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環境短片】化肥肥害

採訪/剪輯 梁德珊 邱偉淳

稻米、蔬菜、水果,這些日常所需食物,生長需要仰賴肥料,一包包肥料,帶來作物豐收,但過度施肥,卻會對土地及作物產生不好的影響。台灣氮肥吸收率僅三成,多餘肥份進入環境,造成污染。過度施肥,有歷史、社會因素,也因為化肥價格相對便宜,政府用政策壓制肥價,真的幫助農業發展嗎?

四月,還不到收成季節,彰化縣竹塘鄉的稻田裡,卻是兩樣風情,一邊水稻綠油油直立在田裡,另一邊葉面上卻布滿枯黃斑點。主人正站在田邊與其他稻農討論,怎麼搶救這片枯黃稻田。

稻子生病不是營養不夠,而是營養過剩。由於早春天氣較冷,稻子生長較慢,農民急著讓稻子長大,於是大量施肥。然而施肥太多,天氣變熱後,稻葉反而會生長太密,導致田間空氣無法流通,便成為稻熱病的溫床。

農改場的建議用量,是120天的稻作,只要施三包化肥。這片感染稻熱病的田,插秧剛滿三個月,卻已經超過七包。農民施用過量化肥的習慣,是歷史形成的農業問題。

1970年代,人口大量成長,政府大力宣傳肥料妙用,為了提升糧食產量,鼓勵農民多多施肥。稻農蔡啟華說,現在的農夫已經養成了,多施肥、多產量的觀念,五、六十年的施肥經驗要轉換,實在困難。

2008年,蔡啟華跟著農改場開始實驗減量施肥。五年過去,他發現化肥用得少一點,讓他省錢又省事。大量施肥雖然可以增加稻米產量,卻有上限。適量施肥,雖然產量減稍一些,但施肥人工或病蟲害的藥劑成本,卻大大減少。

減量施肥的好處,政府也看到了。2008年農改場開始積極與農民合作,推廣合理化施肥,種植葉菜類的雲林農民程昆生,就是一個例子。程昆生說,這十五年來,他一直在自己的產銷班,推廣這個概念。

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林國慶分析,做合理化施肥能降低買肥料和人力施肥成本,減少土質劣質,有益生態,基本上是三贏局面。但有些農民之所以不願意施行,最主要是怕會增加農作物的減產風險。

拿蔬菜合理化施肥來說,如果想維持產量,就必須施行少量多次施肥,減少肥料流失,但是個體農戶人力不足,多次施肥就得多花錢請工人。與分次施肥的雇工支出相比,多施肥的成本相對便宜。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分析,如果從經濟層面來看,這是因為肥料價格太低了,農民才容易忽略這項成本,如果成本相對變高,就會小心使用了。

化學肥料之所以便宜,其實是農委會的政策,壓制肥料價錢,甚至補貼價差。這也是為什麼,台灣肥料價格是鄰近國家中最低。以尿素為例,前年台灣每公噸的價格,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韓國的一半,和原產地的中國差不多。但便宜化肥付出的環境代價,一點都不便宜。

農委會農試所研究員陳琦玲,曾針對南投民間地下水,進行水質特徴及硝酸鹽污染研究。她指出,這裡的農友施肥量多,加上土層淺,所以常會發生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如果有一天,當地面水不足,要用地下水做飲用水,將會是很大的問題。

而留在地表的肥料,也會隨著雨後逕流,造成地面水優養化、水質缺氧、破壞河口生態。氮素溢散到空氣中,成為一氧化二氮,它的吸熱能力是二氧化碳的300倍,是溫室效應的元兇之一。

面對這些問題,應該怎麼辦?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陳郁慧認為,合理化施肥還是可以推動,但應該要跟目前的補貼措施做搭配,而不是各做各的。

世界各國都在對農民提供支持,只是支持必須合宜。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林國慶提出,應該採取掛鉤方式,因為減少使用,使得環境變好,政府則補助農民維護生態環境,既能達到補助美意,也能讓合理化施肥得以施行。

地點
集數
763