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離田間|稻田裡的難題

春天,農人把秧苗種到田裡,默默祈禱風調雨順,一整年的收入,都要仰賴這片田。當稻浪在田間搖曳,該是歡笑的季節,部分農民的心卻是沉重的,榖賤傷農,為我們種出糧食的農民,卻不一定能以此養活自己…

開著收割機,彰化稻農李呈祥在田裡來來回回,一粒粒飽滿圓潤的稻穀,是他的心血結晶,李呈祥開車載回稻穀,要把收下來的濕榖,烘成乾榖,再拿去交給通路商。不過像李呈祥這樣的農民算是少數,大部分的農民沒有烘乾機,直接將濕榖送交糧商。

公糧保價收購 給予農民保障

今年六月,天候偏冷加上為了躲避颱風,中部地區的農民只好提前搶收,原本一台斤能賣到12到15塊錢左右,今年賣出的價格卻低了很多。

彰化稻農李先生說,「自己今年的一期稻作,種一分地,半年只能賺到六千塊錢左右,二期稻作的情況會更慘。」

台灣是小農制的型態,許多農民的田地不到一公頃,種植面積小、產量少,收入很難提高。民國63年起,政府實施公糧保價收購政策,每公頃農地可以繳交6200公斤的公糧,希望能保障農民的生計。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說,「從100年第一期作開始,提高公糧保證價格為每公斤3塊錢,如果這樣來算,農民至少可以增加18600塊的收入。」

但是政府的美意,農民卻不一定能直接受惠。

農民繳交公糧的過程,其實沒有那麼順利,雖然一公頃可以收6200公斤,但是許多農民基於價格與農會不收濕榖的因素,每公頃只選擇繳交2000公斤,其餘的產量還是受制於糧商。

稻農李呈祥說,「因為產量比較少,要去交不划算,乾脆權利賣給生意人,生意人去交。」另一位稻農李先生說,「公糧收購都是要收乾榖,搶收時根本沒地方烘,農會不收濕榖,只能任由糧商擺布。」為了平息農怨,政府在今年七月提出了新政策。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說,「從100年第二期,就公糧業者有烘乾設備的地方,來實施濕榖收購制度,明年101年會全面實施公糧濕榖收購。」

光靠務農為生  能否支撐家庭所需?

然而公糧收購只是農民要面對的諸多問題之一,稻米價格難以養活農民才是問題,現行的產銷制度能否保障農民還是個大問號。台灣生產稻米的成本高,在全世界僅次於日本,價格和品種無法與其他產米國家競爭,而加入WTO和飲食西化使得稻米需求量下降,種田難以維生,願意務農的人越來越少,近十年來,稻田面積少了9萬多公頃,農地流失、二代外流。

目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有三成,其中稻米的自給率有97%,卻大部分由上了年紀的老農種植,農村人力嚴重老化,如何吸引年輕人接棒,是生產力延續的關鍵,在陽明山上的八煙聚落,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正在努力想辦法。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進駐 盼喚回大眾與土地的連結

稻浪在翠綠青山中搖曳,這樣的景象在八煙消失了25年,居民蔡文照欣慰地看著水稻重現,幾個月來大都是他在照顧這片田。讓他感動的是,這一天有上百位志工,頂著大太陽來幫忙收割,解決無法用機器收割、需要大量人力的問題。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執行長廖仁慧說,「希望喚回大家跟土地親近的記憶,大家希望親近土地,農人也很欠缺勞力,這次的收割活動,是魚幫水、水幫魚。」

稻田裡,古老的脫粒機也從多年的塵封中掙脫,轟隆隆地轉動著田間往事。曾經,八煙的好水土,孕育出用來進貢的天皇米,七十年代,種稻不敷成本,於是居民轉作,水稻田逐漸變成旱田,近年來更是人口老化,二代外流。

八煙聚落是否能有契機?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發現八煙聚落的危機,不忍心這個小桃花源日漸變形,兩年多前,他們發起環境復興運動,維修頹壞的水圳,讓水重回旱田。水回來了,聚落的氛圍不同了,來八煙的遊客變多了,老聚落是否因此有了新契機?

蔡文照是第一位回鄉的青年,他衷心期盼能在家鄉找到機會。八煙的田地小,無法機械化耕種,一切都要用人工,他說,「也許走觀光是一條活路,但是目前當地居民沒有普遍認同,必須改善他們的觀念才有辦法,現在第二代大部分還是在外面工作。」

八煙水田面積不大,生產的稻米全部由企業認養,另外,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也籌組八煙生態旅遊協會,希望在作物的價格之外,也把景觀價值化為居民的收入來源。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執行長廖仁慧說,「八煙一個最棒的大教室,未來希望農村可以自轉,發展深度生態旅遊,帶給遊客體驗性的、無形的產品,是一種精神價值。」

生態旅遊是八煙聚落的新嘗試,希望開創收入讓年輕人在家鄉找到位置。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表示,「第二代可以就近照顧爸媽,回到自己土地上,是無價的。稻米價格不應該只是我們吃到嘴巴裡面的價格,更應該包含國土保安和對生態保育的價值,政府即便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都應該大量支持,讓稻米生產跟糧食價格, 超乎糧食本身價格之外的價值。」

農人在田裡穿梭,許多生物在田裡棲身,景象很平凡,卻很珍貴。它是溼地生態的一環、是大雨來襲時讓雨水暫存的空間、是糧食安全的基地、是農村的命脈。

只是,當老農的背影漸行漸遠,如何讓年輕人留下守護稻田?

當務之急是為農村找出更多的可能性,吸引更多人認同農村的價值,當年輕人願意回流,要解決農村的諸多困境,才有人力基礎,當人力斷層得以銜接,良田才能依舊是良田。

集數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