漂流木成為熱門景點。


在成堆的漂流木中,民眾如同在挖寶,找尋對自己有價值的木頭。

​漂流木要怎麼撿,也有規範。

​花蓮縣府公告,民眾可自由撿拾,單支漂流木未經裁切,末徑需小於20公分且長度小於2公尺,如果不方便測量的話,就是重量需小於50公斤的。此外,也不能用機具搬運野溪、河川區域內的漂流木。


縣府規範不能用機具載運,也不能裁切,民眾只能用人力搬運的方式來撿拾。

​撿拾的木頭除了自用之外,如果要販售,則是登記搬運後要依照森林法第44條設置帳簿,登記林產物種類、數量、出處及銷路,並登錄「臺灣林產品生產追溯系統」,取得條碼後,才能販售 。

​另外,如果民眾撿到具有國有、公有、私有註記或是有烙印的漂流木,要通報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或是花蓮縣政府。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未來這些公有漂流木都會經過公開標售拍賣的方式,依照屬地主義,由中央政府和縣府各執一半。


大量殘木和碎化的木屑,未來該怎樣處理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對於海岸沿線很多不具有價值的木頭以及破碎化的木屑滿布海灘,未來該怎樣處理,尚待討論。

學科
災害, 生活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漂流木, 花蓮海岸, 康芮颱風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于立平,空拍/宋慧昱
文稿/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週末的台中中友百貨前,一群人突然現身高喊「違法破壞山林、抵制中友百貨」,引發許多路人佇足圍觀。中友百貨旗下埔里森形農場計畫在埔里山區,開發興建旅館與農場,總面積高達130多公頃,地目屬於農地與林業用地。

由於開發區域危及埔里白魚棲地,以及在地農民的水源,今日下午三點,埔里居民與保育團體前往台中市區的中友百貨,進行快閃抗議活動。一新里里長林宥岑表示,中友百貨埔里農莊,還未通過環評,就已經違法開發山坡,大雨沖落黃泥流,危害白魚棲地,並且挖設水井,影響下游水源,數次遭到政府罰款,自損企業形象,也讓居民難以信任。

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執行長徐宛玲指出,中友百貨多年打造ESG形象,標榜環境、社會、治理的永續精神,卻在埔里開發破壞山林,所以發起快閃行動,以呼籲抵制消費,要求企業重視環境保護。快閃抗議在百貨公司前舉行,並且將當地重要農作茭白筍的外殼,丟擲中友百貨抗議紙板,吸引許多路人關注。

目前130公頃的基地,分成三個開發案,其中旅館開發已經進入環評程序,居民與民間團體持續抗爭,希望守護農業環境與白魚棲地。
 

學科
開發
縣市
  • 台中市
關鍵字
埔里, 台灣白魚, 中友百貨, 埔里農莊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郭志榮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老宅迫遷當事人賴碧珍表示,老家自日治時期便蓋成,明明民國99年政府舉行瑠公圳周年紀念活動,還邀請賴碧珍百歲外婆參與開幕,隔年卻以「非事業用地無人使用」,將土地賣給建商。賴碧珍表示,當時詢問瑠公農田水利會,得到的回應是,不知道賴碧珍一家住在該處。

賴碧珍表示,當初水利會出售土地,導致他們面臨強拆,雖監察院已做出調查報告指出當年水利會有嚴重疏失,然水利會現已改制成公務機關,受害者在司法上毫無實質救濟。賴碧珍請求國家人權委員會出面協調,暫緩拆除,保障基本居住人權。

環境法律人協會律師郭鴻儀表示,制度及歷史造成老宅成違法建築,並非賴碧珍一家強占土地。台灣居住正義關懷聯盟代表、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也表示,今年7月行政院才通過《不義遺址保存條例》,政府竟又要創造不義遺址。

本案委任律師葉恕宏表示,這起案件仍在進行憲法訴訟,不解為何上(10)月突然收到拆除執行命令,通知將同步斷水斷電,還要求警方於11月20日提前封鎖現場。葉恕宏直呼政府如此著急,令人害怕。

葉恕宏還指出,國際迫遷法庭已開始關注本案,並緊急發函至總統府、司法院等各級單位,表示嚴重侵害人民居住權,請人權會重視,切勿使我國人權於國際蒙羞。

文山社區大學專案經理人李明哲表示,老宅為新店地區重要日治建築,見證早期萬興鐵路、和美礦場與瑠公圳興建,不時有文史團體進行走讀導覽,深具歷史文化意義。新北市在地深蹲協會理事長曾柏瑜認為,新北市文化局前天已到場會勘,正在審議老宅文資價值,政府若強行拆除,將切斷當地與歷史的深刻連結,他呼籲政府有責保護城市歷史記憶。

學科
水文, 城市
縣市
  • 新北市
  • 新店區
關鍵字
新店, 瑠公圳, 日治時期, 水圳, 迫遷, 老宅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文、攝影/洪敬慧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其中「蔡金木宅」住戶賴碧珍女士憶述祖輩生活,指出此處見證日治時期常民生活和萬新鐵路的百年建築,遭到瑠公水利會出售土地後,面臨強制拆除危機,近日接獲台北地方法院將在11月21日執行強拆民宅。


紅框處為蔡家老宅,百年來沿著瑠公圳而居,也見證周邊聚落的變遷。照片提供/賴碧珍

​新店居民莊豐嘉與陳國超博士認為,瑠公圳經歷日治時期農田灌溉的風貌、和美煤礦與礦工打拚的興衰,也見證工業時代鐵路建設的歷史,如今僅剩3.8公里是民眾能親見水圳面容的區段,更應該保存圳頭段的自然和歷史風貌,保留蔡家老宅,維護居民重要的文化記憶。


瑠公圳如今僅剩3.8公里的區段能讓民眾看見水圳景觀。 照片提供/賴碧珍

​新北市文史學會指出,新北市政府過去多次忽視文資保護,其中瑠公圳文化價值獨特,理應受到應有保護,今日依據《文資法》提報進入審議程序,新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王錦華現場也接下提報申請,並表示會盡快提起會勘,啟動文化景觀審議。

學科
水文, 城市
縣市
  • 新北市
  • 新店區
關鍵字
文化景觀, 新店, 瑠公圳, 日治時期, 水圳, 強制拆除, 文資法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謝承恩
工作人員標籤
採訪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近日台東縣府發出公文,計畫2024年10月21日強制拆除反美麗灣度假村的重要人物林淑玲老家,引發爭議。

台東縣府表示位於莿桐部落的林淑玲老家,違規占用台東縣政府土地,在住家旁加蓋建築物,2023年9月8日縣府勒令要補行申請執照或是自行拆除。林淑玲母親林金蒂不服提出訴願,2024年9月25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林金蒂敗訴。

對此結果,林金蒂表示,房屋早在民國80幾年就建成,去年(2023)因為老舊進行修繕,不料今年(2024)就要被強拆,一旦失去老屋,就變成失家迫遷戶。

林淑玲指出,老家土地是部落傳統領域,長期申請原保地增劃編,希望能夠合法擁有土地,同時明年《國土計畫法》實施,土地也能保留部落使用。


反美麗灣度假村的重要人物林淑玲

​環境律師詹順貴在社群網站表示,縣府以違建為名,來拆除反美麗灣的林淑玲老家是秋後算帳,在網路上號召群眾前來聲援。他表示林家早在2009年就提出原住民保留地增劃編,也獲得卑南鄉公所初審通過,但台東縣政府卻以「暫不同意」辦理,因不予辦理而致延宕。他並批評,台東縣政府不拆除違法環評的美麗灣度假村,反而以文教設施宿舍為名ROT給投資公司,計畫重新經營。


前來聲援林淑玲的民眾,徹夜守候。
 


爭議多年的美麗灣度假村,縣府計畫委外經營。

另外,詹順貴律師對縣府強制拆除做法提出質疑,認為《建築法》第86條第1款規定『必要時得強制拆除其建築物』,可見就算是違建,主管機關也有決定拆除與否的裁量權。所謂的「必要性」( 例如公共危險的急迫危險) 才能拆除,並非不問情形的一律拆除,否則就是「裁量濫用」,而台東縣府主張這次拆除符合公共利益是空泛主張,沒有涵攝到「必要性」的要件。

東海岸事件簿粉專中表述,早期許多原住民的居住環境、生活範圍、獵場、祖靈地等傳統領域被認定為公有財產,而喪失使用主權。 國民政府陸續以劃編、增劃編等方式,來劃編原住民保留地政策,許多族人也爭取向政府要求返還土地。莿桐部落林家也申請增劃編,初審已通過,但縣府卻遲遲未進行,林家為加速劃編速度,就先行採取法律行動,結果反倒是縣府強制拆除令到來,認為用簡單「違建」兩字來討論拆除是不合理且不合法的。



​拆除部落老屋,又是針對反美麗灣重要人物的家園,引發不少民眾怒氣。20日,拆除前一夜,從各地前來聚集的聲援人數超過百人。隔日上午,拆除杉原灣莿桐部落林淑玲老家,在上百位聲援群眾徹夜守護下,建管處官員前來勘查被拒,表示擇期另日執行拆除。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蘇雅婷表示,這不是一件單純違建拆除案,而是美麗灣飯店未來計畫委外經營,進行週邊環境改造工程,所進行的拆除部落民居事件。根據工程規劃圖,杉原灣海岸將會興建木棧道通往海水浴場,成為美麗灣飯店的周邊遊樂設施,而木棧道路線剛好經過林淑玲家園,成為拆除的對象。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蘇雅婷認為杉原灣海岸將會興建木棧道,而木棧道路線剛好經過林淑玲家園,因此成為拆除的對象。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Savungaz Valincinan指出,違法美麗灣不拆,找出各種理由計畫營運,現今竟然要拆部落老屋,而且還是反美麗灣運動的重要基地,根本是秋後算帳,讓群眾相當生氣,也重新凝聚抗爭的力量,未來持續要求拆除美麗灣飯店。

反美麗灣陣線成員林淑玲,在群眾的守護下,暫時保護住家園,但擔心未來縣府趁人力單薄時機,突然發動拆除。希望回歸傳統領域精神,返還部落土地,增劃設原保地,讓家園走向合法化。


 

學科
開發
縣市
  • 台東縣
關鍵字
莿桐部落, 強拆, 度假村, 杉原灣, 美麗灣, 杉原海岸, 東海岸開發, 林淑玲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現場文字、攝影 / 郭志榮
整理 / 林燕如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標籤
【島在現場】台東強制拆除反美麗灣人士部落祖屋惹議|2024.10.20-21 ​ 近日台東縣府發出公文,計畫2024年10月21日強制拆除反美麗灣度假村的重要人物林淑玲老家,引發爭議。台東縣府表示位於莿桐部落的林淑玲老家,違規占用台東縣政府土地,在住家旁加蓋建築物,2023年9月8日縣府勒令要補行申請執照或是自行拆除。林淑玲母親林金蒂不服提出訴願,2024年9月25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林金蒂敗訴。 ​ 對此結果,林金蒂表示,房屋早在民國80幾年就建成,去年(2023)因為老舊進行修繕,不料今年(2024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今日上午,立委王鴻薇與多個民間團體、當地里長李林耀、共同舉辦記者會,指出台酒公司在都審會尚未通過前,就急忙辦理土地分割,是否受到壓力?記者會也再次重申建啤土地分割校地給北科大的不合理,呼籲政府停止錯誤政策。


立委及民間團體痛批建啤土地分割給北科大是錯誤政策。攝影/張光宗

​當地朱園里里長李林耀指出前次都市計畫審議還沒通過,10/22才要再次召開會議,台酒公司就先做分割,是否就表示已經知道北科大取得建國啤酒廠土地絕對會通過。


朱園里里長李林耀,提出居民共識要的是啤酒文化園區。攝影/張光宗

里長表示原本的計畫是工業區變更為特定專用區,回饋的40%是保留古蹟作為啤酒園區,是當地居民共識也非常期待的,40%的商業用地是台酒公司將來做企業總部,這次的變更案為什麼不拿這邊空地(商業用地)做校舍,保留古蹟用地、公園用地,這就是共贏方案。 ​ 


台酒公司副總經理廖志堅表示台酒公司遵循國家政策辦理土地分割。攝影/張光宗


出席記者會的台灣菸酒公司副總經理廖志堅說明,台酒公司是國有企業,需要遵循國家政策,台酒公司依循行政院會議結論辦理建啤土地分割作業,分割三塊地號給北科大、古蹟活保存、台酒總部大樓等使用,依照行政院會議要求,今年10月8日送件到台北中山地政事務所變更,程序上可能還需要一兩個月,預定政策完成目標是明年。


立委出示台酒公司申請土地分割的資料。 攝影/張光宗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副秘書長黃俊達提出,以全國的產業遺產保存來說,活著的文化資產在運作保存上並不容易,台鐵園區就費了很大的心力才完成,而建國啤酒廠本身就是一個活的工廠,在世界的潮流上,讓產業能夠在原本的工廠運用,也是很好的案例,國際上的文資學者也在關注發展。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副秘書長黃俊達認為分割建啤土地給北科大是粗暴的手法。攝影/張光宗

​此外,黃俊達也表示這樣的分割方式對雙方都不會有好處,北科大難以管理之外,粗暴地分割沒有管所謂歷史脈絡,切斷的不只是廠區,也是切斷民間跟文化資產的關係,也是切斷學校與在地居民的信任感,也切斷了希望保存下來的勞動者歷史與記憶。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建國啤酒廠, 台北啤酒工場, 都市計畫, 台酒公司, 文化資產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工作人員
林燕如
工作人員標籤
整理報導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中友百貨集團埔里農莊,開發休閒園區與旅館等設施,大規模開發恐怕危及南投埔里保育類動物白魚的棲地,近日南投縣政府上傳「南投縣埔里鎮一新遊憩用地(旅館)開發案」環境影響說明書,環團指出開發案環評資料多處未如實登載有違法之虞,在地居民及環團召開記者會,​要求南投縣府應予退件。


環團指出開發案環評資料多處未如實登載有違法之虞,在地居民及環團召開記者會,​要求南投縣府應予退件。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指出,開發單位疑以廢水「零排放」,掩飾廢污水排入臺灣白魚棲地,污染農業灌溉水之事實。一新里里長林宥岑表示,開發地區位於河溪上游,一旦廢污水排入圳溝,順流進入溪水,受害的不只是用水的農民和居民,還有好不容易保育起來的白魚,以及犧牲溪流棲地的生物多樣性。

農業部農水署洪銘德組長說明,如果廢水申請進入圳溝,依法有審核標準,但是開發單位宣稱「零排放」,就應該是不會有任何廢水,排入圳溝,進而影響水質。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辦公室,邀集政府單位進行協調,希望在水權與排水,依法進行審查,並且要求環評書必須依照規定,合法詳實的呈現。目前開發案分成三區進行,環說書已經陸續送交南投縣政府,進入環評程序。


農業部農水署洪銘德組長說明,如果廢水申請進入圳溝,依法有審核標準

長期保育白魚的一新里為保護白魚棲地與優良農地,開始每月舉辦白魚棲地小旅行,讓民眾報名參加,希望引起更多人關心。


長期保育白魚的一新里為保護白魚棲地與優良農地,開始每月舉辦白魚棲地小旅行,讓民眾報名參加,希望引起更多人關心。

學科
動物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白魚, 一新里, 南投埔里, 中友百貨, 台灣副細鯽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撰稿/郭志榮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備受關注的橋頭科學園區(以下簡稱橋科)開發案,今天進入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會前地球公民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呼籲,橋科在草鴞保育、有機專區、再生能源及再生水等議題上都應有更完整的討論與解決機制,部分委員對草鴞保育、地質調查等也提出意見,不過環評大會最後仍做出決議,橋科有條件通過環評。

草鴞保育

由於橋科開發範圍也是一級保育類草鴞的棲息地,草鴞保育問題也成為委員關注焦點。在歷次專案小組審查中,#環評委員及林務局對草鴞保育策略都提出疑慮。民間團體呼籲南科應成立草鴞保育推動小組,此建議在環評會中被採納。

地質安全

在地質方面,橋科預定地內有滾水坪泥火山及車瓜林斷層通過,有潛移錯動的可能,憂心危及廠區安全。因此環評委員和地調所都建議,開發單位必須對開發範圍進行地表水準點及GPS監測,以了解地殼變動狀況。

有機專區搬遷

在有機專區遷移部分,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及台灣有機農業基金會籌備處呼籲,對於中崎新有機專區和受開發影響的有機農民,政府應該公開說明開發經費來源與期程等資訊,南科管理局應會同農委會及高雄市政府釐清對新有機專區的承諾,具體文字化並載明於環評報告書中。#不過在審查結論中並未提及有機專區部分,未來有機專區設計以及農民權益仍需外界持續關注。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橋科, 科學園區, 有機專區, 草鴞, 泥火山

請輸入稿頭

國外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攝影|顏子惟
撰稿|張岱屏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當家中電器壞掉時,該怎麼處理呢?多數都會直接被丟棄,但其實許多物品只要稍作檢修、更換零件就有機會重獲新生。有一群萬華在地的年輕人因此組成小家電維修所,藉由動手維修與修理知識的傳遞,推廣「修理」成為「丟棄」前的選項。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萬華大水溝二手屋,不定時會舉辦小家電維修課程,希望帶動大眾加入電器維修行列。

​電鍋是小家電維修所常見也是較為容易維修的項目。電鍋損壞情況包含:指示燈故障、無法加熱或保溫、飯容易燒焦或是煮不熟等,為了鼓勵大家能嘗試維修,小家電維修所不只定期有維修行動、舉辦維修培力課程,也在網路上提供電鍋維修指引,大眾可以根據自家電鍋故障情況,找到相對應的檢測指南,進行自主維修。

小家電維修所的夥伴,同時也是萬華大水溝二手屋負責人之一的Sting與其團隊,為了讓維修電器的能力向下扎根,在2024年暑假舉辦一場為期四天的電器修理環保志工營隊,招募十多位國中到大學的青少年,透過用電安全與基礎維修知識的建立、動手實作課程教學,以及到家戶服務,讓每個人都能成為社區的維修達人,進而影響更多人重新思考物品再生的可能性。


電鍋是最常送修的家電,像是指示燈故障、無法加熱或保溫等問題,講師Sting對學員解說電鍋內部構造和維修要點。。

​營隊中年紀最小的學員只有十三歲,分享在營隊中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動手操作,同時也能運用所學到社區服務,從中發現電器維修是一項很有趣、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也認為這應該是每一個人都要有的生活技能。

這次的營隊活動,讓青少年們走進社區陪伴獨居長者、協助維修及清理居家電器,彼此分工合作,小心翼翼的拆解電風扇,協助清理,同時也拿著檢測表,仔細確認長者家中家電設備與用電狀況,並與長者分享相關用電安全的建議,讓維修及再生與地方有更多情感上的連結與融合。


學員們動手拆解電扇,協助社區內獨居長者清理及維修電扇。


學員協助清理電扇

​每一項物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出現故障,或是不被原本的主人需要而被丟棄,但是在被丟棄之前,我們都可以先試著思考對待物品的不同選擇,因為每一項物品其實都有新的機會與循環再生的可能。


學員認真研究電風扇故障的原因

 

學科
生活
縣市
  • 台北市
關鍵字
​維修, 電器, 故障, 二手家電, 修補, 家電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撰稿/攝影 ​ 謝佳芸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現場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